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药理模拟课程评估分析

2012-11-22 09:15谭菁瑜张灿洲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2年3期
关键词:麻醉药模拟训练理学

谭菁瑜,张灿洲

(广州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麻醉教研室,广东广州 510230)

麻醉药理模拟课程评估分析

谭菁瑜,张灿洲

(广州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麻醉教研室,广东广州 510230)

将高端智能模拟系统运用于高等医学教育领域已渗透到急诊、药理、生理、妇产科、中医科等各学科,它是否达到应有的效果,是否得到正确的评价并非易事。尝试以现有的手段对参加麻醉药理学模拟学习的学生进行见习问卷调查及双盲测验分数的评估,结果显示模拟训练能提高测验分数,对加深理论知识的记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增强信心应对麻醉药安全使用等方面均有帮助。评估虽未涉及临床评估,但从评估结果显示该课程已指引学生达到了教学的预期效果。

麻醉药理学;高级模拟系统;模拟教学

面临扩招后日益减少的临床实习机会以及病人的维权意识和能力的提升,全球医学教育面临的问题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复杂与棘手。自从1996年智能化模拟人问世以来,模拟教学成为全球医学教育的领导者,并提供一个更加有效的模式来缓解上述问题。

高端智能模拟系统运用于高等医学教育领域虽已渗透到急诊、药理、生理、妇产科、中医科等各学科中,但对于这门新兴的教学手段来说,它是否达到应有的效果,是否得到正确的评价并非易事。广州医学院麻醉教研室采用智能仿真模拟人ECS模拟准临床环境进行特色情景化教学已有6年,我们关注教学的质量,更关注学生的能力,因此尝试以现有的手段对参加麻醉药理学模拟学习的学生进行见习问卷调查及双盲测验分数的评估,评价该模拟课程是否达到应有的效果。

1 对象和实施过程

对象:选择广州医学院2009级五年制麻醉本科班学生共24人,麻醉药理学理论课结束后,参加2011年12月麻醉药理学模拟课见习。

方法:把24人按学号排列先后顺序分为3组,分别为I、II、III组,3组学生分别在麻醉模拟室行模拟课程训练,在多功能第一课室行期末小测验,在多功能第二课室行麻醉药理课程的总复习,3组在3间课室轮转。3组测验同样的题目,所接受的模拟训练内容相同,测验题目由监考教师出,监考教师对模拟课程及教授内容完全不了解,模拟教师备课及授课时也不知道测验内容。I、II、III组哪组先行测验或模拟训练、课程总复习老师、监考教师及模拟课教师均不清楚。每组模拟训练后即行模拟见习问卷调查。

统计学处理:3组小测验的分数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由于学生样本量较少,采用多个相关样本非参数检验进行统计,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问卷调查结果以统计数据列出。

2 结果

2.1 3组测验分数中位数及百分位数结果

表1 3组测验分数中位数及百分位数结果

2.2 问卷调查表结果

所有学生认为麻醉药理模拟人课程对理论考试有帮助,认为麻醉药理模拟人课程有助于提高临床思维能力达97%,96%学生认为有助于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和有助于增强信心应对麻醉药安全使用问题,93%学生认为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和对临床实习有帮助,喜欢或非常喜欢麻醉药理模拟人见习这种模式的学生占85%,81%学生希望今后多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或增加该模式课时。

3 讨论

3.1 对结果的分析

从3组测验的结果(见表1)可见,3组中II组分数的中位数明显低于其他两组,推测可能是没有进行模拟训练或课程总复习一开始即行测验的小组。且三组中位数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其中I组与III组两组分数的中位数相差不大,提示模拟训练与课程总复习效果基本持平。模拟训练仅包括麻醉药理学中抗胆碱药、肾上腺素类药物、强心苷及抗心律失常药的内容,而测验中涉及上述内容的题目仅占20%,可见模拟训练虽然仅是课程的小部分内容,却能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综合问卷调查结果提示模拟训练确能提高测验分数。依据结果推测可能出现的轮转情况见表2。

