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慧 徐光兴
近年来,控制源作为一个重要的影响人的心理行为的因素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首先控制源指人们对影响自己生活和命运的那些力量的看法与信念,在价值观层面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其次,控制源作为个人性格行为和实践结果关系的泛化性期待,在行为的层面对人产生影响;其三,控制源不仅是人对活动与结果的倾向,它还是人格特征的重要成分,它是对人的心理与行为长期发挥作用的一种心理力量[1]。目前有些研究已经探讨了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及相关因素与人的焦虑情绪、孤独感、抑郁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研究发现高考学生家长焦虑情绪与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有显著相关[2]。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各因子与青少年焦虑情绪也有显著相关性[3]。5~6岁幼儿的社交焦虑感、孤独感与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及各因子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4]。本研究拟通过对4~6岁幼儿行为问题与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的关系进行研究,以便为行为问题儿童进行早期干预以及改善父母的抚养行为、教育方式,提高抚养质量提供实证依据。
1.1 对象 采取随机抽取兰州市4所幼儿园95名幼儿和他们的父母作为研究对象,剔除无效问卷,实际回收有效问卷92份。从年龄分布看,4岁组30人,5岁组30人,6岁组32人;男孩45人,女孩47人。父母平均受教育程度:初中及小学以下5人,中专以下51人,大专以上36人。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①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PLOC):PLOC从心理控制源角度出发,评定父母教育子女的成功与失败,评定内容涉及到父母责任感、教育成效以及对控制的看法。根据需要对PLOC进行适当的修订,删除不适合本研究的条目,修订后PLOC包含37个项目,4个因子:教育成效、父母的责任、子女对父母生活的影响以及父母对子女生活的控制[5];② 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该问卷包括一般健康问题和行为问题两方面。行为问题包括A行为(非社会行为)和N行为(神经症行为)两部分。问卷采取3级评分制,从来没有记0分,症状轻微记1分,症状严重或经常出现记2分[5];③ 家庭情况调查:问卷包括对父母受教育程度、职业、家庭收入等情况的调查,同时也调查了被试儿童年龄、性别。
1.2.2 施测方法 在家长接送孩子时,由研究者和幼儿园老师当面将调查问卷交给家长,并交代相关的指导语和注意事项,由家长带回家后填写,填写完后第二天即由老师和研究者回收。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for Windows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依据资料分别采用Spearman相关、多个独立样本t检验及单因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来分析各因子对儿童行为的影响。
2.1 儿童行为问题与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各因子之间的关系见表1。
表1 幼儿行为问题与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的关系(n=92)
表1可见,父母对子女行为的控制因子与儿童的非社会行为和神经症行为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θ=-0.394,-0.312;P<0.01),父母的责任因子与儿童的非社会行为也呈显著的负相关(θ=-0.227,P< 0.05)。
表2 受教育程度不同水平下幼儿的行为问题与父母对子女行为控制的相关
表3 非社会行为不同水平下心理控制源各因子方差分析
表4 神经症行为不同水平下心理控制源各因子方差分析
表2是根据父母受教育程度水平与父母对子女行为的控制及儿童行为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不同教育水平下控制源因子与儿童行为问题的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父母对子女行为的控制因子与儿童两类行为的相关性越明显(双尾检验显著)。父母受教育程度在小学与初中的水平上,父母对子女的控制行为与儿童行为问题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父母受教育程度在中专及高中的水平上,父母对子女的控制行为与儿童行为问题在非社会行为因子上存在显著相关(θ=-0.346,P<0.05),但是在神经症行为上没有显著相关性,父母受教育程度在大专以上的水平上,父母对子女的控制行为与儿童行为问题在非社会行为(θ=-0.412,P<0.05)和神经症行为(θ=-0.554,P<0.01)两方面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2.2 儿童行为问题不同程度下父母对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各因子方差分析 在儿童非社会行为不同水平下,见表3,父母对子女行为的控制因子存在明显的不同(F=3.863,P<0.05),方差分析表明父母对子女行为控制因子是心理控制源中对儿童行为最具影响力的因子。
表4可见,在儿童神经症行为不同水平下,父母的责任因子存在明显的不同(F=3.728,P<0.05),说明儿童的神经症行为与父母的责任存在密切关系。
非社会行为也叫做消极的社会行为,是指可能对他人或群体造成损害的行为和倾向。具有非社会行为的幼儿经常会表现出不愿听老师的教导,多动、攻击性、社会退缩等不良行为。从结果分析中可以看出,父母对子女行为的控制越有效,幼儿的行为问题就越少。对于幼儿来说,父母是其社会行为的指导者和影响者,父母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子女,而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孩子身上就通过外显的行为表现出来。
幼儿的神经症行为主要通过幼儿在生活习性方面的一些行为障碍所反映出来,集中表现在儿童拒绝上学、经常烦恼、易激怒、害怕新环境等。影响幼儿的神经症行为的因素很多,从结果分析中可以看出,幼儿的神经症行为与父母对子女行为的控制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日常生活中,儿童表现出烦恼、哭闹、易激怒等神经症行为,父母如采取冷漠、忽视的态度,对子女缺乏关注和肯定,儿童的神经症行为就会越加严重。这种不当的对子女行为的控制方式使子女很难对父母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由此而产生的恐惧感和孤独感正是幼儿产生神经症行为的基础。这一结果与SA MiIler的观点具有一致性[6]。父母受教育程度与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的相关分析表明,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父母对子女行为的控制因子与儿童两类行为的相关系数越大,表明父母对子女行为的控制与影响也就越强,相应的幼儿非社会行为和神经症行为也就越弱。由此说明文化程度高的父母其行为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因而也就能够更有效的对幼儿的行为问题进行控制和影响。
[1]童杰辉.孤独、抑郁、焦虑与心理控制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9(3):196-200
[2]桑文华.心理控制源及相关因素对高考学生家长焦虑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2):213-215
[3]于雪竹.青少年焦虑与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及应对方式[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12(1):100-113
[4]郑名,路娟.5~6岁幼儿社交焦虑、孤独感与父母的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的关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8,15(1):84-88
[5]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58-59,341-343
[6]Miller S A.Parents attributions for their children’s behavior[J].Child Dev,1995,66(6):1557-1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