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慨 文
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转改”活动以来,新闻媒体对一些普通弱势群体的报道,吸引了社会的关注目光,各种社会力量对他们生活的关注也实实在在地变成了物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些人的命运。但是,看到这些积极影响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想到,还有更多同样境况的弱势人群,当他们看到这些报道时,内心或许会产生一些失落与期望。
可以说,在引发社会关注方面,媒体的力量是举足轻重的。但是,社会的发展也不应透支媒体的力量。媒体能关注一两个社会问题,帮助一两个贫困人物,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近年来,屡遭媒体曝光的暴力强拆、校车安全、食品质量、失学儿童等问题,难道只有得到媒体的关注才能得以解决吗?其实不然,许多问题,在媒体关注之前,就可以通过合适的途径和正常的渠道解决。有人说:“上访不如上网,举报不如见报”。也许,这是一种无奈的戏谑。其实,媒体报道这些事情时,除了呈现事件本身的新闻性外,更多的是展示当事人或当事群体的无奈。试想,若我们的社会机制健全、民众合理诉求能得到有效呼应、相关职能部门能有效积极作为,这些问题解决并不需要媒体的参与。通过媒体力量来解决问题的现象,暴露出了人们对于相关职能部门的失望,暴露出了社会机制的亟待完善。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媒体的力量。在我国当前发展所处的社会转型期,许多问题需要媒体的监督。但如果社会的发展过度依赖媒体,这个社会就会失去应有的秩序!而当一个社会习惯了媒体关注哪里就改变哪里,这个社会还能得到健康平衡的发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