灵敏素质训练对不同水平拳击运动员技、战术运用效果的影响研究

2012-12-03 08:12鲍善军
中国体育科技 2012年6期
关键词:冬训灵敏性灵敏

鲍善军

拳击运动是一项格斗对抗性很强的运动项目,要求双方运动员在比赛中运用灵活的步法移动和充沛的体能、精湛的技战术进行“殊死的较量”。尤其是现代拳击运动技术越来越全面,攻防转换越来越快,身体对抗越来越激烈,对拳击运动员运动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灵敏素质作为拳击运动项目主要素质之一,是掌握与完善高水平技战术的素质基础,也是应付各类意外事件的必备素质。本研究通过对我国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灵敏素质训练及其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探讨男子拳击专项灵敏素质训练对技战术水平运用效果的影响。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2011年全国男子拳击锦标赛10个级别的冠军运动员和10名一级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选取能够反映运动员6项技战术指标变化的灵敏性素质进行专项训练,并对冬训前、后的技战术指标进行对比,探求灵敏性素质训练对技战术运用效果产生的影响。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调研

本研究通过维普期刊全文、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收集有关拳击及其他体育项目灵敏素质训练论文,阅读了有关专著,浏览了中国拳击官方网站,并通过搜索引擎进行搜索,对有关资料进行了整理。

1.2.2 录像解析

借助冬训前、后进行两次教学实战机会拍摄了10个级别的所有参加实验的20名运动员共20场实战录像,并对视频进行了系统解析,记录实战中正确、有效的技术、战术使用频数,对运动员的技战术特征进行了分析。

1.2.3 专家调查

利用带队参加2011年男子拳击锦标赛机会,对中国国家拳击队总教练、奥运会冠军邹市明的教练张传良、北京奥运会亚军张志磊的教练谷锦华及国内具有国家级教练职称的6名优秀教练员进行访问,获得影响专项灵敏性素质发展的相关因素。

1.2.4 实验测试

为了验证本研究提出的男子拳击项目灵敏素质训练手段的实效性,利用2011年国家队冬训机会,在国家队教练及科研组的帮助下对10名国家健将级运动员以及10名一级运动员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方法:将10名国家健将级运动员以及10名一级运动员分为2个组,均按本研究提出的灵敏素质训练手段进行训练,时间为6周。训练后对两组运动员的灵敏素质及技战术能力相关指标进行测试,并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

1.2.5 数理统计

用统计软件SPSS 11.0对2011年全国男子拳击锦标赛10个级别的冠军运动员及10名一级拳击运动员教学实战的技战术指标以及冬训前、后灵敏性训练素质指标进行对比,得出灵敏性素质训练中合理的量和强度,从而确定科学的训练方法与手段。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男子拳击灵敏素质训练手段遴选

随着国际拳击运动的快速发展,在新的比赛规则下,以灵活、多变、快速、准确、控制为先导的比赛制胜规律,要求拳击运动员具备优异的灵敏性素质以保证技战术合理发挥,以取得比赛的胜利。本研究根据男子拳击运动员的灵敏性素质与比赛中拳法运用、躲闪防守、主动进攻、攻防转换、防守反击、迎击等技战术的运用实效都有直接影响的关系,对男子拳击灵敏性素质进行遴选,其中,一般灵敏素质有15m往返跑、30s滚翻、1min跳背钻裆、1min十字蹦跳、5m三向折返跑;专项灵敏素质有2min跳绳、1 min 3m左右滑步触杆、1min换腿跳出拳、1min连续躲闪防守。

