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影片《海上钢琴师》获得了世界观众的广泛喜爱,它讲述了主角1900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从在航船上被遗弃的那天起就注定了他的独特,对音乐的精准的拿捏和表现让他成为一个无师自通的钢琴家,而1900的一生都是在航船上度过的。本文通过介绍《海上钢琴师》的内容和1900的经历,突出其深刻而独特的人物形象,从结构主义的方法入手,分析主人公1900在音乐上的造诣和散发音乐力量的源头,讲述电影音乐文化的独特之旅。
[关键词] 《海上钢琴师》;音乐文化;解读
电影作品作为一门艺术而存在着,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深入人心。《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内容和拍摄视角,讲述了主人公传奇的一生和独特的音乐世界。1900对音乐特殊的理解和表达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他能将心里最本真的想法和情绪变化表达出来,由此产生的音乐真实而美妙。对生命和爱情的选择都取决于他对音乐的热爱,这种音乐艺术所散发出来的光芒是耀眼的,本文将探寻音乐文化所带来的别味人生。
一、《海上钢琴师》简介
著名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执导的《海上钢琴师》给世界观众呈现了不一样的音乐盛典,这部电影是继《天堂电影院》和《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之后的另一部佳作,导演采取的叙事结构仍然钟情于“回到”形式,带领观众徜徉于钢琴曲的世界里。影片所采取的拍摄角度和演员的表演都恰到好处,钢琴声所环绕的空间使得电影主角的形象更深入人心,将观众心中最柔弱的一部分尽情地吸引出来。影片时长125分钟,主角1900是一个人生极富传奇色彩的海上钢琴师,轮船烧炉工丹尼在上等舱里面发现了1900,他被人遗弃了,抚养1900到几岁的时候他又成为一个孤儿,因为丹尼在烧炉房里遭受意外死亡了。1900在轮船上成长,对音乐的喜爱和敏感让他迅速融入钢琴的世界里,享受音乐带来的美妙和震撼。船上的生活让他恐惧陆地上的一切,高楼大厦和形形色色的人都让他觉得十分陌生,不但不能产生安全感,还让他更加满足在船上的生活,在外人看来他过着特殊而精彩的生活。在船上他遇到了一位纯洁的少女,并且深深地爱上了她,为了爱情他开始试图改变自己,开始尝试踏上陆地。从船上的阶梯一步步走下去,他看着外面纷乱的世界和望不见尽头的道路,突然觉得陆地的生活终归不属于自己,而爱情也将奠基在大海的广阔和纯情中,在阶梯上他脱下了礼帽,向陆地上面的一切致敬后又重返到航船上。只有音乐才能带给1900安全感和愉悦感,他的一生都在弗吉尼亚号上度过,在航船即将被炸毁时,他的朋友试图将他带走,可是1900已经将自我和钢琴都寄托在这航船上了,所以他选择和航船一起消失。影片通过这样的结局来表达1900对大海无穷无尽的热爱,而他对人生乃至生命的理解也是建立在对音乐的热爱和诠释过程中。
二、《海上钢琴师》音乐的力量
电影展现了1900在音乐中超乎常人的表演,他在每一次弹奏中都是怀着虔诚的心情和独特的感触,当航船即将被炸毁时,他依然是那样冷静,钢琴旋律缓缓传来,让人们感觉到空气在静止着,突然间航船在海上炸开了,1900和音乐都在一声巨响中完成了新的蜕变。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将1900的死亡拍摄得如此唯美。海上钢琴师1900在航船上历经了30多年的音乐经历,而这种离去方式更显特殊。朋友MAX亲眼看着航船爆炸而无能为力,天才钢琴师的故事被沉淀在历史的空间里。