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柳琴戏振兴和柳琴戏音乐的关系

2012-11-22 00:03:34魏东
剧影月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柳琴唱腔戏曲

■魏东

为了艺术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多出精品剧目,占领文化市场,振兴柳琴戏已经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笔者在柳琴剧团从事柳琴伴奏和音乐设计工作二十余年,深知柳琴戏音乐在柳琴戏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重要作用绝对不可忽视。

如果说剧本是一剧之本,戏曲音乐则是一剧之魂。戏曲所以叫戏曲,是因为戏和曲各占一半,戏曲音乐占据了一台戏的半壁江山。观众进剧场不说看戏而说听戏,一个“听”字,说明戏曲音乐在观众心中的份量。20世纪80年代睢宁旅美华人谢天福先生回乡,第一要求就是要听让他魂萦梦绕多年的家乡拉魂腔。我们为他演出时,他听得如痴如醉,热泪盈眶,当场全部录音,复制磁带多盘回美后颁赠亲友,以解乡思乡愁。可见柳琴戏音乐的魅力,确有勾魂拉魄的神效。

演戏时剧本可以通用,舞美、音响、布景、服装、道具都可以通用,导演和演员也可以跨剧种导戏演戏,但唯独戏曲音乐不能通用,柳琴戏姓柳,越剧姓越,扬剧姓扬,各剧种音乐特色鲜明,不容混淆,一点含糊不得。

要想振兴柳琴戏必须在柳琴戏音乐上下功夫,做足文章。如何让柳琴戏好听又好学唱?如何让青年人也爱听爱唱柳琴戏?如何让柳琴戏里也有象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树上鸟儿成双对”这样让观众耳熟能详,久唱不衰的流行唱段?解决这些问题柳琴戏才能深深扎下根来,根深叶茂,叶茂枝荣,柳琴戏振兴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一.柳琴戏音乐在继承中发展创新

柳琴戏因其腔调优美华丽,在女腔的下句腔后面有上行七度大跳翻高尾音,所以被人称作“拉魂腔”,又称“拉后腔”、“拉花腔”、“拉呼腔”等;因为结构组合较为自由,艺人又称为“怡心调”。柳琴戏唱腔原属于高腔范畴,历史上曾无乐器伴奏,唱腔后常用从声帮和,因此又称“满台腔”。

二百多年来,柳琴戏从开始“唱门子”到后来“压花场”、“对子戏”、“抹帽子戏”,到成立戏班,进入城市演出,形成现在的柳琴戏,在广泛吸纳融汇花鼓、肘鼓子、四句腔、溜山腔、锣鼓冲子等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发展为基本腔、色彩腔和民歌小调三大部分组成的丰富唱腔。

过去的柳琴戏只有上下句,俗称“一卯巴一哈巴,两句对着掐”。演唱时有说有唱类似曲艺形式,“二小戏”、“三小戏”全剧多唱词少白口,甚至没有白口。由于不断吸收民歌小调、劳动号子等音调,逐渐形成了最初的唱腔小调,并开始用柳叶琴伴奏。在长期演出过程中,剧目不断丰富,演出“抹帽子戏”、“当场变”。在音乐方面逐步吸收花鼓、肘鼓子、锣鼓铙子的音调,并与胶东的柳腔、茂腔、五音戏相互影响,使唱腔得以不断发展。

20世纪40年代,柳琴戏唱腔较多吸收了河南坠子、徐州扬琴及梆子戏的曲调,丰富了演唱。伴奏分设文武场面,另配了二胡、小三弦、笛子、唢呐、方半笙、板鼓、铙钹等乐器。

建国后各市县柳琴剧团逐步走上正轨,有了专职作曲人员。他们与演职员密切配合,对柳琴戏传统音乐进行了挖掘整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长期的革新创腔工作。在继承中发展创新,成功地创作了[尤调]、[拐调]的各种板式新腔,也创作和改编了[喜临门]、[鸳鸯戏水]、[赏花]、[秋思]、[燕双飞]等优秀伴奏曲,以及幕前曲、间奏曲、气氛音乐等,使柳琴戏音乐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丰富了柳琴戏音乐的表现力。从六十年代开始,逐渐定腔定谱,乐队扩大,柳琴、二胡、扬琴、琵琶组成跟腔乐器组,其它乐器配乐落谱,形成了较为正规的戏曲乐队。充分发挥了戏曲音乐的重要作用。

