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米替丁联合病毒唑治疗带状疱疹75例疗效观察

2012-11-15 12:47张丽敏郭玉姝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30期
关键词:组胺神经痛带状疱疹

张丽敏 郭玉姝

(长春市第二医院 药剂科,吉林 长春 130062)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herpes 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引起的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的疾病,通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1]。该病在夏秋季的发病率较高。发病初期,常伴有乏力、低热症状,发疹的部位具有疼痛、烧灼感,三叉神经带状疱疹也可能出现牙痛。该病最常见的发生部位为腰部或胸腹带状疱疹,约占整个病变的70%,其次为三叉神经带状疱疹,约占20%,损害沿三叉神经三支分布。但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三叉神经较脊神经更易患该病。近年来,笔者采用西米替丁联合病毒唑治疗带状疱疹,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3月至2012年1月将来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75例,年龄32~78岁,平均55岁,病程2d~3.5周;对照组76例,年龄29~79岁,平均54岁,病程3d~4周。两组病例在病情、年龄、病程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别,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西米替丁联合病毒唑治疗(治疗组)

①药品选择。一是选择西米替丁注射液,化学名称为 :N’-甲基-N”-[2[[(5-甲基-1H-咪唑-4-基)甲基]硫代]乙基]-N-氰基胍。分子式:C10H16N6S,相对分子质量 :252.34;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6751;生产厂商:南京先声东元制药有限公司。二是选择利巴韦林注射液(病毒唑注射液),化学名称为 :1-b -D-呋喃核糖基-1H-1,2,4-三氮唑-3-羧酰胺。分子式 :C8H12N4O5,相对分子质量 :244.21;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6078;生产厂商:陕西省秦光制药厂。②治疗。西米替丁600mg+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病毒唑600mg+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

1.2.2 病毒唑治疗(对照组)

仅采用病毒唑注射液治疗,药物使用剂量与用法同治疗组。

1.3 疗效评定标准

带状疱疹的疗效标准主要有:显效,有效,无效。显效:皮疹大部分消退,局部疼痛有明显减轻;有效:皮疹有部分消退,疼痛减轻;无效:皮疹仅有小部分消退,疼痛无减轻。显效与有效两者的总和算为总有效率。

1.4 安全性评价

在此次治疗过程中患者如果出现不适反应或者客观检查指标如果出现异常变化,都需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并且要如实的记录发生不良反应时的表现、发生的时间、持续的时间、应对的措施等,实事求是地检查异常者出现的情况并且需要追踪至其恢复正常为止。主要检查指标内容包括血常规(Hb+WBC+DC+P1)、肾功能(Bun+Cr)、尿常规、肝功能(ALT+AST+ALP),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进行检测1次。

1.5 统计学处理

观察两组数据进行结果并比较,进行卡方检验,应用SPSS 16.0统计分析(SPSS的全称是:Statistical Program for Social Sciences)来完成数据的统计处理。若P<0.05,说明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疗效评定结果

见表1。

表1 两种方法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比较表

观察两组数据并进行结果比较,卡方检验,应用SPSS16.0软件完成对数据的统计学处理。*P<0.05,说明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安全性评价

治疗组全部带状疱疹患者接受西米替丁联合病毒唑治疗后,有4例发生不良反应,其中出现腹胀、腹泻、口干反应3例,出现有头晕、头痛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3%,经过分析可能与治疗的药物有关,对症治疗后不良反应很快消失。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体温、呼吸、肝肾功能、心率及收缩压、舒张压、尿、血均无明显改变。

