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体制与人性的警示之作——评夏业斌《铁老大》

2012-11-24 02:35陈善君
文艺论坛 2012年1期
关键词:体制人性铁路

■ 陈善君

前不久,我国铁路接连发生重大事故,由于事故处置和信息公开不能让人满意,加上铁道部原部长因严重违纪在各种媒体上曝光,一时间,整个铁路行业处于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铁老大”怎么了?困扰我国多年的买票难、乘车难的问题何时可以得到解决?民众多年的积怨藉此迸发,铁路问题一时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和讨论的热点,很快形成网络围观,关注度迅速提高。

长篇小说《铁老大》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面世的。它一出版,立即就引起了人们的猜测,它是不是为影射那位落马的部长而作的,或者是出版社迎合市场需求而仓促炮制的,抑或是作者看到官场小说热销而投机生产的?然或者不然,只要通过仔细阅读文本,全面加以分析,就不难得出正确结论。

《铁老大》描绘了铁路局长陈六湖的丑恶嘴脸,揭示了铁路行业的隐秘内幕,展示了铁路官员的腐败行为。可是这些都是文本符号的表层所指,文本的深层意蕴在于,对这些表面现象作出客观而冷静的审视,以期找出现象背后的原因,对症下药,从而治病救人,利国利民。在小说中,倪思源就是为了这个目的而设置的,他主要是作为线索人物和作者的代言人而存在的,通过他以一个铁路记者的身份,引导读者由对现象的观察走向对本质的探讨,帮助读者加深理解文本含义,即透过铁路行业问题重重的各种现象,追问揭示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倪思源就是“你思源”的谐音,意在提醒读者,去思考事情发生的源头在哪里。小说中通过这种谐音命名来隐喻的手法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朱一之喻“猪一只”,牛一守喻“留一手”,梁希皮喻“娘希匹”……

小说中,倪思源历经千辛万苦,上下求索,最终发现铁路行业问题重重的症结,其实可归聚到两点,那就是他在小说中一再申明、深恶痛绝的体制问题和人为祸害。并且他认识到这两点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互为张力的:体制弊病催生人性扭曲,人性扭曲放大体制弊病。二者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体制因素,如果体制不改,铁路问题就不会得到根本解决。由此观之,《铁老大》是一部呼唤中国铁路加快进行深化改革的警示之作。

正如小说命名,中国铁路体制的问题在“铁老大”三个字上得到集中体现。从某个角度来看,“铁老大”是铁路体制弊病的病相显示。只要对于“铁老大”这个称呼源流加以考察,就可发现铁路问题的种种端倪。称呼“铁老大”历史成因是主要的。小说在不同地方呈现了它含义的三个特点:其一体现行业优势,建国以来,不管其后改制与否,中国铁路一直属于国有,直至今天成为了公认的我国计划经济最后一个堡垒,被定位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其地位之重要,由此可见一斑,称“老大”实不为过;其二体现资源优势,毋庸置疑,中国铁路运输运能供不应求状态长期存在,因为紧缺,所以宝贵,称“老大”算名至实归;其三体现权力优势,称各级铁路部门的一把手或主要领导为“老大”,只能说是恰如其分。

