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寒潮、下滑、积压、滞销、焦虑、观望……这是近期社会舆论聚焦煤炭市场使用频度最高的词汇。
港口与电厂存煤数量不断攀升, 屡创新高,而煤价则一路下跌,严重滞销,煤矿企业千方百计拓展销路,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加紧调研,寻求对策,社会舆论则紧密跟进,多角度予以解读和评述……一时间,危机之下的煤炭市场,喧嚣中显出几分凝重,陡增几分寒意。
近十年来,在宏观经济整体趋好的大背景下,煤炭行业可谓一路顺风顺水,风光无限。 岂料,近几年“供需整体平衡,略显宽松”的市场形势陡然变局,自今春以来,煤市转向下行,宛如遭遇一场始料未及的“倒春寒”,寒意迅疾弥漫,整个市场都可感到一种肃杀之气。 业界普遍判断,此次危机远胜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时的情形,危机如何发展,市场何时复苏,都尚难研判。
市场是无情的,但也是最公正的。 市场的波动起伏有其诡谲神秘、难以掌控的一面,但也有其内在的合乎规律的逻辑与机理。 只是一些促使危机爆发的诸多“合理”诱因常常被忽视罢了,特别是当一个行业在加速扩张的过程中。 从这个意义上讲,在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的重要历史节点上,直面危机, 在众声喧哗中以更为理性的态度解析危机的内在机理,正视沉疴与积弊,寻求应对危机的有效策略,引领煤炭工业理性、有序、平稳发展,是危机带给我们的一大课题, 更是煤炭人不容回避的历史使命。
以前是“电求煤”,现在成了“煤求电”。 公关饭局上频频举杯的是煤炭厂家,而电厂一方则底气十足。
煤市,正遭遇近十年来最严峻的“反季”寒潮。
秦皇岛港地处渤海之滨, 扼东北、 华北之咽喉, 是我国北方著名的天然不冻港。 这里海岸曲折、港阔水深,万吨货轮可自由出入。 秦皇岛港是世界第一大能源输出港,是我国“北煤南运”大通道的主枢纽港,担负着我国南方“八省一市”的煤炭供应,被称为“国家经济的晴雨表”。
往年, 拥有十余公里海岸线的秦皇岛港在迎峰度夏时节,煤炭炙手可热,港口异常繁忙。 今年,此种情形戛然而止。 堆积如山的滞销煤与港口寥寥可数的运煤船形成巨大反差。 “煤满为患”——这让人不由得与《多收了三五斗》《丰收》等现代文学名篇所展示的情景相联系,个中情形耐人寻味。
从5 月份开始,秦皇岛港煤炭库存急速攀升,每周约80 多万吨的净增量,让秦皇岛港这个拥有世界最大煤炭专用堆场的港口,也颇显窘迫。 6 月17 日,秦皇岛港煤炭库存一度达到942 万吨,超过了2008 年11 月19 日创下的941.5 万吨纪录。
虽然秦皇岛港最大堆存量可达1042.5 万吨,但存量如果达到800 万吨的时候, 就会影响到正常的装卸作业。 惯常的做法是,港口会采取一些疏港措施和铁路发运限制政策等,以缓解港口压力。目前, 尽管秦皇岛港口实施了包括限制火车运煤等应急措施, 库存略有下降, 但存量仍属同期高位, 截至7 月3 日, 秦皇岛港口煤炭库存885 万吨, 这比之前6 月30 日858.5 万吨的库存又上升了将近30 万吨。 随着高温酷暑天气的增多,煤炭进入自燃高发期,港口面临严峻的消防压力。
秦皇岛港口的情形如此, 环渤海湾的其他港口情形亦如此。 这些北煤南运的枢纽站,现在都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是:煤积如山,无船靠岸。
7 月7 日,记者致电神华集团天津港,据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过去,神华在天津港的煤炭仓储量为20~30 万吨,每天外运10 万吨左右,出入基本可以达到动态平衡。 而目前,由于销量锐减,库存达到100 万吨的极限高位。
市场的陡然变局,煤炭企业损失巨大。 煤炭堆放在港口,需要支付堆场费、降温灭火、管理等费用,随着时间的推移,煤炭热值的降低,更需对煤价做减值处理。 以堆场费为例,秦皇岛港前10 天每天为0.2 元/吨,后10 天每天为0.3 元/吨,一万吨煤每天的堆场费就达2000 元~3000 元。
港口煤积如山,电厂库存亦在高位徘徊。 秦皇岛煤炭网煤炭财经数据显示,6 月初, 全国重点电厂存煤9134 万吨,存煤可用天数为27 天,其中华东电网存煤可用天数为24 天,广东电网存煤可用天数为23 天。 7 月初, 主要沿海电厂电煤库存1548 万吨,存煤可用天数25 天,高于去年同期接近6 天,且电厂普遍未达到满发状态。
电厂库存殷实,购买动力不足,导致港口煤炭外运受阻。 市场的此消彼长之际,买卖双方的地位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以前是“电求煤”,现在成了“煤求电”。 据说,一个颇具戏剧性变化的情景是,公关饭局上频频举杯的是煤炭厂家, 而电厂一方则底气十足,对于煤质的要求更为苛刻,对于付款方式也掌控了绝对的话语权。
