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的创新与发展

2012-11-15 05:53戴丽华
群文天地 2012年19期
关键词:竞争性公益性供给

戴丽华

近年来,我国公民对公共文化的需求迅速上升,广大民众对公共文化设施、文化娱乐活动等诸多方面表现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党中央也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可见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亟待建设与完善。文章拟总结出我国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长期存在的问题,现今的创新以及未来的改进方向。希望梳理出一条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发展的脉络。

一、公共文化服务的性质

公共文化服务就是基于社会效益,不以营利为目的,为社会提供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公共文化产品的资源配置活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有利于提升民众的精神面貌,丰富其业余生活,更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共荣,因此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公益性。根据各类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程度的差异,可以将其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类公共文化服务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可称为纯公益性产品或服务。第二类公共文化服务具有非竞争性,但存在一定的排他性,民众需要通过支付部分费用来享用该种服务。第三类公共文化服务具有非排他性,并具备一定的竞争性。

由此可见,各类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存在差异,这为供给机制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

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的长期问题

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了高度统一的文化管理方式——主要由政府全面承担文化管理的职能,它既是一切文化单位的所有者,也是文化活动的组织者。 这种单一的供给方式严重阻碍了我国公共文化的发展。其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府形成垄断,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不高。我国大部门地区形成了一种“政府出钱办,群众围着看”的模式。二是,资金来源单一,公共文化服务规模有限。

三、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的创新进展

虽然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问题是一个长期的痼疾,并且当前仍存在于我国的大部分地区。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由于中央的重视和地方的努力,一些地区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的创新上已经做出表率作用。

(一)市场机制的引入

我国的部分地区在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中逐步引入了市场机制,即通过利用市场的公开性与竞争性,让各市场主体在公共文化服务的生产中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以提高供给的效率效能。

(二)社会力量的引入

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指出,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等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这是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对于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而我国的一些地区已经通过了不同的手段鼓励、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中。

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的发展方向

当前,我国部分地区逐渐开始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上创新,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在这背后的诸多问题仍不可忽视:一是,创新规模狭窄;二是,创新水平有限;三是,创新经验缺乏。因此,基于对我国现实情况的考量,应当更好地总结先进经验,并因地制宜的学习使用。

首先,按照供给主体的不同分类,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主要可以分为公共部门供给、市场供给和社会供给三类。

公共部门(政府)供给机制以政府为主承担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生产和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决定了政府在提供该服务中的职责。而这一供给机制又可根据公共部门在提供服务时承担责任的大小分为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以政府或政府组建的国有事业单位为主,直接进行公共文化服务的生产和提供,产出的主要是基础性的、大众化的公共文化产品。第二种模式中,政府主要通过委托代理、政策支持、资金支助等方式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政府“掌舵”而非“划桨”,虽然并不直接生产,但并不放弃决策和指导的职责。

市场供给机制以市场或私人企业为主承担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生产和提供。这些营利组织根据市场的需求,以营利为目的供给公共文化产品,并以收费的方式补偿支出。市场供给的特点是私营部门是独立的决策主体,私营组织供给公共文化产品是通过政府授权生产或经营,对使用者收费或政府资助补偿其投资和保证正常运营的。 而依照营利性企业在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中的权力大小,可分为私营部门特许经营和私营部门自主经营两种供给方式。

社会供给的主体主要是除政府和营利性企业以外的社会组织或公民个人。这种供给方式的成熟是公民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这类供给方式的优点在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它和民众的日常生活更为贴近,也因此能提供更多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产品,满足民众多元化的需求。根据主体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两种主要的供给方式:一是,非营利性组织供给。二是,公民个人供给。

以上三种主要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存在相互补充,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的关系。对于现阶段的我国而言不应当盲目的取一种而舍其他。一方面,我国目前的市场机制以及非营利性组织的发展尚不完善,许多必要的法律法规、配套机制尚未建成;另一方面,根据公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我国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日益多样性,要求建立相应的多元供给机制。

(作者单位:中技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竞争性公益性供给
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的相关政策文本分析
关于做好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工作策略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供给侧”何以流行
许小年:供给侧改革要清理“三座大山”
探讨TPP国家与我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及互补
中泰双边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分析及政策建议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