二.柳琴戏音乐要海纳百川,与时俱进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观众的审美水平在提高,我们的柳琴戏音乐也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和观众的需求。戏曲音乐工作者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广收博采,为我所用。

笔者所在的睢宁县柳琴剧团长期坚持在城乡演出,在苏鲁豫皖接壤地区小有名气,尤其是在现代戏创作上肯下功夫,取得不俗的成绩。自1999年以来,先后创作演出大型现代戏 《魂系桃花山》、《呼唤》、《今生无悔》、《风雨基石》、《三汊河》、《鸟语花香》等及小戏曲《岁岁重阳》、《娘家人》、《一枚金戒指》、《夜深人不静》《卖甜瓜》等,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魂系桃花山》、《呼唤》、《鸟语花香》三部戏都获得了徐州市精神文明 “五个一工程”奖;《今生无悔》、《岁岁重阳》获徐州市“清雅杯”优秀文学艺术创作奖;《三汊河》获中国徐州首届柳琴戏艺术节演出奖、剧目奖;《鸟语花香》获中国(枣庄)首届柳琴戏艺术周金奖;小戏《夜深人不静》获江苏省第五届小戏小品大赛优秀剧目二等奖;小戏《一枚金戒指》获徐州市小戏小品大赛一等奖。

这些成绩的取得,柳琴戏音乐功不可没。因剧团从始至终对戏曲音乐高度重视,先后通过外请高人,内聘老人,激励新人的措施,组建了一支精干优质的戏剧音乐创作团队。外请高人,我们先后邀请了江苏省梆子剧团副团长,徐州教育学院音乐家一级作曲董瑞华先生和山东省枣庄市柳琴艺术剧院一级作曲陆寅先生任音乐设计;内聘老人就是聘请本团退休的老艺人当唱腔顾问,他们肚了里戏多,唱腔丰富,能提供大量的柳琴戏音乐素材,还可以老带新,传帮带;激励新人就是对团内音乐创作人员大胆使用,鼓励他们挑重担,独挡一面。这样一个创作班子团结协作、群策群力、连续作战,对音乐求新求美,力争唱出柳琴戏的特色,唱出人物的思想感情,所以每一出戏都有不俗的表现。

现代戏《魂系桃花山》写一位山乡教师,无私献身教育,生命最后一息仍坚持给孩子上课,最后倒在讲台上。此剧催人泪下、感人肺腑。为了搞好这部戏的音乐,创作团队全力以赴,在音乐创新、唱腔设计和伴奏各方面开动脑筋,各抒己见;多次开会研讨,有时也会争得脸红脖子粗,最后终于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剧中的厚重深沉、大气磅礴的主题被凸现出来。演出获得成功。许多唱段在演唱时观众击节唱和,气氛热烈。后来此剧获得徐州市包括优秀音乐设计奖、优秀伴奏奖在内的19项大奖;该剧男演员因唱做俱佳,荣获优秀男演员奖和艺术新秀特别奖双奖。

在《今生无悔》剧作中,因为男女主人公是无锡人,我们就在音乐设计时,巧妙融入有“江南丝竹”特色的锡剧音乐,曲调柔和流畅,轻松婉转,不但在本地演出时让观众耳目一新,得到认可,在南京、苏州等南方城市及大学里演出,也受到南方观众和广大大学生的好评。认为旋律优美动听,很有时代特色。

在《风雨基石》一剧中,为表现村支部一班人为五保户当孝子的动人情节,我们大胆地把老喜丧音乐和舞蹈引进剧中,吹起了欢快的唢呐,跳起了夸张的迎祭舞,既表现了浓郁的风土人情,又歌颂了干群的鱼水深清。此段载歌载舞、声情并茂,每次演出都引起轰动,受到广大观众和专家的好评。