与港口煤炭积压滞销相对应的是, 近期煤炭价格不断下挫。 7 月4 日,海运煤炭网指数中心发布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显示:本期5500 大卡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报收为676 元/吨,较前一期再次大幅下降26 元/吨,较之年初的800 元/吨已有124元/吨的降幅。 而这已经是环渤海地区5500 大卡市场动力煤的综合平均价格连续第9 周下降。
市场打一个“喷嚏”,运输环节、中间商、生产企业等都要“感冒”。 由于市场急转直下,许多前几年在煤市上获利颇丰的贸易商损失惨重, 迫于压力,他们有的在观望等待,惨淡经营,有的干脆抽身逃离,另谋生路。
近年来,随着煤炭开采的西移,催生了西部运输业的快速崛起。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蒙冀交界处的兴和县,是远近闻名的运输大县,过去10 年,借着蒙煤大量外运的市场机遇, 兴和县的营业性货运汽车一度达到2 万辆。 据悉,今年随着煤炭市场的急剧萎缩和运价大幅下跌, 全县境内至少70%的车辆停运。 前几年,记者在内蒙古准格尔矿区采访时,所见到的堵塞几十公里的运煤车长龙,今年不复再现。 曾因运煤车辆严重堵塞而广受关注的京藏高速大动脉,也是一路畅通。
在市场严寒的侵袭下, 煤炭行业盈利能力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以山东省为例,据山东省煤炭工业局介绍,今年初以来,受国内外复杂经济环境影响,山东省原煤产销量稳步增长,但利润呈现下滑态势。 今年前5 个月,山东省煤炭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52 亿元,同比增长22.3%,增速回落7 个百分点,其中省内商品煤销售收入为415.6 亿元, 基本为零增长,增速回落7.4 个百分点;实现利税279 亿元,同比下降2.19%;实现利润145 亿元,同比下降11.1%。
山东省的情况并非个案。 河南省一些煤企的情况也比较严峻。 据悉,与去年同期相比,河南义马煤业集团煤炭销量大幅下降, 煤矿场存了几十万吨,受此影响,今年前四个月义马煤业利润同比下降65%。 而河南的其他三家大型煤炭集团业绩也不好看,其中两家出现亏损。 河南省煤炭运销协会有关人士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目前煤价下行很快,从年初到现在,河南煤炭企业的利润已经下降了30%~40%。
煤炭大省内蒙古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据当地媒体披露,目前,由于煤价大幅下滑,包括乌海市、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达拉特旗等地在内的大量煤矿或限产保价或停产, 准格尔旗也有多家煤炭企业间歇性停产整顿, 整个鄂尔多斯市所属旗县区煤炭企业煤炭都陷入滞销困境。
面对严峻的市场压迫, 许多煤企加紧调整产业布局,谋求本行业之外拓展,如山西焦煤集团跨行业进入生猪养殖领域,引起业界一片哗然。另一些煤企则又惯常性地祭起裁员降薪大旗,以应对危机。
业内有消息称, 继2012 年4 月份降薪10%后,中煤能源全矿区员工在5 月份再次降薪10%,矿区还将在基层员工中进行裁员; 山西焦煤集团下属煤矿亦变相降薪,原先由集团100%核发的工资变成30%由各煤矿各自承担。 永煤集团和义马集团打算降薪20%, 郑煤集团和河南煤化集团已有降薪计划,领导层降薪可能超20%。
对此, 记者日前特意致电中煤平朔公司安太堡露天矿咨询内情。 据该矿一位部门主管讲,目前矿里没有进行裁员, 而干部员工的薪资的确进行了明显下调。 “现在的市场形势的确不太好,我去年同期工资一万元多一点, 今年6 月份工资刚发到手,只有8000 元”。
为应对困局,近期,煤炭行业协会和行业管理部门加紧调研,以防止市场大幅波动。 5 月31 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紧急召集神华集团公司、 中煤集团、开滦集团等大型煤炭企业,召开煤炭企业经济运行分析座谈会,研究当前的问题。6 月1 日,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长魏鹏远前往陕西榆林调研,研究当地煤炭运销市场状况,积极寻求应对策略。
危机仍在发酵。 而有关此次危机的影响及煤炭行业今后的发展趋势,也引发业界的广泛热议,持较为审慎观点的人士认为,以此次危机为标志,煤炭行业的拐点已经来临,行业盈利能力将下降,煤炭行业十年“黄金发展期”业已结束。 而一些对行业发展前景较为乐观的人士指出, 作为国家的支柱性能源, 煤炭行业的压倒性优势地位短期内无法被撼动,经过危机的洗礼,全行业将作出相应调整,今后的发展有望纳入平稳、有序的轨道。
持较为审慎观点的人士认为,以此次危机为标志,煤炭行业的拐点已经来临,行业盈利能力将下降,煤炭行业十年“黄金发展期”业已结束
