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汪连天
(作者:中共湖北省委省直机关工委党校副校长)
中华民族在引领了几千年的风骚之后,由这个民族支撑的专制帝国从清代康乾盛世开始迅速走向衰落。1840年的鸦片战争,几千个贪生怕死的英国士兵倚仗着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历史用血与火给安分守己的人民上了一课:落后就要挨打。从那个时候起,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而不懈奋斗,遗憾的是无一例外都归于失败,直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特别是毛泽东被推举为党的领袖之后,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才开始走上了复兴之路。毛泽东作为一个划时代的开国领袖,他的魅力主要体现在他不同于常人的领袖品质上。这些领袖品质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
毛泽东1893年出生于湖南省湘潭韶山冲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从6岁开始在农田劳作,而到了13岁,就必须整天待在农田劳作,这使他有机会了解农民的疾苦,并对社会不公产生愤懑;17岁时,当他走出韶山冲赴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就读时,改造社会的志向已经萌生。常人的志向最多是做事情,领袖的志向是干事业;常人只想融入社会,领袖则往往是改造社会。多年后毛泽东在会见斯诺时回忆说,大概就是这个时期他写下了一首言志诗,不过可惜那时他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十几岁的少年能写出这样的诗句,其志向之远大由此可见一斑。
具有常人很难具备的坚强意志,是毛泽东领袖魅力的重要特征,他那不同于常人的坚强意志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对革命的前途始终充满必胜的信心。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几个低潮时期,当许多人都对革命前途悲观失望之时,他所表现出来的信心成为其他革命者能够支撑下去的精神动力。早在井冈山时期,当时已是红军高级将领的林彪提出的“红旗到底能够打多久”的疑问,受到毛泽东的严厉批评,毛泽东在给他的信中认真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在信的末尾,满怀豪情地写道:“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二是无论面临任何艰难险阻都能够沉着应对。在红军初创时期,毛泽东所面临的艰难险阻怎么描述都不为过:缺吃少穿、缺枪少炮、缺钱少物,但毛泽东坦然自若,在一二三次反“围剿”时,毛泽东都是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带领红军沉着应对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红四军第七、八次党代会都曾错误地排斥了毛泽东在军中的领导权,面对困局,毛泽东不仅信心满怀,而且始终做到了沉着应对,终于在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上重新回到红军的领导岗位。
三是在任何强大的压力下都从不含糊,更不会被别人所左右。1945年8月,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党内一片反对之声,毛泽东从大局出发觉得应该去。1949年当国共谈判行将破裂,斯大林从与美英关系考量曾劝中共划江而治,毛泽东顶着巨大的压力坚持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如果不是当初正确果敢的决策,今天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连斯大林后来在会见毛泽东时都不得不佩服地说,你是胜利者,胜利者不用接受审判的。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操纵联合国悍然发动了侵朝战争,要不要援助朝鲜?面对国内堆积如山的问题和严重的经济困难,党内对抗美援朝信心不足,最典型的是林彪为躲避入朝竟然称病不起。但毛泽东却毅然决然地决定出兵,他在总结这场战争经验时曾说过:“我们的经验是,依靠人民,再加上一个比较正确的领导,就可以用我们的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抗美援朝的胜利充分体现毛泽东战略决策的英明。
一代伟人毛泽东的丰功伟绩彪炳千秋,他的天才般的智慧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具有超强的学习力。毛泽东一生酷爱学习,几乎达到痴迷的程度,据有关部门研究估计,老人家一生通读过的图书不下十万册,其中精读的图书不下千本。1952年,工作人员为毛主席添置了一部清乾隆武英殿版的二十四史,从此,这部史书始终伴随着他。直到逝世之前,重病缠身的他还用颤抖的手在几册《晋书》的封面上分别记下了“1975.8再阅”、“1975.9再阅”等字样。毛泽东读史爱作眉批,后经专家们整理出版的《毛泽东点评二十四史》,其学术价值之高,见地之精深,让很多史学家们都叹为观止。1929年毛泽东在苏区写信给中央领导李立三说:“我知识贫乏到极点”,要求他无论如何设法找一些报纸杂志书籍,以度过知识饥荒。笔者曾经参观过武汉梅岭一号、长沙滴水洞、庐山等毛泽东多个住所,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他的床特别宽敞,其中一半用于睡眠,另一半全部用来放书。在战争年代,他的警卫人员有专人负责搬运他的图书,走到哪儿学到哪儿。正是因为热爱学习,使他始终站在了时代的潮头,始终保持了清醒的头脑。
二是具有不同凡响的创新力。毛泽东能够在众多的中共领袖中脱颖而出,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正确的选择。毛泽东之前中国还没有一个领袖人物能够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毛泽东身上那种独特的创新能力首先就体现在他很早就自觉地做到这种结合,并把结合的成果发扬光大。
在确定革命主体力量方面。毛泽东早在1924年12月就写下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这篇重要著作,通过鞭辟入里的分析,他创造性地认为,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非常落后,近代工业发展严重不足,无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而与工人阶级具有天然盟友关系且受压迫最重、受剥削最深的农民阶级不仅应该也完全有可能成为中国革命的主力军。这个结论石破天惊,它颠覆了马克思和列宁的无产阶级革命的主力永远都是工人阶级的论述。