艺术家的创作并不是以满足大众需求为目的,在更多时候自身内心的冲动和灵感更加重要,这样的创作才更具艺术的美感。《天才钢琴师》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原因在于它抓住了人类内心最纯洁的那部分,通过艺术化处理和适当引导使得这种自由灵魂被释放。电影主角1900的眼神让人无法忘怀,他的眼神带来一丝丝强烈的孤独、彷徨感,但是却从不颓废。没有人能说是同情1900的人生,因为物欲横流的世界已经让我们迷失了自己,可能在精神高度和灵魂深处我们还不如1900。是什么信念支撑着我们去寻找幸福,这个问题的答案越来越遥远。有位艺术家曾经说过:世界上并不存在完全互通的语言工具,但是电影却让世界人们感觉到了无声语言的交流,观看电影就能理解其中的内涵。电影作为文化娱乐产业中的一部分,它在娱乐观众的同时也传达了不一样的意义。异质文化的差距并没有想象中的遥远,只要我们用心去观看和体会。
电影已经深深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人将观看电影看成是时尚的展现,有人是在潮流的影响下加入这个行列,但是对于少数人来说这是一次特殊的电影之旅。在夜幕降临之际选择一部电影,坚持不间断地将电影看完,甚至连字幕都认真看完,这是对电影艺术的至高尊重和欣赏。片尾曲的每个画面都是电影的精华之一,对电影的热爱体现在关注影评和演员,甚至连幕后花絮都不错过。每到周末的夜晚总要观看一部电影,让心灵得到彻底的释放;那些极具深刻意义的正版电影DVD总要花费大量精力和财力去收集。电影的魅力在于震撼人心的艺术内涵,它会不由自主地吸引观众融入电影世界中。拥有超强阵容和超炫特技的电影并不是最优秀的,让人难以忘怀甚至流泪的电影才是好电影。动作电影带给人们极大的反差,但是音乐电影却带来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给人荡气回肠的感受。电影的最大魅力就是感动观众。对电影热爱的回报表现在不断提升的鉴赏力上。目前的中国电影处于一个低迷的阶段,很多电影让观众大失所望。电影导演更应该注重对艺术魅力的挖掘,在诠释电影内涵的同时带给观众不一样的心灵感受。热爱电影的观众对电影的执著是透明可见的,他们在观看和讨论电影时都是怀着一颗炽热的心,光影世界的美妙在每一个画面的转换中体现出来。对电影主题或背景音乐的理解并不是任何娱乐或时尚目的所能达到的。
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将电影背景置于“现实”和“过去”的转换中,正是因为这种拍摄形式使得观众为之落泪。回忆总能激起人们内心最深处的共鸣,无论是痛苦或快乐,都成为弥足珍贵的那一部分。主角1900所经历的人生都打上了孤独的标签,在航船的头等舱上开始了他孤独的一生,所以说1900的性格是桀骜不驯的,平常人的生活永远不属于他。1900是音乐史上的传奇人物,无论是狂风还是暴雨,都无法停止他弹奏钢琴的欲望,他如同一个优雅的华尔兹舞者,在大厅中肆意展现钢琴才华,任何喧嚣的物质都无法打破1900内心的静籁。Playing Love这首曲子表现了1900一见钟情的独特感觉,他在那种环境下不由自主地创作了这首钢琴曲。少女在船舱窗口上整理自己的容貌,而1900却不经意间看见了这幅唯美的画面,他柔情似水的眼光着实动人。在航船三等舱上,1900忍不住羞涩地吻了少女,而在即将下船之际,1900终于鼓起勇气和少女进行了首次交谈,而这次交谈也是两个人最后一次见面。实际上大海和航船的环境使得1900成为一个不善交际的音乐钢琴家,很多人为他的演奏而痴迷,但是他依然坚守永不下船的信念。1900曾经说过:这个世界纷乱复杂,街道上拥挤着各色各样的人,那些陌生的面孔让我感到无所适从和一丝丝恐惧,而钢琴中的88个键让我感觉到十足的安全感,我可以很好地驾驭它。1900实际上是属于整个大海的,而他只能在音乐世界里自由翱翔。1900将对音乐和大海的热爱寄托在钢琴的韵律上。而我们被电影的情节和音乐所感动和反思,我们的内心渴望着像1900演奏的音乐出现在我们的生命里,在需要的时候出现并且净化我们浮躁的心灵,真正意义上带领我们果断做出选择。音乐独特的文化历程和表现形式使得人类的精神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无论是音乐家对音乐精准的拿捏还是热爱音乐者对音乐的理解,都是独一无二的。社会在一定程度上是依靠音乐艺术而进步的。