3 讨 论

带状疱疹病原体为呈长方形或球形的DNA 病毒,即水痘-带状疱疹病毒[2],该病毒具有亲神经性。近年来研究证实,本病毒原发感染为水痘。病毒通过呼吸道感染侵入体内,以潜伏形式存在脊神经后根神经节或其它发病部位的神经细胞中。这种病毒平时可不发病,当存在诱发因素如机体发热、系统性疾病造成免疫力低下时,病毒可被激活,并大量繁殖,使受累的神经节发生炎症或者坏死。同时病毒可沿神经通路向下传递,到达神经所支配的皮肤后,皮肤就会发生节段性水疱,导致神经受到损伤,从而使感觉出现异常,感觉过敏或神经痛。该病发病后终身免疫,且极少复发。带状疱疹在临床常表现为数个簇集疱疹群,并排列成带状,沿周围神经分布,多呈单侧性,一般不会超过体表的正中线,常呈不规则带状分布,多见于腰背、胸腹、颜面部,局部皮肤有灼热感,并伴有神经痛。该病在发病之初,主要表现为全身疲倦无力,食欲不振,轻度发烧,然后很快发病部位就感觉灼热,跳着疼痛。如果发生在腰部或胸部,常被误诊为心脏病或急腹症等。西米替丁是的H2受体的拮抗剂,主要作用于壁细胞上的H2受体并起竞争性抑制组胺作用,其不仅可以抑制基础胃酸分泌,还抑制由食物、咖啡因、组胺胃泌素与胰岛素等刺激所引起的胃酸分泌。近年来发现西米替丁还具有止痛止痒,抗病毒,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其止痛止痒作用与西米替丁的药理作用相关,因为西米替丁是一种H2受体的拮抗剂,它能够抑制细胞释放组胺,从而使组胺释放减少,由此可缓解组胺所导致的过敏反应,从而可减轻带状疱疹过敏引起的不适症状;其也可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它能增强人体(特别是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抑制的患者)由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3]。机制与也其抗组胺作用有关,组胺能够诱导T抑制细胞活性,从而抑制了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转化,最终抑制迟发型超敏反应和细胞毒作用的产生。因此,西米替丁具有抗病毒作用和免疫调节的新用途。病毒唑即利巴韦林为抗广谱病毒药,其并不改变病毒吸附、侵入和脱壳,也不诱导干扰素的产生。该药进入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后可迅速磷酸化,其产物为病毒合成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可抑制流感病毒RNA聚合酶、肌苷单磷酸脱氢酶和mRNA鸟苷转移酶,从而导致细胞内的鸟苷三磷酸减少,损害病毒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使病毒的复制与传播受抑[3]。临床上采用西米替丁联合病毒唑治疗带状疱疹的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尽管对照组仅采用病毒唑对治疗带状疱疹也具有73.34%的有效率,但治疗组的有效率(90.67%)明显高于对照组(73.34%),由此可见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文介绍采用西米替丁联合病毒唑治疗带状疱疹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由于西米替丁和病毒唑联合作用可增强抗病毒作用,西米替丁免疫调节作用和病毒唑抑制病毒合成作用相辅相成,不仅增加了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还可缩短神经痛的时间,从而使神经痛后遗症发生的概率减小。且未见明显副作用发生。总之,西米替丁联合病毒唑增强了两种药的抗病毒作用, 在治疗带状疱疹时起效快,疗程短,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并且可逆,止疱时间、结痂时间、止痛时间都短于单用病毒唑。本文表明联合用药效果更佳,其在临床上的效果和作用会越来越重要,值得推广。

[1]杜车萍.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通[J].上海医学,2009,32(6):473-474.

[2]王丽. 带状疱疹神经痛105例临床观察与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4):883.

[3]岳秀俊,王艳萍.利巴韦林联合微波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7,6(12):83.

[4]杜宇峰. 西米替丁联合病毒唑治疗带状疱疹65例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0,16(16):1009.

猜你喜欢
组胺神经痛带状疱疹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壮药酒的涂擦联合药熨法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应用观察
带状疱疹疫苗该不该打?
儿童带状疱疹的研究进展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儿童医院门诊口服抗组胺药应用情况分析
老年带状疱疹药物治疗的对比观察
联合应用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在带状疱疹神经痛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一部治疗带状疱疹的创新之作——读《带状疱疹治疗学》有感
培养液组胺的检测及鲣鱼产组胺菌的生物活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