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院士眼中的“走出去”

2012-11-23 06:17张起花
中国石油石化 2012年7期
关键词:苏丹走出去油气

○ 文/本刊记者 张起花

一位院士眼中的“走出去”

○ 文/本刊记者 张起花

●带着希望出征,将中国石油人的声誉播撒到全世界。 摄影/丁大雷

1993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这一重大历史转折让我国石油企业走上了海外找油的艰辛路。回眸远望,征战海外,是他们的二次创业历程,虽有不少缺憾,但整体成绩值得肯定。

2012年春节过后,中东局势似乎越发错综复杂,广大石油进口国在中东的“原油花园”依然充满着变数,油价因此一再飙升。恰在此时,我国各大主流媒体发布了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56.5%的数据,这很快升级了社会各界对我国能源安全问题的大讨论。更有观点偏激者质疑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的力度和水平。

那么,从1993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至今的近20年时间,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战略实际成效究竟如何?带着问题,记者采访了我国石油界的老前辈——中国工程院院士童晓光。他曾指导我国石油企业在国外的二十多个项目勘探,对国外数百个项目进行过评价,取得重大成果。由于亲自参与了中石油“走出去”战略的设计、准备和具体实施工作,童晓光院士对我国整个石油企业“走出去”的因果关系了然于心。结合童晓光的亲身体悟,客观再现过去二十年我国石油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探索及发展脉络,功过是非也就如清泉一般明晰地流淌出来。

眼界大开 孕育新政

虽然已届古稀之年,但记者见到的童晓光依然孜孜不倦,伏案研究。说起党中央、国务院在1993年所提出的“走出去”,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号召,他的话匣子一下打开了。他认为,我国石油企业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了走出国门的意识。而他本人也早在1985年前往美国考察回来后,就形成了“我国石油供需矛盾必将出现,解决的办法之一是利用国外石油资源”的观点。

未雨绸缪早打算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很多人对石油供给形势普遍持乐观态度。毕竟,石油出口带来的外汇储备曾经是文革后经济发展的“第一桶金”。然而,一次出国考察影响了童晓光的思绪。

1985年,时任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主任地质师的童晓光应美国西方石油公司的邀请,前往哥伦比亚考察。这家石油公司的董事长,就是当时有着世界石油大王之称的哈默。

“这家公司发现了一个比较大油田。发现成本不大,但是要建成油田、并将开采出的石油运送出去难度非常大,一般企业都不敢尝试,但哈默很容易就做到了。”童晓光讲述说,由于该油田在安第斯山脉的东面,如果把油运送到太平洋,就要建设一条翻越整座安第斯山的输油管线。为了能在短期内筹集到充足的资金,让油田尽快投入开发建设,哈默采取了合作的办法。他将油田一半的股份分给当地政府,然后又从属于自己的50%的股份中拿出一半卖给另一家企业。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下,油田开发得到了其他股东最大限度的支持。

考察完之后,童晓光暗自思量,该油田所在的地质条件我们中国人也能完全征服,中国石油企业也可以在国外这样的地方勘探出石油来。回到国内,童晓光就开始研究我国石油企业如何走出国门找油的问题。1988年,他给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党组写了一个报告,大致表达了两层意思。其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人口不断增长对油气需求也必然快速增长。虽然,我国还能有少量石油出口,但相比80年代初期2000多万吨的出口量,近几年已经在大幅下降,接下来几年继续下降是个趋势。虽然,我国油气产量还有很大希望提高,但我们国家石油产业链的发展已经较难跟上当时国家对能源需求的增长。其二,根据考察研究,我国石油企业可以尝试在世界范围进行石油勘探开发,增加能源来源,以备后患。

不凑巧的是,当时正值国务院机构改革,根据新方案,撤销石油工业部,新成立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总公司成立后,由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发现轮南油气田,包括童晓光在内的很多石油人被派往新疆投入轰轰烈烈的大会战。此事就此搁置下来。

谦虚求教蓄实力

●童晓光院士对“走出去”的关注二十年不改。摄影/韩吉人

1991年2月,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总经理王涛在公司的一次会议中正式提出,要实施三大战略,建设三支队伍,实现三个良性循环。其中一个战略就是按照中央关于对外开放的方针,积极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扩大各种形式的对外贸易,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发展壮大自己。这个战略中特别提到,要选择有利地区,到国外进行勘探合作和开发,增加油源,扩大影响,提高信誉。