表1 本研究拳击运动员灵敏素质指标遴选一览表Table 1 Indicators of Agility Quality of Boxers

2.2 男子拳击灵敏素质冬训实施方案

2.2.1 一般灵敏素质实验分析

一般灵敏素质,是指在完成各种复杂动作时所表现出来的适应外环境变化的能力。拳击比赛对抗激烈、形势瞬息万变,要击中对方并不被对方击中,要求运动员具有快速判断能力,抓住时机快速反击,准确、协调地处理好自己与对手在时间、发力、节奏、空间上的变化关系。为提高拳击运动员的灵敏素质,必须对运动员腿部蹬地速度、腰腹肌快速变换方向能力、脚踝关节蹬伸力量、下肢连续蹬伸耐力等方面进行增强。本研究选取5项一般灵敏素质训练针对性地提高拳击运动员蹬腿发力的动作速度,背肌、腰腹部肌肉协调能力,脚踝膝关节小肌群力量,连续蹬腿转腰出拳时身体屈伸动作时肌肉群的协调能力,这对提高拳击运动员的灵敏性具有较强的作用和功效。

表2 本研究拳击运动员一般灵敏素质冬训安排一览表Table 2 Winter Training Schedule of General Agility Quality

根据研究需要,对受试者进行了为期6周冬训的一般灵敏素质专项训练,在对准备期的15m往返跑、滚翻、跳背钻裆、十字蹦跳、5m三向折返跑的训练方法上安排的负荷时间较短、组数较少;而在冬训期安排的负荷时间相对较长、组数较多。

对10名健将级运动员和10名一级运动员在冬训前、后5项一般灵敏性素质测试的效果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表3),冬训后5项一般灵敏性素质的相伴概率均小于0.01,冬训前、后5项灵敏性素质水平有显著性差异,冬训后各指标平均值比冬训前皆有提高,这表明通过冬训拳击运动员5项一般灵敏素质有显著性提高。

2.2.2 专项灵敏素质实验分析

专项灵敏素质,是指根据专项所需要的与专项技术有密切关系的以及适应外环境变化的能力。拳击运动员的专项灵敏素质对于提高前脚掌蹬腿发力,步法移动能力,身体平衡能力,动员出拳稳定性,肌肉群协调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选取2min跳绳、1min 3m左右滑步触杆、1min换腿跳出拳、1min连续躲闪防守4项专项灵敏素质训练,同样针对不同专项灵敏项目进行不同负荷的训练,并在准备期对不同素质进行小负荷、少组数的专项训练,在冬训中进行中大负荷、多组数的训练,旨在检验训练负荷增加对灵敏素质增强的效果。

在冬训前用以上测试内容以参加2011年全国拳击锦标赛的10名国家健将级与10名一级运动员为实验对象,进行测试并记录相关资料,经过冬训后再用同样的测试内容对同一批运动员进行测试并记录相关资料。

对10名健将级运动员和10名一级运动员在冬训前、后4项专项性灵敏素质测试的效果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表5),冬训前、后4项专项灵敏性素质除跳绳显著性(P>0.05)以外,1min 3m左右滑步触杆、1min换腿跳出拳、1min连续躲闪防守灵敏素质指标均为P<0.01,实验表明,运动员各专项灵敏素质指标测试成绩冬训前、后表现为显著性差异,各指标平均值比冬训前皆有提高,运动员在冬训后拳击专项灵敏性素质有了显著性提高。

表3 本研究拳击运动员一般灵敏性素质实验对比一览表Table 3 Experimental Comparison of General Agility Quality(n=20)

表4 本研究拳击运动员专项灵敏素质训练安排一览表Table 4 Training Schedule of Specific Agility

表5 本研究拳击运动员专项灵敏性素质实验对比一览表Table 5 Experimental Comparison of Specific Agility Quality (n=20)

