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的精神力量:邓小平南方谈话始末

2012-11-14 13:35刘金田张爱茹
决策与信息 2012年4期

文/ 刘金田 张爱茹

20年前的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湖北、湖南、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谈话,科学地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从理论上深刻地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对坚持改革开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992年1月17日,一列火车从北京开出,向着南方奔驰而去。

这是一趟没有编排车次的专列。恐怕谁也不会料到,这趟专列的南方之行将会载入史册,并带动新一轮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加速发展。

熟悉邓小平的人都知道,他向来重视天伦之乐,喜欢和家人在一起。这次南下,正值寒假,他把全家都带上了。

第一站,武昌

车轮滚滚。专列穿过华北平原,越过中原大地,过黄河,跨长江,于18日上午10点31分到达武昌,稳稳地停在1号站台上。车门打开,在站台上所有人期待的目光中,一位老人走下车来,他就是邓小平。邓小平头戴铝灰色鸭舌帽,身穿深灰色呢大衣,围着一条白色围巾,步伐走得是那样的坚定、有力。

中共湖北省委书记关广富、湖北省省长郭树言,湖北省委副书记兼武汉市委书记钱运录等几位领导快步走上前去,代表湖北省和武汉市人民向小平同志问好。邓小平把手向前轻轻一挥,说:“我们边散步边谈吧。”

武昌火车站的站台只有短短的500米。他们走走停停,边走边谈,这是一次信息高度浓缩的谈话。小平同志一边走一边听着关广富的汇报,时而插上几句话,时而停下脚步。关广富后来回忆说,他们就这样来回走了四趟,一共停下来六次。

邓小平说,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太多。电视一打开,尽是会议。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重复的话要讲,但要精简。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多做少说。毛主席不开长会,文章短而精,讲话也很精炼。周总理四届人大的报告,毛主席指定我起草,要求不超过5000字,我完成了任务。5000字,不是也很管用吗?我建议抓一下这个问题。

邓小平还说:“多搞点三资企业不要怕,只要我们头脑清醒就不怕。我们有优势,有国营大中型企业,有乡镇企业,更重要的是政权在我们手里。”

邓小平还一针见血地批评了“左”的言论和表现,指出: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邓小平谆谆告诫省委、省政府负责人关广富、钱运录等:“发展才是硬道理”,“能快就不要慢”,“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办事情正确与否“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低速度就等于停步,甚至等于后退”。同时,他也继续强调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他强调,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人,关键在党。还要继续选人,选更年轻的同志,帮助培养,让新上来的人放手干。邓小平语重心长地对湖北的负责人说,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不要惊惶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学马列在精,要管用的。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

邓小平的这番话,是有所指的。当时,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正处于重要的历史时刻。在国际政治风云急剧变化,国内也发生了一场严重政治风波之后,党内外有些人对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发生动摇,有些人把改革开放说成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来自经济领域。同时,怀疑和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潮仍然存在。

时间过得真快。29分钟过去了。小平与湖北省的负责人握手告别,走上专列。上午11点零2分,火车开动,向南方驶去……

第二站,长沙

18日下午4时,邓小平专列徐徐驶进了长沙火车站。按计划,专列要在这里停留10分钟。湖南省委书记熊清泉和湖南省的负责人一同上车迎接和问候小平同志。邓小平与熊清泉等人一一握手。熊清泉请邓小平下车散步,看看长沙火车站。邓小平高兴地应允,随即健步下车。

熊清泉陪邓小平在站台上漫步,同时简要地汇报了湖南的工作。对湖南改革开放的战略、思路、目标的构想等作了简要汇报。

邓小平听了高兴地说:“构想很好。实事求是,从湖南的实际出发,就好嘛!”他特别强调:“要抓住机遇,现在就是好机遇。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点,经济发展要快一些,总要力争几年上一个台阶。”

