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萱 邸军生 (天津市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天津 300070)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改变,不合理的饮食习惯、缺乏锻炼、营养过剩等,成为经济迅猛发展的产物,由此引发的糖尿病也成为人群中好发疾病之一〔1〕。由于糖尿病目前尚无彻底的治疗方法,控制饮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对于延缓糖尿病病情发展尤为重要。本文选取了部分糖尿病患者,对其进行了社区干预试验。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中心的两个居委,分别作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体检筛查出的符合国际糖尿病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了精神异常或由于某些原因不依从配合者。干预组60例,女23例,男37例,年龄61~86〔平均(73.0±3.9)〕岁,病程1~10年,平均(5.2±0.9)年。对照组52例,女20例,男32例,年龄61~86〔平均(72.0±2.4)〕岁,病程1~10年,平均(5.1±1.1)年。两组患者病情、病程、生活习惯、文化水平、经济水平以及其他伴随疾病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较好的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仅进行疾病的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除给予相关治疗外,还给予相关的干预,随诊干预时间1年。
1.2.1 健康教育 每月举办健康教育讲座、糖尿病预防知识讲座,发放糖尿病相关宣传品,宣传健康保健知识。观看录像宣讲糖尿病预防知识的相关课程,其内容包括饮食习惯、运动锻炼、药物治疗、定期血糖监测对糖尿病的影响。
1.2.2 饮食指导 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提倡少食多餐,杜绝暴饮暴食。多食高纤维食物,建议食用粗粮类食物,多吃蔬菜,少食含糖量高的食品。按照个人情况制定饮食计划,规律饮食,控制体重。过于肥胖者,建议适当减轻体重。
1.2.3 运动指导 提倡有氧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慢跑、骑自行车等,循序渐进,杜绝剧烈运动。减轻体重,适量锻炼,定期监测血糖。
1.2.4 用药指导 向患者介绍降糖药的相关用法和注意事项,嘱咐患者按时服药,不得任意更改用药剂量和种类。指导患者血糖、尿糖的自我监测方法,定期监测血糖,并做好记录,以便评价药物治疗效果。一旦出现不适或异常,及时就医或联系咨询。
1.2.5 心理指导 多数患者由于糖尿病治疗效果差、并发症多、生活质量降低等因素,而产生恐慌、担忧、抑郁等负性心理问题,所以在干预过程中,应及时耐心开导患者,列举成功案例,关心患者,消除消极因素。鼓励患者正面面对疾病,建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嘱咐家属细心观察患者的心理以及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及时开解。
1.2.6 自我监测 指导患者血糖、尿糖的自我监测方法,定期监测并做好记录,以便评价药物治疗效果。一旦出现不适或异常,及时就医或联系咨询。
1.2.7 观察指标 ①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②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据资料以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干预组实行社区干预后,其FPG、2 h PG、HbA1c、血浆TG、TC等变化较明显。对照组试验前后血浆TC、TG变化无显著性差异,血浆TC,TG实验前后无显著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各项检测指标结果比较( s,n=60)
表1 两组干预前后各项检测指标结果比较( s,n=60)
与干预前比较:1)P<0.05
干预后干预组 9.44±1.70 6.23±0.531)12.33±1.45 7.20±1.081)8.82±1.00 5.47±0.301)6.36±0.70 5.22±0.501)2.36±0.89 1.51±0.431)组别 FPG(mmol/L)干预前 干预后2 h PG(mmol/L)干预前 干预后HbA1c(%)干预前 干预后TC(mmol/L)干预前 干预后TG(mmol/L)干预前对照组 9.62±1.60 6.84±0.33 12.06±1.45 9.23±1.27 8.76±1.05 6.83±0.43 6.29±0.56 6.26±0.47 2.48±0.83 2.47±0.53
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据统计,糖尿病的发病率以每年1%的速度增长,并且糖尿病可以引发感染、肾衰竭、失明、心脑血管疾病等,成为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常见慢性病之一〔2,3〕。由于目前尚无彻底的治疗方法,所以必须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管理和监督。
糖尿病是一种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病人在无突发并发症的情况下一般不选择住院治疗,医院监测干预很难实现,这就体现了社区干预的重要作用〔4〕。社区干预以促进和维持健康为主要目标,对特殊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监督管理等干预措施,实现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的医院外交流的〔5〕。
本次研究表明,干预组后干预糖尿病患者的FPG,2 h PG、HbA1c、血浆TC、TG水平均显著下降,其作用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证明社区干预的相关措施,如健康教育、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对预防糖尿病复发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但同时在干预过程中也要根据患者的知识水平、个体差异实施个体化干预,同时对干预的时间及干预方案的有效性进行观察,及时调整,从而提高干预效果。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有限,多不能采取有效地措施预防糖尿病的发生,而糖尿病的进展以及并发症的发生与否与血糖控制的好坏有直接的关系〔6〕。因此,对糖尿病病人进行适当的社区干预,可以有效缓解糖尿病的进展,对糖尿病并发症也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1 高秀芹,肖建彪,吴 浩,等.社区团队模式在社区糖尿病健康管理中的效果评价〔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2):2776-7.
2 陈丽斌,朱 敏.2型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行为干预效果的调查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4):28-9.
3 贺亚男.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J〕.当代护士(下旬刊·专科版),2011;21(5):149-51.
4 陈敬欢,邓晓霞,张 卓.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分析〔J〕. 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23(8):2618-20.
5 吴春林.社区干预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2):412-3.
6 范丽凤,潘长玉,田 慧,等.全程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的建立与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4):2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