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Ⅰ石开恒
生态移民路 脱贫迈大步
文Ⅰ石开恒
2012年4月,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赵克志到丹寨县调研时指出:丹寨,要不等不靠,下定决心,加快生态移民开发,把深山区、石山区的老百姓搬离出来,成为新型农民和产业工人,助推丹寨实现跨越发展。
排莫村是扬武乡所辖行政村之一,离乡政府37公里,全村2071人,围着1285亩贫瘠土地,过着靠天吃饭的艰苦生活。虽然民族风情淳朴,是扬武乡“十五”规划民族文化项目规划重点村,但饮水困难、交通不便等恶劣的生产生活条件,挡住了村民们发展的步伐。“以前在排莫村,路不好走,想发展什么也发展不起来,除了外出务工,就只能靠那几块地生存,娃娃上学要走很远的路,更不用说看病了。”村民杨光平说。
2008年年底,杨光平一家举家搬迁到杨武乡的移民安置点,在每个农业户口减免7000元的优惠政策下,购得了一处一楼一底60多平米的安置房。4年过去了,杨光平和妻子利用自家门面做起了小生意,每年能挣上几万块钱,一家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楼一底的楼房变成了三层小洋楼,女儿在离家几百米远的扬武中学读书,儿子外出做生意,杨光平也买起了摩托车。“当初就是有钱买,也没地方骑,现在住这里,去哪里都方便了。”杨光平指着新买的摩托车高兴的说道。
同杨光平一样,现为扬武乡扬武村村民的余星秀一家,也是较早前搬迁到扬武的生态移民搬迁户之一。2011年,她们家花了3.8万元购得了80平米的安置房一套,前些日子,余星秀和丈夫在镇上开了家照相馆,每天夫妻两都在店里忙个不停。“这边好多咯,以前在排调镇孔庆村,就是想出去办点事,都要走上好几里山路,种地只能是糊口,要挣钱只能外出打工,现在这边,有医院,有学校,交通也方便。”谈到现在的生活,余星秀满脸笑容。
为了满足搬迁群众的发展需求,扬武乡在实施移民搬迁过程中,将发展移民搬迁户的发展纳入其中,新建集贸市场、扶持农业产业等让搬迁群众稳了下来;配套建设的卫生院、敬老院、垃圾中转站等,改善了老百姓的生活条件;扩建中小学、新建幼儿园等,让搬迁户子女入学不再困难;两纵三横的交通网络体系,让出行变得更加容易。
从自行实施生态移民到正式启动扶贫生态移民开发建设,扬武乡的三期移民工程,共为120余户搬迁群众安了新家。在先行先试中,大胆创新的扬武人,摸索出了一条符合扬武发展,满足群众意愿的路子,同时探索总结出了一条条征地、招商、融资、管理、规划建设、稳民安商的可行性经验。
生态移民工程让搬迁群众搬得出、住得下、能就业、有发展。图为丹寨县杨武乡移民安置点。(龙 斌/摄)
要让移民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丹寨在生态移民这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中,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到引导产业发展,再到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围绕发展做足了超前规划的文章。“一个是抓好全县移民的规划,在七个乡镇和县城进行规划安置,把深山区和石山区的老百姓搬进县城居住。第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引进,来确保所有的搬迁移民有就业,搬得出,住得下,能就业,有发展。第三,加快县政府规划的九个重点移民点的建设,在明年上半年能够让深山区接近一万人的老百姓搬进扬武乡。第四就是各级各部门做好服务,来为生态移民工程做好服务工作。形成一个全县抓生态移民的良好氛围,来促进全县生态移民的良性发展和加快移民工作的完成。”丹寨县委副书记、县长侯美传说。
从120户580人到3160户14700人,再到五年之内实现5万人搬离深山区、石山区,从扬武乡到丹寨县,全县围绕生态移民开发促进“三化同步”的脚步越迈越大。
(作者单位:丹寨县新闻中心 责任编辑/付 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