小说认为,时下称“铁老大”,讽刺和贬义的意味可能要多得多了。改革开放后,我国各行各业发展迅猛,铁路行业尽管也先后进行了改制改革,可是见效不大,积弊难返,引起整个社会极大不满。于此,《铁老大》直面现实,作了真实反映。首先是群众不满。买票难、乘车难、运货难,老百姓有苦说不出。《铁老大》开篇就是安排800名异地警察来银都站打击炒票,令美女站长叶梦琦措手不及,惊慌不迭。车站炒票有多疯狂,百姓心里就有多无奈。其次是领导不满。国家每年在铁路上投入那么大,可是一票难求、有货难运的局面多年来始终无法改变一点。小说中银都局“铁老大”——局长陈六湖最终落马,就是因为在其辖区内国家投资北银线建设中严重贪污受贿所致。铁路硕鼠敢于窃取国家资金,党和国家绝不会姑息迁就。第三是职工不满。近年来,铁路部门两极分化现象日趋严重。有些铁路领导因为掌控资源,灰色收入丰腴,甚至非法收入来源不断。像小说中所写到的蜀官非、朱一之、牛一守等处长,要房有房,要车有车,要女人有女人……铁路局长陈六湖就更不用说了。而普通一线职工无职无权,工资只见降不见涨,待遇只见差不见好,如小说中所写的那样,现在差不多所有城市中,最差的建筑就是铁路旁边职工的住房,年久失修,低矮潮湿,被戏称“贫民窟”。有的职工甚至连养家糊口也成问题。《铁老大》的引子中描述了这种诉求,当叶梦琦投湖自尽、陈六湖被撤双规后,广大铁路职工忍无可忍,纷纷涌进车站广场请愿,其中就有人举着“我们要工资,我们要吃饭,我们要生存”的标语。铁路职工连生存都困难了,“铁老大”这个称呼更耐人寻味,或许它完全就成了反讽。

中国铁路行业缘何从先前的“铁老大”、“人民铁路人民爱”到如今陷于“老大难”、内外交困和饱受诟病呢?《铁老大》借小说人物方明等人之口直接说出了原因,那就是中国铁路的不公平、不公正、不公开。而这“三不公”又是由铁路国有垄断企业体制本身造成的。中国铁路体现出政企不分、权责不明、产权不清、管理混乱等等特征,由于现代企业制度没有形成,市场规律和政府命令在这里互相掐架,收支“两条线”的收入清算分配制度,流动的工作性质和封闭的管理模式等,完全跟不上铁路形势发展的需要。小说写到面对运输处长梁希皮只给任务、不给出路的指令要求,岭南车站站长李富贵、党委书记钱焘寿拍案大叫这是逼良为娼。实为铁路体制弊病的典型写照。

除体制问题外,造成铁路行业发展滞后、铁路形象欠佳的人为因素不可忽视。某些铁路官员道德沦丧,为所欲为,给铁路事业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小说《铁老大》对此予以深刻揭示,发人深省。

钢轨是直的,人心也是直的,火车就会越跑越快,越跑越好;反之,火车就会脱轨倾覆,车毁人亡。铁路局长陈六湖的蜕变堕落史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铁老大”陈六湖并不天生就是一个坏种,他曾经也是一名积极上进的有志青年,有着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执着的人生追求,是一步一步从基层干上来的,从一名筑路工到扳道员,从车间主任到车站站长,再到铁路局长,30多年的摸爬滚打,他对铁路还是有贡献的,那时银都铁路局的发展形势也很好。可是后来因为遭遇家庭不幸,和封建思想作祟,以及权利欲望的膨胀,他从起初的贪婪发展到最后的疯狂,无所不用其极,刚愎自用、恣意妄为,甚至为了一己的私欲,而丧尽天良,妄想杀人灭口,最终害人害己,一朝沦为阶下囚,这也印证了那句话:“上帝欲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从俊杰到魔王,陈六湖人性扭曲到了极点,毁了他自己,也给银都铁路局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火车相撞、站长自尽、职工请愿……整个银都铁路局差不多完全失控,近乎崩溃。

