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中柱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持久的高速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改革成就。然而,在经济高速增长背景下,我国城市面临着绿色转型问题。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给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加大,城市建设迅猛发展,城市中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日益尖锐。
当前城市绿色转型面临的问题
1.资源相对紧缺与高消耗并存。过去15年来,我国能源资源需求快速增长。国内矿产资源消费保持两位数增长,石油、铁、铜、铝、钾盐等大宗矿产的进口量大幅攀升,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煤炭、钢铁、氧化铝、铜、水泥、铅、锌等大宗矿产消耗量最大的国家,石油消耗量居世界之首。成为全球第一大能源消费国。而到了2009年,美国的GDP达到15万亿美元,中国的GDP近5万亿美元,占美国的1/3,人均GDP仅占美国的1 /15,2010年我国的GDP是6万亿美元,占世界的9.6%,而美国占世界的23.2%。未来10—20年,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时期,矿产资源需求呈现刚性上升态势,资源短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约束将进一步增强。据对45种主要矿产可采储量保证程度分析预测,到2020年,有25种矿产将出现不同程度的短缺,其中11种为国民经济支柱性矿产。按照现有查明资源储量与预测需求量分析,我国石油、铁、铜、铝、钾盐等大宗矿产品对外依存度仍将处于高位。
2.城市整体规划设计与环保不衔接。一是建筑物密集,留余空间少、公共绿地少、绿化水平低、群众休闲娱乐场所少。还有遮光、通风不畅等不利因素;二是个别道路规划狭窄、硬化不及时,留金绿化空间小,整体布局不美观;三是城区排污管网不健全,排水、排污问题没有解决好;四是城市建设未突出环保特色。五是高排放,我国单位GDP污染排放量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十几倍,劳动生产率仅为先进国家的几十分之一,据监测,全国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遭到污染,1/5的城市空气遭受污染,实践证明,拼资源、高污染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实现城市绿色转型已迫在眉睫。
3.城市空间高速扩张。一是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严重不匹配,土地城市化远快于人口城市化。以长沙为例,长沙市区面积由“十一五”初的556.3平方公里扩展到954.6平方公里,扩大71.6%,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67.7平方公里扩展到249.3平方公里,增长48.6%。市区人口由208.6万人增长到2009年的242.2万人,人口增长仅为16.1%。人口增长速度为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速度的1/3。二是经济开发区扩容与旧城改造双管齐下,近十年来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沙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长沙经济开发区,望城经济开发区等在加速扩容的同时,长沙市区加快了旧城改造的步伐,掀起一股新城建设与扩张的浪潮。从某种程度上讲,近年来我国城市财政收入的高速增长主要是依靠土地的快速扩张支撑的。快速扩大的城市规模,无疑增加了绿色转型的难度。
推进城市绿色转型的思路
1.以人为本, 充分就业。生产力快速健康发展则是生产力要素优质、快速和合理组合,不会造成资源与环境的闲置、浪费与破坏。其中,最需要解决好的问题是,对人力资源——劳动力的充分利用与优化组合。失业与充分就业长期以来是困扰世界各国的一个难题,这个难题的破解还需很长的过程,决不能简单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因此,在推进城市绿色转型中,要站在战略的高度来思考和解决这个问题,只有通过生产力快速、健康发展,才能提供更多的物质基础,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才有可能向“充分”就业靠拢。充分就业是城市绿色转型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我们要立足以人为本推动发展,把提高人民生产水平作为城市绿色转型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探索参与社会保障的多种形式,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和提升社会保障水平。要以人为本,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完善用人机制,发展人才作用,造就一批具有高素质生态经济人才队伍,把城市绿色转型工程办成脚踏实地的“国泰民安”工程。
2.构建生态安全保障体系。一是城市规划布局要合理,在城市建设中,要集约、节约和用好每一寸土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要从城市的现状出发,树立“生态为本、环境优先”的指导思想,抓住特定的文化背景、自然生态环境以及人文社会与历史脉膊,构筑有特色审美意境的城市。力求建设高质量的城市生态环境,突显自然山水格局,为城市居民创造文明、清新、优美、舒适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力求体现城市固有的自然山水与文化特色。同时运用生态城市建设理念,遵循生态规划原理与方法,将其贯穿于土地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城市空间塑造与产业结构调整,交通方式选择等城市发展的各个层面。突出城市绿化、美化的内容和措施要求,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和绿化质量标准,增加园林式公园等市民休闲娱乐场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有效遏制城市土地的无限扩张。