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7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3张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此举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3G时代。如果说2009年作为中国3G元年,那么其为3G手机终端快速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手机短信(彩信),手机报纸,手机电视,手机游戏,手机上网等多种功能都得以大力发展。于是,“第五媒体”,“移动互联网”等都随之为老百姓耳熟能详。手机媒体在高速发展的同时,确实给业内人士带来了惊喜,人们对它的未来和发展充满了希望。
3G时代,得益于技术进步的福音,手机媒体一步步普及,同时作为能够处理图像、音乐、流媒体等多种媒体形式的3G为支持手机的无线上网、视频电话、手机报以及手机电视、手机广告等多种信息服务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平台。手机媒体融合了传统媒体的所有内容样式,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于一体,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移动网络化与网络移动化。从这些优势看,手机媒体是天然的商业化媒体。而且,尽管手机媒体具有大众传播的功能,在某些时候,其人际传播的效果也极为显著。由此种种,手机作为媒体越来越受到各级运营商以及用户的青睐。一句话,中国新媒体无论是从内容、技术还是盈利模式上看,手机媒体的创新主旋律一直时刻鸣响。
在我们欢呼3G时代,手机媒体“羽化成蝶”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手机本身的一些特性在其传播过程当中难免会产生一些弊端,再加上一些技术和政策以及现实的环境问题,手机媒体运用当中有些问题也无法避免。其中一些伦理方面的失衡也令我们产生很多的担忧,在这些问题当中,最令笔者关注是手机媒体对青少年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
众所周知,手机在如今青少年(包括初高中生)中早已普及,尤其在3G时代,手机作为第五大媒体,其多媒体化,高速率,个性化,便携性等优势更是使其成为受青少年喜爱的大众传播产品。然而,手机媒体作为大众传播的工具,其本身大众传播产品商业化、平民化的特点以及其独有的个性化的特点在引领青少年交流沟通、学习、消费等方面的同时,却也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1.大众传播产品的商业化特点,决定了传播内容在商业化,平民化的同时,也失去了深刻性、思考性。
当代的社会,是一个媒介的社会。报纸、电视、网络、手机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处可见。有研究表明,目前青少年对于社会的基本认识,甚至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很大程度的受到传播媒介的影响。因为传播媒介以其资讯的丰富性,内容的娱乐化,交流的互动性,以及音乐和游戏等功能深受青少年的喜爱。其中,手机媒体因为其便携性,私密性以及多媒体化更是得到青少年的垂青。在3G时代,手机媒体的影响势必更加突出。但其商业化的特性,却助长了那些文化上平庸,易于接受和理解的“文化快餐”的盛行。比如手机短信就以其通俗易懂,大众化,无厘头在人际交流甚至大众传播中大行其道。而文化本身的深刻性以及智力性却逐渐缺失。对于正在长知识的青少年来说,这很容易限制他们智力的锻炼,导致他们不愿意做深层次的思考,造成青少年一代知识结构的扁平。青少年一代,在文化的获得上“饭来张口”的现象日益普遍。懒于思考,懒于行动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其思想上的“钝化”。
2.商业化的媒体操作,造成了传播重心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疏离。
在媒体产业化,商业化的前提下,追逐利润成为其主要目的。媒体为了赢取利润,一方面会最大限度的规避“政治风险”。因此,他们远离社会发展的“敏感”话题,逃离社会矛盾的冲突地带;另一方面,总是对一些鸡零狗碎的话题进行热抄,转移了大家对社会主流问题的讨论。如今的“90后”,“00后”就是典型的受媒介影响的一代。今天,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手机在中小学生中已经开始普及。3G时代,随着手机样式的更加美观,功能的日益丰富,必定会更会成为孩子们的贴身伴侣。手机作为天然的商业性大众传播产品,其商业化的操作,更会令青少年陷于无聊的琐事当中,沉迷于手机游戏等虚幻的世界当中,失去对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的关注,导致一部分人胸无大志,缺乏对于社会的责任意识。
3.手机媒体个性化的特点带来的弊端。
3G时代的手机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个性化的体现。这种个性化体验的媒体消费模式,使得青少年思维的个性化特点得到提升。在他们的这一代,人们感觉到的是个人、个性的存在,而社会的感觉则相对弱化了。青少年更多的强调个性和自我,缺乏社会责任感。
事实上,手机媒体商业化,平民化带来的弊端还远不能概括其传播当中产生的很多问题。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其他的一些负面影响。
3G时代,手机传播中的伦理与法制问题依然存在。与前一种负面的影响相比较,这个问题不但更加严重,而且亟待解决。可以肯定地说,几乎每一个人都受到过手机短信甚至手机偷拍的干扰。当然,除非你从不使用手机。手机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隐藏着一股暗流。如手机短信,手机偷拍,手机媒体传播中的伦理与法制问题,手机传播与国家信息安全等问题都暴露了出来。这些对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成长更是产生很大的隐患。
这些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利用手机短信与多种手段结合实施欺诈。
犯罪人以发送短信息的形式或者拨打电话,向手机用户传递具有欺骗性的言语,设置利诱陷阱,骗取用户的财物。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相信很多人也或多或少听到过,这里也就不一一列举了。而青少年,由于年龄小,社会经验少更容易上当受骗,对他们的经济乃至心理都造成了严重的打击。
更有甚者,有的犯罪分子利用青少年单纯的心理,教唆其实施犯罪,走上歧路,毁灭前途。给家人和自己都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2.传播淫秽、色情内容。
现在,我们面临着一个很大的尴尬,手机强大的通信以及多媒体功能的背后,一些非法的色情内容也开始侵入手机。手机色情内容的主要形式是色情短信、色情图片和色情游戏。这些色情内容,即使是成年人也会觉得尴尬,而对于缺少辨别能力的孩子们来说,危害之大不言而喻了,这个问题也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孩子们的童真在这些不良信息的影响下,过早的丢失了。是可叹,还是可悲!
3.传播虚假恐怖谣言,封建迷信,以及危害国家安全的反动政治信息等违法行为。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一些犯罪分子利用手机所做的这些违法行为,不仅危害国家、社会和他人,更是容易令青少年产生了一些思想上的毒瘤,对其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也对祖国的未来发展产生不利的因素。
这些都属于社会道德范畴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这些现象如果不加以注意,对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的成长的造成不小的隐患。
其实,手机媒体传播引发的一系列的问题与弊端不止这些,比如说,手机的辐射问题,废手机引发的环境问题等等。在我们欢呼3G来临,手机羽化成蝶的时代,作为异军突起第五媒体,在追逐利润的同时,也应该想一想它除了这些看得见的好处以外,还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什么不良影响?尤其是对祖国未来的栋梁,青少年的成长到底产生了哪些影响?
由于手机媒体传播过程中的诸多弊端,为了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通信运营商和手机内容服务提供商等要加强责任意识,慎重处理手机内容,避免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的传播。
2.国家也要加强立法工作的完善,各监管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手机内容的审查。慎重解决手机实名制的问题。
3.学校和家长更要重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对青少年进行有利的引导,避免其受到不良信息的危害。
1.靖鸣 ,刘锐:《手机传播学》,新华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
2.宫承波:《新媒体概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
3.石磊:《新媒体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