1992年,童晓光从新疆返回北京,并被任命为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勘探局副局长。这时他发现,公司各级领导对海外市场已经比以前重视多了,勘探局、开发局以及各油田都派很多管理人员及业务骨干出国考察。

“那年,我去了巴基斯坦。我的很多国际合作经验都是在巴基斯坦考察期间的一个月内学来的。”童晓光说。他到巴基斯坦之后对该国国际合作的合同条款做了大量研究,对这个国家有关石油资源开采的法律和法规进行了深入学习。

链 接

一份无人证实的报告

去年7月,一篇题为《石油三巨头海外投资超4000亿 多半项目亏损》的报道掀起了一阵旋风。文章中一个引自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一份报告中的数据更是被我国其他主流媒体争相转载。数据内容是:受管理制度及国际投资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三大石油公司在海外的亏损项目达到三分之二。即使在半年后的今天,仍然有人以这个数据为依据,反复质疑我国石油企业的国际化战略。

然而,本刊记者先后询问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两个学校相关负责人,均表示从未做过这样的研究,也没有出过这样的报告,对于这样的数据更是无从得知。

记者又对引用该数据的新闻报道进行追踪。很意外地发现,尽管许多媒体引用了这个数据和这篇报告,但是没有一个人亲眼目睹过报告内容,哪怕是报告的一个封面。这样一份“深藏不露”的报告,这样一则无人证实的消息,却无数次以“权威”的名义,宣判着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的功过。其中意味,令人深思。

1992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专门成立了国际合作局,童晓光任副局长。他们的初步思路是,先“引进来”再“走出去”,也就是先引进国外公司到中国参与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观察他们怎样与我们谈合作,怎样评价我们的项目,然后再有的放矢的“走出去”。

我国自身比较丰厚的油气资源储量,以及特殊的国情决定我国石油企业一开始都是一心一意探究国内资源和市场。突然要踏出国门,慎重行事无疑是明智之举。

说起“引进来”,中海油可以说是走在前列。中石油的当家人王涛,就曾在我国准备对外合作开发海洋大陆架石油的时候,担任南海东部石油公司总经理。期间,他积累了五年对外合作经验,前后与十几个国家的四五十家石油公司合作,学习到不少现代化的石油管理理念和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时任中石油国际合作局局长的吴耀文也是从中海油调过来,他曾担任过胜利油田海洋石油对外合作混合委员会中方首席代表、中国海洋石油南黄海石油公司副总经理。可以说,他们为中石油“引进来”再“走出去”战略的实操发挥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据了解,当时塔里木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冀东油田等很多都引进国外公司到国内发展,但以勘探项目为主,开发项目较少。

1992年起,中石油开始通过各种渠道来打开“走出去”之门,比如到外国石油公司考察,寻找合作机会,经华人牵线搭桥,或者外事局推介前往潜在油气资源国评价等。中石油第一个在海外的合作项目——秘鲁塔拉拉油田的开发就是一个华人介绍给当时我国外事局一位副局长,再由这位副局长推介给中石油的。

经过这一系列的准备工作,1993年,王涛专门给中央领导汇报了中石油“走出去”战略,并得到了江泽民总书记的特别批示:“要走出去,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1993,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与沙特签署石油进口协议,标志着我国从石油净出口国变为石油净进口国。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这个号召,也开始在石油系统非常响亮。

迈开步伐 拓展全球

1993年10月23日,中石油正式启开了海外市场大幕,这一历史性转折点以中石油与秘鲁国家石油公司签署塔拉拉油田7区作业服务合同为标志。

投石问路在南美

虽然,在国际石油合作的决斗场上,中国的石油公司是后来进入者,但在南美的这个开始,很快显现出了它的强势。

秘鲁塔拉拉油田1874年投入开发,是中石油在国内和海外开发的油田中最古老的油田,至今已138岁高龄。但在中国石油人的手里,百年油田获得了新生,油田产量提升7倍,使秘鲁石油界为之震惊,被秘鲁知名媒体称为“20世纪秘鲁石油界的最大新闻”。

去秘鲁的很多员工来自胜利油田。因为没有在海外作业的经验,他们将吃的、用的全部用大船装到秘鲁,大有一去不复返的感觉。其实,这个项目“胜利”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秘鲁这个油田,投产之初年产500多万吨,当时已经降至不足8万吨,被人视为鸡肋。但我们中国人在老油田开发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而且有着能吃苦、能战斗的精神,所以一开始就对它再次出油抱有信心。”童晓光回忆道。