2.3 灵敏素质对技战术运用的影响分析

2.3.1 灵敏素质对技术使用效果的影响分析

拳击比赛中,运动员主要使用直拳、勾拳、摆拳进行单拳技术、两拳连击技术和组合拳技术,并运用各种战术以及步法移动与对手对抗。运动员想要在比赛中随心所欲地使用多种技术进攻或防守反击,都必须以良好的灵敏素质为基础,如果运动员具备超强的灵敏素质,那么在出拳进攻时的腿部蹬地速度、腰腹肌快速变换方向能力、脚踝关节蹬伸力量、下肢连续蹬伸耐力等方面都比灵敏素质略差的运动员要好快一些,出拳的力量、速度、身体的协调性、出拳进攻后的收拳防守速度也相对要快,尤其是前脚掌蹬腿发力的动作速度和步法移动变换能力和身体重心控制能力、步法移动变换能力、平衡能力,连续蹬腿、转腰出拳等身体屈伸动作时肌肉群的协调能力也会比灵敏素质较差的运动员要强一些。可以说,运动员灵敏性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运动员各种技术使用的质量,也是决定胜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2.3.2 灵敏素质对战术运用效果的影响分析

运动员在拳击比赛中运用的战术种类较多,包括防守反击、主动进攻、迎击以及搂抱、虚晃、消极逃跑等多种战术。而由于搂抱战术、虚晃战术、消极逃跑等战术在比赛不能得分,只是作为战略战术使用,因此,本研究只对具有得分能力的防守反击战术、主动进攻战术、迎击战术进行研究。

防守反击战术,是运动员为了更有效地击打对方而先让对手出拳进攻露出防守破绽,进而防守后进行反击的战术。运动员运用防守反击战术时首先要求快速蹬地进行后撤步防守或腰腹肌快速伸张或转腰进行后仰、躲闪防守,腰腹肌、背肌的快速收缩能力、蹬腿发力的动作速度以及步法移动变换能力和重心控制能力都可以提供防守时的速度,避免遭到对手击打失分;而在防守后运动员出拳反击需要具备的连续蹬腿、转腰等身体屈伸动作,出拳时身体最佳角度和幅度的稳定性等能力,都是以良好的灵敏性素质为条件的,没有这些灵敏素质作为基础,防守反击战术就无从谈起。

主动进攻战术,是在比赛中一方运动员以足够的体力、凶狠的重拳、强大的攻击优势出拳进攻得分从而压制对手发挥的战术。运动员运用主动进攻战术时必须能够迅速进行步法移动变换,身体左右摆动幅度的稳定性和出拳进攻时连续蹬腿转腰出拳时肌肉群的协调等能力要强,同时,背肌、腰腹部肌肉快速旋转发力的协调性是关键。如果灵敏性素质较差的话,主动进攻时则会出拳不连贯、步法移动滞后、遭重击后身体抗击打平衡能力容易失去跌倒,步法移动变换能力不协调和重心容易失去控制不能及时回防进而遭受对手反击。可以说,灵敏素质对主动进攻战术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

迎击战术,是在拳击比赛中,一方运动员出任意拳进攻,另一方运动员利用躲闪防守、步法移动防守的瞬间抓着对方刚要出拳或对方出拳还未击中时,快速、果断地使出相应的拳法,在避开对手进攻的同时击中对方而得分的战术。在迎击战术的运用中,运动员首先需要调整步法移动以准备迎击,而且将身体躯干调整到相对平衡的位置为迎击做好发力的准备;同时,需要背肌、腰腹部肌肉适度协调以便迎击时能够利用腰腹快速转动出拳发力,在迎击时更需要蹬腿发力的动作快速,转腰出拳的身体屈伸动作肌肉群的协调性高,而运动员出拳迎击时身体最佳角度和幅度的稳定性是决定能否准确迎击到对手的关键环节,所有这些要求都是紧密相连的,缺一不可,需要运动员具备较高的灵敏素质才能做到。

2.4 男子拳击灵敏素质训练效果实证研究

2.4.1 健将级运动员冬训前、后技战术变化

为了检验本研究拳击一般灵敏素质与专项灵敏素质练习方法的实效性,将实验对象按比赛级别配对,在配对对手不变情况下,在冬训前、后进行2次教学实战,记录实战中正确、有效的技战术使用频数。