对行业发展前景较为乐观的人士指出,作为国家的支柱性能源,煤炭行业的压倒性优势地位短期内无法被撼动,经过危机的洗礼,全行业将作出相应调整,今后的发展有望纳入平稳、有序的轨道
本次煤炭市场危机出现既有外因,又有内因;既有宏观问题,也有微观问题,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
市场的变化是遵循其内在的机理和逻辑的。可以说, 煤市骤然逆转, 遭遇寒潮, 是积多日之“寒”、多方之“寒”的结果,从中可以理出一些清晰的线索和脉络,其端倪也早已显现。
煤炭企业战略管理专家、 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 兖矿集团战略研究院院长牛克洪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年初开始,他就注意到了市场的变化和危机可能出现, 相继撰写了相关文章提出警示和应对之策。
牛克洪认为,这次煤炭市场下滑与1998 年和2008 年煤炭市场危机差别明显。 1998 年前后我国煤炭市场出现的危机, 主要是国内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失衡,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放缓,煤炭市场需求不足, 而煤炭工业部撤销, 煤炭企业刚刚下放地方,全国煤炭企业数量多,经济规模小,经营分散,生产力水平低,竞争力和自控力较弱,煤炭企业陷入极度困难境地。
2008 年危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 曾一度影响中国出口市场,危机爆发后,国家果断出动4 万亿投资加之地方、企业配套投资,特别是“铁、公、基”建设掀起高潮,迅速拉动了中国内需市场,这个时期煤炭市场波动不大,危机表现不很严重,保持了煤炭市场平稳过渡转而上行,持续向好发展。
而这次煤炭市场危机与前两次危机有很大的不同, 本次煤炭市场危机出现既有外因, 又有内因;既有宏观问题,也有微观问题。 业界众多专家和社会舆论普遍认为,这次危机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
从世界经济的发展来看, 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及欧债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低迷,需求不旺,影响到中国出口。 官方数据还显示,今年1-5 月进出口总额、 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同比分别仅增长7.7%、8.7%和6.7%, 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9.7 个百分点、16.8 个百分点和22.7 个百分点。出口增幅萎缩影响了中国一大批外向型企业发展, 这些外向型企业或关闭、或下滑、或不景气又减少了用电量,用电量下降又影响了火电生产,电厂减产进而降低了用煤量。
从国家宏观经济层面来分析,进入“十二五”,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 以及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节能减排全局考虑, 国家适度下调了GDP发展目标,并实施了积极的宏观调控政策,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回落式增长给煤炭需求带来较大影响。
今年以来,宏观经济寒意持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零售总额三大指标增速总体均呈下降态势。 发电量的增长速度也随之由去年同期的两位数回落至个位数, 尤其是占发电量八成以上的火电, 今年4、5 两月更是出现了0.4%和1.5%的同比负增长,导致电煤滞销。 今年上半年,钢铁、建材和化工等其他主要耗煤行业也都陷于用煤增幅降低的境地。
6 月1 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PMI 数据。 5 月PMI 为50.4%,一改连续多月回升的趋势,创下了今年以来的新低。 这表明,我国经济仍存在下行风险。
7 月6 日至8 日,温家宝总理在江苏就当前经济形势进行调研时指出, 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总体上是平稳的,但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要进一步加大预调微调力度。 国家宏观经济走向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到煤市的变化。 据预测,“十二五”后几年煤炭消费需求量年均增幅约在4%~6%之间。 煤炭供给增幅大于煤炭需求增幅,价格上涨动力减弱。