●学包饺子,定期体检……海外员工的生活丰富而充实。摄影/胡庆明 仝江

到了秘鲁,他们发现,这个油田之所以出油率不高,是因为当地公司对油田的地质结构没能掌握清楚。他们重新做三维地震,将几千口已经不出油的老井的地下情况重新摸了一遍,运用边际油田挖潜配套技术,产量很快就提上来了。

同年,中石油还成功中标了一个泰国邦亚区块的油田开发项目。这个区块的石油年产量是20万吨左右,虽然产量不高,但截至目前仍然盈利。

当然,这是中石油走出去初期比较成功的,也值得称道的项目。童晓光毫无避讳地说,在走出去初期,中石油也有不少失败的案例,也交了不少学费,只是鲜有人知道而已。

据他介绍,中石油在获得秘鲁油田项目的同时,还分别在加拿大和巴布亚新几内亚获得了开发油气资源的机会。加拿大的项目也是一个开发了很多年的老油田,中石油至今拥有这个油田的拥有权,只是因为这个油田的实际质量确实不好,中石油在合作之初又没能很好鉴别,经过很多努力,上产目标至今没能完成。

“失败是成功的积淀。有了这些失败的例子,以后公司在选择对外合作项目的时候不仅知道如何筛选,而且也知道如何与国外的石油企业打交道了。”童晓光说。走出去初期,这些失败的例子虽然付出了一些代价,但确实是非常好的经验。比如,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勘探项目当时是和五六家公司以股份的形式合作,风险共担,中石油是作业者,这样即便打一口井需要花费1000万美元左右,但中石油只需花二三百万美元。而且,因为还有一些工作人员在合资公司拿工资,所以整体花费较少。这个项目的操作使他们学会了如何与不同国家的股东沟通,如何和当地政府打交道。这些都具有潜在价值。

这个时期,我国石油企业总结出了一条适合自己“走出去”的路。由于我们对全球的石油地质情况并不掌握,有一个需要逐渐摸索和学习的过程,所以,初期不太适合搞大规模的勘探项目,应该以油田开发为主,逐步走上勘探之路。另外,第三世界国家在油田的勘探与开发上普遍缺乏技术,而我国技术相对领先,所以寻找合作区域的时候要走第三世界路线,避开与大型跨国石油企业的直接竞争。

目前,我们在海外的油气项目有赚钱的,也有亏损的,总体上是赚钱的,中石油三分之一的利润靠的是海外。

顶住压力入苏丹

有了第一步的投石问路,我国石油企业才自信地迈开了步子,逐步向全球拓展。这个阶段,比较值得称道的是中石油在苏丹的项目。

苏丹地区石油储量丰富,油气资源的发展潜力巨大。早在上世纪70年代,雪佛龙公司就将苏丹地区有利的区块全部划入麾下。然而,美苏关系的不断僵化打破了雪佛龙的步调,它只得逐步退出在苏丹地区的投资。

1995年,河南省政府组织了一个代表团到苏丹考察,寻找合作项目,中原油田也派出代表。就在这次考察过程中,这位代表发现了雪佛龙退出的6区块,觉得很有合作前景。报告给总公司后,领导经过全面考量,并借助国家对外经贸部对该项目有优惠贷款的良好机会,与苏丹政府签订了6区的勘探开发协议,交由中原油田实际操作。苏丹6区石油项目曾被判“死刑”,而中国石油人摈弃了以前雪佛龙公司的找油思路,重新调整勘探方向,发现了高产油气流。

我们所熟知的苏丹1/2/4区当时也是雪佛龙主动放弃的。当时,虽然该区块发现了两个中型油田,但石油资源外运是非常大的难题,从该区到红海港需要建一条1500多公里的管线,经济上不太合适。加之当时美苏关系比较紧张,雪佛龙随后将这个区块转让给了一家加拿大的石油公司,但该公司的生产进展很不理想,这让苏丹政府不甚满意,决定重新招标。中石油正是借着这个机会进入的。

