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军克,陈林利,陈建平
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有资料报道,中国城市老年人生活能够完全自理的占85.4%,农村为79.0%[1]。由于家庭结构的小型化,日常能照顾老年人的家庭人员不断减少,老年人照料问题的矛盾日渐突出。上海市“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9073”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框架,即90%的老年人由家庭自我照顾,7%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享受机构养老服务。2010年,上海市有25万老年人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为进一步做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我们对上海市闵行区享受居家养老服务补贴的老年人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调查,分析ADL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政府有关部门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决策依据。
1.1 对象 分别于2010年10~12月和2011年3~6月按地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一个街道三个镇,对上海市闵行区年龄60岁以上能清楚回答问题的享受政府居家养老服务补贴的老年人进行ADL调查。由于拆迁、死亡、进敬老院、拒访等原因,本项目共调查850名老年人,获合格调查卷830份。本项目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生命统计专业技术人员采用入户面对面访问调查方式进行。
1.2 方法
1.2.1 调查问卷 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s)进行调查,该量表由躯体生活自理量表(Physical Self-maintenance Scale,PSMS)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Instrumental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IADL)组成,包括进食、梳洗、如厕、穿衣、行走、洗澡以及吃药、自理经济、打电话、备餐、做家务、购物、洗衣、使用交通工具,共14项。另外,在ADL调查表中,增加有关人口学资料等调查内容。
1.2.2 ADL评价 备选答案依次为:自己完全可以做、有些困难、需要帮助、根本没法做,分别为1、2、3、4分,总分最低为14分,单项能力1分为正常,2~4分为功能受损或下降,最高为56分,大于16分提示有不同程度功能下降,总分≥22分为功能明显下降,分数越高,ADL越差。
1.3 组织实施和质量控制 调查前1~2天,由居委会干部通知被调查老年人上门调查的时间,在调查当日由专业技术人员上门入户调查并发放礼品。每次调查完毕后抽取5%的调查问卷由调查人员择日通过电话或上门复调查,然后与原调查问卷进行核对后在下次调查前讲评。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录入完毕后随机抽取部分调查问卷与原始调查问卷核对。采用SPSS 13.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多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处理2个或2个以上变量间线性依存关系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
2.1 居家养老老年人ADL基本情况
2.1.1 ADL得分情况 居家养老老年人的人均ADL总分为(25.59±11.16)分,其中 PSMS得分为(8.74±4.29)分,IADL得分为(16.85±7.53)分。830名老年人中,PSMS受损者占55.19%,IADL受损者占79.64%,>16分者有593人(71.45%),≥22分者有458(55.18%)。
2.1.2 具体ADL项目受损情况 PSMS项目受损情况(即除备选答案中“完全可以自己做”以外):吃饭10.00%、梳洗13.25%、如厕16.39%、穿衣17.35%、行走43.13%、洗澡46.27%。其中吃饭受损最轻,洗澡最重。IADL项目受损情况:吃药12.53%、自理经济24.94%、打电话38.80%,备餐56.27%、购物62.25%、做家务62.65%、洗衣62.89%、使用交通工具68.07%。IADL受损更为严重。
2.2 不同人口学因素对居家养老老年人ADL得分的影响 除年龄(P<0.01)外,其他因素对PSMS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居住面积(P>0.05)外,其他因素对IADL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性别:男性ADL总分比女性低(F=4.15,P<0.05),特别是IADL的差异更为显著(F=6.36,P<0.01),说明男性ADL比女性要好。
年龄组:居家养老老年人平均年龄为(83.47±6.92)岁。随着年龄的增长,ADL总分(F=22.93,P<0.01)、PSMS(F=33.07,P<0.01)和 IADL(F=6.25,P<0.01)得分不断提高。
婚姻:丧偶老年人的ADL总分(F=3.46,P<0.05)和IADL(F=7.59,P<0.01)得分比已婚和其他婚姻状况的老年人要高。
文化程度:不同文化程度老年人的ADL总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文化程度高,ADL相对要好。
表1 不同人口学因素居家养老老年人ADL评分的比较
以前的职业:不同职业之间ADL总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IADL得分有显著性差异(F=3.65,P<0.01),工人,干部、文教卫生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得分相对较低。
每月收入:1500元以上收入的老年人,IADL得分比较低(F=2.91,P<0.05)。
医疗保险:城保老年人的ADL总分(F=9.09,P<0.01),IADL得分比其他医保形式的老年人低(F=15.60,P<0.01)。
居住面积:不同居住面积老年人ADL总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