表6 本研究10名健将级拳击运动员冬训前、后技战术使用次数对比一览表Table 6 Times of Technical and Tactical Usage of 10Elite Athletes before and after Winter Training (次)

由表6可知,冬训后10名健将级运动员技战术运用频数比冬训前有所增多,其中,技术使用次数增多幅度较大,尤其是大级别运动员,像81kg、91kg、+91kg级运动员的总出拳数都增多12~14次,大级别运动员的其他技术使用次数也有4~6次的小幅度增多;大级别运动员的战术运用次数增加最多的为4次,最少的为3次。反观中小级别运动员,通过数据对比可以看出,他们的技术使用次数也是有所增加的,最多的为3次,最少的也有1次;而小级别运动员的战术运用次数增多较少一些,最多只有3次。奥运会冠军邹市明的主动进攻战术和防守反击战术以及52kg级运动员李超的主动进攻战术和迎击战术运用都没有增加。

研究表明,经灵敏素质专项训练后,拳击运动员的身体灵敏性的增强对其技战术运用产生了一定的促进和提高作用。由于大级别运动员身体较为笨重、四肢较长、重心偏高,在做不同方向的快速位移时相对小级别运动员来说就显得较为慢一些,他们的身体灵敏性也就较低。通过灵敏素质的专项训练,运动员的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反应速度都得到提高,其灵敏性必然会得到较大的增强,因此,灵敏性的增强也对运动员的技战术运用产生较大的影响,为技战术运用次数的增多奠定了身体基础。由于小级别运动员的肢体较小、四肢较短、身体重心较低,在运动员进攻和防守时身体位移速度、完成动作速度相对大级别运动员来说就显得快一些,其灵敏性也较高。通过十几年的拳击专项训练后,小级别优秀拳击运动员的灵敏性几乎达到一个很高的临界值,即使再经过灵敏素质的专项训练,他们的灵敏性提高幅度也是很低的,甚至不能得到提高,因此影响很小或者没有影响。

2.4.2 一级运动员冬训前、后技战术变化

由表7可知,冬训后10名一级运动员的技战术运用频数比冬训前显著增多,其中,大级别运动员的技术使用次数增多幅度较大,尤其像75kg、81kg、91kg、+91kg级运动员的总出拳次数增多从11~24次不等,中小级别的技术使用次数也有5~10次的小幅度增多;大级别运动员的战术运用次数增加最多的为5次,最少的也有3次。中小级别运动员的战术运用次数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最多的为5次,最少的有2次。实践证明,一级运动员相对于健将级运动员来说竞技水平相对较低,对专项技战术的掌握与熟练程度较健将级运动员较差;同时,由于专项训练年限较少,他们的身体灵敏性、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位移速度以及相关运动素质都没有达到最高水平,意味着灵敏性有提升空间,经过灵敏素质专项训练后,灵敏性提高对一级运动员技战术运用产生的影响与效果比健将级运动员要好。

表7 本研究10名一级拳击运动员冬训前、后技战术使用次数对比一览表Table 7 Times of Technical and Tactical Usage of 10First-class Athletes before and after Winter Training (次)

对10名健将级运动员技战术运用情况(表6)和10名一级运动员技战术运用情况(表7)进行逐级对比,研究表明,通过多个专项灵敏素质冬训以后,小级别一级运动员技战术运用次数比健将级运动员增多幅度较小,仅有1~2次;中级别一级运动员技战术运用次数比健将级运动员增多较多,在2~4次之间;而大级别一级运动员技战术运用次数比健将级运动员增加最多,从3次到6次之间不等。结果证明了灵敏素质专项训练有效地提高了拳击运动员技战术运用的多样性、应变性和准确性。

