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竞技武术套路后备人才培养困境及对策研究

2012-11-27 03:18:26王俊江
武术研究 2012年4期
关键词:武术队后备生源

王俊江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体育部,天津 300384)

天津市竞技武术套路后备人才培养困境及对策研究

王俊江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体育部,天津 30038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天津市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后备人才培养中的教练员现状、运动员现状、竞赛现状、管理经营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调查、分析和总结,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为进一步推动天津市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天津市 竞技武术 后备人才 培养困境 路径选择

武术是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的代表,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竞技武术是武术发展的高级形式,向高新难美的方向发展,包括竞技套路和竞技散打两种比赛形式。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竞技套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拥有全世界120个会员国,成功举办了9届世界武术锦标赛。天津有良好的武术群众基础,培养了不少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在全国比赛中获得过优异成绩。竞技体育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竞争。基层业余训练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基本形式。因此,研究天津竞技武术套路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并提出发展对策对天津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很有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对天津各业余体校和武术运动学校的教练员、运动员、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76份,有效问卷158份,问卷有效率为89.7%。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青少年运动员培养中的困境

2.1.1 青少年运动员生源困境

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普遍认为目前生源情况较差,在选材上生源少、选材面窄、阻力大。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首先,各区县武术队由于运营模式转变,原来国家对在体校训练的学生一般不收或少收学费,对选入体工大队的学生实行统包统分,解决他们的户口、就业和上学问题,这就使得体育运动对社会有较强的吸引力。目前各区县武术队和武术俱乐部生源主要来自天津市本地区,现在的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家庭的经济环境相对较好,生活条件的优越使得人们的社会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般家长更愿子女从事稳定、安全、非体力、高收入的职业。而大多数家长让孩子从事武术训练只是为了让子女锻炼身体、培养兴趣,因此各武术队和俱乐部招生困难。其次,天津市作为一个直辖市,人口面积相对较少,对于生源主要以本地为主的武术队和武术俱乐部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2.1.2 青少年运动员训练困境

2.1.3 青少年运动员学习困境

然而,目前天津市青少年武术运动员的文化学习与武术训练之间的矛盾比较严重。目前天津青少年武术运动员采用半天文化课,半天训练的学习方式。与普通中学生的学生在文化课上有较大差距。武术套路的训练时间难以保证。此外,调查显示主训练设施差,不能满足运动员的训练要求。学生进入高一级的非专业队或体育专业院校的机会少,学生家长的积极性不高。

2.2 教练员的困境

表1 天津市青少年武术教练员职称情况统计表 N=25

从表1可以看出,教练员的职称普遍不高,并且多半教练员是没有职称。针对这个情况进一步通过对各培养单位负责人访谈了解到,现在各培训单位的教练员大多为聘任制,教练员的工作不稳定,流动性大,教练员又多为刚毕业或刚退役的学生或运动员,教练员的年龄小、执教年限短,还有一部分为兼职教练员。另外用人单位和教练员双方都对职称没有要求,天津市有关管理部门对青少年武术教练员的执教资格没有一个规范化的要求,没有形成一定的规章制度。所以就导致目前天津市青少年武术教练员的职称普遍不高,并且有多半是没有职称的现象。

在对天津市部25名青少年武术教练员的工作积极性方面问卷调查表明:无论是各区县武术队、武术俱乐部还是武术馆校的教练员,绝大多数教练员对自己目前所从事的教练工作持“一般”的工作态度,工作热情不是很高,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到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各区县武术队、武术俱乐部系统的教练员认为影响自己工作积极性的直接因素是目前各区县武术队、武术俱乐部的学生参加武术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锻炼身体,培养兴趣爱好,目前的后备人才培养训练计划很难适应社会对从事武术训练的要求;其次,单位领导对本单位的竞技武术的成绩不重视,每逢重大比赛大部分都是通过向武术学校租借学生来替本单位参加比赛,这样对本单位的竞技训练工作就必定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必定影响到教练员的工作积极性。

2.3 竞赛、管理、经营困境

2.3.1 竞赛困境

通过查阅2004年到2008年天津市武术比赛的次序册,每年的武术比赛参赛运动员基本在100人左右,后备人才量很小。每年天津市青少年武术参赛队伍大概在10支队伍左右,主要来自各区县武术队、各武术俱乐部和霍元甲武术学校。各项目前三名基本上被霍元甲武术学校和河西青少年活动中心所包揽,其它代表队缺少竞争力,所以比赛竞争都不是很激烈。

2.3.2 培养单位管理困境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业余武术套路训练的培养模式在新的历史时期也也慢慢开始走向市场化,政府管理部门对后备人才的培养由原来业余体校——区县体校——省市体工队“一条龙集权型”管理,也转变成完全“市场化”管理,政府管理部门不再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充分发挥社会或个人多渠道投资办体育的作用,体育局在整个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职能只是组织和协调,对于后备人才培养的经费以及运动员的训练管理都交给社会培养单位,目前无论是各区县武术队、武术俱乐部还是武术学校办学的经费都是通过招收学生,收取学生的训练学习费来支付教练员、工作人员的工资和租借场地、添置训练器材等费用,而在其他方面的收入几乎没有。各培养单位在经营上,不注重相关产业的开发,使得各培养单位的发展道路越走越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其它培训行业的增加以及项目自身发展等问题的影响,导致目前社会对武术运动认可度下降,各培养单位的生源数量也受到严重的影响。在各培养单位中,有许多单位的学生就保持在十几个学生。武术学校状况要好一些,学生人数能够保持在500多人左右,但是发展前景不乐观。

