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昕,薛晓琳,王天芳,吴秀艳,张 琳,李 宁,王思颖,赵丽红,葛 舰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 100029)
肝硬化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导致肝组织内纤维组织包围的再生结节引起肝脏结构广泛破坏的一种慢性肝病[1],中国目前以肝炎肝硬化为多见。肝炎肝硬化多由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等发展而来,尤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为常见。
本病属于中医的“黄疸”、“胁痛”、“积聚”和“臌胀”等范畴[2],其病机较为复杂,涉及肝、脾、肾、胃等多个脏腑功能的失和,属于难治性疾病。本研究拟通过对近20年报道的有关肝炎肝硬化治疗文献中有效典型病例所用方剂和中药的归纳,分析治疗肝炎肝硬化的常用方、药,为临床治疗该病及探索本病的病机提供依据。
1.1 资料来源 纳入分析的407例典型病例的治疗方、药均来自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AJD)、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的326篇文献。
1.2 文献检索方式 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AJD)以主题词:‘肝硬化’or‘肝硬变’and主题词‘中医’or‘证’进行检索。在维普资讯(VIP)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以分类检索“医药卫生、中国医学”题名或关键词:‘肝硬化’and‘肝硬变’进行检索;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以一次检索摘要:‘肝硬化’or‘肝硬变’,二次检索摘要:‘中医’or‘证’进行检索。检索1991—2010年的相关文献。
将从以上3个数据库获取的文献题目、年代、作者、摘要等导入Excel表格查重,逐篇下载、标记,逐篇进行阅读。
1.3 文献选择标准 选取的文献资料中,应具有明确的肝炎肝硬化(包括乙型肝炎肝硬化和丙型肝炎肝硬化)西医诊断与中医治疗,并包含具有明确处方用药记录的有效典型病例报道;对于一稿两投的文章或同一研究从不同角度发表多篇文章者,以其中资料最完整的一篇作分析。
1.4 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方法 将选取文献中所有有效典型病案的初诊处方、用药,采用SPSS18.0建立数据库,并分析其出现的频次。
根据文献选择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326篇,包括407例肝炎肝硬化典型病例,属于代偿期者80例,失代偿期者327例,失代偿期病例的并发症均为腹水。
2.1 407例肝炎肝硬化病例治疗中使用成方的情况 407例病例中有309例采用自拟方治疗,98例选用成方加减治疗,其中代偿期为16例,失代偿期为82例,其使用情况分别见表1和表2。
2.2 407例肝炎肝硬化病例治疗中使用中药的情况 407例病例治疗中使用的中药涉及299味,依据其功效[3-4]涉及19类,其中在所有病例的治疗中出现频率大于1%药物及其在代偿期和失代偿期病例中的使用情况见表3-20。
3.1 肝炎肝硬化的治疗方剂分析 407例肝炎肝硬化的治疗中,用到的成方只有61个,其中有些为合方使用,而大多数采用自拟方治疗,如代偿期使用的自拟方有“扶正软肝汤”、“化瘀消癥汤”、“养血活血汤”等,失代偿期使用的自拟方有“消臌汤”、“消瘀利水煎”、“柔肝健脾利水方”、“解毒化瘀复肝汤”等。根据所用成方及自拟方的内容,代偿期的治疗多以活血化瘀、滋阴养血,益气补血、疏肝健脾立法,失代偿期的治疗多以健脾益气、温阳利水、清热利湿、滋阴养血、活血化瘀立法,从而可知,两期患者除均采用滋阴养血、活血化瘀、疏肝健脾的治法外,各自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代偿期重在活血化瘀、滋阴柔肝,失代偿期重在温阳利水、活血消癥。
3.2 肝炎肝硬化的治疗药物分析 根据中药的功效,407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治疗药物涉19类、299味,总体来说,使用率在10%以上者,补气药有白术、黄芪、党参、甘草,补血药有当归、白芍,补阴药有鳖甲,清热凉血药有赤芍、生地,利尿通淋药有车前子,利湿退黄药有茵陈蒿,利水消肿药有茯苓、泽泻、猪苓、薏苡仁,活血疗伤药有土鳖虫,活血调经药有丹参、泽兰、桃仁,活血止痛药有郁金,破血消癥药有莪术、穿山甲,理气药有大腹皮、陈皮、枳壳、香附、木香,发散风热药有柴胡,化瘀止血药有三七,凉血止血药有白茅根,化湿药有厚朴、砂仁,攻下药有大黄,温里药有附子,消食药有鸡内金、麦芽。但是有些药物在肝炎肝硬化治疗中发挥的功效不仅仅或不是其所属类别的功效,如鳖甲、牡蛎、鸡内金的软坚散结,人参、山药的补肾,大腹皮的行气利水,柴胡的疏肝理气,大黄的凉血解毒,赤芍、生地的滋阴养血,泽兰、益母草、防己、葶苈子、桑白皮的利水,桂枝的通阳利水,槟榔的理气除胀等。