中石油决定加大雪佛龙已发现的两个中型油田的开发力度,用这两个油田的产出和收入所得建设苏丹输油管线,同步在该区块继续打探井找油田,找到后作为收益的补充。

“后来我们找到了比这两个油田产量多一倍的新油田。同时,历经11个月的时间,建成了全长1506公里、年输能力1250万吨的原油长输管道。”童晓光颇为自豪地说。苏丹石油管线在短期内建成了,这让世界石油界惊诧不已。曾对苏丹政府选择与中石油合作颇有微词的道达尔随后不得不承认:也只有中国的石油企业才能干成这样工程。

1999年8月30日,苏丹1/2/4项目首批原油装船出海,标志着我国第一个海外大型油田正式投产。但鲜有人知道,在这背后,所有参与苏丹项目建设的人员都忍受了非常大的压力。因为当时中国的外汇有非常严格的管理方法,采取收支两条线,各企业在海外收到的钱一定要寄回国内,然后再从国内经过层层严格审批支出使用。该项目正在建设时期恰逢经济危机,考虑到当时我国外汇只有1400亿美元,朱基总理从大局着眼,咬牙不让动用。为了这个项目能继续下去,后来发改委特批了近3000万美元建设资金,但苏丹项目既要开发油田,又要建设原油外输管道,工程浩大,建设队伍也比较多,投资额远远超过这个数目。为了不让项目停下来,苏丹项目负责人冒着违规操作被降职、处罚的危险,将苏丹地区的收入留在苏丹直接用于建设,这样项目的进展非常快,苏丹1/2/4项目地面设施工程如期竣工。为此,该项目负责人还被上级部门调查了很多次。1999年,苏丹项目取得非常好的效益,这个事情才不了了之。

有了6区、1/2/4区这些项目的成功合作,此后3/7区的合作也水到渠成,很容易收入到中石油囊中,该区块后来成为中石油在海外发现的最大油田,年产1500万吨以上,中石油控股41%。

投标中亚显身手

另一个热点则是哈萨克斯坦。谈及在哈萨克斯坦的项目,童晓光觉得最辛苦的时候要数到哈萨克斯坦做区块评价、投标的日子。“当时,我们的出国补助中餐费一天只有8美元,根本不够花,所以工作人员都是带着方便面出国。”

童晓光在哈萨克斯坦洽谈投标的第一个油田是乌津油田。这个油田最高产量达到过1700万吨/年左右,后来由于苏联解体,该油田没有投资,也没有采用新技术,产量下降到300万吨/年左右。“经过我们的评价,觉得这个油田和我们中国许多油田有不少相似的地质结构,我们努力一下完全有可能将年产量提高到700万吨。”童晓光讲述说,在这个区块的投标上,他们与美国公司进行了非常激烈的竞争。他本人在哈萨克斯坦待了两年时间。最后由于中国投的标比美国更加优惠,中标了。

遗憾的是,在具体合作中,这个项目还是以失败告终,因为该项目的标书中附加一条西哈萨克斯坦至中国的输油管道项目,可以使哈萨克的油多方面出口。但这无疑是一项高成本的合作,所以最终没能获得中石油总公司、国务院的批准。

“后来,中哈原油管道经两国领导多次洽谈,已经于2009 年7月建成投产,实现了由哈萨克斯坦西部到中国新疆全线贯通。但还是来得晚了一些。”童晓光不无遗憾地说。

虽然在哈萨克斯坦也有过这样一次比较曲折的合作经历,但是,鉴于哈萨克斯坦油气资源丰富,而勘探基础相对薄弱,需要技术实力比较强大的外资进入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中国石油企业很快又找到了第二次合作的机会。

阿克纠宾位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西北部,属于哈萨克斯坦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之一。当地石油企业阿克纠宾油气公司在该地区有两个油田在生产,还有一个油田曾打过42口井,但由于技术不到位,大多工程报废了,只剩下两三口井在产油。该公司亏损严重,急需引入外资参与油田的勘探开发。“当时,中国与美国的两家石油企业竞争,美国石油企业投的标是生产比较好的那两个油田,而我们投的标组合了三个油田,按照三个油田的收益做报价,标的比较大,最终胜出。”童晓光回忆说。

1997年,中石油从阿克纠宾油气公司购入60.2%的股份,将该公司改名为“中石油阿克纠宾油气公司”。新公司成立后,中石油发挥技术优势,成功解决了阿克纠宾州肯基亚克盐下油藏钻井难题,将阿克纠宾州不可动用的2800多万吨可采储量转变为可高效开发的优质储量,这是中石油在中亚地区第一个海外投资项目。2003年,中石油又购入哈萨克斯坦拥有的另外25.12%的股份。加之在金融危机时期,先后从一些职工手中买入的股份,目前中石油实际掌握该公司90%以上的股份……

