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内394例麻痹性痴呆病例荟萃分析

2012-11-18 13:22:44胡满基陈圣祺顾逸民
四川精神卫生 2012年1期
关键词:脑萎缩梅毒阳性

胡满基 陈圣祺 伍 毅 姜 超 王 鹏 顾逸民 孙 明

近20 年来,国内麻痹性痴呆(general paralysis of the insane,GPI)的发病率逐年增多。由于少见,诊疗机会很少,误诊率高,如及早诊断,对其预后有积极的意义。笔者借鉴了病例荟萃的方法,综合分析了1990~2010 年期间国内医学文献报道的394 例麻痹性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94 例中,男329 例(83.5%),女65 例(16.5%),男女比为5.06:1。年龄29~70 岁,平均年龄(45.02 ±6.49) 岁。病程7 天~5年,平均(12.91 ±9.50) 个月。潜伏期1~25 年,平均(11.36 ±3.93) 年。85 例有职业记录,其中经商21 例,工人16 例,干部13 例,司机13 例,农民12 例,打工10 例。142 例有起病形式记录,其中慢性124 例(87.3%),急性及亚急性18 例。

1.2 病因 394 例中曾有冶游史188 例(47.7%),其中男性178 例,女性10 例,男女比为17.8:1;配偶有冶游史11 例(2.8%),均为女性;未提及冶游史或不详179 例(45.4%) 。有吸毒史4 例,HIV 检测阳性1 例。

1.3 首发临床症状和体征

1.3.1 精神症状 患者首发症状比率较高的为记忆下降239 例(60.7%),情感障碍195 例(49.5%),人格改变171 例(43.4%)等,(见表1)。

1.3.2 躯体症状 有躯体症状188 例(47.7%),其中神经系统体征139 例(35.3%),(见表2) 。

1.3.3 实验室检查 394 例均作血清梅毒抗体试验及脑脊液梅毒抗体试验,结果均为阳性。257例(65.2%) 头颅电脑断层扫描仪(the computer tomograph,CT) 或头颅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can of brain,MRI) 检查为异常,其中75 例头颅 CT 检查显示,脑萎缩59 例(15.0%),其他变化6 例(1.5%),如轻度脑白质脱髓鞘改变,颅内血管硬化等;无异常10 例(2.6%) 。229 例头部MRI 检查显示,脑萎缩153例(38.8%),脑缺血性改变24 例(6.1%),其他改变29 例(7.4%),无异常23 例(5.8%) 。167例脑电图检查为轻度异常63 例(16.0%),中度异常63 例(16.0%),重度异常9 例(2.3%),无异常27 例(6.9%) 。

1.3.4 诊断及误诊 394 例均符合神经梅毒的诊断标准[1],血液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 阳性,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 或性病实验室实验(VDRL) 阳性或脑脊液TPHA 阳性,符合麻痹性痴呆的诊断标准[2]。200 例(50.8%) 误诊依次为情感障碍75 例(37.5%),精神分裂症43 例(21.5%),各类痴呆38 例(19%) 等,(见表3) 。

1.3.5 治疗及预后 347 例治疗资料显示,1 例(0.3%) 拒绝驱梅治疗,346 例(99.7%) 接受驱梅治疗,其中3 例接受反复多次疗程驱梅治疗。治疗后疗效不详或无效22 例(6.4%),症状改善278 例(80.3%),显著进步10 例(2.9%),好转31例(9.0%),死亡5 例(1.4%) 。

2 讨 论

20 世纪50 年代后期到60 年代初期我国的GPI 发病率较高,建国以后大力开展驱梅的防治工作,该病在我国曾一度消失。近十年来国内文献报道GPI 病例逐年增多,荟萃394 例GPI 中有393 例为2001~2010 年的病例,提示GPI 近10 年在国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3],结合GPI 的发病潜伏期5~25 年分析,与20 世纪80 年代后期以来,梅毒感染在国内一些地区增多趋势相一致[5]。

荟萃资料结果显示,麻痹性痴呆患者中男性较女性多见[4,6],为女性的5 倍之多,发病年龄平均为45 岁左右,与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接近[3,4,7,8],潜伏期平均为11 年左右,麻痹性痴呆的潜伏期一般为5~25 年,亦有长达30 年者[9]。GPI 常隐袭起病,发展缓慢[10],荟萃结果显示,87.3%的患者慢性隐袭起病,进行性加重。近一半的患者曾有冶游史,4 例有吸毒史,1 例人类免疫缺隐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 检测阳性,有文献报道神经梅毒与HIV 在流行病学上具有共同的特点:即高风险性行为、病程的相互作用等,神经梅毒会增加HIV 易感性,或HIV 会提高神经梅毒的病变进程[11]。

表1 精神症状比较(n=394)

表2 躯体症状比较(n=394)

表3 误诊分析(n=200)

其次,GPI 临床表现可与任何功能性和器质性精神病相类似,根据临床特征,该病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易激惹、焦虑、抑郁及人格的改变;中期症状主要为记忆力、定向力、自知力、理解判断力进一步下降,以及欣快、类躁狂、类精神分裂症症状等临床不典型症状群,个人生活自理能力损害;晚期症状主要为痴呆继续加重,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完全丧失及神经系统的损害(痉挛性瘫痪、构音困难、共济失调、癫,甚至出现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病理反射等改变) 。本组荟萃结果还显示,近一半的麻痹性痴呆患者在疾病早期发生非特异性人格改变[4],其中2/3 以上的患者表现为孤僻少语,近1/3 的患者表现为脾气暴躁。认知能力及智能障碍中最突出的是记忆力下降(60.7%),依次是计算力下降,反应迟钝,认知能力下降及自理能力下降。精神病性症状发生率最高的为情感障碍,包括情绪兴奋、消极或焦虑情绪、情感淡漠及情感反应不协调。其次是紊乱哭闹行为、各类妄想症状、睡眠障碍、猜疑、幻觉等。发生率相对较少的症状为定向障碍、重复语言、自语、缄默、欣快感及呆滞。随着GPI 病情的进展,患者较常发生的症状有眼部症状(包括阿-罗氏瞳孔,视力下降),构音不清,头痛,癫发作,腱反射亢进,尿潴留等。