从煤炭行业自身来讲,进入21 世纪随着煤炭市场看好, 煤炭企业及相关企业纷纷进入煤炭行业抢占煤炭资源,加大资金投入,全国“十五”期间煤炭采选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2253 亿元,“十一五”期间投资总额达12489.7 亿元,“十一五”投资额是“十五”的5.54 倍,相当于新中国成立55年煤炭投资总和的2.8 倍。 进入“十二五”第一年2011 年投资4897 亿元,同比增长29.9%。 快速开发建设煤矿,迅速积聚了巨大的煤炭产能,煤炭产能过剩已隐约显现。 在未来国家宏观经济增幅降低和市场需求减少的情况下, 煤炭供大于求产能过剩的矛盾将更加显现。
此外,进口煤的大量涌入和水电的“给力”,也加剧了国内煤炭市场的萎缩。
由于更高的性价比,目前,福建、上海等地众多沿海周边电厂,纷纷选购国外的煤炭。 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煤炭分析师安志远披露,5 月份,中国进口煤炭2617 万吨,比前一月增长了62.3%。而今年1 到5 月,中国进口煤炭11273 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7.8%。 据预计,今年中国煤炭进口量将突破3 亿吨。
南方今年雨量充沛,1~5 月, 全国规模以上水电厂累计发电量2226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8%,5月份水电发电量666 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31.1%,相比5 月火电发电量同比负增长,真可谓“水火两重天”。
值得一提的是, 由于美国在页岩气开发利用上的成功,在全球能源市场掀起了一场革命。 在过去15 年来,美国的页岩气开发成本已经累计下降85%,促进天然气价格大幅下降。
据煤炭市场专家黄腾分析, 美国天然气价格的下跌,导致美国煤炭需求低迷,去年四季度全美煤炭消费已创16 年来新低。 大量的美国煤炭寻求出口,这是今年我国国内煤炭价格下跌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在, 市场终于以严厉的手段作出惩罚性的回击。 危机面前,煤矿企业只有摒弃增产扩能这种单向度发展思维,或许才是实现自我救赎的开始。
煤市骤遇寒潮,犹如遭遇当头棒喝,迫使全行业不得不进行理性而深刻的反思——特别是需反思不断攀升的产量问题。
6 月26 日, 英国石油公司 (BP) 在北京发布《BP 世界能源统计年鉴》,回顾了2011 年国际能源市场的总体情况。 《年鉴》显示,不论是产量还是消费量, 煤炭都是2011 年增长最迅速的化石能源,其中,全球煤炭产量同比增长6.1%,轻松超过过去十年平均值(4.9%)。 产量的增长主要来自中国,中国煤炭产量在全球产量中的份额提升到50%。
“宏观经济下滑、进口煤炭猛增是引发此次煤炭寒潮的直接原因, 但在这背后还有另外一个潜在因素, 那就是煤炭产能的严重过剩……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 宏观调控的重拳也应该落到煤炭行业头上。 ”
——这是《中央电视台》近日在报道煤炭市场时的一段评论语。
市场危机无论包涵多么深奥的经济学原理,其实最简单的道理就是供需失衡。 需求不振,供大于求——这是这次煤市危机的核心问题。
产能过剩! 这是全煤行业不容回避的严峻现实问题。
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近几年来煤炭行业的发展态势,“加速扩张”应当最为恰当。
从2001 年到2011 年, 被誉为中国煤炭工业十年“黄金发展期”,在这十年间,中国煤炭行业资产总额增长了8 倍,净资产增长了9.5 倍,产品销售收入增长了20.9 倍,利润总额增长了103 倍。
也是在这十年左右时间, 全国煤炭产量由10多亿吨猛增至2011 年的35.2 亿吨,年均递增2 亿吨左右。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仅最近六年来,煤炭行业累计完成投资接近1.7 万亿元, 约增加20 亿吨煤炭产能,其中除5 亿吨在“十三五”期间释放外,其余15 亿吨均在“十二五”期间释放,产能过剩的压力将越来越大。
目前,一些主要产煤省区资源整合、企业兼并重组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新建的一大批现代化矿井陆续投产,产能将在近年内集中释放。 煤炭总量过剩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
“这几年新疆、 内蒙古等地新开了多少煤矿!所有的大集团都在跑马圈地,都在加速扩张,简直到了无序的程度。 所有企业都抱着资源越多、产量越大、赚的就会越多的心态,极力扩产,甚至超产,产量能不过剩吗? ”中煤集团一位基层煤矿管理人员对记者如此感慨。
