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璐玉,张惠敏,王 琦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 100029)
王琦教授在中医体质学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实践,提出“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以体质、疾病、证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前提,以“体病相关”和“体质可调”理论为依据,以辨体论治为核心的临床诊疗体系。笔者介绍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以内服中药复方汤剂辨体辨病治愈特禀质人泛发型湿疹1例,伴随访半年。
患者,女,44岁,全身泛发性湿疹半年。半年前,患者因被蚊虫叮咬后双上肢及双下肢小腿分别出现密集红疹,瘙痒甚,后出现渗液严重。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湿疹”。予以抗过敏药及糖皮质激素类药膏治疗(具体不详),无显效。之后红疹逐渐遍布全身,部分皮疹出现脓疱,因剧烈瘙痒反复搔抓,皮损部位逐渐出现糜烂,渗液结痂。患者平素体健,本人及家族中无类似病史。就诊时诊疗情况:患者自述因疾病困扰有轻微抑郁,不喜见人。平素纳可,睡眠可,大便偶干结不畅,舌淡苔白腻,脉弦数。皮肤科情况:患者双上肢桡侧、腹部双侧可见多个对称性圆形黄褐色皮损,界清,上覆灰白色硬痂,无破损,皮损周围有细白色鳞屑。双下肢弥漫性散在钱币状斑片,皮损干结,界清,周围有细白色鳞屑,见图1。中医诊断:特禀质,湿毒疮。(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湿疮的诊断标准)。给予中药复方水煎剂内服(每日1剂,早晚饭后服用),服药期间停用西药及其他辅助治疗。中药配方如下:土茯苓20 g,紫草10 g,乌梅15 g,蝉蜕10 g,苦参 15 g,草河车 30 g,青黛 10 g,山豆根 6 g,生薏苡仁20 g,白花蛇舌草30 g,白茅根60 g。
连续服用上方42剂治疗后,皮疹无新发,全身皮损结痂脱屑明显脱落,偶有皮肤瘙痒,患者并未使用西药等其他辅助治疗,皮肤角化增厚逐渐恢复。原皮损处可见褐色色素沉着,皮肤逐渐恢复光滑,见图2。二诊在前方基础上加牡丹皮10 g,徐长卿 20 g,白蒺藜 15 g,冬瓜皮 30 g,21 剂,予以巩固疗效。随访1 a无复发。目前仍在随访中。
图2 治疗后皮损Fig.2 Skin injury after treatment
慢性泛发性湿疹常因急性或亚急性湿疹治疗失当或治疗失时而长期不愈,或因情志改变及饮食不当反复发作转变而成。泛发性湿疹的治疗颇为棘手,特别是急性、亚急性患者,临床常以糖皮质激素外用治疗,皮损好转显效,但其用时用量难以控制,最终反复发作而致皮损加重,前功尽弃[2]。本例患者正是由急性湿疹失治后延误病情所致。
王琦教授认为,临床湿疹患者多属特禀质及湿热质范畴,以特禀质者常见。无论婴幼儿湿疹或者成人急慢性湿疹,问其病因病史,多有家族遗传或接触致敏原、或外邪侵袭诱发过敏所致。在防治过敏疾病的措施上西医临床多采取躲避过敏原,脱离过敏环境的被动防御措施[3]。而王教授指出,仅仅通过限制患者对过敏原的接触来防治过敏性疾病是不够的,更重要是在于调治患者本身的过敏体质。体质状况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等方面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体质具有可调性,体质秉承于先天,得养于后天。因此,王教授临床坚持治疗“过敏人”而非“过敏病”的独特理念,常常能够从根本解决特禀质患者病痛,使各种过敏性疾病愈后不再复发。
本病例报告中患者正是因蚊虫叮咬起病,加上发病后病情控制不佳,情志不遂,疾病缠绵难愈。王教授调理特禀质专用药为乌梅、蝉蜕。乌梅配蝉蜕,驱散风热之邪兼养阴生津,收中有散。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乌梅具有较佳的抗过敏作用,其抗过敏机制可能是非特异性刺激产生的游离抗体,中和侵入体内的过敏原的结果。同时乌梅还具有类激素样作用,可抑制过敏反应[4],蝉蜕同样具有免疫抑制及抗过敏作用,两者合用可有效改善患者过敏体质。苦参味苦、性寒,主要功效为清热燥湿,祛风杀虫。苦参中主要的化学成分苦参碱具有抗过敏作用,可降低过敏介质的释放,为免疫抑制剂。同时药理实验证明苦参碱对被动或主动皮肤过敏反应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对兔血清免疫球蛋白复合物E(IgE)抗体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苦参与徐长卿、草河车及土茯苓同用,可抑制磷酸组胺引起的皮肤瘙痒,从而起到显著的止痒作用[5]。紫草、白花蛇舌草及白茅根,取其清热解毒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此三种药均具有杀菌抗炎之功效,对湿疹等急慢性皮肤疾病均有显效[5-6]。生薏苡仁健脾祛湿,清热排脓,冬瓜皮同样清热利湿,两药相配,共奏清除体内湿热之效。笔者跟随王教授出诊两年多来,吾师以此思路遣方用药,每每取得显效,颇受学生及患者认可赞叹。以上诸药相配,以调理体质为主,同时兼以清热利湿,解毒止痒,最终达到不治“过敏病”而治“过敏人”之效。由此可见,中药调体治疗湿疹较常规西药治疗具有疗效高、起效稳定、不易复发的特点。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47-148.
[2]高永军.雷公藤联合蜈黛软膏治疗慢性泛发性湿疹疗效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1,8(6):162-163.
[3]王 琦.中国人九种体质的发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2.
[4]盖海山.王琦临床方药应用十讲[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4.
[5]翟华强,郭小文,张硕峰,等.清热药外用治疗湿疹研究综述[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8):1783-1787.
[6]LI Ai-mei.Treatment of refractory genital eczema with Cang Ailotionon 62 cases.Shaanxi Journal of TCM,1994,15(6):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