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动漫专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如何使学校对人才的培养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对接起来,是很多高校教师及动漫从业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动漫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这里,本人对动漫专业中的实践教学部分做了一定的分析与研究,与大家共同探讨在实践教学中以工作室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并提升其综合素质的可行性。为了更好的理解,我们先来谈谈动漫专业的特点。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动漫产业得到蓬勃的发展。动漫行业逐渐形成了一条产业链,全国各地均建立起了动漫产业基地,并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近年来,中国各地高校动漫专业不断涌现,而值得注意的是,学校对人才的培养与企业真实需求之间往往存在着某种脱节,动漫教学理论还不够系统和完善,动漫专业师资也有所欠缺。
动漫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动漫专业学生要学的东西非常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美术基本功和审美素养的培养;2、动漫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理论;3、影视动漫的各种表现语言和表现技巧;4、与动漫有关的计算机设计软件;5、专业设计能力、创造能力、团结合作能力的培养。
动画专业对人才的培养应适应动画行业的发展需要。一方面,动画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呈金字塔形式。高端的导演、编剧、分镜头绘制等人员数量相对较少,但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掌控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反而人才奇缺。中间的动画设计师、原画设计师、后期特效合成等要求在特定方面能力较强,并懂得相互配合,人才需求数量比较多。底层的上色、描线等相对来说不需要多少专业知识,人才数量较多,但发展前景有限。当然,目前蓬勃发展的3D动画制作在某些分工上有些差别,但分工明确,基本上也呈梯队形式。另一方面,目前很多学校的动画专业课程设置很多,学生要学的东西多而杂。由动画行业对人才的梯队结构要求我们了解到,企业行业更多地要求人员在某一特定环节专精,并懂得相互配合。也就是说,对动画专业人才的培养,一是要挖掘学生长处,“一专多能”,二是使其学会团结合作。当然,这么说绝不是指基础课程就不重要了,只是我们需要明确人才培养的定位,以就业为导向进行培养模式的调整,使培养的人才真正符合企业的需要。
从动漫专业的特点我们可以了解到,改变动漫人才培养模式非常重要。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
1、建立校企合作培养机制 。
所谓校企合作培养机制指的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专业人才。一方面,学校可以聘请企业一线工作人员到课堂进行讲学,对学生进行专业培训,同时,企业为学校提供见习、实习的平台;另一方面,学校则为企业解决技术和创意的支持,并提供人才储备和优先考虑人才的供给。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能够时刻关注动漫市场的走向和动漫行业发展的动态,以便修订自己的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同时,动漫企业也会因为新生力量的不断加入而变得生机勃勃。校企合作的形式也有利于实践教学的发展,具体的实践项目可以实现与企业对接。
2、改变课堂实践教学模式:以工作室形式进行实践教学。
动漫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面向动画、漫画、影视等行业,但很多情况下,靠个人很难独立完成作品。比如说,要做出一部动画片,通常由几十、几百甚至上千的人共同完成,每一秒钟动画都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个人完成的动画不是没有,但很少,从时间精力的花费上来说性价比太低。因此,在动画的教学中我们也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让学生专精某一环节,并学会与别人共同协作。这时,以工作室的形式进行实践教学的优势就体现了出来。什么是以工作室形式实践教学呢?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让班上的学生组成一个个团队,形成自己的工作室,共同完成某一项目或课题。与课堂上的临时组队相比,以工作室的形式,学生归属感更强,兴趣更浓,成员之间更易培养默契。同时,以工作室的形式,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在课堂中引入企业的相关项目,方便学生展开制作并了解自己的长处。
通过实践证明,以工作室形式能较好的结合动漫专业的特点,具备一定的优势。
1、实践教学体系化。
动漫专业课程安排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采用工作室形式进行实践教学,可以把以前分散的片段的小型实践教学内容综合起来,形成较大型的项目,理论教学中的知识融入到具体的项目设定中,增强知识的应用性。同时,结合动漫专业的特点,在实践中融入理论知识,采取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手法来设定项目案例。
2、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有利于因材施教。
在实践教学中,采用工作室形式进行教学,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使学生产生主人翁意识。工作室的成立,从名称、到标志、名片、宣传海报、办公用品等一系列全部由工作室成员进行设计,教师从旁指导,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同时,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发挥其长处。
3、以就业为导向。
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充分调查了解行业发展方向,以就业为导向,制作的项目设计规范化、市场化,根据行业动态发展调整项目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不断充实自己,适应信息化飞速发展的社会。
4、考试形式更灵活,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考核。
以往的考试比较注重单一的某项能力或知识的测试,使用工作室形式的实践教学,可以把学生从前期、中期、后期各阶段的表现综合计入期末成绩,可以使用多种测试手段,加强对阶段测试的比重,不仅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考察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综合表现能力,信息整合能力等。考察范围能够更全面,更实用,更真实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符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目标和要求。
5、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
采用工作室的形式进行实践教学,改变了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各自为政的情况,学生间加强了沟通交流,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流意见,学会与人合作。通过工作室的演讲、展示、讨论,加强工作室之间交流与学习,通过教师引导,使工作室之间形成良性竞争的机制。同时,教师能够更容易发现学生之间的问题,及时进行疏导,把心理教育融入到普通的日常教学中,使学生心理能够健康发展。
以工作室的形式进行实践教学,适合对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开展。该阶段的学生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自主性有了一定的提高。在前期准备中,把班级以2-3人为一组分为若干个工作室,推荐组长一名,由组长具体负责工作室事务。人员不宜太多,不然很容易出现互相推卸任务与责任的现象。人员定好后,成员共同设计工作室独有的名称、理念、标志、吉祥物、办公用品等一系列体现工作室形象的VI系统,教师全程指导。准备工作所花的时间大概2个月。在工作室建立期间,教师应根据所授课程的教学内容,设定具体的项目或议题,多个教师共同设立项目的形式更好。
准备工作做好以后,就可以开始具体的项目制作了。每个具体项目的实施,都采用前期资料准备、中期制作、后期演讲展示的形式。在前期资料准备中,重点锻炼学生使用电脑等现代化设备搜集信息、分析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中期阶段重点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把理论知识融入到具体的制作中,培养创新意识,增强独立自主能力。后期演讲展示,以工作室为单位进行演讲,对前面两阶段的任务进行分析总结,并进行作品展示,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能够了解其他工作室的作品,开拓思维,进一步巩固教学效果。每一个阶段的表现都计入成绩,真正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发掘自己的长处和发展方向,实现“一专多能”。对项目的设定也适宜采用由易到难、由小到大、层层递进的形式。
总之,以工作室的形式进行实践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学会团结合作与自主管理,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竞争意识,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值得注意的是,工作室形式主要针对实践教学部分,并不影响理论教学。对于项目设定与理论的衔接将是一个需要长期探讨的问题。也许,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研究,工作室形式将会形成更成熟完善的系统。
[1]孙亮.对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思考[J].经济理论研究
[2]朱方胜.动漫教学之我见.《剧影月报》2005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