从关注城市空间拓展向关注城市内在功能提升转变,特别要加快推进城市综合体建设,积极发展生态、环保、舒适的紧凑城市,建设生产发展、生活方便、生态优美的复合城市,合理布局学校、医院、绿地广场等公共设施。在进行城市规划时要有长远眼光,要站在环保的高度上考虑问题。如:在旧城改造和建设新区时,要突出保护江河水乡的秀气,自然山水的灵气,绿意浓浓的生气。注意整体风貌、格调的一致性,实现历史文化、现代文化、外来文化的有机融合。总之,城市建设要走生态之路,让城市规划与环保紧密结合、城市与环境相协调,使整个城市建成一个生态园林城市。切实减少城市化对各类资源的消耗,不断提高城市的品位和不断完善城市的功能,抓好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的绿化、美化、亮化,提高城市绿化率和亮化率,控制好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建设绿色风光带,提升居住环境质量;二是要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继续深化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加强重点行业污染整治,大力推进核与辐射、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的防治。全面实施“绿色城市”行动,深入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强化城市流域生态保护,沿河建绿色休闲走廊,打造沿河景观;坚守生态底线,坚决做到污水、废气排放不达标不准生产,保护好水质、保证良好的空气质量;在“绿”字上作文章,要在沿河两岸和沿公路两侧加大防护林营造力度,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美化家园。开展“防灾减灾”行动,强化自然灾害应对、生态环境监测监控预警等基础设施与队伍能力建设,进一步健全生态环境安全保障体系。三是推进低碳城市化。在综合创新的基础上,全面推行低碳能源技术、低碳发展模式、低碳生活方式,加快推进低碳城市、低碳园区、低碳社区、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企业、低碳学校、低碳家庭建设,逐步缓解城市化进程中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矛盾,大幅度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积极促进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低碳转型。要营造和谐、人性化的无障碍居住环境,努力使城市功能人性化、城市生活文明化。
3.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总量,通过控制污染“增量”,削减污染“存量”,使污染“总量”保持在环境容量允许的范围内,使产业结构与区域环境容量相适应,以绿色经济、低碳技术带动经济转型。大力推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融合,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注意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一起推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一起发展,既要享受物质丰足、又要享受蓝天碧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既要赚钱又要健康,不是“前几十年拼命赚钱、后几十年拼命看病”, 加强产业引导。制定财政、税收、价格、信贷等经济杠杆,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和高新生态产业,淘汰禁止高投入、高耗能、重污染的行业;积极试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充分考虑自然资源耗减和环境成本影响;要强化环保为民惠民利民的理念,集中力量优先解决重金属、化学品、危险废物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关系民生的环境问题;要大力推进清洁生产,从生产、流通、消费的全过程控制污染,强化从源头上防治污染,通过发展环境产业,加强“三废”综合利用,开辟新的生产领域,大胆探索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产业退出机制、环境治理机制,加强污染综合治理技术、重大灾害疾病的监测预防与防治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推动环境和生态保护、资源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努力形成以科学技术引导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管理体系、公共安全保障体系、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加快环保产业的国产化、标准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环保技术装备和基础装备,按照生态承载力进行总量控制、实现绿色分配、体现社会公平。培育一批拥有著名品牌、核心技术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优势环保企业。
4.建设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改变透支资源求发展的方式,推进能源多元清洁发展,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注重城市集约发展,使城市发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外延发展为主向以内涵发展为主转变,按照节约的原则,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按照循环经济要求规划、建设和改造各类产业园区,构筑链接循环的产业体系。健全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推进再生资源规模化利用。鼓励使用绿色产品,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彻底转变经济发展的路径和模式,扭转“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建立起资源节约型产业体系和消费体系。引导企业之间原材料、能源废物利用的合作和交流,打破简单的单向线性模式,形成多向流动的非线性结构,充分开发利用再生资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延伸产业链,尽快形成注重效益、节时、节能、节约原材料的工业体系;尽快形成规划科学、设计优良、节地、省材、质量过硬的基本建设体系;尽快形成节时、节能、重效益的运输体系;尽快形成适度消费、勤俭节约的生活服务体系和节约资源的消费方式。构建从生产、流通、分配到消费各个环节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有机节约整体,只有这样的发展模式,才能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从而促进资源的永续利用,保持发展的强大后劲。