在《呼唤》一剧中,为揭露邪教对家庭的危害,我们为男主人公安排一场用民间小调“哭五更”演唱的戏,并伴以双人舞蹈。观众熟悉的小调最易引起共鸣,凄美的音乐,如泣如诉的唱段,让台下观众热泪滚滚,掌声雷动,起到了烘云托月的效果。

三.柳琴戏音乐要敢于迎难而上,剑走偏锋

梨园界有句行话说:“梆子戏离不开金銮殿,柳琴戏离不开后花园”。意思是梆子戏适宜表演金殿上忠奸斗争,金戈铁马的争战,多激昂慷慨之音;柳琴戏则适宜表演落难公子中状元,私订终身后花园,卿卿我我,缠缠绵绵,儿女情长的生活戏。但是我们剧团却有两次反其道而行之,扬其短,避其长,偏让柳琴唱金銮,可谓迎难而上,剑走偏锋,可是又出奇制胜,获得了成功。

剧团于1986和1988年先后创作演出了新编历史故事剧 《梁红玉醉审西宫》和新编历史传奇剧 《戚姬怨》。这种反映宫廷斗争的戏,正是柳琴戏剧种不适宜表现的。为此,我们搞音乐设计的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在音乐设计上唱腔设计、幕前曲、伴奏曲、间奏曲、气氛音乐上尽量写得庄重典雅、恢宏大气、富丽堂皇,突出宫廷气氛;同时在演唱上又不忘柳琴戏的特点,让帝王太后娘娘妃子仍然是穿着朝服宫装的农民,吹拉弹唱仍是农民风格农民气派,朴实幽默风趣,不离剧种特色;更把家乡小调俚语风格小吃引入剧中,增强戏剧的泥土气息和生活化氛围。这样剑走偏锋,果然收到奇效,两剧演出都获得成功,专家评委认为“省团风范,出奇制胜”。《梁红玉醉审西宫》在首届苏鲁豫皖柳琴戏、泗州戏、淮海戏艺术节上荣获演出金杯奖和优秀音乐设计奖。中国唱片公司上海分公司专门到睢宁录制唱片四张,磁带两盒在海内外发行。《戚姬怨》参加徐州市首届艺术节获剧本创作和音乐设计一等奖。

在排演轻喜剧《鸟语花香》时,因为符合剧种特色,我们更把柳琴戏音乐的喜剧色彩发挥得淋漓尽致,整台戏欢快流畅、幽默风趣如行云流水一般,再加上大胆启用新人,满台新人唱新腔,充满青春活力与朝气,更引起专家和观众的重视和喜爱,认为柳琴戏后继有人,大有希望。

柳琴戏音乐在改革发展中要防止数典忘祖,不管怎么改革,万变不离其宗。柳琴戏一定要姓柳,柳味不能变,要让观众一听就知道这还是柳琴戏,决不允许失了原味走了调,否则就是失败。有的剧团为了迎合观众,急功近利,将柳琴戏音乐改成了非驴非马的四不象,结果吓跑了观众,事与愿违,这是柳琴戏音乐改革的大忌。

笔者相信,有党和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广大观众的大力支持,柳琴戏的优美旋律一定会响彻苏鲁豫皖大地城乡,并继续向外扩大演出范围,这朵美丽的石榴花一定会在文艺百花园中越开越鲜艳。

猜你喜欢
柳琴唱腔戏曲
一曲柳琴戏,最美拉魂腔
走向世界(2022年18期)2022-05-17 23:03:14
柳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任派”唱腔——忆任哲中
当代陕西(2020年23期)2021-01-07 09:25:24
经典唱腔 适才做了一个甜滋滋的梦
黄梅戏艺术(2020年1期)2020-05-14 13:48:54
优秀唱腔《徽匠神韵》
黄梅戏艺术(2019年4期)2019-12-30 06:11:06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海峡姐妹(2018年9期)2018-10-17 01:42:44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戏曲研究(2017年3期)2018-01-23 02:50:39
柳琴改革发展轨迹
齐鲁艺苑(2017年6期)2018-01-09 07:46:58
小戏唱腔之“体” 略说
戏曲研究(2017年2期)2017-11-13 03: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