表2 轮转情况

I组(或III组)模拟训练→测验→复习

III组(或I组)复习→模拟训练→测验

II组测验→复习→模拟训练

从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可见,模拟训练对加深理论知识的记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增强信心应对麻醉药安全使用等方面均有帮助,因此成为大多数学生喜欢的上课形式,多数学生希望今后多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或增加该模式课时则体现了学生的内源性要求。

3.2 教学效果的评估

WHO西太平洋地区本科医学教育质量指南明确提出,评估应将目标、医学课程的内容以及教学学习方法三者综合起来。如果要指引学生达到该课程的预期效果,这种综合评估是必须的。不管是对过程还是对结果,评估是很重要的。评估过程应是有效的、可靠且可行的。不管是用客观结构临床检查(OSCE)还是直接观察,临床评估都是中心特征[1]。

学院实施的麻醉药理学模拟课程强调在智能仿真模拟人ECS模拟准临床环境中,从应用麻醉药理学的基础知识入手,模拟临床情景,引导学生掌握临床麻醉过程用药的规律,提高学生合理用药的意识和水平,使其学会应用麻醉药理学的基本理论,正确使用麻醉药物,准确诊断麻醉药物使用的不良反应,及使用麻醉药物治疗围术期意外或并发症,达到提高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的目标。教学大纲重心偏重于心血管方面的应用,因此模拟课程设计时将模拟训练内容限定在包括抗胆碱药、肾上腺素类药物、强心苷及抗心律失常的内容。承担模拟用药教学的教师,依据教学大纲要求和课时限制,交叉混合使用各种编辑模拟案例的方法,由简单到稍难顺序过渡,让学生逐渐适应新型的教学方法。不仅如此,教师还善于调配各种表演技巧,力求模拟情景更贴近临床场景,再配合生动的语言及声音的演绎,使麻醉药理学见习课程的模拟教学设计、实施更顺畅,趣味性更强,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求知的欲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虽然没有涉及临床评估,但是通过测验与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模拟训练已达到了应有的教学预效果。我们也将在日后增加的临床见习教学中进行临床评估,使模拟训练的评估更合理、更可靠。

3.3 学生的反映

在问卷调查中了解到学生对于模拟人有以下的反映:有的学生认为模拟人不够形象,有的认为增加临床见习更有用,有的学生认为有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则更好。

但是从临床工作者的角度来看,学生的认识有失偏颇。首先,设计的临床案例都是典型的案例,并非所有的学生都有那样的运气在半年麻醉实习过程中甚至在往后的住院医师阶段中碰到。其次,临床中有些案例的发生受很多因素影响较不典型,增加了诊断的难度和不确定性,不利于学习。而引入高端模拟系统的目的,正如美国俄亥俄州健康系统成员之一的河岸宗教医院河岸医学教育主任Pamela Boyers博士说,“这可以使他们在走向正式的工作岗位之前能获得更多的实际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不断变化和设置场景,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临床推理能力将获得很大的提高”。学生们太注重动手操作,对麻醉管理过程的思维方式不太重视,造成学生在实习时注重操作能力的培养,忽视麻醉管理及相关知识的掌握。实在是值得临床工作者深思。

综上所述,在我国迈向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学院顺应了高端智能模拟系统发展的趋势,兼顾国家、社会、学校、学生等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不断改进和完善模拟训练的教学方法,逐步把麻醉药理学教学质量标准从单一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从基础向临床标准靠近,最终指引学生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

[1]戴维·波瑞杜可斯(David Prideaux).医学教育质量:制定地区性和国际性标准够不够[J].医学教育,2002,8(4):8-10.

G642.0

A

1006-2769(2012)03-0629-02

2012-03-06

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2008-2010年),面上一般项目“09A106麻醉药理学模拟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谭菁瑜,女,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基础医学教育、疼痛基础研究。

猜你喜欢
麻醉药模拟训练理学
宋代书院的理学图书出版与理学思想传播
传统接续与理学嬗变:明代洛阳“文人结社”浅探
文理学人
三级库药品管理模式在麻醉药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征稿简则
模拟训练(二)
模拟训练(十一)
模拟训练(十)
3.5%利多卡因眼用凝胶的研究进展
常用局麻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