表2 82例失代偿期治疗中所使用成方的情况Tab.2 The usa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rescriptions in 82 patients with decompensated cirrhosis
表3 补虚药使用情况Tab.3 The usage of tonic drugs 例(%)
表4 清热药使用情况Tab.4 The usage of heat-clearing drugs 例(%)
表5 利水渗湿药使用情况Tab.5 The usage of damp-clearing drugs 例(%)
表6 活血化瘀药使用情况Tab.6 The usage of drugs for invigora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eliminating stasis例(%)
表7 化痰止咳平喘药使用情况Tab.7 The usage of expectorant cough suppressant and anti-asthmatic drugs例(%)
表8 理气药使用情况Tab.8 The usage of Qi-regulating drugs例(%)
表9 祛风湿药使用情况Tab.9 The usage of antirheumatic drugs 例(%)
表10 解表药使用情况Tab.10 The usage of diaphoretic drugs例(%)
表11 止血药使用情况Tab.11 The usage of hemostatic drugs例(%)
表12 化湿药使用情况Tab.12 The usage of calming liver-wind drugs例(%)
表13 平肝熄风药使用情况Tab.13 The usage of damp-resolving drugs例(%)
表14 泻下药使用情况Tab.14 The usage of purgating drugs例(%)
表15 温里药使用情况Tab.15 The usage of interior-warming drugs例(%)
表16 安神药使用情况Tab.16 The usage of sedative drugs例(%)
表17 收涩药使用情况Tab.17 The usage of astringent drugs例(%)
表18 消食药使用情况Tab.18 The usage of digestant drugs例(%)
表19 开窍药使用情况Tab.19 The usage of inducing resuscitation drugs例(%)
表20 驱虫药使用情况Tab.20 The usage of anthelmintic drugs例(%)
比较两期用药特点,在代偿期的治疗中,党参、太子参、西洋参等补气药,当归、白芍等补血药,栀子、知母等清热泻火药,黄芩、黄连、黄柏等清热燥湿药,土鳖虫等活血疗伤药,桃仁、红花等活血调经药,郁金、延胡索、川芎、姜黄、五灵脂、莪术等活血止痛、破血消癥药,半夏、杏仁等止咳化痰平喘药,以及陈皮、枳壳、香附、川楝子等理气药的使用偏多;在失代偿期的治疗中,白术、黄芪、人参、山药等补气药(但具有利湿、补肾功效),车前子、车前草等利尿通淋药,茵陈蒿、虎杖等利湿退黄,茯苓、泽泻、猪苓等利水消肿药,泽兰、益母草等活血调经药(但具有利水功效),葶苈子、桑白皮等止咳化痰平喘药(但具有利水功效),大腹皮等理气药(但具有利水功效),防己等祛风湿热(但具有利水功效),桂枝等发散风寒药(但具有通阳利水功效),三七、白茅根等止血药,厚朴、砂仁、苍术等化湿药,牵牛子、甘遂、商陆等峻下逐水药,附子、干姜、肉桂等温里药,以及槟榔等驱虫药(但具有理气除胀功效)的使用偏多。而鳖甲等补阴药(但具有软肝散结功效),丹参等活血调经药,莪术、穿山甲等破血消癥药,柴胡等发散风热药(但具有疏肝理气功效),牡蛎等平抑肝阳药(但具有软肝散结功效),大黄等攻下药(但具有凉血解毒功效),鸡内金等消食药(但具有软坚散结功效)在两期中均使用较多。
从以上用药特点中可看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的治疗中均运用较多的药物包括益气健脾、疏肝理气、活血软坚、凉血解毒等药,反映了两期均存在有气虚、气滞、瘀血、癥积及毒热等病机。代偿期的治疗中补益阴血、清热泻火燥湿及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类药物偏多,失代偿期的治疗中健脾温阳利水及止血类药物偏多,多针对腹水、出血等并发症,相对而言,活血化瘀类药物使用偏少。
总之,根据文献报道中有效典型病例的治疗用药来看,涉及药物的类别较多,反映了肝炎肝硬化病机的繁杂性,可为探讨该病的病机特点及临床辨病、辨证论治提供一定依据。由于本研究是对文献报道中病例用药的回顾性分析,所得结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用药规律还有待进一步分析归纳及验证。
[1]刘恩顺,马晓峰,范英昌.《金匮要略》大黄甘遂汤对小鼠实验性肝纤维化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J].天津中医药,2005,22(2):152-154.
[2]宋利芳,邵凤珍,张俊富.肝硬化舌象分析[J].天津中医药,2008,25(3):202.
[3]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
[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3-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