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云虹 苏 颖
(辽阳市中心医院妇产科,辽宁 辽阳 111000)
宫颈癌是影响妇女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居乳癌之后,发展中国家每年新发病例占全世界80%,我国约13万例。1989年,Keerti Shah等发现99.7%的宫颈癌与HPV感染有关,证实了宫颈癌与HPV感染有直接关系[1],是可以预防、治疗及彻底根除的癌症。只要通过有效的HPV检测,即可控制疾病的发生及发展。我院自2009年6月开始使用第二代杂交捕获(hc-2)技术,共为1160例妇女进行检测,对宫颈病变的筛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对本地区HPV感染情况报道如下。
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对在辽阳市中心医院门诊就诊或住院的1160例妇女进行HPV检测。均为有性行为3年以上或21岁以上有性行为的妇女。年龄最小20岁,最大65岁,平均43岁,其中30岁以下妇女203例,30岁以上妇女957例。经阴道镜下行宫颈活检及病理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病例共67人,其中CINI39例,CINII12例,CINIII10例,宫颈鳞癌5例,腺癌1例。
1.2.1 采样方法用窥器暴露宫颈,以棉签擦去宫颈分泌物,使用专用的hc-2采样刷置于宫颈口采集标本,旋转5圈并停留10秒钟。把采样刷放入专用的取样瓶内送检。
1.2.2 HC-2检测:为美国DIGENE公司生产,已通过美国FDA及中国SDA批准认证。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2),在分子水平对病毒DNA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检测13种致癌型HPV DNA(即16、18、31、33、35、39、45、51、52、56、58、59和68)。结果判定:≥1.0pg/mL为阳性。
采用SPSS12.0软件,数据采用χ2检验。
在1160份病例中,阳性135例,阳性率11.6%。资料情况见表1~表3。
HPV感染已被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证明是引起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重要因素之一,大量证据显示HPV感染与宫颈癌有密切关系[2]。本资料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检测13种高危型HPV,结果显示1160例妇女中,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为11.7%。较山西省襄垣县和阳城县宫颈癌普查HPV检出率(25.6%)低[3],可能与本单位研究对象包括普查及体检患者有关。
表1 1160例病例中,67例宫颈病变HPV检测情况
表2 1160例病例HPV分组检测情况
表3 199例宫颈病变HPV检测情况
HPV感染高峰年龄在18~28岁,许多研究表明人群HPV感染率在25岁以后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在<25岁时最高,35岁后相对较低,而宫颈癌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4]。但本组资料显示,30岁以下和30岁以上HPV感染率分别为9.4%和12.1%(表2),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本地区HPV感染在30岁以上也普遍存在,可能随年龄增大免疫力下降,清除病毒能力相对较差有关;且随着科普知识的普及,30岁以下妇女可能较年龄大者自我保护意识强。由于HPV感染的持续存在,30岁以上宫颈病变的患者例数增高,因此本研究认为对30岁以上人群hc-2检测更为重要。
本资料中宫颈癌及CINIII患者高危型HPV阳性率达100%,CINII 81.8%,CINI是76.9%,体现了高危型HPV感染检出率随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增高而升高。但高危型HPV感染可以是一过性的,80%初次感染者可通过机体自身免疫力清除,一般在8~10个月内消失,只有持续感染的妇女才是罹患宫颈癌上的主要风险人群,HPV持续感染能够增加宫颈癌风险250倍[5]。因此,对持续HPV感染的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及必要的活组织检查,是最后明确诊断的方法,能显著提高宫颈CIN及宫颈癌的早期诊断率,做到及时治疗,阻断病变发展,避免过度或延误治疗。
宫颈癌是目前唯一可以预防和阻断的恶性肿瘤,目前开展较多的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假阴性较高,与人为主观阅片直接相关。我院结合HPV检测对明确诊断有很大作用,因此认为宫颈细胞学检查结合HPV检测,其灵敏性高、特异性强,对初筛高危人群,能及时发现病变,从而阻断宫颈病变进展,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对宫颈癌的初筛起重要作用。
[1]Muñoz N.The causal link between HPV and invasive cervical cancer-a population-based case-control study in Colombia and Spain[J].Int J Cancer,1992,52(5):743-749.
[2]Walboomers JM,Jaclbs MV.Human papilomavirus is necessary cause of invasive cervical cancer worldwide[J].J Pathol,1999,189(1):12-15.
[3]陈凤,沈艳红,刘彬,等.第二代杂交捕获法检测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129-130.
[4]Nobbenhuis MA,Walboomers JM.Relation of human popilomavirus status to cervical lesions and consequences for 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a prospective study[J].Lancet,1999,354(9172):20-25.
[5]Liaw KL,Glass AG,Manos MM,et al.Detection of Human papilomavirus DNA in cytologically normal woman and subsequent cervical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J].J Natl Cancer Inst,1999,91(11):954-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