对这段历史了解比较深入的业内人士可能都知道,这个时期,中石油实际上集中开展了三大项目。除了上述谈及的在苏丹及哈萨克斯坦的系列项目外,他们在委内瑞拉也取得不俗的成绩。在委内瑞拉,中国石油人探索的足迹延伸到“石油之湖”马拉开波湖和奥里诺科重油带。其先后与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联合开发了陆湖项目、苏马诺项目、MPE3项目和胡宁4项目。中委石油合作,促成了“中委石油发展基金”的建立,极大推动了该国基础设施、农业、石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为该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当前,中石油在南美公司的石油作业产量已经突破1000万吨。

与此同时,中石油也将海外找油找气的大网撒向了西亚、北亚、亚太地区。尤其是在伊拉克、伊朗等这些油气资源比较富足的中东国家,中石油通过积极参与政府招标的形式布下棋子,逐步实现了能源来源多元化的目标,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只是因为近些年世界政治及经济形式复杂多变,这些国家政局不稳,油气资源合同进展比较缓慢,为确保投资安全,企业不敢再做更多投入。

跨越发展 名震海外

●荒山、沼泽……石油人的脚步遍布全球。 摄影/胡庆明

如果说,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石油企业在海外市场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那么自新世纪第五个年头开始,我国石油企业便走上了跨越式发展的路子,频频发力的大手笔兼并收购交易使得我国石油公司在海外的影响力有了较大提升。

在童晓光的印象中,2005年,中国石油集团以41.8亿美元收购PK公司,这是最值得一提的。因为这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第一大单笔投资项目和第一个大型上市公司整体收购交易。

中石油接手PK项目后,公司年产量迅速突破1千万吨,占到整个哈国国家产量的16%,原油加工量13年来也首次突破400万吨/年,净利润及现金流等均创历史新高,经济效益大幅度增长,员工队伍稳定,和政府及合作伙伴的关系也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

“也是从2005年起,我国石油企业频繁打响类似的收购战役,在海外市场的成绩也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童晓光客观评价说。

和中石油一样,中石化与中海油在“走出去”战略上也毫不逊色。中石化在2001年成立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公司,积极拓展海外上游油气合作,成功布局“非洲、南美、中东、亚太、俄罗斯—中亚、北美”五大洲的六大战略油气区。中海油亦在尼日利亚、印尼、阿根廷、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成功立足。

“然而,2010年,本拉登被打死之后,整个国际形势发生了非常大的转变。这个形势的变化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政治形势的变化,一个是我们对地下认知的变化。”童晓光表示。

从动荡不安的中东北非局势和难以言说的南美政局来看,过去,我们认为“走出去”国际化经营比较安全的地方现在已经变得不安全了。由于南北苏丹分离,中石油主力油田无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北非、中东非常混乱,叙利亚的油田也几乎全部停产,对我国石油公司在国外的项目产生了较大影响。

同时,我国石油公司对全球地下资源的认识也有了很大改变。过去我们“走出去”主要寻找常规油气资源,现在美国页岩气,加拿大油砂发展起来之后,我们的石油企业“走出去”也开始非常关注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项目。此外,随着世界大型跨国石油巨头对深海油气资源的高度关注,深海也成为我国石油企业今后努力的方向和挺进的目标。

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石油企业在海外市场虽然是属于后来者,但面对强者,仍然能做到智慧与胆识并存,逆势激扬,奋力搏击。虽然有失败的经历,也留下遗憾,但总体而言,风雨兼程,趟出了一条将梦想与现实更好衔接的特色之路。暂且不论我国三大石油公司通过在海外市场的努力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所发挥的作用,他们在波诡云谲的国际油气资源市场较好地树立中国石油企业的品牌已经难能可贵了。

●尼日利亚枭雄纵横,我国石油工人几次遭到绑架,“走出去”的道路风险重重。 供图/东方IC

猜你喜欢
苏丹走出去油气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第六届编委会
《非常规油气》第二届青年编委征集通知
《中国海上油气》2021年征订启
再见,苏丹
苏丹总统被推翻惊世界
“苏丹”之死
2013全球主要油气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