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青 熊爱华 郑明英
(江西省安福县中医院普外科,江西 吉安 343200)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指的是下肢深静脉内的血液发生相应不正常的凝结,从而阻塞了静脉腔,导致静脉血回流发生障碍,临床上多发生于下肢,大体分为髂静脉血栓形成以及小腿肌肉内深细静脉血栓形成[1]。属于中医学当中的‘脉痹’、‘血痹’的范畴。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下肢疼痛、肿胀,继发性的引起下肢回流不畅,静脉功能不全,同时在一些情况下引起的栓子脱落进入血液循环,而引起肺栓塞,危及生命,临床上治疗难度较大。收集本院2007年1月至2010年9月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40例,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我院2007年1月-2010年9月收治的4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均符合1990年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脉管学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医诊断标准[2]。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男16例,女4例。平均年龄(64.29±2.97)岁,病程8~72h。左下肢深静脉血栓15例,右下肢深静脉血栓5例。患肢周径肿胀大于健侧周径4~8cm,平均(3.40±0.9)cm。对照组男15例,女5例。平均年龄(65.00±3.51)岁。病程5~70h。左下肢深静脉血栓16例,右下肢深静脉血栓4例。患肢周径肿胀大于健侧周径2~9cm,平均(4.10±1.10)cm。两组间患者资料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均P>0.05)。
1.2.1 基础治疗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绝对的平卧休息,抬高患肢超过心脏水平,有利于静脉血回流以减轻疼痛,同时避免用力排便,防止栓子脱落引起肺栓塞。起床后可以穿长筒的弹力袜从而压迫下肢浅静脉促进静脉回流[3]。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以抗凝、溶栓为主,是血栓溶解、吸收,使静脉再通。采用如尿激酶(UK)20万U和生理盐水1000mL静脉滴注(2h内滴完),复方丹参注射液24mL和5%葡萄糖10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同时口服阿司匹林,1个疗程为15d。
1.2.2 实验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运用中医疗法
内服中药:地丁15g、黄柏15g、金银花25g、蒲公英25g、水蛭10g、红花10g、甘草5g、猪芩15g。1个疗程为15d。同时,对局部肿痛的患者,用赤小豆400 g,将粉末调成黏稠糊状,敷于患处24h,用温水去除,每次间隔12h,1个疗程为15d。
①每日对健肢与患肢进行同一水平高度的周径长度的比较对照,并进行记录。②腓肠肌压痛的变化情况。③皮肤的色泽以及颈静脉的怒张情况。④密切注意有无咳嗽、血痰、恐惧休克的症状,连续观测15d。
根据临床表现以及多普勒彩超结果,疗效分成显效:与健肢相比患侧腿围相同或相差≤2.0cm,多普勒显示血栓消失,相应阻塞出现再通;有效:与健肢相比患侧腿围相同或相差≤3.0cm,彩色多普勒显示阻塞部位血流部分再通或者侧支循环的建立情况良好。无效:患者患肢的肿胀情况没有出现改变,肿胀消退<2.0cm,多普勒显示阻塞血管血流信号反馈微弱,侧支循环形成不理想。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与对照组有效率67%相比,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说明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具有临床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比较 例(%)
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50%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实验组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情况比较 例(%)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愿意主要是管壁损伤[4],静脉血维持高凝状态。中医认为,本病的病机主要是由于湿热病因流注于经络血脉,致气血运行不畅,致血脉经络淤阻。
本研究在西医基础疗法的基础上加用清热利湿、活血通络的中药治疗。地丁、蒲公英、金银花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黄柏、猪芩可以消除水肿,红花能够活血祛痰、活络通经,水蛭可以消除血栓、破血逐瘀。药理研究已经证明,水蛭具有抗凝血、降血稠的功效,消除皮下水肿,合用功效明显[5]。本实验中实验则的总有效率95%远高于对照组的67%,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DVT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较传统疗法能够起到更加明显的治疗效果。同时外用赤小豆,可以发挥它散恶血不尽、治水肿皮肤涨满的功效,从而有效的降低了患肢胀痛的并发症的发生机率。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对照组为50%,两组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说明中药内服外用配合西医基础疗法治疗,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临床并发症如肺栓塞、患肢胀痛、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概率,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经过本研究可以发现,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与单纯运用西医治疗方法相比,可以起到更加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其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1]陈淑长.周围血管病的研究进展和中医治疗经验[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262.
[2]马元玲.溶栓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1例观察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8):51.
[3]李美欣,刘丰玲.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0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5):54-55.
[4]鲁惠玲.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药物溶栓的护理[J].实用医药杂志,2009,21(7):58-59.
[5]杜焱.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8,11(7B):956-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