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烈的媒介市场竞争促使各级电视台不断进行改革,对于地方电视台而言,其总体实力很难与更高级别的电视台相抗衡,为了在竞争中生存,必须利用独有的优势取胜。最主要的是方言类电视节目的本土化特征,一方面更具贴近性,容易得到认同;另一方面也充当了外来人口学习方言的课堂。另外,方言电视节目作为一种新的电视节目形式,填补了电视市场的一个空白,它的新鲜感和独特性使其脱颖而出,迅速培养了一批稳定的收视群体。
但是目前很多方言类电视节目缺乏创新,我国的方言类电视节目如同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在电视节目的发展过程中,传者和受者之间是互赢的,因此带来了巨大商机,然而正是商业利益的驱使,各方电视台不顾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节目内容和形式进行毫无创意的模仿,一味的跟风,有的甚至只是同台其他新闻节目的方言化,没有一点的创新,一味的追求商业利益,忽视了观众的审美疲劳。从内容上讲,首先是信息量不够大,报道范围窄,其次是时效性较差,再者是娱乐性不够强,而且,很多电视台为了提高收视率,不顾节目的质量,走向庸俗。
“改不一定生,但不改一定会死。”清华大学教授陆地认为。这也是目前摆在方言电视栏目面前的“华山之径”。为了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任何节目形态都不可能一成不变。方言类电视节目也是一样,只有推陈出新,才能找到适合方言类电视节目发展的机遇。
方言具有相当的使用价值,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方言能继续发挥增进乡情、亲情的作用;在艺术领域,有继续发挥繁荣民俗文化的作用;很多方言对他乡人的情感上能产生极大的娱乐色彩。方言电视栏目是文化多样性的一种表现,也是对受众要求的满足。方言类电视节目在目前的环境下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节目种类也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但是节目的制作需要在充分调查群众的实际需求的基础上精心策划,准确做出节目定位,做出方言类节目特有的风格。
首先,方言类电视节目主要是侧重于本地域信息的收集和报道。这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信息量,所以,很多时候一条消息或一个节目在一个电视台重复播出,信息量的大小通常是考验节目好坏的标准之一,更能体现单位的制作能力,增加信息量也成为增加节目内容的一种渠道,当然,增加信息量要做到精益求精。
其次,网络媒体的加入,更让方言类电视栏目陷入困境,这种现实在提醒制作单位要把时效性作为吸引观众的重要法宝。
第三,包装是电视媒体自身发展的需要,是电视节目、栏目、频道成熟稳定的一个标志。方言类电视节目包装能突出自己的节目的个性特征和特点,也能突出本地域的风情,这主要包括形象标志,颜色,声音。方言类电视节目需要使自己的包装别具一格,才能更好的发展。
方言类电视节目不能把焦点过多地放在方言魅力本身,而是应该不断探索,多方面拓展其表现能力和创新的兴奋点。方言类电视节目作为主要在本地播放的节目,应该重视弘扬地域文化,教育民众,为本地观众服务,而对于一些庸俗,过分娱乐化的题材应予舍弃。浙江卫视的《老娘舅》栏目经常用一些小事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比如通过两夫妻离婚以及离婚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尤其是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告诉人们要正确对待婚姻的问题。这类话题给了人们一些重要的警示和忠告,在教育人们的问题是有积极意义的。
品牌意识是指在消费者记忆系统中品牌元素与产品类别等与购买决策有关信息的双向联系强度。在现代经济中,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品牌意识为企业制定品牌战略,铸就品牌提供了稳健的理性基础,它是现代竞争经济中引领企业制胜的战略性意识。方言类电视节目的立足之本就是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以提高品牌价值,才能稳定自己的收视群体,从节目名称,片头宣传语,主持人等方面建立节目的品牌识别体系。就拿《老娘舅》来说,他在浙江地区是一个喜欢替别人解决问题,喜欢解决矛盾,以构建和谐为主要目的。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面对利益的诱惑而产生的矛盾层出不穷,《老娘舅》节目就是针对这类问题并帮助解决问题,节目的主持人多是五十多岁的老年人,在人们的心中具有一定的威信,这些因素极大的提升了节目的品牌价值,让观众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记住了这些形象,产生深层的认知效应。
随着各地人才流动的日趋频繁,人口不断的融合,普及普通话成为了一个重要使命,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有很多人还不能听懂普通话,如果在方言类电视节目中主持人利用自身的优势,在利用方言主持节目的同时,融入普通话,夹杂一定数量的普通话也是一种解决普通话盲的一个重要方式,这样既能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在娱乐的同时,让受众也能够学习。另外,当不同地域文化的人在一起观看电视节目的时候,可以通过彼此了解不同的地域文化。尤其是在偏远的山区,由于条件的不允许,他们较少与外界接触,电视节目对他们来说成为了一种与外界联通的重要工具,方言电视栏目在普及普通话的过程中就能发挥极大作用。对地方电视台而言,这一点尤为重要,夹杂一定数量的普通话能突出方言类节目的重要性,当然节目的首要目标还是要符合受众的要求。
方言类电视节目在制作字幕的时候,给方言节目配上同声的普通话字幕,然后再另起一行配上符合方言意思的标准的普通话字幕。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样做并不会削弱其特色,相反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推广了普通话,二是使外来受众在接触方言甚至是在学方言的同时理解方言的意思,得到与本方言受众同样的乐趣。
今天的电视频道不断增加,很多地方电视台都有专门的方言频道,这样既能满足人们对方言类电视节目的收看,也能有更多的选择。泉州电视台闽南语的开播则开了专门的方言频道的先河。在2009年2月17日在上海大学海派文化中心举行的“海派文化和上海方言”研讨会上,上海市文学会副会长胡范铸建议在上海开设一个全国方言频道。我们相信,明天的方言频道会更加精彩。
我国是中央、省、市、各级电视台在城市交叉覆盖的电视体制,增加了各地方电视台的生存压力,为了打破这种格局,一些电视台都在节目的个性化、本土化、分众化方面努力,但是,各电视台在打破这种困局的过程中,片面的追求利益,所以,出台相应的法律也是方言类电视节目正常运行的保障,可以抵制“滥”播,抑制“低俗”。同时也可以保障好的方言类电视节目的正常发展和运行。
面对口味日益挑剔的观众,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文化水品,不同的收视习惯等,方言类电视节目需要不断的从语言、民居、生活方式、生活状态、价值取向等诸多方面进行改进、提升,不断在实践探索中发现新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才能使这一节目形态能够被更多的人认可,被更多的人接受,才能达到传播的效果。
方言逐步与大众传媒结合起来,从方言影视剧到方言栏目剧,再到如今的方言新闻,方言成为了电视传媒的一重大角色。方言类节目在目前的环境下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节目种类也在不断的更新。同时在方言的应用上也应该以精取胜,在充分调查群众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准确运用,做出方言类节目特有的风格,使方言类节目永葆青春。
[1]孙保国.中国电视节目形态研究 [J].新华出版社,2007,1:第一版.
[2]杨柳.方言电视栏目的现状与发展中[J].《新闻爱好者》,2010,第17期.
[3]滕明,黄蓉.电视方言新闻节目思考[J].《新闻前哨》,2006,第12期
[4]陈彬.方言类电视节目的优势及前景管窥[J].《新闻世界》,2010,第4期
[5]李德龙.方言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素养[J].《新闻界》2007,第1期
[6]袁家骅等著.汉语方言概要[M].语文出版社, 2001,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