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80后”作为中国一个特定的代群,年少时拥有相对优越的社会环境,成长中接受了复杂多元的物质、文化的洗礼,从而被冠以“叛逆”“颓废”“责任缺失”等种种“罪名”。当“80后”在各个领域逐渐发挥力量,担当社会重任,他们的光和热被别人感知的同时,也有充分的资源和资本为自己正名,开始掌握话语权,化被动为主动。“80后”导演运用电影手段向世界呐喊,宣扬他们共同生命体验和文化思想,其话语权将因此发生重要的转变。本文探讨了“80后”的成长背景和个性特征,如何在电影中践行话语权,展示艺术旨趣和思想意蕴。
[关键词] “80后”;电影导演;圆滑;话语权
随着近年来“80后”怀旧风的掀起,“80后”再次成为舆论中不大不小的焦点,各种形容词以不断迭起的高潮涌现出来,修饰这个越发成熟的群体。整个社会对“80后”的认知和定位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转变。随着“80后”逐渐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出现在了社会各个领域,并开始担任相应领域的重要职责,尤其在传媒界发挥重要角色的“80后”,更是开始掌握一定的话语权,“80后”在被人评价的同时,逐渐有了自我评价的权利和渠道,这使得“80后”在社会上的定位和大众认知度愈发客观。而电影,作为深受青年人喜爱的传播媒介,正处于蒸蒸日上的良好发展趋势中。少数“80后”在电影界中崭露头角,更有能者担当了导演角色,于是,这部分人在代表“80后”传播话语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80后”的话语权向愈来愈主动的方向转变,在内容、形式上发生了积极意义的转变,同时也存在着急中生躁的弊端。
一、“80后”的成长背景及其话语权的限制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全国,中国经济呈加速度发展。80年代,被誉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最为朝气蓬勃的十年。计划生育政策开始施行,市场经济开始取代计划经济,白面馒头开始替代玉米饼子,摩托车开始替代自行车,电动玩具开始取代纸飞机,电子游戏开始取代橡皮筋,而电视机似乎也以席卷之势要将电影大银幕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中。一种文化的代群的指认,不仅意味着共同的年龄特点,同样包含了共通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一些他们独自经历的历史事件以及亲身体验的各种经历。同时,新时期诸多的文化代群,与其说是社会、文化的分化聚集,不如说是某种精神团体的自然结合;某种面对特定的主流文化影响,而自觉缔结的具有反叛精神的隐性盟约;他们的形成,“主要不是由于他们的共时性,而是由于他们的共有性”。
由于“80后”所经历的特殊历史背景,他们并没有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早些年媒体上甚至到处是“歧视”“80后”的现象,被称“垮掉的一代”,“没有责任心的一代”,“最自私的一代”,“最叛逆的一代”。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人们对“80后”的一些看法和偏见亦在逐渐改变。他们中资历最老的,如今已过而立之年,而最年轻的,也二十有余。而二十岁到三十岁年纪,是人生的黄金季节,也是社会的人才聚集的年龄段,更是逐渐成为各个领域脊梁的时期。尤其是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以及护卫奥运圣火全球传递的过程中,这一群年轻人的积极而充满血性的表现,一次又一次掀起爱国热潮,身体力行地重塑他们在大众面前的印象,改变了人们对他们的看法。至此,各种针对“80后”进行的客观宣传开始进入主流趋势。
二、电影在表达群体话语权中的作用
电影对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对话语的掌控功能,自电影诞生以来,就从未削弱过。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影也进入了划时代的社会主义时期。这个时期的影片,或在歌颂中国人民的英勇不屈,或在歌颂高尚的爱国情操,或宣扬中国人民为了国家安定、和平所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抗争,影片在激发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为建国初期巩固局面和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起到了重要的宣传作用。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第三代、第四代导演分别走上历史舞台。谢晋、谢铁骊、李俊、吴天明等为代表的电影人,创作了大量像《天云山传奇》《芙蓉镇》《老井》等优秀影片。影片多表现中华传统美德和善良人性,宣扬真善美,充满诗情画意和人情魅力,同时又呼应了当时中国社会解放思想、反思文化以及追求人性为本的社会背景。
第五代导演的影片是“80后”所熟悉的,可以说“80后”是看着第五代导演的电影长大的。《霸王别姬》《红高粱》《秋菊打官司》等及后来受市场影响,商业化运作的《英雄》《无极》《十面埋伏》,都以杰出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文化蕴涵享誉中外。这些电影,不再过多地受到体制的限制,也没有过于深沉的历史回忆,自由奔放,深刻而不沉重,李少白先生曾指出,“第五代导演是中国电影史上真正叛逆的一代”①。在主旋律电影与市场结合的过程中,第五代导演取得了不小的胜利,而他们更是将手中的话语权发挥到了极致,至今方兴未艾。
