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奕
目前,中国话剧市场比较好的两个城市是北京和上海。作为江苏话剧的一员在这里我也谈谈自己对于这方面的一些想法。
自2001年江苏演艺集团吹响文艺改革的号角,江苏话剧院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一批活跃在舞台上的中年演员离开了舞台,演员结构出现了明显的断档。演出机制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变舞台经营为经营舞台”这对江苏话剧院提出了非常严峻的挑战。自话剧《世纪彩虹》以来,江苏话剧院已经有八年左右的时间没有属于自己的大型原创话剧,江苏话剧人的期盼,市场的严峻,让我不得不思索,我们的路在哪里,该去向何方?从另一方面来看,这同样给青年话剧工作者提供了施展自我的空间,是等待还是奋进,我选择了后者,拓展思路,广听意见,齐心协力,在逆境中打开市场,创造江苏的话剧品牌、话剧市场。
2008年以来,江苏话剧院创作了话剧 《左手温暖右手》、《危机逼近》、《老虎断案》、《最后的堡垒》,引进剧目《办公室有鬼1》、《办公室有鬼2》、《情圣》。率先施行无赠票承诺。开始,每场观众虽然只有七十多人,但是这种尝试却彻底打破以往的机制。不仅给予年轻的演员、编剧、导演提供了平台,更是打开了江苏商业演出的大门。
然而一个剧目的形成到呈现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需要诸多因素,从几个方面浅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自江苏演艺集团成立以来,对于剧目生产打破以前的惯例,给敢于挑战的员工以最大化的支持,从经济,到各部门通力协调,缩短无谓的程序,让新剧目在有序健康的环境中快速成长,并不惜重金请来业内有影响力的专家对项目进行指导。比如请来先锋话剧著名导演张广天,话剧金牌经纪人李东,打造前所未有的理想主义三部曲;演员竞争上岗。通过北京,上海,深圳,重庆以及维也纳的演出,获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邀请了著名话剧导演査明哲为江苏话剧院排演话剧 《青春万岁》。大大锻炼了演员队伍。虽然就眼前看,我们还有诸多不足之处,尤其是年轻演员还有许多稚嫩的痕迹;但是,我相信这是一种崛起的信号,一种落在实处的奋进,它必将会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进入我们的团队,也相信我们自身的队伍会得到充分的锻炼。“十年磨一剑”,但是不磨,就是一堆废铁!所以,通过好的机制我们可以和更多的艺术家进行合作,不再是坐井观天,孤芳自赏。
剧本是一剧之本,我认为编剧是在一个主题下,把自己对于这个主题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感受等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很多地方或多或少会留下自我的痕迹。而这会在某种程度上约束了导演,演员,舞美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其实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各个部门对艺术的呈现只是方式,手段不同,但都是在努力地丰富着最终的舞台呈现。尤其是年轻演员,他们的心灵敏感,单纯,对事件的表现力充满激情,充满灵动,充满火花,文字里无法描绘的东西在他们举手投足的瞬间就可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因此排练场同样也是剧目创作的最佳场所。话剧《左手温暖右手》排演尤为明显,邀请来的天津儿艺副院长马路导演,带领全体演员,把排练场作为试验田,导演和演员一起商量,互相刺激,从细微之处捕捉人性最美的一面,大大丰富了原作的情感点,最终演员演的得心应手,情感细腻,打动人心。由此可见,一个真正意义的话剧剧目,不是剧作家在家里闭门造出来的。而是全体同仁共同铸就的。
记得巴西足球队在一次痛失世界冠军回国时,机场上有一位球迷打出一条标语让我至今难忘:“和胜利同样重要的是失败了也要昂首挺胸”。这句话豪迈且深藏哲理。改革允许失败,那是因为前所未有,就必须有摸索的过程。话剧这种艺术形式本来就是一个争议的载体,无论其思想内涵,叙事方法,表演状态,舞美呈现,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它的不朽就在于它是在争议声中行进,因此它就算是步履蹒跚,也绝不会消亡。失败其实是一种阶段性的沉默,是为了更好的崛起而形成的铺垫。就像左手和右手的关系,当他们分离的时候是一种寻找,一种探索,当他们紧握的时候是一种汇聚,是一种打不破的胜利。
每一位艺术家在创作时都会用一种方法,就是把自己当作一位普通的观众来检验自己的作品。有时候为了加大,加重所谓的艺术呈现,我们苦思冥想,甚至进入死胡同。但我们忽略了真正的要素:观众。观众来到剧场观看话剧并不是来和你探讨学术问题的,他们是来完成100分钟快乐体验的。无论你在细节上如何论证的合情合理,但如果你没有丰富的表现形式,观众是不会认可的。所以观众是鉴证作品成败的最大因素。当全场观众和剧中人物同喜同悲的时候,就是对于你的作品最大的认可。最有力的支持。
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植根于民众。这个社会的进步更多是通过我们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寻找的一种感动,这种感动会照亮我们自己,在这种感动的牵引下不断进步。这种感动也同样能够召唤更多的观众进入剧场,和我们一起体味艺术带来的快乐,这不是我们艺术工作者最想要的吗?省委省政府近期对文化大力扶持政策的出台,给我们剧院呈现了一个新的平台。我们年轻的编导演将充满豪情登上属于他们的舞台。中国话剧百年的大幕缓缓关闭,新百年的大幕才刚刚拉开,我相信那些远去的大师们正站在天际看着我们,看着我们如何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