诚哉此言! 可以说,目前的煤炭企业都有一种追“量”逐“大”的发展思维和心态。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无论是集团公司还是基层矿井,在年度报告中无一例外地将提升产量作为重要经济指标,在稳产、增产上严加考核。
正当此次煤市危机不断蔓延的时候, 记者注意到, 山西某煤炭集团公司一产能达600 万吨的新矿井竣工投产,高调亮相。 相关报道称,该矿井将为集团公司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能源品牌企业, 全力冲刺世界500 强培育新优势, 形成新示范。 在目前严峻的形势下,新矿井的前景怎样,有待时间来检验。 而全行业这种加速扩张的态势,还在继续进行。
利益招来大批觊觎者。 近年来,随着煤炭市场强劲好转,大批非煤企业纷纷涉足煤炭开采,并极力扩大产能。 据悉,2010 年,五大发电集团通过参控股实现的煤炭年产量达3 亿吨左右, 相当于电力耗煤总量的20%。2011 年,五大发电集团产煤已达2.26 亿吨。 2012 年,五大发电集团将继续稳步推进煤炭板块的投资和建设项目。 而根据五大发电集团煤炭发展计划,到2015 年,其煤炭自给率将达到30%~50%,甚至更高。 除五大发电集团外,目前涉煤央企总数已有20 余家。 非煤企业大量“触煤”,进一步加速煤炭总量快速扩张。
事实上,由中国工程院和行业专家完成的《我国煤炭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分析认为:综合考虑我国煤炭资源开采条件、科技发展水平、生态环境承载力、水资源、煤矿安全、运输条件等多因素分析,到2020 年,我国科学的煤炭生产能力应在38 亿吨左右。 然而,与之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从全国各省区煤炭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情况看,各省区规划到2015 年煤炭总量就超过了42 亿吨。
产能过剩问题其实早已引起国家行业管理部门的重视,并频频发出警示。 记者近年参加的多场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会议上, 协会有关领导都会强调产量问题, 呼吁煤矿企业在保障能源供应的情况下, 要依据资源条件、 区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煤矿安全保障条件以及市场需求等现实因素,科学规划产能和组织生产, 以免产能过剩导致煤炭经济运行出现大起大落。
现在, 市场终于以严厉的手段作出惩罚性的回击。 危机面前,煤矿企业只有摒弃增产扩能这种单向度发展思维,或许才是实现自我救赎的开始。
要按照用户的需求来组织煤炭的生产和供应,要保住、保足、保好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减少需求不大产品的市场份额,以求得市场平衡
煤炭企业只有把市场下行的压力转化为主动应变的动力,从内部寻求突围,作出调整,积极应对,才能有效化解危机。 市场不振之时,亦是调整提升的良机。
李嘉诚曾说过一段经典的话: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 人生亦是。 如果等待别人从外打破,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能让自己从内打破,那么你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
企业何尝不是如此! 外界市场的冲击是压力,内部破茧而出是新生。 如果企业不想因外界市场大浪淘沙般的冲击而衰退、倒闭,成为别人的“食物”,那么只有主动从内部突破,获得抗击冲击的“耐力”和“免疫力”。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时, 中国外贸出口受阻,波及到煤炭市场。 其后,政府紧急采取投资刺激政策,迅速拉动内需市场,使煤炭行业平稳渡过危机。
此次煤市遭遇寒潮后, 有些媒体呼吁政府出手相助,许多煤企也期盼政府像2008 年时采取一揽子投资刺激政策,拉动内需,振兴煤市。
出口、 消费和投资向来被看作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基本成为一种发展模式。 目前,出口受阻,消费乏力,似乎只有依靠投资了。
然而,许多经济学家认为,短期内政府投入巨资刺激内需的政策不可能实施。 因为巨额投资的弊端是明显的, 比如导致产能过剩, 环境成本增加,通货膨胀,资产泡沫等等。 巨额投资救市犹如为市场注入“兴奋剂”,其实是饮鸩止渴。
6 月15 日,《人民日报》刊发重磅文章——《稳增长不能期望4 万亿》, 文章报道6 月14 日多位业内权威专家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召开研讨会,就“如何实现稳增长”进行深入探讨。 该文在某种意义上具有政策风向标的意味。