第六代导演相对处于较为尴尬的位置,他们过于追求个性,表达自我,强烈遵从个体主义艺术挂念,对电影的政治工具论进行强力反驳。贾樟柯声称电影“应习惯于自我经验的描述”,自己“对主流文化没兴趣”。他认为自己的电影“不再试图为一代人代言。其实谁也没有权利去代表大多数人,你只有权利代表你自己,也只能代表你自己,这是解除文化禁锢的第一步,是一种学识,更是一种生活习惯”②。因此,第六代导演尚未将手中的话语权运用到极致。
三、“80后”导演如何运用手中话语权
“80后”导演是聪明的,在使用手中话语权时,仿佛更有力度,更有分寸。
网络和信息的高速发展使“80后”的视野空前开阔,便捷地接触国内外的优秀文化和先进思想。他们并未因此浮躁,在一片喧嚣中耐心整理青春往事,描述成长的踪迹,以前所未有的欲望表达着填满胸腔的话语。“80后”对人生和社会都有独特的见地,但又不拘泥于宏大的价值判断。他们在编排完整巧妙的叙事文本的同时,映射出深刻的主题意义。③“如果说第四代留下了叙事电影,第五代创造了寓言电影,那么第六代电影人奉献的是状态电影。”④而“80后”导演的电影,与其说是相对叙事、寓言的一定程度的回归,不如说是对四、五、六代导演的吸收和融合。
影片《十七》中,姬诚虽然也塑造了一个貌似叛逆不道的少年,但是随着故事的深入,观众逐渐发现,少年的叛逆是有缘由的,甚至是值得理解和同情的,反而对母亲的束缚产生了质疑。然而影片并未偏向其中一方,没有称道叛逆,更没有贬低母爱,姬诚在影片后期,让母子二人在山路上的言行交叉融合,使得十七对自由的向往和母亲对他的挚爱得以平衡化解。
韩延的《天那边》,直接采用主旋律的主题——“农村支教”。影片并未过分夸张地渲染青年人的高尚无私,很现实地塑造了一个平凡的角色,通过点点滴滴来表现“80后”的责任和奉献精神。从《天那边》可以看出,韩延在表现个性上表现出了相当的柔韧性。显然,他在主旋律电影中,适当地透出点个人风格,但并未放纵不羁,含蓄有度,这是最理想也是最现实的选择。这正是“80后”导演的聪明之处。
然而面对商品和资本对电影的左右,“80后”相比第六代导演更加圆滑。
首先,在网络文化的冲击下,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界限越加模糊,电影与商品的区别趋于统一。为了保证影片投资的回收,不至于为艺术理想血本无归,导演更加关注观众和市场的反应。因而作品在选择剧本时就比较关注观众的审美习惯,在故事结构和拍摄手法上较中规中矩,这是影片赢得市场的基础。
其次,颇有重要的一点是,在电影界出头的这些“80后”导演中,几乎都得到了前辈(包括演员、导演、制片人、编剧)的帮助。《夜·店》的导演杨庆,则是通过私人关系认识了著名演员徐峥。徐峥帮助杨庆顺利进入了“青年导演计划”。同时,邀请到了“好男儿”中脱颖而出的乔任梁,著名演员李小璐和张嘉译。这些足以吸引眼球的元素,使得影片成为2009年的票房黑马,当然杨庆的天赋和能力也不容忽视。杨庆借该片获得第1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受媒体关注编剧奖。“80后”导演取得如此成绩,正是其“圆滑”的结果。
“圆滑”使“80后”导演执导的电影混迹于主流宣传口径之中,他们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中,可以最大限度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也能让自己的话语在最大范围内得以传播,并得到了良好的反馈。“80后”导演从开始就宣扬“集体”“责任”“奉献”“善良”等关键词,迫不及待地为“80后”拨乱反正,重塑形象。
四、“80后”话语权的转变及其意义
近年来,“80后”的形象在被“妖魔化”向客观评述转变,这与他们话语权的转变息息相关。他们的话语权在由被动变向主动,由主观变向客观,由消极变向积极,由“零零星星”变向“全面爆发”。
在内容上,过去,“80后”有很大一部分群体,在宣扬唯我独尊的个性,倡导“叛逆”,甚至以“颓废”为美,缺乏集体责任感。随着“80后”的成熟,诸如“善良”“奉献”“责任”等传统美德逐渐回归本位,他们的话语不仅局限于自身,更是着眼他人,放眼整个社会,学会主动承接一定的社会担当。
“80后”话语权转变的积极意义显而易见,但是其弊端也难以掩饰。电影的容量毕竟是有限的,一部电影表达的东西不可能尽善尽美,这不仅与电影的时长有关,更是由电影的特点所决定,“80后”通过90分钟的影片,想要表达的东西显然太多,分不清主次矛盾,便掩盖了重点。这样操之过急的话语表达往往达不到理想效果。同时,“80后”自身积累的知识和技能是欠缺的,缺乏夯实的基础,必然造不出耸入云天的高阁,没有令人信服的本领,话语权的表达也会缺乏力度,这是“80后”需要改善的短处。
五、结 语
“80后”导演在执导的影片中,积极地表达自我、兼顾他人,宣扬当今时代的主流和非主流文化,旗帜鲜明地树立属于这一代的精神见地。他们在自我放逐的同时,向新主流靠拢,既可以掌握话语权,又避免被打压。“80后”导演,在执导影片中的稚嫩表现虽难以掩盖,但对于刚刚崛起的一代电影导演来说,他们的表现也算惊鸿一瞥,当第六代导演在夹缝中求生,力求突破的时候,“80后”导演巧妙地选择了一条捷径,从不拒绝主流,也不拒绝前辈的援助,他们在电影领域,技术高度、思想深度以及艺术高度都难以与第五代、第六代导演媲美,但是,他们似乎更谙生存之道,取得了良好的开端,也昭示着“80后”导演前途的坦荡。在这样的前提下,“80后”导演为“80后”一代人代言,表达话语,才会更有力度,更具分寸,“80后”的话语权,也将向更为积极的方向转变。
注释:
① 李少白:《中国电影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35页。
② 贾樟柯:《贾想1996-2008:我不诗化自己的经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③ 钱春莲:《多元不羁的青春书写——内地香港台湾青春电影导演青春片研究》,《当代电影》,2010年第4期。
④ 陈犀禾、石川:《多元语境中的新生代电影》,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119页。
[作者简介] 游耿特(1988— ),男,江西上饶人,黄冈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影视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