2.3 疾病对居家养老老年人ADL的影响 患病的老年人占88.19%,患病数量位居前10位病种按序为: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白内障、前列腺炎、关节炎、胆结石、肿瘤。ADL总分从高到低按序为:脑血管意外、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关节炎、高血压、肿瘤、前列腺炎、胆结石、白内障。如果按有无疾病比较,认为自己无病的老年人ADL总分(F=11.40,P<0.01)、PSMS(F=10.03,P<0.01)、IADL(F=11.84,P<0.01)均比患病老年人低。见表2。
表2 患不同疾病的居家养老老年人ADL评分比较
2.4 其他因素对老年人ADL的影响 地区:居住城镇的老年人IADL得分比居住乡村的老年人低(F=10.08,P<0.01),有无孤独感、每天外出散步时间以及对目前生活的满意状况,其ADL总分、PSMS、IADL得分差异均十分显著,无孤独感的老年人、每天外出散步、对目前生活状况满意的老年人,ADL得分都比较低。见表3。
表3 其他不同因素情况下居家养老老年人ADL评分的比较
2.5 逐步回归分析 分别将ADL总分、PSMS、IADL得分作因变量,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有无疾病、以前从事的职业、婚姻、老年人每月收入、居住面积、地区、医疗保险、数量位居前10位的疾病以及孤独感、每天外出散步、对目前生活的满意度作自变量,多分类无序自变量以哑变量形式纳入模型,多分类有序自变量作连续性变量处理。结果显示,影响ADL总分的变量有:是否每天外出散步、每月收入、是否患有脑血管意外的疾病、医疗保险形式、文化程度、糖尿病、对目前生活满意度、有无疾病、是否丧偶。见表4。
表4 居家养老老年人ADL影响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标化回归系数)
ADL是评价老年人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2]。通过对老年人ADL的测定,可以了解老年人的服务需求[3]。IADL反映老年人的独立生活能力,这些功能对老年人来说十分重要,但不是必需的。PSMS反映老年人的最基本的生活能力,通常PSMS受损,提示老年人必须有人照顾。本调查结果显示,居家养老老年人中,PSMS正常的占44.81%,IADL正常的占20.36%,ADL总分≤16分的占28.55%,与徐小青等报道的农村老年人ADL正常的分别为87.52%、74.90%、82.97%[4],相差比较大。两样本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本项目农民占44.80%,而徐小青等报道的农民占90%。与全国老龄委调查的数据,中国城市老年人完全自理的为85.4%,农村79.0%相比,相差也比较大。这是因为本项目研究的居家养老老年人是经过有关部门评估,照料等级一般为轻、中、重,因而享受政府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补贴的老年人,当然这里还包括根据上海市民政局有关规定,各区县适当扩大居家养老范围的部分老年人,因此,居家养老老年人ADL比传统家庭养老老年人差。
居家养老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老年人群体,除ADL差以外,其ADL具有社区传统家庭养老老年人的共同特征,如文化程度高,ADL相对要好,女性、丧偶、年龄大、不参加适当的活动如散步等,ADL相对比较差,这与有关文献报道的结果一致[5-7]。
本调查结果显示,有孤独感,对目前生活的满意度均对ADL有影响。结果提示,对居家养老老年人,可以通过邻里结对、定期登门拜访、电话访问等方法关心老年人,以降低老年人的孤独感,提高他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在给居家养老老年人上门服务的过程中,除做好照料服务以外,特别要注意对老年人的服务态度。有资料报道[8],从事社区老年服务人员普遍缺乏奉献精神,在调查中也发现部分居家养老服务人员上门服务存在偷工减料等现象,因此要加强对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工作的检查督导,完善考评方法,使考核结果真实反映实际情况,并采取有效措施,使服务人员真正做好上门服务工作,充分发挥政府投入资源的效能。
居家养老老年人大多患有各种疾病。逐步回归显示,在所患的前10位疾病中,对老年人ADL有影响的疾病为脑血管意外和糖尿病。另外,在患病老年人中,高血压患病所占比率最高,占52.29%,为控制病情他们需要每天吃药,但实际上很多居家养老老年人行动不便,去医院就诊比较困难,因此要积极开展家庭责任制医生的试点和推广工作,切实解决老年人们的看病吃药问题。
上海市民政局规定,对已享有居家养老服务补贴的老年人,要进行定期(1~2年)或不定期(因政策调整或老年人身体状况发生重大变化时)的评估(称为“持续评估”)。调查结果提示,要做好居家养老老年人照料等级的持续评估工作,居家养老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年人,由于疾病变化、年龄增长等原因服务需求变化比较大,也有部分老年人随着疾病的缓解,自理能力有所提高,本项目调查的居家养老老年人中,有28.55%的老年人生活完全能自理,通过评估,可以及时调整照料等级,使迫切需要服务的老年人得到更好的照料。
[1]郭平,陈刚.2006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数据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4-9.
[2]Katz S,Duwns TD,Cash HR,et a1.Progress in development of the index of ADL[J].Gerontologist,1970,10(1 Part 1):20-30.
[3]Katz S,Akpom CA.A measure of primary sociobiological functions[J].Int J Health Serv,1976,6(3):493-508.
[4]徐小青,董斌,周武,等.农村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因素研究[J].浙江预防医学,2011,23(4):1-4.
[5]张保利,兰志敏,韩学青,等.不同养老方式下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的比较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10):988-990.
[6]王梅华,柳青,杨基然.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依赖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2,18(3):359-361.
[7]高利平,袁长海,刘保锋,等.山东省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11):1359-1361.
[8]孙唐水.社区式居家养老问题与对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