三是在各种实验室检查中,血清学检查是首要的、最便捷的诊断梅毒的方法,脑脊液检查对于诊断麻痹性痴呆更为重要,其中脑脊液梅毒螺旋体TPPA试验阳性是诊断GPI 的重要依据[4,5,12]。GPI 的脑电图变化对定性诊断意义不大,仅作为损害程度的辅助参考[8],荟萃结果显示,32%的GPI 患者脑电图一般以轻~中度异常为主。GPI 患者颅脑CT 或MRI均有不同程度脑萎缩,多表现为弥漫性脑萎缩,早期以额颞部皮质萎缩、血流量明显下降为主[4,13],部分患者表现为脑实质多发散在异常信号,考虑该影像学改变与大脑皮质细胞坏死或肉芽肿形成有关[14]。本文荟萃结果显示共有257 例实施颅脑CT 和MRI检查,其中201 例(78.2%)为脑萎缩。考虑到GPI 影像学改变无特异性,但脑萎缩发生率高,对于诊断及预后判断还是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辅助作用[15]。若发现与年龄不符的脑萎缩患者,年轻患者更应高度警惕[8]。

四是本文荟萃结果显示50.8%以上的GPI 发生误诊,主要被误诊为情感障碍、分裂症、各种病因的痴呆、病毒性脑炎、脑梗死及酒精中毒性脑病等。分析GPI 误诊的原因,其一,患者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症状而就诊于精神科门诊,该病起病初缺乏神经系统体征及躯体特异性体征,在使用过多种抗精神病药治疗后,效果不理想,且病情不断发展;其二,就诊时家属不知情或隐瞒冶游性病史;其三,对于起病时伴有躯体症状的患者实施头颅CT 或MRI 检查后,2/3 以上患者结果显示异常,以至于被误诊为脑血管性痴呆或其他脑器质性疾病;其四,未能及时进行血清梅毒抗体的检测,部分精神科专科医院尚未开展相关的检查项目;其五,对于当前梅毒流行的严峻形势,许多人包括部分医师尚不了解,对GPI 认识不足。

五是麻痹性痴呆患者接受系统的驱梅治疗后,80%以上患者精神症状可改善或好转。患者在结合抗菌素驱梅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症状接受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或心境稳定剂药物治疗,病情可明显控制[4,16]。近年来,麻痹性痴呆病例报道越来越多,临床医师应重视对患者病史的全面收集,精神科门诊对初诊患者进行梅毒血清学筛查,将有利于麻痹性痴呆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及躯体状况,促进患者康复。

1 韩国柱,蒋明军,张心保.神经梅毒的诊断和治疗[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33(3) :205~207.

2 范肖冬,汪向东,于欣,等翻译.ICD-10 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48.

3 戴志萍,王伟勇.不同时期麻痹性痴呆临床对照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8,18(4) :238~240.

4 Sanchez FM,Zisselman MH.Treatment of psychiatric symptoms associated with neurosyphilis[J].Psychosomatics,2007,48(5) :440~450.

5 沈渔邨.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67~371.

6 吴志华,樊翌明.神经梅毒的研究进展与现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5) :313~315.

7 邹蓉,李洵桦.神经梅毒6 例临床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2,28(6) :375~376.

8 曾红梅,邓丽影,徐丽君,等.麻痹性痴呆临床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10,11(7) :22~24.

9 刘江华,郑锦志.麻痹性痴呆[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2001,28(2) :87~89.

10 江开达.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79~80.

11 Salami AK,lsa MB.HIV-associated neurosyphilis:report of a fatal case due to fear of work-place stigma[J].Ann Afr Med,2009,8(3) :192~195.

12 彭福华,胡学强,邱伟,等.麻痹性痴呆的MRI 表现[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5,39(9) :956~958.

13 Kayal AK,Goswami M,Das M,et al.Clinical spectrum of neurosyphilis in North East India[J].Neurol lodia,2001,59(3) :344~345.

14 张海鸥,林志坚.神经梅毒12 例临床特征及影像学分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8,25(5) :600~602.

15 靳彪,赵康仁,张渭芳,等.麻痹性痴呆的临床特征和诊断[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7,20(4) :307~308.

16 罗兰珠,林力,余银亮,等.曾被误诊的麻痹性痴呆23 例分析[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7,17(6) :399~400.

猜你喜欢
脑萎缩梅毒阳性
如何预防脑萎缩
保健与生活(2022年9期)2022-05-06 22:50:00
幽门螺杆菌阳性必须根除治疗吗
抛开“阳性之笔”:《怕飞》身体叙事评析
MALDI-TOF MS直接鉴定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的病原菌
脑萎缩会发展成痴呆吗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西南军医(2016年4期)2016-01-23 02:19:39
颈动脉狭窄伴局限性皮质脑萎缩22例临床观察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萎缩30例
酒精阳性乳的发生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