在上述研讨会上,针对当前经济下滑的情况,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贺铿指出:“面对眼下的情况,千万不能着急。 理论界普遍提出绝对不能再搞‘四万亿’投资,大家的认识空前统一,这非常好。 ”
显然,由于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政府的宏观投资政策将会更加审慎而理性, 也将更加科学和务实。 煤炭企业等待政府投入巨资救市的心态是不足取的,也是非常被动的。 煤炭企业只有把市场下行的压力转化为主动应变的动力, 从内部寻求突围,作出调整,积极应对,才能有效化解危机。 市场不振之时,亦是调整提升的良机。
事实上,一些企业由于应变在前,举措得力,成功抵御了市场风险。
如今年年初以来, 冀中能源集团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突出提质增效,实施精煤战略, 主业的产品档次和产业现代化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各产煤子公司通过矿井技改挖潜、装备升级,生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 同时,各子公司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妥善把握发展的节奏和力度,将区位优势、市场优势和产业协同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今年前5 个月,实现利税52 亿元,同比增长4%。
目前,为了应对市场颓势,内蒙古、山西、河南等地的煤炭企业纷纷采取“限产保价”措施,下半年,山东等地的企业也可能被迫限产。
限产保价只能解一时之困, 其实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业界权威人士指出,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煤炭企业应当变增加产量为提高发展质量,以创新为驱动, 大力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核心竞争力,稳中求进。
今后,煤炭企业要对市场进行科学预测,在此基础上,要围绕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坚持眼睛向内,加强管理,挖掘潜力,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控制质量等方面下功夫。
在提高效率方面, 主要是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合理生产布局,提高矿井技术装备水平,加紧与信息化融合;在降低成本方面,主要从人工、安全、材料、设备、资源、环境、拆迁、资金、税费等方面优化大成本结构, 在确保满足安全生产和职工幸福指数的前提下,强化管理,节支降耗;在控制质量方面,主要是根据用户需求,通过煤炭洗选、配比和深加工等措施,优化产品结构,确保用户产品质量。
另一方面,业内人士指出,政府部门应从宏观调控和为企业创造发展环境两个方面做好工作。
政府要强化国家《煤炭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实施的严肃性,以“规划”为行动纲领,在煤炭地域布局调控、产能限制、产业发展方向引导等方面加大行政力度,确保“规划”落实到位。
同时, 政府要着眼为煤炭企业减赋和有序竞争创造条件,如清费立税、电煤价格并轨、加快去消铁路建设基金和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等。 继续推进煤炭企业更高水平的重组整合, 加大力度引导和推动煤炭与上下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引导煤炭企业着眼大局自律自控发展, 有序推动实施煤炭企业“走出去”国际化战略。
着眼当下,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指出:煤炭企业要控制产量,把那些不符合目前市场需求的产量压下来。 在目前市场相对宽松的情况下,在调整结构中要把握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按照用户的需求来组织煤炭的生产和供应, 要保住、保足、保好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减少需求不大产品的市场份额,以求得市场平衡。 概括起来讲,要把握好三点:控制总量,增收节支,保证资金链正常运行。
“信心比黄金更宝贵”。 增强信心,内部发力,提升自我,以“为”化危,这是煤炭企业应对危机,实现自我救赎的全部要义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