5.培育绿色文化。实行绿色文化教育制度,幼儿园、中小学校应当制定教学规划,设置绿色文化课程,培育和提高儿童及青少年的资源节约与生态文明理念、生态环境和环境道德观念。市、区人民政府要将绿色转型培训纳入公务员培训规划,对行政执法人员定期进行培训,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应当建立培训制度,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绿色转型知识培训。统筹兼顾,齐头并举,坚持百花齐放的方针,加强绿色文化产业建设,营造绿色文化氛围,提升现代文明的程度;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应当设置绿色转型专题或者专栏,广泛宣传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绿色消费、生态人居等绿色文化,倡导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通过有效的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形成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使绿色消费、适度消费成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形成人人关心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参与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践行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让我们的城市在绿色文化反思和自省中,形成新的价值观念、审美态度、文化立意和城市理念,培育出全新的城市人文精神。
6.打造绿色政府。“绿色”是公共产品,需要政府保护,可以说,没有“绿色政府”,就没有绿色道路,今天许多“绿色城市”、“绿色生产”无不是政府绿色道路的产物,因此,政府行为在城市绿色转型中起决定作用。政府机构和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发挥表率作用,把节约、环保等生态理念贯穿于政府行为的各个方面,对政府管理体系进行根本性绿色变革。一是推行绿色办公。各级政府部门要严格制定节约、环保规范,要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一支笔、一粒米做起,从搞好办公室的清洁卫生、不乱扔垃圾、废物回收做起,建立绿色办公新习惯。二是实施绿色采购。政府绿色采购消费规模大,具有很强的杠杆和导向作用,可以促进绿色产业和技术的发展,促进绿色消费市场的形成。实施绿色采购能够直接减少政府日常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为社会各界树立良好的榜样。三是大力提高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水平。决策失误、管理失误造成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包括城市规划缺乏科学性连续性、老城及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违规建设导致的“障碍式建设”、重复建设、大规模拆迁、产业项目失败和产业低水平扩张导致的产能过剩及淘汰,重大投资失误等等。推行绿色管理,必须把绿色理念贯穿于政府决策管理的全过程,着重“绿化”决策过程。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建立健全民主科学决策制度,努力提高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重大决策后评估制度、专家决策咨询论证制度、决策公示和听证制度、管理失职渎职责任追究制度等新型体制机制,并认真坚持和实施。
7.完善绿色管理政策体系。加强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出台有利于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出台城市绿色转型的地方性政策法规,实施重大环境科技工程和重点领域科技专项,健全以人体健康为目标的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基准和标准。为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加强环境监督管理提供坚强的法律保障,尽快制定有害化学物质污染防治、电磁辐射管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管理、机动车污染防治、电子垃圾污染防治以及生态环境污染破坏损害赔偿等方面的法律;加强行业排放标准的制定,特别是重污染行业和危险废物相关标准以及生态环境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增加清洁生产标准体系,健全资源节约与环境管理和执法监督体系;落实执法责任,健全执法程序,形成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力、高效运转的执法监督系统;以修改环境保护法为龙头,全面构建环境法律法规框架。配合全国人大修改好《环境保护法》,更加强化环境保护法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全面推进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和环境标准建设;以节能减排为主要任务,着力推进资源节约与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继续强化减排措施,向结构减排要空间,向工程减排要潜力,向管理减排要效益。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农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