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音乐是在影片中体现艺术构思的音乐,是电影综合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尽管最初的无声电影具有其一定的艺术价值,但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声音使得电影更加具有观赏性,它在突出影片的抒情性、戏剧性和气氛方面起着特殊作用,可以让观众拥有想象空间,起到贯穿剧情发展的结构性作用。如今音乐已成为电影发展的必需品,有着和画面同等重要的地位,有时甚至还会超过画面成为影视作品中重要的元素。不同风格的电影作品中,往往会运用不同的音乐元素来展示电影的独特魅力。不同风格的音乐元素是电影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能够更好地渲染作品,展现其独特魅力和意境。完美的音乐将成为一部成功电影作品的点睛之笔。
通俗音乐元素在电影中的运用的恰到好处,那些简单、朗朗上口的歌曲就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看到的就是那些人最真实的生活状态。每当听见影片中熟悉的旋律响起,我们都感到那样的自然甚至有一种亲切感,对那曾经认为是过分滥俗的音乐的厌恶的情绪也随着主人公的歌唱而消解;每当听见影片中优美的唱段时,总是让人如痴如醉。相隔数年,我们记住的也许不是电影的内容,而是影片里经典的主题曲。
电影《将爱情进行到底》中的主题曲《因为爱情》,初听时,演唱者配合的似远似近、若即若离、似深似浅、呢喃软语,舒缓而流畅,将记忆的琴弦拨弄得铮铮作响,歌曲中饱含着对已逝爱情的感伤。歌曲温暖的旋律和感人的歌词让人坚信“因为爱情,所以一切都是幸福的模样。” 因为爱情,杨峥跟文慧回到了曾经熟悉的地方; 因为爱情,许多年沒有联系的杨峥跟文慧,就靠着它维系着彼此的关系;因为爱情,为了弥补当初未完成的遗憾,杨峥跟文慧不惜一切排除万难,但却把一切搞糟了。这首歌就像一个影片的精髓,贯穿头尾,又像一颗催泪弹,在勾起人们对爱情无限遐想的时候迸发。
电影《画皮》的主题曲《画心》也是传唱率极高的一首作品。这首“超长” 主题曲是由电影配乐中的一段主要旋律衍生而来,表达了电影中主人公的感情世界,旋律幽怨、凄美动人。主题曲不仅是电影情节的延展,而且与这部电影中充满着神秘东方气息的画面也高度统一在一起,达到了音画合一的效果。渐近式的编曲风格将影片所勾勒出的惊艳凄冷的魔幻风格逐步表现出来,影片讲述的是一段人狐畸恋,道出了世人对浮华世界的欲求和迷恋美色外表的肤浅,开篇的吟唱正是将剧中人物心中的这份疑惑、纠结、悲伤表达出来。演唱者用空灵的人声将听众瞬间带入影片所营造的“诡异”氛围中。随着剧情的推进,人性中的美好试图战胜邪恶,这份执著与坚守也让整首歌曲在结尾部分叹息式的演唱有着一种难以名状的无奈,这种头尾呼应的方式使得歌曲在感情表达上更加完整。
除此之外《泰塔尼克号》的主题曲《我心永恒》、《少林寺》的主题曲《牧羊曲》、《黄飞鸿》的主题曲《男儿当自强》、《山楂树之恋》的主题曲《山楂树》等作品无一不成为人们心中的经典佳作,传唱至今。
民族音乐元素深植于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之中,它是我国电影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电影音乐的发展过程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极具浓厚民族特色的音乐能够在中国影视音乐中尽情地发挥,用不一样语言歌唱的民歌音乐,始终都是电影音乐创作取之不竭的宝贵财富,这是中国特色电影音乐吸引他国观众的重要原因。
电影《花腰新娘》,彝族歌手李怀秀给电影配以了优美的“海菜腔”。“海菜腔”是彝族人们在水上劳动演变而来的原生态歌曲,高昂的歌唱方式和极具穿透力的音色,颠覆了人们对西南少数民族影视音乐的温柔记忆,铸就了另外一种艺术美感。民歌是民族音乐的精髓,民歌历经千锤百炼,在影片中应用得体,会利于音乐形象的刻画,提高影片的综合效果。
电影《寻找刘三姐》中,广泛运用广西各族民歌以及国外民歌来表现人物性格和特点。片中男主角与女主角互诉衷肠时,就采用了对歌(唱山歌)的形式,独特的唱调,加上自然的歌词,表现出女主角含蓄而温婉的性格。而男主角则经常唱国外民歌来传达感情,也恰恰体现了他海外华人的身份和洒脱的性格。影片中还掺杂了大量未经加工的原生态民歌来表现少数民族自然纯朴热情好客的性格特点。
除此之外,电影《塞上风云》里,作曲家把西康民歌改编成《思乡曲》,把人们带进了北部的辽阔草原;电影《草原上的人们》中优美动听的插曲《敖包相会》,使观众铭记住草原上那忠贞的爱情故事;电影《芦笙恋歌》中,作曲家雷振邦使用了极具拉祜族特色的曲调,给此部影片创作了歌曲《婚誓》;电影《阿诗玛》汲取了撒尼族的曲调,创作了独唱、多重唱、集体合唱,这些音乐产生了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画面效果;电影《刘三姐》中的音乐源自壮族音乐;电影《五朵金花》则应用了西南大理地区的民族音乐;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应用了地方的牧歌等,使影片音乐极具新疆民族意蕴。民歌的大量应用,凸显了各个民族特色,生动地再现了当地的生活面貌与风土人情,强化了电影的生活气息与艺术功效。民歌里音乐旋律与歌词的融合,有概括电影含义的作用,音乐不但交代了影片的情节,又展现了电影的环境,在渲染故事氛围的时候,也激发了观众的情感波动,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戏曲元素在影片中的运用,不但赋予了影片的中国特色,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为影片积淀了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戏曲,在时光的长河中,它沉积的不只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态,更是一段悠久的历史。戏曲元素在电影音乐中的运用,增加了作品的文化底蕴与内涵,得到了观众的理解和认可,同时传播了戏曲文化,拉近了戏曲艺术与观众的距离。
