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互补与语境互动——环境音乐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2-11-22 04:20梅庆安
电影评介 2012年7期
关键词:背景音乐音乐作品语义

一、研究基础

如何有效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势互补?这是我国新课标的核心所在。由于文学语言的语义性特征与音乐语言的非语义性特征之间具有互补关系,使得音乐与语文课程的交叉及其效果值得期待。尤其是音乐资源在小学语文网络化教学中的应用,在信息化时代似乎更具价值。

网络化教学较早的西方发达国家,先于我国10年左右开始音乐与语言学习的关系研究。Bilhartz 使用斯坦-比那量表的分测验方式,研究结果显示,音乐能力的发展虽然对儿童理解词汇的能力没有影响,但是对其句子记忆(Memory for Sentence)与珠子记忆(Bead Memory)能力的提高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01];Chan通过更精细的长期研究,认为通过音乐训练能明显提高儿童的词语记忆能力[02]。这些研究表明,重视儿童的音乐能力的培养与实践,有益于其认知能力的发展。

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为音乐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网络化应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早在2003年,深圳市几乎所有学校都配备了网络教室[03]。张彦菊通过针对三位全国小学语文名师窦桂梅、黄亢美、张祖庆的教学分析,分别总结了用旧曲翻唱新词,让学生趣学课文、用乐曲组织教学,评价方式新颖式、用乐曲渲染气氛,以读悟语悟情三种教学风格,并进一步论证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辅助、铺垫和衬托作用[04];刘正奎课题组实证研究了音乐特长儿童智力结构及其学业水平,结果显示,音乐特长生的语文和英语能力要高于普通生[05];周海燕立足课文朗读重形式轻内涵的现状,提倡文本朗读不应该均衡用力,应该把握住“言语典型”,通过艺术体味方式不断积淀语感图式[06];罗粤珂针对“误尽苍生是语文”的论调推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影视教学法。她认为影视教学法有利于提高积极性、增强直观性,有利于传统名著和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07];李宁宁在《背景音乐对学习的影响研究》一文中,列举了保加利亚哲学博士lozanov(1989)的“暗示学习法”、美国快速学习专家欧斯特兰德的“超级学习法”、美国Rzusher的“莫扎特效应”、美国“人类发展研究中心”Martin Gardiner博士的“心理延伸”概念 。总结出古典音乐尤其是莫扎特的音乐可以使大脑活动能力增强、思维活跃、有利于教学推理、阅读理解和记忆;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边听音乐边学习,发展“整个大脑”的学习,发挥大脑的最大潜能[08];张建国论证了环境音乐的教育功能[09];刘梅珍借助生物学研究成果认为在人类遗传密码中,隐含着优美的旋律。人体本身就是包含了无数信息的一首凝固的乐曲,音乐是人对自身密码的某种不自觉的破译。因此,人人几乎都要求外部的声音能变成音乐,以期与内在的碱基序列“乐谱”共振。有人说汉语是“诗化”的语言。相对而言,元音属于乐音而辅音则属于噪音。汉语优美动听的起承转合、拟扬顿挫朗诵形式使得课文朗读充满乐感。[10]

以上这些研究成果不但论证了音乐与人类认知的智能关系,而且还着重探索了课文诵读活动的音乐性特征。这些成为本文重要研究基础。笔者进一步意识到:音乐语言的非语义性与文学语言的语义性特征的学科差异,天然地形成了语文与音乐课程在内涵释义上的互补关系,并诱发了两者在语境表达上的互动效应。

二、语义互补与语境互动

网络教室在基础教育的阶段性普及,有利于语文教师在课堂及时地搜索并运用合适的背景音乐,并借助音乐辅助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各种音乐作品及其表现形式,也能借助网络教室的优势更多地与其他学科发生学术联系。

1.语义互补

尽管音乐缺乏语言的语义性,但是其非语义性质的模仿性、暗示性、表情性、象征性特征却能在语文教学中产生特殊的作用,进而形成语义的互补效应。

首先,音乐作品既能模仿自然声效又能模仿人物心态。当代大量的休闲音乐直接将大自然的鸟鸣、流水、雷电、海浪等自然声效制作成休闲作品。如果这一类背景音乐的播放配合语文课本的讲解,将使学生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语言之外的气氛,进而会极大地增强课堂的感染力;其次,音乐作品内在的暗示性主要体现在音调的上行下行、音区的高低走动、音量的强弱渐变、音色的明暗搭配等方面。如果教师能通过网络教室在朗诵课文的过程中增加那些象征性很强的音乐片段,将使学生能自然而然地对课文内在含义产生丰富的联想,进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再次,音乐作品的表情性可体现在节奏、调性等方面。如果能将诗歌或课文的大体意思改编为歌曲,那么将有利于学生较快地完成重要内容的记忆任务,进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最后,音乐作品的象征性往往体现在和声、复调、配器风格等方面。如果在课文讲解过程中,教师能配以不同曲式的音乐作品,那么将有利于学生准确地作者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品格,进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