在选择革命道路方面。毛泽东没有套用俄国的城市武装起义道路,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事实证明这条道路是完全正确的。
在缔造人民军队方面。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早认识到革命武装重要性的领导人,他在八七会议上提出了著名的论断:“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后被修改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早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就创造性地为他一手缔造的人民军队定下了不同于中国过去一切军队的规则:党指挥枪而决不允许枪指挥党。他发现了党支部建在连上的创造,并及时把这个经验迅速推广到全军,使党成为军队的绝对领导,党员成为军队中的中坚和榜样。为了消除旧军队对红军的影响,毛泽东创造性地为红军制定了具有独特内容的铁的纪律,开始是“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来确定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在建立广泛统一战线方面。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就创造性地指出:“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毛泽东曾经与一位高级干部探讨“什么是政治?”当那位领导滔滔不绝大讲特讲之时,毛泽东打断了他的话说“政治就是把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的人搞得少少的。”这就是大智慧,当中共早期的领导们为保持党的纯洁而将所谓的非无产阶级分子拒之门外的时候,当他们对农民阶级表现出冷淡时,毛泽东却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对农民的革命精神发出了欢呼,在毛泽东的眼里,只要是哪怕在一个方面与共产党能够形成共识的,就一定是我们的朋友。
三是具有卓越的战略思维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共历史上一次最大规模的战略退却和转移,但是要把部队带到何处去?当时党和军队的领导者是心中无数的,只有毛泽东清醒地看到,摆脱国民党围追堵截不仅要靠军事周旋,而且更重要的是必须依靠政治智慧。在认真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后,他提出了北上抗日的主张,这面旗帜一经擎起,中共就在政治上站住了脚,而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更加不得人心。
四是具有超凡脱俗的统驭力。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这是毛泽东第一次进入中央高层。但当时压倒一切的军事领导工作仍由中央军委主要负责人朱德、周恩来担任,而周恩来则为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毛泽东以常委身份主动协助朱、周指挥军事,并迅速成为领导核心。3月中旬,中央又采纳了毛泽东的建议,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以周恩来为团长,负责指挥全军的军事行动。从现在解密的档案看,周恩来深为毛泽东的才能所折服,在当时的总书记张闻天问到“你们内部怎么分工时”,周恩来毫不迟疑地回答说:“以老毛为主,我当大秘书,稼祥当我的秘书。”周恩来从党的六大起进入中央高层,在中央明确他负主要责任的情况下,他主动让出最高指挥权,一方面说明周恩来高风亮节,另一方面则说明毛泽东的统驭能力受到其他中央领导的尊重。
五是具有异乎寻常的沟通协调能力。遵义会议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最重要的转折点,促成会议召开的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人,这个人就是毛泽东。在长征途中,他生病躺在担架上,当时在中央负有重责的王稼祥也躺在担架上,毛泽东利用这个机会做王的工作,使他认识到红军如果不终止目前的错误指挥,将会落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之后毛泽东又通过王稼祥做其他中央领导的工作,自己也积极游说中央政治局的委员和候补委员,可以说,在遵义会议召开之前,参加会议的大多数领导已经统一了思想,这为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毛泽东的领袖魅力还表现在他所具有的博大胸怀上,有两个案例非常经典。一是西安事变时,消息传到保安(中央所在地),毛泽东和中央大多数领导都一致认为应该“审蒋”、“罢蒋”、“除蒋”,但在看到了周恩来从西安发来的电报,并对全国形势作出全面分析后,意识到杀蒋将有可能存在汪精卫、何应钦等亲日派上台的危险,毛泽东从抗日大局出发,最早纠正“除蒋”思路,全力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二是1941年6月3日下午,陕甘宁边区政府正在召开县长联席会议讨论征粮问题。突然一声雷响,击中了会场礼堂的一根柱子,坐在柱子旁边的延川县代县长李彩云不幸触电身亡,另有7人受伤。此时,一个农民拴在礼堂边的一头驴也因雷击而死。这个农民便借此发泄不满说,老天爷不睁眼,咋不打死毛泽东?保卫部门听说后就把这个农民抓了起来,并要把这件事当作反革命事件来追查。毛泽东听说后非常震惊,他一定没有想到,自己披肝沥胆地为人民服务,怎么会有人咒自己呢?他认为农民不满肯定另有原因,下令马上放人。经过调查得知边区政府下达给农民的征粮任务太重,引起老百姓不高兴。毛泽东决定立即减少当年公粮征收任务,为解决边区困难,他还提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并领导边区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尽力减轻农民的公粮负担。同时,还告诫全党不要忘记此次“雷击事件”,学会经济工作,否则“雷公要打死人!”
毛泽东的人格魅力不仅使他成为中国革命的伟大领袖,更使他成为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偶像、永远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