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瓜蒌合煎薄层指纹图谱研究

2012-11-22 01:09:00赵海峰张蓉娟崔春利陕西中医学院咸阳712046
陕西中医 2012年12期
关键词:萃取液海峰正丁醇

赵海峰 张蓉娟 张 萌 郑 杰 崔春利 陕西中医学院(咸阳712046)

中药十八反是一个争议最多的理论课题,其中认为附子反瓜蒌,两药合用一直视为配伍禁忌,直至现行的中国药典也这样记载。但是附子、瓜蒌合用产生相互作用的机制并不清楚。十八反药对合煎其化学成分是否会发生变化,或是某些成分溶出度增加。赵海峰、张蓉娟等人证实了附子和川贝母、附子和浙贝母.附子和平贝母合煎其化学成分有明显变化,且有新成分的出现[1][2][3]。那么附子和瓜蒌是否发生如此现象,我们通过应用薄层色谱法比较附子瓜蒌合煎与单煎化学成分的变化,为附子、瓜蒌相互作用的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1 实验仪器与试药 仪器试药 UV-2550型紫外分析仪(上海京科实业公司生产),硅胶G(青岛海洋化工集团干燥厂产品),制附子、瓜蒌购于西安饮片厂及西安、咸阳各药店,试剂均为分析纯。

2 供试品溶液制备 2.1 水煎液的制备 2.1.1 瓜蒌单煎液:称取瓜蒌10g,浸泡30min,煎煮30min,倒出煎煮液,残渣加水再煎20min,合并两次煎煮液,煎煮液标记为A。

2.1.2 合煎液:称取制附子、瓜蒌各10g,附子加入开水先煎30min,再加入浸泡30min的瓜蒌,合煎30mn,倒出合煎液,残渣加水煎20min,合并煎煮液,煎煮液标记为B。

2.1.3 制附子单煎液:称取制附子10g,加入开水煎煮60min,倒出煎煮液,残渣加水再煎20min,合并两次煎煮液,煎煮液标记为C。

2.2 样品制备:将上述制备好的水煎液A、B、C分别依次用石油醚(30-60℃)、正丁醇萃取各2次,每次30mL,乙醚萃取液,正丁醇萃取液,分别水浴蒸干,各用甲醇2mL使溶解,得石油醚(30-60℃)样品A1、B1、C1正丁醇样品:A2、B2、C2。

3 薄层分析方法 3.1 石油醚(30-60℃)萃取液的薄层分析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A1、B1、C1供试品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羧甲基纤维素纳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乙酸乙酯-水(4︰1︰5,上层)为展开剂,展开,展距大于12cm,取出,晾干,在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图谱如下。

3.2 正丁醇萃取液的薄层分析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2]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A2、B2、C2供试品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羧甲基纤维素纳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乙酸乙酯-水(4︰1︰5,上层)为展开剂,展开,展距大于15cm,取出,晾干,喷10%硫酸乙醇烘3min,在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4 结果 经过5个不同批次的药材多次重复实验,薄层色谱显示合煎液色谱明显较单煎液不同,有新的斑点出现,有些成分班点明显变大。同批次药材实验重复性较好,不同批次药材实验重复性特别差。

5 讨 论 经过薄层分析附子和瓜蒌合煎其化学成分发生变化,而且二药合煎后有些成分溶出度增加。不同批次药材进行实验,重复性特别差,有些根本不能重复,这可能与药材的产地和采收季节不同,存放条件不同,所含化学成分的不同引起。这一实验结果给十八反的研究提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十八反毒性成分是否为新生化合物引起或有些毒性成分溶出度增加引起,有待进一步研究。

[1]赵海峰.附子及浙贝母合煎薄层指纹图谱研究[J].陕西中医,2009,30(4):480-481.

[2]赵海峰.附子及川贝母合煎薄层指纹图谱研究[J].陕西中医,2010,31(9):1228-1229.

[3]张蓉娟.附子及平贝母合煎薄层指纹图谱研究[J].现代中医药,2011,31(1):64-65.

猜你喜欢
萃取液海峰正丁醇
Progress and challenges in magnetic skyrmionics
正丁醇和松节油混合物对组织脱水不良的补救应用
活着
歌海(2022年1期)2022-03-29 21:39:55
倪海峰
儿童大世界(2019年3期)2019-04-11 03:33:38
萃取液提取方式对日用陶瓷铅、镉溶出量测定的影响及防控
陶瓷学报(2019年5期)2019-01-12 09:17:52
大风子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
中成药(2018年9期)2018-10-09 07:18:48
三叶青藤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
中成药(2018年7期)2018-08-04 06:04:08
中华抱茎蓼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
中成药(2018年3期)2018-05-07 13:34:25
中药砂仁、虎杖及桂枝萃取液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抑制作用
探寻“抑菌能手”——柑橘类果皮萃取液抑菌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