2.4.3 冬训前、后灵敏素质训练对技战术的影响分析

研究表明,运动员实战中技战术运用效果在冬训前、后表现为显著性差异,各指标平均值比冬训前皆有提高(P<0.01;表8)。由此可见,通过本研究提出的灵敏素质训练方法和手段是可行性、有效的。不同水平的拳击运动员通过15m往返跑、十字蹦跳、5m三向折返跑、3m左右滑步触杆等灵敏素质训练可以提高专项技战术运用时所使用肌肉的力量和收缩速度;通过跳背钻裆、跳绳、换腿跳出拳的专项灵敏素质训练可以增强运动员机体对时间和空间的感觉和准确判断能力;通过翻滚、连续闪躲等灵敏素质训练也可以提高运动员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使得兴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速度变快,与此同时,运动员的肌肉、关节、韧带的柔韧性、动作的协调性也能得到加强。值得注意的是,一级运动员在冬训后第2次教学实战中没有再出现乱拼乱打的现象,运动员的战术意图明显,能够正确的按照教练员布置的技战术针对性的运用实施。而且,在实战中双方运动员拳法运用、躲闪防守、主动进攻、攻防转换、防守反击、迎击等技战术运用效果明显提高。说明运动员灵敏素质提高的同时,反应速度、身体灵活性、拳步协调性等实战能力均得到显著提高。

表8 本研究冬训前、后拳击运动员实战中技战术运用效果的配对样本t检验统计一览表Table 8 Paired Samples T-test Statistics of Technical and Tactical Usage of Athletes Competition before and after Winter Training (n=20)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本研究从提高拳击运动员技战术运用能力的角度出发,遴选出15m往返跑、30s滚翻、1min跳背钻裆、1 min十字蹦跳、5m三向折返跑、2min跳绳、1min 3m左右滑步触杆、1min换腿跳出拳、1min连续躲闪防守灵敏素质训练指标,并通过冬训实践验证,表明本研究提出的拳击运动员灵敏素质训练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2.通过一般和专项灵敏素质训练,拳击运动员在冬训前、后的一般和专项灵敏性素质有了显著性提高。一级运动员和健将级运动员在实战中技战术运用次数都有所增加;一级运动员的技战术运用次数比健将级运动员技战术运用次数增多幅度较大;大级别运动员技战术运用次数多于小级别运动员技战术运用次数。

3.2 建议

1.教练员根据运动员灵敏素质的具体状况分别进行发展蹬腿发力的动作速度、步法移动变换能力、背肌腰腹部肌肉的协调能力、下肢耐力、脚踝膝关节小肌群力量以及步法移动变换能力与之相关的灵敏素质的专项训练。

2.教练员还应特别注意提高运动员连续蹬腿、转腰出拳等身体屈伸动作时肌肉群的协调能力、前脚掌蹬腿发力的动作速度和步法移动变换能力和重心控制能力、脚踝爆发力,提高步法移动变换能力、平衡能力,这些能力是决定运动员各种技战术使用和运用成功的关键因素。

[1]高原,麻雪田.灵敏测速仪对我国部分儿童少年(11~15岁)男子足球运动员灵敏素质测定与评价[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3(6):212-214.

[2]解鑫,董新风,李亚.浅析足球运动员的灵敏素质及训练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4(1):196.

[3]牛洪林,贾宝安.试论女子足球运动员的灵敏素质[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5,20(6):117-118.

[4]张剑,刘莹,李凯.灵敏性的影响因素和评价方法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1,2(11):1-3.

[5]张英波.现代体能训练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56-167.

[6]柴建设.再议身体素质与运动素质[J].体育科研,2002,39(3):31-32.

猜你喜欢
冬训灵敏性灵敏
重庆市党员冬训“十佳案例”
软梯训练法对提高散打运动员灵敏素质的研究
真假猫大作战
基于继电保护状态分析的电网故障诊断
吴灵敏:爱折腾的农场主
篮球训练中体能训练的重要性研究
血清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诊断肝纤维化的价值
中国划艇队2014年冬训运动负荷特征解析
2015中国大学生男足冬训赛暨第28届世界大夏会选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