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革 甘精华 农文政 缪文斌
(广西民族医院妇产科,南宁市 530001)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和术后病率低等优点。一般认为该术式适用于子宫大小≤12孕周的患者,超过12孕周大小的子宫应选择开腹手术[1]。此外,子宫太大时因暴露不佳成为镜下操作的难点,特别是有盆腔手术史、多发子宫肌瘤等,更增加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但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提高和设备的改进,腹腔镜下大子宫切除术成为可能。我院自2007年7月至2011年3月共进行了35例腹腔镜下大子宫次全切除术,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07年7月至2011年3月我院妇科行大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65例,年龄35~55岁,平均44.3岁。术前常规检查,排除宫颈、子宫内膜及附件恶性病变,无内、外科等明显并发症;根据知情选择原则,35例行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A组),30例行开腹次全子宫切除术(B组)。两组年龄、子宫大小、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 >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1.2 方法
1.2.1 手术器械 除常规腹腔镜设备外,备15 mm或20 mm子宫粉碎器、双极电凝、超声刀及(或)血管闭合器。
1.2.2 手术方法 A组行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35例均行静脉复合气管插管麻醉,取头低足高、膀胱截石位。手术方法按李光仪[2,3]描述的操作方法进行。置镜孔一般选于脐上宫底部上3~5 cm处,注入CO2建立气腹,压力设定为13 mmHg,10 mm trocar穿刺置入腹腔镜并常规检查子宫、附件及盆腔后,经阴道安放举宫器以操纵子宫,左、右下腹髂、脐连线中点各置入一5 mm trocar。将举宫器偏向一侧,直接用血管闭合器离断圆韧带、输卵管、卵巢固有韧带,剪开膀胱子宫返折腹膜,下推膀胱,分离宫旁疏松组织,暴露子宫动、静脉,电凝后切断,或直接用血管闭合器离断。两侧宫旁组织、血管均离断后,待子宫缺血变紫蓝色,用1号可吸收线套扎宫颈下段,取出举宫器,收紧线圈,再次套扎后打结固定。左下腹trocar转换成15 mm trocar,用15 mm子宫粉碎器分次将子宫体及瘤体绞碎后取出。如子宫过大或肌瘤过多,术野暴露困难,可局部注射垂体后叶素后,先剔除部分肌瘤使子宫缩小,再按上述方法进行。2/0可吸收线连续或间断缝合后腹膜、残段宫颈,冲洗腹腔,排完CO2,拔出trocar,穿刺孔常规缝合。B组的30例患者行开腹子宫次全切除术,按常规操作进行[4]。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通过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治疗效果 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术后使用镇痛药等方面优于开腹组,但手术时间较开腹组长。两组手术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2.2 并发症 两组中无1例术中脏器损伤及术后严重并发症,腹腔镜组无1例中转开腹。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2.3 随访情况 全部病例术后6个月随访,A组术后15~20 d恢复日常家务工作,5例左下腹穿刺孔隐痛;B组术后30~50 d恢复日常家务工作,8例下腹隐痛。全部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少等优点,越来越多的妇科手术被腹腔镜手术所取代。但是一般认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适用于子宫大小≤12孕周的患者,大于12孕周的子宫由于手术术野暴露困难和增加术中、术后并发症而选择开腹手术,随着腹腔镜操作技巧的提高和器械的改进,大子宫腹腔镜下切除得到了发展。本文28例大子宫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取得了良好效果,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与开腹组比较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0 4),但手术时间较开腹组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手术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子宫大小,子宫大,粉碎、取出组织时间就延长。腔镜组在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使用镇痛药例数、住院天数均少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是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腹腔镜下大子宫切除术的关键步骤首先是手术术野的暴露,如常规选择脐部为置镜孔,手术术野暴露较困难,选择宫底上3~5 cm处置镜,可较好暴露术野和进行手术操作。术中处理附件及子宫血管时,因子宫大,血供丰富,特别是子宫大于15孕周以上,或者有盆腔严重粘连、阔韧带肌瘤的,由于盆腔解剖不清而较易出血多且不易止血,因此除了可以直接用血管闭合器、双极电凝或超声刀直接离断附件、血管外,还可先缝扎血管后再离断,或者先将肌瘤剔除以充分暴露术野后再处理附件、血管等。
本研究中腔镜组病例仅使用三个腹壁trocar,减少了腹壁瘢痕,增加美观,同时减少术后疼痛发生。子宫次全切除术在切除病灶的同时,保留了患者宫颈,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5],减少了邻近器官输尿管、膀胱、直肠等的损伤,减少了手术并发症。但腔镜组住院费用仍较开腹组高,主要是腹腔镜下手术须使用全身麻醉,致麻醉费用增加引起,但患者住院时间短,减少陪护,术后恢复工作快,减轻家庭压力,也间接节省了开支。
腹腔镜下大子宫切除术目前已不是绝对的手术禁忌证,只要操作技巧熟练,仍然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微创手术方式。
[1]Harkki P,Kurki T,Sjoberg J,et al.Safety aspects of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J].Acta Obstet Gynecol Scard,2001,80(5):383 -391.
[2]李光仪,尚慧玲,陈露诗.腹腔镜下不同子宫切除术2272例临床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3):168 -169.
[3]李光仪主编.实用妇科腹腔镜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27-301.
[4]刘新民主编.妇产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73-177.
[5]展爱华.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65例报告[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5,5(3):196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