3 天津市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

3.1 加强政府主管部门在管理体制中的职能,建立良好的后备人才培养体制

3.1.1 加强与教育部门的合作,促进培养单位与学校合作,建立“体教结合”的培养模式

政府主管部门应积极地促进体教结合,利用的教育系统的教育资源和区县武术队、俱乐部的训练资源,共同承办特色小学、中学,广泛建立中小学业余训练队伍,形成优秀体育人才小学、中学相互衔接的“一条龙”业余训练体系。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武术训练质量上得以保证,而且对文化学习又不会有太多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区县武术队和武术俱乐部后备人才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之间的矛盾。

3.1.2 建立学校间竞赛机制,使之与“学生运动员”评定体系相结合,扩大武术运动在普通学生中的影响力

政府主管部门加强与教育部门的合作在现在的竞赛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于青少年武术比赛体制,在天津市各区县增设中、小学生比赛的竞赛体系,增加比赛的场次,提高比赛的质量,扩大参赛队伍和参赛人数,使比赛合理化、制度化、规范化,并建立配套完善的管理、统计、奖励和裁判体制,争取“学生运动员”的评定能与比赛成绩相结合,从而扩大武术运动在普通学生中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到武术训练中。

3.2 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完善教练员的聘任、考核机制,提高教练员的福利待遇

3.2.1 加强对教练员的培训工作的开展,为教练员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针对目前基层武术培养单位的教练员年龄偏低、学历不高、科研水平差、运动经历复杂的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教练员进行理论和技术方面的培训。分层次定期举办教练员岗位培训班、学习班、经验交流会和报告会等;有目的的邀请一些国内的专家、学者及高校的相关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等;对年龄、学历低的教练员培养单位应积极地为他们创造到体育高校进修学习的机会;聘任国内的知名教练员、专家担任单位的顾问,定期来对本单位教练员的训练进行现场指导,使单位教练员能及时了解、学习到新的训练理论与方法,为教练员的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3.2.2 提高教练员的待遇,完善教练员的奖励机制

对于各基层培养单位的教练员工作多为聘任制,工作性质不稳定,风险性大,各单位应将教练员的福利待遇与人才输送率和运动员竞赛成绩挂钩,建立完善的奖励制度。对输送过后备优秀人才和在带队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练员提高工资标准、给予奖金并授予荣誉称号等形式的物质和精神的奖励,并即时给予兑现,从而调动广大基层教练员工作的积极性。

3.3 扩大生源数量,拓宽就业与深造渠道

生源只有在一定的数量基础上,才能够保证生源的质量,由于受到本地地域与人口的限制和外地同类行业竞争的影响,生源短缺问题是天津市竞技武术套路后备人才培养今后发展的主要问题。这就要求主管部门与培养单位在招生上,坚持“挖掘本地生源,扩大外地生源”为指导思想。在本地区要深入中小学组织开展武术专题讲座和武术体验课以及武术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和家长了解武术这个项目,扩大武术在青少年心目中的影响力以吸引更多的学生来参与其中。在对外招生上,要扩大宣传的广度与深度,针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地域广、人口多、上学就业相对困难的特点,深入该地区省区、市区甚至县一级的地区,加强在该地区的宣传,以扩大天津市后备人才外地生源的数量。同时培养单位学生就业率和升学率也是影响生源的重要因素,政府在后备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各级主管部门应切实加大对后备人才就业、继续深造的支持力度,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针对目前社会就业形式严峻,主管部门与培养单位在学生的就业上应拓宽思路,不要一味将学生的就业停留在教练、教师上,也可以与一些影视公司主动联系,为他们专门培养一些影视武术表演专业的学生,这就保证了一些学生的就业出路。

[1]林凯明. 广东省武术后备人才培养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D].嘉应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4(6).

[2]林小美.浙江省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04(4).

[3]姜 霞.陕西省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5).

[4]陈赞銮.福建省竞技武术套路后备人才培养现状探析[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5]陈永辉.竞技武术套路发展战略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4).

[6]袁惠生.影响陕西省田径竞技后备人才的主成分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5).

[7]刘 泳.山东省武术(馆)学校办学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0).

[8]虞重干.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2).

[9]王晓辉.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发展趋势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3(2).

On the Plight and Countermeasures of Wushu Routine Back-up Talent in Tianjin

Wang Junjiang
(P.E.Department,Tianjin Institute of Urban Construction,Tianjin 300384)

The paper systematically studies and analyzes the plight of coaches,athletes,matches and management in back-up talents training of competitive Wushu sports in Tianjin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Then it puts forward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to further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 Wushu sportsin Tianjin and providesa theoretical basisfor it.

Tianjin Competitive Wushu Back-up talents The Plight of Training Route Choice

G85

A

1004—5643(2012)04—0045—03

王俊江(1978~),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猜你喜欢
武术队后备生源
长洲怡生源记货单考论
广州文博(2023年0期)2023-12-21 07:23:28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12-15 10:16:11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冰雪运动(2020年2期)2020-08-24 08:34:22
对普通高校武术队训练方法的探讨
武术研究(2016年9期)2016-12-15 21:40:44
北京市小学武术教学的现状调查
太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殊载体①
——以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武术队为例
高校生源危机:“狼真来了”
关于独立学院建设研究生生源基地的探索与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3期)2014-02-27 14: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