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正美
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最终目的是切实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加快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既充分反映广大农民群众的强烈文化需求,也充分体现出各级政府“执政为民”的崭新理念。在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过程中,基层(县乡)图书馆必须发挥积极作用,为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在当下农村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县乡图书馆要充分利用馆藏信息资源,利用图书展览、板报宣传、专题讲座等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新思想、新观念、新风尚,弘扬健康向上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提高农民群众思想素质,形成文明健康的社会风尚,让文明健康的精神文化活动占领农村文化阵地。要把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法律知识宣传普及到广大农民中去,教育农民知法、懂法、守法,科学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使农民真正成为农村村民自治中的主人,并能够正确处理竞争和协作、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保持广大农村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要根据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生产经营特点和生产需要,拓展服务的广度,加强定题跟踪服务,收集整理国内外技术市场信息,使农民拓宽思路、更新观念、改良技术,及时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广大农民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掌握专业技能,增强劳动能力,增加劳动收入,改善家庭生活,引导农民从体力型向技能型、专业型转变,培育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县乡图书馆要大显身手,以服务农民为宗旨,逐步形成由公共财政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格局。要形成一个由县、乡镇、村图书馆共同组成的辐射全区各个层面的资源高度共建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实行统一业务标准、统一服务规范,采用统一技术平台、统一检索,通借通还,上下协调、各负其责。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整合网上数字资源,建设专题数据库,为广大农民提供丰富、快捷的数字化文化服务。各行政村应该成为乡镇文化站(图书室)服务的重点。乡镇图书馆(室)在发挥图书馆(室)陶冶公众情操、提升农民素质的同时,还要注重利用好“农家书屋”来引导广大农民学以致用、学以致富,让广大农民深深喜爱图书馆、离不开图书馆。村图书室(农家书屋)可依托农村中小学、文化中心户、文化大院等,由乡镇图书室进行合理的资源调配,积极开展面向农村的社会阅读指导工作,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电子阅览室,让农民直接上网查询最新生产信息、科技信息、致富信息以及城市用工信息等,为农民开阔视野、获取网络信息提供极大便利。
省级文化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基层图书馆的总体规划与业务指导。建议制定县、乡、村图书馆的发展指标和评估标准,对办馆条件、藏书数量、基础业务建设、图书借阅、读者活动、参考咨询、信息服务、社会教育与培训等业务工作作出相应规定,使县乡图书馆的业务建设规范化、标准化,从而全面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