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滨水绿地植物景观设计探析

2012-11-16 00:46董雨欣朱红佳李宏旭刘慧民
绿色科技 2012年4期
关键词:滨水绿地哈尔滨

董雨欣,朱红佳,李宏旭,刘慧民

(东北农业大学 园艺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30)

1 引言

水是构成景观的重要因素,是大地景观的血脉。城市滨水绿地空间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兼具自然景色与人工景色的区域,滨水区景观环境的好坏与城市的形象息息相关。植物是构成其景观的基础,又是建立滨水生态环境的决定因素[1]。所以,滨水植物景观的营造在滨水景观设计中应当受到充分的重视。哈尔滨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融合了中外文化,素有“北国冰城”、“东方小巴黎”的美誉。如何打造出滨城优美且独具特色的滨水植物景观,继续彰显并提升冰城魅力是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2 滨水绿地植物景观概述

2.1 滨水植物景观的类型

滨水植物景观是指在水岸线一定范围内所有植被按一定结构构成的自然综合体[2]。

2.1.1 开敞型

开敞型植物景观是指由地被和草坪覆被的大面积的平坦地或缓坡地。场地上基本无乔灌木,或仅有少量的孤植树,空间开阔明快,通透感强,构成了岸线景观的虚空间。另外,这种开敞空间也是欣赏风景的透景线,对滨水沿线景观的塑造和组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于空间开阔,所以开敞植物空间往往成为人们集会、户外游玩以及日光浴等活动的场所。

2.1.2 稀疏型

稀疏型植物景观是指由稀疏乔灌木组成的半开敞型绿地空间。乔灌木的种植方式,可以是多株组合形成的树丛式景观,也可以是小片群植形成得分散于绿地上的小型林地斑块,构成了岸线景观半虚半实的空间。稀疏型林地空间通透,有少量遮荫树,尤其适合于炎夏开展游憩、日光浴等户外活动。

2.1.3 郁闭型

郁闭型植物景观是由乔灌草组成的结构紧密的林地,郁闭度在0.7以上。这种林地结构稳定,由于具有一定的林相外貌,往往可以成为滨水绿带中的重要风景林,构成了岸线景观的实空间,保证了水体空间的相对独立性。密林具有优美的自然景观效果,是林间漫步、寻幽探险、享受自然野趣的理想场所。

2.1.4 湿地型

湿地是指介于陆地和水体之间,水位接近或处于地表或又有浅层积水的过渡性地带。湿地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土、调节气候、蓄洪防旱等作用。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独特的优美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和专家学者前来观光、游憩。湿地上植物类型多样,如海滨的红树林及湖泊带的水杉林、落羽杉等[1]。

2.2 滨水绿地植物景观的设计要点

滨水植物景观的建设要在充分尊重植物生态习性的前提下,以艺术构图原理为指导,注重景观观赏的连续性和环境氛围的营造。

2.2.1 适地适树

根据滨水区地的地形条件、气候特点以及造景的要求,在遵循植物自身生长规律的条件下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即适地适树。在充分利用现有的绿化基础上注重开发和应用乡土植物,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

2.2.2 注重物种多样性

从滨水区的性质、生态功能和总体规划出发,重视配置植物的物种多样性,要兼顾速生树与慢生树、常绿树与落叶树、乔木与灌木等多种植物的有机搭配,以营造稳定的植物群落。

2.2.3 营造色彩效果

充分利用植物的色相和季相变化特色,按季节变化选择树种,创造“胜于自然”的优美景观。在色彩构图上,水边植物群落会在淡蓝透明的水里留下倒影,因此植物配置应格外重视色彩的搭配。

2.2.4 遵循艺术构图法则

平直的水面通过配植具有各种树形及线条的植物,可丰富线条构图。我国园林中自古水边主张植以垂柳,营造柔条拂水、湖上迎春的景色。通过透景、框景与借景等造景手法的应用,以恰当的比例与尺度,使滨水区的植物景观达到对比与协调的艺术效果。

2.2.5 创造滨水空间

在合理构图的基础上,注重韵律空间的创造,创造夏季亲水空间或者结合植物材料质感的特点打造野味滨水空间[3~5]。

3 哈尔滨滨水绿地植物景观现状评析

哈尔滨自2007年以来城市建成区滨水绿地形成了由松花江沿岸绿化和沿马家沟河两岸绿化为主体的“丁”字形绿化系统,松花江城市段沿江景观已经完整,形成以市民文化休闲园区、斯大林公园和顾乡滩休闲公园为主的3大区域[6]。

3.1 空间围合功能不足

所调查范围内的公园植物没有围合出开敞或私密的特色滨水空间,不能给人们的集散活动提供一定的场所,空间使用率不高。

3.2 季相与色相变化不明显

哈尔滨四季分明,相对来说植物景观较有特色,像早春开花的连翘、榆叶梅、毛樱桃、山杏、京桃等,秋叶变色的有白桦、色木槭、茶条槭、火炬树、天目琼花、百花花楸等。但由于滨水植物应用不合理,导致春花秋叶景观不突出,没有明显的季相与色相变化。

3.3 林冠林缘变化不丰富

一是植物整形修剪,没有画意可言,如此一来严重影响滨水景观的自然生态性,使水边景观失去画意,而且还要进行不必要的养护管理,浪费人力物力。二是在构图形式上没有遵循艺术构图原理,树木等间距与水岸平行栽植,导致林缘线与水岸线平行,没有疏密与层次变化,失去了自然趣味。

3.4 没有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构景功能

这里主要指植物本身构成景观的手法处理,例如框景、漏景、障景等表现形式的运用,在空间处理、加强景观层次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

