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军,刘汉民,陶吾皮,赵文生
(新疆巩乃斯种羊场有限公司,新疆 新源835808)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在牧民定居点或养殖小区内,羊群在冬春季节主要以青贮饲料为主,青贮饲料的质量对养羊业的健康和持续发展关系重大,在临床上经常出现因青贮饲料的质量而引发疫病,下面就我场发生的一起因饲料质量引发的羊李氏杆菌病病例介绍如下。
发病羊群属奴尔德别克母羊群,全群细毛羊320只,位于巩乃斯种羊场土台地区,冬春季全舍饲,每天早晚饲喂两次青贮,一次苜蓿及野干草粉,一次玉米饲料,饮自来水,羊只中上等膘度。作为冬季产羔羊群,2010年8~9月配种,2011年1~2月开始产羔。按照本场细毛羊免疫防疫规程,2010年11月中旬注射第二次5号病疫苗,2010年12月中旬注射三联四防苗。2010年底因个别羊只发生疥癣,于2010年12月初间隔1周连续注射疥癣病针剂,控制了疥癣病。
羊群自2011年1月中旬出现病羊,呈散发状态,截止3月下旬,共发病12只,死亡6只。其中首次发病羊8只,5只死亡,3只存活;间隔1周后第2次新出现病羊4只,1只死亡,3只存活。根据现场情况及病羊症状,初步怀疑为李氏杆菌病,曾用先锋霉素和磺胺嘧啶钠进行治疗,同时每日减少1次青贮的饲喂,有一定效果,部分羊只经治疗康复。
散在发病,发病羊食欲降低,消瘦,行走困难,呆立,驱赶不能直行,侧偏转圈,最后侧卧不起,流涎,体温均在40℃以上。前后2次所有发病羊均有流产症状,同群羊中共有14只羊产死胎。病死羊剖检无胃肠道寄生虫和脑包虫,但部分发病羊脑脊液量增多且浑浊。
4.1 组织样品采集和送检 将新发病羊屠宰后采集心脏、肝脏、脾脏、肾脏及脑脊液等组织样品,送至新疆伊犁州疾病控制中心检验室进行细菌培养检验。
4.2 血清样品采集和送检 在310只羊群中随机采集羊血共50份,其中包括发病羊血样1份,发病后经治疗康复羊血样1份,跛行羊血样3份,其余为同群健康羊血样。采集后及时分离血清,将血清和血凝块送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进行实验室检测。
5.1 细菌培养结果 病羊心脏、肝脏、脾脏、肾脏及脑脊液等组织样品分别接种普通肉汤培养基,然后置37℃培养48h,结果发现培养液轻度混浊,振摇可见底部有少量丝状沉淀。取培养液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可见革兰阳性的中等大小的杆菌。
5.2 弓形虫抗体IHA检测 检测试剂为兰州兽医研究所弓形虫课题组研制的弓形虫间接血凝试剂盒,检测结果显示,所采集的50份羊血清中阳性共8份,阳性率为16%。
5.3 李氏杆菌抗体间接ELISA检测 检测试剂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人兽共患病研究室李氏杆菌课题组研制的李氏杆菌间接ELISA检测试剂,检测结果显示,所采集的50份羊血清中阳性共28份,阳性率为56%。
5.4 李氏杆菌PCR检测 选择临床发病羊(羊只编号:318、6007)、发病后康复羊(羊只编号:34041)及健康羊血分别提取DNA,然后以此为模板,扩增李氏杆菌溶血素基因,结果318、6007、34041这3只羊均为阳性,而健康羊则呈阴性(如图1),说明318、6007、34041这3只羊感染李氏杆菌。
5.5 弓形虫PCR检测 用上述羊血DNA扩增弓形虫基因,结果均为阴性,说明318、6007、34041这3只羊血液中无弓形虫存在。
6.1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实验室在对全国羊弓形虫抗体检测,我国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平均为30%,而本羊群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1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在发病羊血样中无弓形虫存在,说明本羊群本次所发生的羊病非弓形虫病。
6.2 检测发现所采集的羊血清样品中李氏杆菌抗体阳性率高达56%,且318(发病)、6007(跛行)、34041(发病后康复)3只羊血液中均存在李氏杆菌,结合新疆伊犁州疾病控制中心细菌染色镜检发现有短小杆菌结果,初步确定该羊群发病为李氏杆菌病。
综上所述,新疆巩乃斯种羊场土台地区奴尔德别克群细毛羊所发生的羊病为李氏杆菌病,俗称“青贮病”。
针对此次羊群所发生的李氏杆菌病,结合现场考察情况,提出如下防治建议。
7.1 发现病羊后,首先对发病羊进行隔离饲养,周围环境彻底消毒。
7.2 对发病羊进行积极的治疗,可首选对李氏杆菌相对敏感的庆大霉素、氯霉素等进行治疗,连续1周肌肉注射,中途不要间断,也不能在症状减轻时停止用药。
7.3 该羊群因进行牛羊育肥等对青贮饲料的需求量大,但由于资金不足,青贮窖周边没有进行硬化、加固,只是在圈舍边就地挖掘了一个土坑压制青贮,窖壁上有很多鼠洞或鼠道,致使青贮饲料受到明显的污染。畜牧业健康养殖必须做好饲料、饮水的清洁卫生,青贮窖四周应该硬化、加高,防止老鼠、动物粪便、污水等污染青贮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