著名词作家严肃在“红歌会”栏目中评论歌会与歌手时,经常妙语连篇。人们既能从他的评语中感觉到我国传统诗、词、歌、赋的当代魅力,也能从他对音乐作品及其表演与接受的评价中感受到音乐家兼具文学家的个人魅力。可见,语义互补性作文教学法值得推崇。

2.语境互动

在全国共用同一教材的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的现实情况下,面对同一篇课文,即使选用音乐与语文的交叉教学也会呈现出各具特色的教学手段。一方面,不同民族和区域、不同阶层与群体、不同艺术经历与学术背景的教师,会选用不尽相同的音乐作品开展教学;另一方面,不同审美取向、不同学习习惯、不同文化经历的学生,对同样的背景音乐也会有不尽相同的审美感受。这些都会产生语境差异问题并需要借助互动予以调适。

首先,语文教师需要有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以免选用的背景音乐与课文的基本要求风马牛不相及,这依赖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其次,语文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主体审美特征,以免选用的背景音乐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范畴,这依赖音乐教师的共同参与;再次,语文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审美差异,以免选用的背景音乐过于单一,这依赖教师良好的敬业精神;最后,语文教师需要合理引导学生的审美方向,以求选用的背景音乐能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这依赖教师知识面的不断拓宽。

南昌航空大学附属小学语文教师彭朝霞以讲授六年级课文《伯牙绝弦》获评优秀教师。在与该班学生张笑啸的交流中,笔者了解到最吸引他的是老师借助课堂音频、视频条件,适时地加入了背景音乐《高山流水》,并在音乐播放的过程中进行了画龙点睛的情景讲解。该同学认为他从老师播放的音乐中似乎真的看到了高山,也似乎真的听到了流水。显然,这种多维语境与多重语义并重的教学方式,与全国优秀教师窦桂梅的示范教学有异曲同工之处,或许这正是彭老师获优根源所在。可见,音乐与语文的良好互动,不仅能在孩子理解语义方面提供了语言之外的想象空间,而且以不同的语境方式丰富了文字以外的情感体验。

三、结语

学术要创新,学科交叉宜先行。由于发达地区的小学,无论从网络教室的数量与质量,还是学校师资力量的历史与现状而言,都远远超过农村及偏远落后地区。这就需要相关教师正视差距,扬长避短。就大中城市的小学语文教学而言,不妨充分利用网络教室能现时选用背景音乐、学科构成专而全的优势,全方位地实现语义互补与语境的整体互动;就农村及偏远与落后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而言,不妨充分利用一位教师身兼数职的跨学科优势,重视将艺术元素主动融入语文教学中,随行就市地实现语义互补与语境的个体互动。

小学作文教学,既需要从文学本身的历史与现实语境中寻找方法论,也需要从文学以外的文本与路径中寻找突破口。一方面,传统诗词文化借助音乐传播再生。凭借王菲的《明月几时有》、彭丽媛的《红豆词》等古典诗词,苏轼、曹雪芹等古代文人得以动态复现,使得优秀传统文化得以良性传承;另一方面,当代音乐生活期待优秀词曲生成。凭借徐小凤的《明月千里寄相思》、周杰伦的《菊花台》等歌曲,当代词曲创作高雅化的社会需求得以理性回应,使得文化反三俗得以有效落实。如何有效利用网络音乐资源,探索当代小学作文教学的新思路,值得深入研究与交叉实践。

[01]Bilhartz,T.D.Bruhn,R.A.,&Olson,J.E.The effect of early music training on child cognitive development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 Psychology,20(4),2000,615-636.

[02]Chan,A.S.,Ho,Y.C.,Cheung,M.C.Music training improves verbal memory.Nature,396(12),1998,128-129.

[03]卢奇.把音乐教室搬进电脑房[J].人民音乐,2003(05):36-37.

[04]张彦菊.音乐与语文课联姻[J].小学语文课教学,2007(09):31-32.

[05]刘正奎,邹枝玲,施建农.音乐特长儿童的智力结构特点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2):103.

[06]张海燕.点击课堂中的“读”[J].教学与管理,2007(03):25-27.

[07]罗粤珂.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影视教学法[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07):208-210.

[08]李宁宁;贾德梅;李洪玉.背景音乐对学习的影响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6(5):48-51.

[09]张建国.环境音乐的教育功能[J]电影评介 2011(05):90-91.

[10]刘梅珍.诵读促进识字之理据浅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1(10):103-106.

猜你喜欢
背景音乐音乐作品语义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语言与语义
背景音乐
背景音乐在电视节目中的具体作用
雷晓伟音乐作品选登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浅议广播节目中背景音乐的使用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
辨其体、感其韵、品其意——基于“曲式”的音乐作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