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学英,李昕辉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 检验科,吉林 吉林132011)
在医学领域里,由于过敏原的多样性,也就决定了过敏反应性疾病的复杂性。可吸入性过敏原是外源性支气管哮喘及过敏性鼻炎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本研究应用德国生产的“过敏原特异性人IgE抗体诊断试剂盒”对2007年11月至2008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以及过敏性鼻炎患者共136例,均进行了过敏原检测,其中阳性124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在124例阳性患者中,支气管哮喘48例,过敏性鼻炎41例,过敏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35例;男67例,女57例;年龄18-76岁,平均38.5岁。
1.2 诊断标准 过敏性鼻炎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海口);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2003年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的标准。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的患者同时符合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
1.3 样品的收集与处理 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3 ml,离心分离出血清备用。
1.4 试剂与仪器 采用德国Medi Wiss医疗诊断有限公司生产的“过敏原的特异性人IgE抗体诊断试剂盒”以及检测设备。
1.5 试验操作 由经验丰富、工作细心、技术过硬的高年资检验人员担当,严格按试剂说明书进行。
1年内共查出136例呼吸道过敏患者,检出可吸入性过敏原阳性者124例,阳性率91.2%,共检出334个阳性结果。见表1。
表1 124例过敏原阳性患者的过敏性疾病与可吸入性过敏原明细表
本研究在从2007年11月至2008年10月一年间,共统计出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病例数,且以夏初和秋末为发病高发期,见表2。
可吸入性过敏原阳性124例患者中最少捡出1种、最多捡出6种过敏原阳性,见表3。其中捡出2-3种过敏原占多数,为70%左右。
表2 过敏性疾病的季节分布
表3 124例患者过敏原阳性的种数分布
在本组资料共检出334个阳性结果,户尘螨和粉尘螨出现阳性共141次,占阳性结果的42.2%,为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主要致敏原。在我国尘螨是最重要的室内过敏原之一,含有多种与哮喘有关的抗原成分[1]。能引起变态反应的室内尘螨(HDM)主要是尘螨亚科的户尘螨、粉尘螨、微角尘螨等。近几十年来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房屋的密闭性能得到改善,使室内污染物聚集,同时通风不良增加了室内湿度也有利HDM 生长,从而使尘螨成为居住环境中最普遍的变应原。致敏花粉是抗原性最强、致敏率最高的气传致敏原,是导致季节性呼吸道过敏的最主要病因。空气致敏花粉污染主要有两大特点:区域性与季节性。在不同地区,由于花粉污染源植物不同引起空气致敏花粉的种类和含量出现差异。早在1995年我们就对吉林市气传花粉与变态反应性疾病进行过调查研究,就我市的地理位置处东北腹地长白山脉东经126度,北纬43度,三面临水、四周环山,冬季时间长这一特点,室外花粉以夏秋为主。并应用抗原皮试检测变态反应疾病患者,对花粉过敏原阳性占48%[2]。本组资料显示在检出植物花粉过敏原阳性共87例次,占26.0%,与十余年前相比有明显下降。分析其原因,可能由于几年来暖冬的影响,年平均气温上升的结果。豚草繁殖能力强,在开花季节7~9月,豚草花粉在空气中四处扩散,引起鼻黏膜苍白水肿、哮喘等;律草别名拉拉秧,花期7~8月,花粉的致敏率较高,扬粉期间可引起花粉症患者发生致敏反应;蒿属广布于全国各地,花期6~10月,有实验表明,患者鼻粘膜受蒿属花粉激发后5分钟,即可产生连续打喷嚏、大量流鼻涕、流眼泪、眼部奇痒等症状,严重者还可引起眼睑肿、哮喘发作。动物脱落的皮屑不仅是尘螨滋生的温床,同时也是一种过敏原,叫表皮致敏原,吸入后能引起Ⅰ型变态反应。本组资料中124例过敏原阳性患者对猫毛皮屑、狗毛皮屑过敏38例,在检出334个阳性结果中占11.4%。比国外略高[3]。
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关于免疫脱敏治疗的指导性文件中明确指出,“免疫脱敏治疗是唯一可以彻底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根本性治疗方法”。特异性免疫治疗从2方面进行,一是避免机体暴露于过敏原,二是提高机体对致敏原的免疫耐受。机体对致敏原的免疫耐受就是脱敏疗法。在疾病高发期到来之前,给予预防治疗。本研究还作过敏原阳性种类分布的分析,发现患者对吸人性过敏原常以2-3种为主,与唐从发的研究相似[5],这提示我们在医疗诊治过程中如果发现患者对一种过敏原过敏,最好不要轻易放弃对其它过敏原的寻找,应该进行过敏原检查,确定过敏原的种类,有利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方法日趋完善,另外针对特异性抗原研制和开发重组抗原疫苗、抗IgE单克隆抗体等技术将出现质的突破。
[1]毕玉田,吴 奎,王长征,等.屋尘螨过敏原Der pl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07,36(2):171.
[2]马玉文,刘国庆,孟凡毅,等.吉林市气传花粉与变态反应疾病关系的调查研究[J].吉林医学院学报,1996,16(4):70.
[3]甄拴平,高自颖.IVT检测变应性疾病326例分析[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5,26(10):764.
[4]徐 东,孙明祥,肖 伟,等.室内环境控制在预防城区哮喘发病中的作用[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6,23(1)37.
[5]唐从发,童建林,刘小华等.6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过敏原检查临床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07,8(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