相反地,小说的另一位主人公——美女站长叶梦琦,最终通过走向自杀,却完成了对人性的救赎,让人在唏嘘之余,强烈地感受到了铁路人的担当和气节。应该说,叶梦琦的人性扭曲很大程度上是被逼的,她当年还在银都车站售票室做见习售票员的时候,就被当时任站长的陈六湖猥亵了,可是她用受到的凌辱,换来了职位的步步高升,因此而忍气吞声多年。明知自己是“花瓶”,却享受着它的摆设,这就属于不正常了,这种扭曲平常带给她无尽的郁闷和纠结,使她的灵魂时时在无边的梦魇中挣扎。叶梦琦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能力,为银都铁路站尽可能地做一些事情,从而减轻化解自己内心的痛苦矛盾,可是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当她明白这一切不过是痴心妄想,自我解嘲和自我安慰而已,她无法帮助别人取得幸福,而只能沦为陈六湖传宗接代的工具时,她才彻底清醒过来,才发现自己的灵魂早已无所皈依而走上绝路。叶梦琦最终选择拒绝人性的扭曲,从而以死殉节可叹可惋。观其一生,她的人性中有污点也有亮色,她对铁路事业的发展也有功有过,她的主观愿望总是好的,可是事实效果却并不尽然,最后一死,实现了人生的涅槃。相比之下,蜀官非、朱一之、牛一守等人性泯灭的家伙,则只能成为铁路的蛀虫和害群之马。

当然,《铁老大》还塑造了一批人性健全、品质过硬的铁路官员和职工形象,比如像吴郑之、李进、胡楚生、柴兢等,可是在陈六湖当权的时候,正不压邪,铁路系统只能被陈六湖他们搞得乌烟瘴气,天谴人怨。做事先做人,做人是根本。这条国人总结出来的人生信条,通过《铁老大》深刻的人性分析再次得到证明。

《铁老大》把铁路问题重重,归结到体制和人为因素两点,无疑是看到了问题的根本。特别是文本能启示人们,去发现这二者的辩证关系和相互作用,那就更难能可贵了。正如叶梦琦说的,假如不是体制的问题,陈六湖他敢吗?如果单是体制的问题,吴郑之、李进为何没有同流合污?可见,“铁老大”是体制弊病和人性扭曲结合的产物。体制不健全为人性的扭曲提供了温床,人性的扭曲使体制的问题变得更大更多,更不可收拾。陈六湖和他的银都局就是个样板。当然,如果体制能够健全一些的话,它对人的依赖程度就会降低一些,问题就会少一些、轻一些,也许叶梦琦、高兰英、柴兢魂断铁路的悲剧就可避免,人们对铁路的不满就会少很多,“铁老大”就会一如既往地光彩下去。

《铁老大》为了探寻到铁路问题的病根,所以揭示铁路问题比较多,反腐味道浓。然而作者并非没有开出药方,意图治病救人,重建铁路新秩序。新上任的铁路局长李进的广场讲话,无疑就是一篇开创铁路部门新局面的宣言,接着新的党政一把手很快就确定了“求实创新、争创一流、励精图治、团结拼搏”的战略,和“四查、两改、一整顿”的三步走方针,召开了党代会,选举产生了领导班子,一切走上正轨。

对民主的倚重,对群众的依靠,银都局很快步出陈六湖治下的阴影。可是,问题的解决真的有看上去这么美吗?小说的结局甚至在“不是尾声”的尾声部分,对于铁路体制改革如何有效进行,尽管作了很多思考,提供很多启发,然而根本性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当然我们不能对作者提出更多要求,因为这绝不是靠个人的思考就能解决的问题。另外,在当前我国改革开放整体形势尚需深化推进的背景下,基于我国国情,如何辩证看待和反映铁路体制改革和建设的功过是非?这也是小说立意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虽然铁路问题重重,但是有些地方还是需要人民理解和需要时间解决的,作者的主体情感流露不宜过于强烈,否则下笔成文,容易造成“观念大于形象”的毛病。当然,我们也要理解作者夏业斌先生,由于长期在铁路上供职,对于铁路上的问题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这恰好体现出作者的担当精神和忧患意识。作者对铁路部门的熟悉和深入的思考使《铁老大》文本具有相当的分量,希望此书的出版能够引起铁路部门,甚至整个社会的足够重视,促使“铁老大”到“铁路人”的回归。

猜你喜欢
体制人性铁路
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
滇藏铁路丽香段站后工程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有望年内开通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构建及体制机制创新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一路欢声一路歌 中老铁路看点多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见地图
完善地方人大主导立法体制机制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