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新医正骨手法及中药离子导入联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2012-11-21 00:44韩雪松赵法章丁鲁李晓红魏秀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8期
关键词:正骨代偿椎管

韩雪松 赵法章 丁鲁 李晓红 魏秀华

新医正骨手法即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依据脊柱生物力学理论,纠正脊柱内外平衡,从而达到解除病痛的目的。我院自2009年至2011年三年间应用该手法及中药离子导入联合治疗各种类型腰椎管狭窄患者68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8例患者中男32例;女36例。年龄31~72岁,平均年龄42.3岁。经腰椎间盘CT检查:确诊腰3、4椎管狭窄16例;腰4、5椎管狭窄28例;腰5骶1椎管狭窄11例;两部位以上椎管狭窄13例;并发不同阶段椎体滑脱的7例(其中滑脱Ⅰ度以上的3例)。中药处方:采用炙川乌30 g;白芷20 g;川芎30 g;胆南星20 g;干姜30 g;肉桂30 g;赤芍20 g等文火煎汤备用。

1.2 方法 针对急性及亚急性神经根症状明显患者,首先采用中药离子导入腰部夹脊、循阳明经诸穴、阿是穴。依据新医正骨手法明确诊断脊柱出现力学异常椎体,采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纠正偏歪棘突,由此来纠正脊柱内部失衡或失代偿性稳定。采用针对脊柱及双下肢肌肉的康复训练方式来稳定脊柱的外部肌肉平衡,从而达到脊柱内、外平衡的代偿性稳定状态。

1.3 观察及评分标准 参考日本矫形外科学会下腰痛评分表,并结合“冯氏”新医正骨理论将“主观疼痛”按疼痛的不同程度分为1~5分,如果存在放散痛或马尾神经症状则减1分,减至最低1分。直腿抬高试验腿抬高程度代表神经根刺激的轻重,也分为轻重五个阶段,其中1分代表患肢几乎不能活动。将腰椎活动度及负重行走距离也分为轻重不同5个阶段。将5分视为治愈,将4分视为显效。

2 结果

68例病例各种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根据评分标准,主观疼痛的显效率67.6%;直腿抬高的显效率79.4%;腰椎活动度改善的显效率89.7%;负重行走距离改善的显效率为85.3%;总症状改善率为80.5%。其改善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分数评价对比(人数)

3 讨论

新医正骨理论认为:脊柱周围组织因跌、扑、闪、扭、冲撞、碾压而造成脊柱外肌肉与脊柱内椎体、韧带及小关节的失衡,这种失去生物力学的平衡造成脊柱周围软组织疼痛,间盘纤维环因该平衡的失调造成变性,导致髓核组织突入或膨出椎管内。韧带组织代偿性肥厚以维持脊柱的稳定,长期失稳造成椎体边缘处于损伤-修复-损伤的恶性循环当中,这也是椎体骨性增生诱因之一[1]。

理论认为,手法治疗无法改变椎管内容积,但是正骨手法能够通过调整后关节的稳定性从而改善脊柱失衡情况,使脊柱从失代偿转变为代偿,进而改善腰痛甚至神经根、马尾神经受压症状已为大多数人所认可[2]。仍有一部分患者治疗效果较差,分析原因可能为:①间盘,关节突关节变性,关节囊变性骨化,关节突骨性增生等情况导致手法治疗不能够改善小关节活动度,致使治疗无效或效果欠佳。②突出的髓核的钙化,骨化或与神经根粘连,治疗效果较差。③小关节囊松弛不稳定致使手法治疗后无法稳定到代偿位置,从而导致治疗效果欠佳。对第①②点通过手法已经无法改善脊柱后关节及椎管情况,第③点可以通过进行功能锻炼稳定内平衡。本次实验研究证实,大部分椎管狭窄患者不需要进行外科干预,依据生物力学基础,采取物理方式即能够达到治愈或减轻病痛的目的。

[1]冯伟,冯天有,王飞,等.脊柱定点转复位法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国骨伤,2008,21:529-531.

[2]冯伟,冯天有,王飞,等.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髓核对硬膜囊机械作用的临床对照试验.中国骨伤,2007,20:803-804.

猜你喜欢
正骨代偿椎管
首次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获得再代偿的影响因素分析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图说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中医针灸联合正骨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椎管内外节细胞神经瘤CT与MRI诊断
椎管内大范围囊虫病1例
讲述正骨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