4 滨水绿地植物景观的设计对策

4.1 哈尔滨常见滨水植物

植物景观设计首先要满足适地适树,岸边及水边绿化树种首先要具备一定耐水湿的能力,另外还要符合设计意图中美化的要求,如色彩、线条、姿态等,即能在空中构筑丰富的天际线,又能在水面产生动人的倒影,在天空和水体之间形成连续的景观。在此基础上总结哈尔滨地区常见的耐水湿树种有乔木类:兴安落叶松、垂柳、旱柳、绦柳、龙须柳、钻天杨、钻天柳、白桦、桑树、辽东桤木、桧柏、梨属、水曲柳、海棠等;灌木类:红瑞木、偃伏梾木、蔷薇、连翘、丝棉木、蒿柳、杞柳、甜杨等;草本类:芦苇、香蒲、黄菖蒲、泽泻等。

由于哈尔滨受地理位置的限制,用于滨水区的植物种类可选择和可搭配的余地较小,而且目前的滨水堤岸一般都有防渗处理,所以部分中生和旱生的乡土植物也可以根据所要表达的景观效果进行适当的选择,以丰富哈尔滨的滨水植物景观效果。

4.2 哈尔滨滨水绿地植物景观设计模式分析

总结国内外生态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哈尔滨的地域文化特点及植物景观设计的要点,主要从植物营造开放或私密空间、表现季相色相变化景观、运用框景漏景等造景手法、营造野味滨水景观4个层面进行滨水植物景观样本模式设计,力图设计能够融合其中的2~3个景观效果,并体现植物景观设计的生态化、地方化、科学化。

4.2.1 设计模式一

植物围合出水边开敞空间,可以为人们提供集会、户外游玩、日光浴等活动的场所。开阔的大草坪配以高低起伏的微地形处理,水沿边种植耐水湿的多年生宿根花卉,彩化岸边,依次后退点缀少量孤立树及观花灌木,其中孤立树选用耐水湿的绦柳,观花灌木选择榆叶梅,空间不仅开敞欢畅,同时还能够体现出较好的季相效果(图1)。或者打造夏季亲水空间,岸边配以较耐水湿的水曲柳,微地形坡顶栽植桧柏及茶条槭,缓坡一直延续到水边,满足人们亲水戏水的天性(图2)。

图1 植物围合半开敞空间

图2 植物围合亲水开敞空间

4.2.2 设计模式二

本设计模式的要点是合理选择季节性开花的植物和春色叶、秋色叶树木,体现植物景观的季相色相变化。哈尔滨四季分明,虽然春秋两季时间略短,但植物景观的季相效果也很突出,例如可以利用哈市春天开花较早的榆叶梅、山杏打造春花烂漫的滨水彩色景观,跟依依绦柳在色彩上形成对比与调和,增加景观色彩层次(图3)。

图3 植物营造春季景观

秋色叶树种的观赏价值较高,应用也较为成熟。比如“香山红叶”已经成为北京的标志性景观之一。根据哈市的特点,打造哈尔滨的“滨江红叶”也非难事。哈尔滨的秋色叶树种较为丰富,有白桦、五角枫、茶条槭、火炬树、天目琼花、紫叶李、山楂叶悬钩子、地锦等,从中选择较为耐水湿的白桦种植在岸边,后退种植五角枫,并适量栽植冬季可观干的红瑞木以弥补冬季无景的缺憾(图4)。

图4 植物营造秋季景观

4.2.3 设计模式三

框景设计属于空间设计手法的应用,例如颐和园昆明湖边利用侧柏林的透景线,框万寿山佛香阁这组景观。英国谢菲尔德公园第一个湖面,也利用湖边片林中留出的透景线及倾向湖面的地形,引导游客很自然地步向水边欣赏对岸的红枫、卫矛及北美紫树的秋叶[7]。

在本设计模式中,水边种植株形较大的柳树类,利用树木下垂的枝条、枝叶等把远处优美的拱桥加以相框,突出前方“小桥流水”的美景(图5)。

4.2.4 设计模式四

本设计样本以打造野味滨水景观为目标。野味滨水设计的要点就是植物材料的选择,要体现野趣横生的景观效果,一定要选择质感粗糙的植物类型。举一个反例,珍珠绣线菊黄绿色的叶片细长狭小,质感精细柔软,容易形成整齐、正式、严肃的气氛。粗壮型的植物观赏价值较高,将其与中粗型及细小型植物配置时,会“跳跃”而出,在景观设计中可作为焦点,以吸引观赏者的注意力[8]。本样本打造的是湿地野趣滨水景观,种植哈市常见水生草本植物,如粗质型的黄菖蒲、香蒲等,再配以辽东桤木,构成一幅生动活泼的特色植物景观(图6)。

图5 植物表现框景景观

图6 植物营造野味滨水景观

[1]冯 冰.滨水区植物配置初探及实例分析[J].现代园林,2010(5):85~86.

[2]郭春华,李宏彬.滨水植物景观建设初探[J].中国园林,2005(4):59~62.

[3]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4]朱钧珍.园林理水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5]郭红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J].华中建筑,1998,16(3):74~77.

[6]王 巍,陈雅君,刘 颖.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浅析松花江哈尔滨城区段景观节点规划意向[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22(4):9~10.

[7]杨国阁,刘 颖.水边植物配植的艺术构图[J].河南农业,2009(6):15~16.

[8]田如男,朱 敏.植物质感与植物景观设计[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9(3):73~74.

猜你喜欢
滨水绿地哈尔滨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
浅谈林地绿地养护精细化管理
大咖妙语论道 “最宜居”的滨水新城,最理想的人居状态
黄韬 滨水新城齐集三大“兴奋点”,绝版人居成就溢价黄金期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静听花开
哈尔滨“8·25”大火 烧出了什么
走进绿地
刘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