电影《海上钢琴师》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可谓是精彩至极,在音乐的渲染下更加惟妙惟肖。整部电影的音乐都是哀伤而沉痛的,画外音的融入更加真实,仿佛在开始就注定了一个悲惨而凄美的结局。优美的音律也经常在电影中响起,它带走了过于沉重的感觉,而音乐带给1900无限的正面能量和快乐。在航船热闹的聚会上,1900会演奏激情四射的舞曲,将人们自由奔放的那面展现出来,当他的手指和琴键极富规律地跳动时,人们的情绪也跟着高涨起来,而电影原本沉重的基调也消失殆尽,人生的美好在于尽情地展现真实的自我,而接下来的宁静更加证明喧嚣带来的浮华,祥和的生活更加贴近心灵。钢琴的琴键带来的灼热度是巨大的,能够将一支烟迅速点燃。当人们被激情的音乐所震撼时以及后续反应过来的掌声都是热烈的。音乐的效果具有两重性,它可以迅速将演奏者带入天堂,也可以瞬间使之跌入地狱。实际上电影中的音乐正是借助这两点来表现音乐极富渲染的魅力。朋友迈克斯在看到旧钢琴和唱片时想起了1900,导演借助这个特殊点开始讲述1900的人生经历。迈克斯对小号的热爱非同一般,为了某些原因他要当掉小号,对唱片的回忆也在翻滚着。乐器店老板讲述了旧钢琴和唱片的由来,迈克斯才决定去即将爆炸的航船上救出1900。1900透过一个人的表面就能洞察出情绪的变化,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能力让他巧妙地运用在音乐演奏过程中。音乐对于1900来说是生命的一部分,只要是关于美的物质都能转换成一系列音律,琴键在手指的协调下更显生动活泼。导演运用插叙手法将音乐和1900传奇的人生交织起来,让观众感受到一种沁人心脾的美。1900选择将一生都献给大海和航船,这种选择源于他对音乐的执著。大海的浩瀚无边和音乐精彩绝伦的听觉感受都让海上钢琴师沉醉,而在他看见自己心仪的女生时,那种用言语无法表达却融汇成音乐的瞬间是感人肺腑的。生命或者爱情,都出现在1900的人生中,而他的选择都是因为音乐而决定。1900选择离开的方式独特而唯美,他把对音乐的热爱延续到了天堂。
三、结 语
电影艺术所散发出来的魅力是无穷无尽的,它带给观众至高的精神享受和心灵洗涤,给人类平凡的生活带来一丝丝波澜。欣赏经典之作的过程是美妙而感动的,电影《海上钢琴师》带给人们的震撼是强烈的,主角1900在用钢琴来演绎生命的传奇。优秀影片所传承的文化和内涵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它引导人们思考人生、叩问灵魂,而电影音乐所引起的共鸣却更加神奇。男主角1900的形象已经深深刻入观众的内心,而他的出现也伴随着钢琴音乐的响起,只有电影艺术才具备这种功能和魅力。
[参考文献]
[1] 张振环,赵风云.用音乐唤醒沉睡的灵魂——《海上钢琴师》的核心文化解读[J].电影文学,2011(08).
[2] 唐榕.以钢琴的名义感悟生命——评《海上钢琴师》[J].电影文学,2011(12).
[3] 冯红健.飘移与坚守——《海上钢琴师》解读[J].青年文学家,2009(06).
[作者简介] 武英(1964— ),女,内蒙古包头人,包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钢琴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