电影《霸王别姬》中选用的几个京剧片段,是极具魅力的戏曲元素,不仅增加了作品的文化底蕴与内涵,还使作品更赋有文化色彩,画面更加生动优美,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丰满。戏曲元素在这部电影中已经不仅仅具备它原有的功能,更被赋予了刻画人物,传达情感的重要作用,起到了其他电影手段所不能表达的独特效果。
电影《花样年华》中引用了多首中国传统戏曲,而且所有戏曲片段皆来自名家的历史录音,如京剧泰斗,著名老生谭鑫培的代表作《桑园寄子》和《四郎探母》,郑君绵、李红的粤剧《西厢记》的选段《红娘会张生》,传全香、陆锦花的越剧《情探》和朱雪琴、薜惠君的评弹《妆台报喜》。多种中国传统戏曲交融在影片中,呈现出那个特殊时代的风情。
影片《舞台姐妹》几乎概括了越剧发展的全过程,作曲家汲取了越剧元素,在影片中创作了八首越剧作品,在剧情的关键处,以旁唱的形式表达出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和内心变化,通过戏曲音乐表现出对传统文化、人类生存状态及人性的思考与领悟,与电影形成更具新意的结合。
除此之外,《大红灯笼高高挂》、《梅兰芳》、《定军山》、《秋菊打官司》等电影作品,都渗透着浓郁的、带有中国特色的戏曲音乐元素。
乐器能确定音乐主题的基调。任何一部电影都有其独特的情绪,或喜悦或哀伤,或激昂或悲壮。任何一种乐器亦有其独特的色彩,小提琴的细腻、大提琴的深厚、唢呐的张扬、长笛的优雅,当它们被运用到音乐主题中,配合一定的旋律和节奏,会产生不同的基调,从而更好的刻画影片中的人物形象。
电影《孔雀》的主题音乐简单的音符中透着一种很怀旧很伤感的情绪,带给人们一种压抑感。但主题曲每次出现时几乎都是用不同的乐器演奏的,在旋律上则通过变形、变奏、延展等手段来展示其独特魅力。例如:在影片中出现了三次全家人在走廊吃饭的场景。这三次“聚餐”的音乐都是以弦乐作为铺底,竖琴演奏的主题音乐片段,让原本给人感觉应该很快乐的聚餐变得异常感伤和沮丧。另一场戏就是全家人正在院子里做蜂窝煤时,突然下起了大雨,雨水把煤都冲走了,全家人像疯了一样到处找砖头和塑料布保护煤,可最后还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雨和煤混成的黑水四处流淌……主题音乐再次出现了,旋律是由圆号演奏的,弦乐和竖琴铺底把整个场景的气氛渲染得更加凄凉和无奈,让人感觉在那一刻人的力量是多么渺小,那种无助和无奈的心情随着旋律流淌进每个观众的心里。当然,同样地乐器也能表现快乐的时光,比如:影片为了准确的表达当姐姐的理想就要实现以及和遇见了自己喜欢的英俊的年轻军官时的愉快心情,采用了一段弦乐的拨弦,轻快的三拍子,让人听了心中有一种在舞蹈的感觉,节奏轻盈欢快。
电影《花样年华》的主题音乐《Yumeji’s Theme》是一首大提琴协奏曲,以g小调为主调,作曲手法采用了多旋律,复音音法的复调法,可看出明确的呈示、发展和再现因素,比较强调曲子的情感起伏,很看重力度、速度的变化,带有典型的巴洛克音乐风格。3/4拍的圆舞曲节奏,在节奏大提琴乐手强而有力的拨弦下,显得强烈而又跳跃,具有律动感,渲染出影片强调的那种优雅的调子。乐曲的主旋律华丽而又复杂,有相当多的装饰音和模进音型,在迂回的主奏大提琴演奏下,显得婉转动听,与节奏大提琴,交相呼应,宛如影片中男女主人公在斑驳的街道,老旧的路灯下,动人的对答,格外惹人心动。另一个主题音乐《Quizas Quizas Quizas》则是小调式的旋律,主旋律为小提琴,弦乐与贝司合奏成为节奏和弦,显得有些沧桑;即兴加入的爵士钢琴,有种锦上添花的感觉;牛铃和手鼓的加入,不但体现了西班牙民俗风情,更给整个音乐带来了一种跳跃感,使音乐华而不腻。伴随着舒缓的节奏,表现出迷途在感情路上的男女,因为不能为自己的爱情进行抉择,而陷入了一种无形的羁绊中,痛苦挣扎。
除此之外,还有《勇敢的心》、《泰塔尼克号》中苏格兰风笛和爱尔兰竖琴的运用;《心香》中古琴与箫的运用;《十面埋伏》中琵琶的运用;《卧虎藏龙》中多种民族乐器,如:笛、箫、鼓、琵琶的运用;都是将乐器配合电影叙事,从而营造出富有审美情致的视觉和听觉画面感。
[1]陈功;电影后期声音艺术创作——声音元素的选择与组合初探[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2]马波;赵季平电影音乐创作论(下)[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王晓峰;电影音乐的魅力[N];西藏日报;2001年
[4]雷振邦;谈电影音乐和歌曲创作[J];中国音乐;1983年02期
[5]王云阶.论电影音乐[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