第三站,深圳

1月19日上午9时,专列抵达深圳火车站。车停稳后,身穿深灰色夹克、黑色西裤的邓小平健步走出车门,在车站静候多时的广东省委书记谢非、深圳市委书记李灏、深圳市长郑良玉等立即迎上前去。

邓小平南巡抵达深圳

出站后,邓小平同省市负责人一起登上一辆中巴,前往深圳迎宾馆,住进他8年前住过的馆桂园。经过装修后的桂园天顶比原来矮了些,工作人员担心邓小平不习惯,邓小平说:房子还是小点的好。一句话消除了大家的担忧。

市委副书记厉有为、市委常委李海东同邓小平握手寒暄后,考虑到小平同志长时间乘火车比较劳累,需要先休息,上午没有安排活动。省委书记谢非想会不会还有什么事,就留在门口没有走。果然,刚过一会,邓小平就走出来,说要出去看看。谢非考虑他毕竟是88岁高龄了,旅途又这么劳累,就劝他说,您还是先休息一下吧。邓小平却毫无倦意,兴奋地说:“到了深圳,我坐不住啊,想到处去看看。”听了这句话,谢非顿时心头一热。这位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创办经济特区的倡导者和决策者,对特区的探索实践,对广东的建设发展,心里是多么惦念啊!于是,他只好一边叫工作人员准备车辆,一边陪着小平同志在院子里散步。散步时,邓小平的二女儿邓楠提起1984年爸爸为深圳特区题词的事,邓小平一字不漏、一字不错地将8年前的题词念了出来:“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在场的人无不为老人家那惊人的记忆力所折服。

一行人的车子缓缓地在市区穿行。车窗外,景色一一掠过,街宽路阔,高楼耸入云端,到处充满了现代化的气息。而8年前,这里有些地方还是一汪水田、鱼塘、羊肠小路和低矮的房舍。目睹眼前繁荣兴旺、生机勃勃的景象,邓小平十分高兴,他一边观光市容,一边同省市负责人亲切交谈。李灏汇报说,这些年来,除个别年份外,深圳的发展速度都很快,平均增长超过20%。利用外资情况也比较好,国有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增长也很快。小平同志问外资在经济总量中占多大比重,李灏回答说,约占25%。在总量中不到四分之一。邓小平听后频频点头,他说:“对办特区,从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担心是不是搞资本主义。深圳的建设成就,明确回答了那些有这样那样担心的人。特区姓‘社’不姓‘资’。从深圳的情况看,公有制是主体,外商投资只占四分之一,就是外资部分,我们还可以从税收、劳务等方面得到益处嘛!多搞点‘三资’企业,不要怕。只要我们头脑清醒,就不怕。我们有优势,有国营大中型企业,有乡镇企业,更重要的是政权在我们手里。有的人认为,多一分外资,就多一分资本主义,‘三资’企业多了,就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就是发展了资本主义。这些人连基本常识都没有。”

接着,邓小平问谢非,广东省多少人口,谢非回答说,有6300万人,面积178万平方公里。邓小平说,亚洲“四小龙”发展很快,你们发展也很快。广东要力争用20年的时间赶上亚洲“四小龙”。

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在参观市容的途中,李灏在汇报深圳市经济发展的情况时说,深圳这几年之所以发展得很快,主要得益于对外开放。我们不仅从国外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我们进行的土地有偿使用、发展股份制、建立证券市场,以及公务员制度和廉政建设等许多改革和做法,也是借鉴了香港和国外的经验。当谈到股票市场时,邓小平说,也有不少人担心股票市场是资本主义,所以让你们深圳和上海先搞试验。看来,你们的试验说明社会主义是可以搞股票市场的,证明资本主义能用的东西,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所用。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开放;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

不知不觉中,车子到了皇岗口岸,邓小平站在深圳河大桥的桥头,深情地眺望对岸的香港,然后察看皇岗口岸的情况。皇岗边检站站长熊长根向邓小平介绍说,皇岗口岸是1986年初筹建,1989年12月29日开通的。占地1平方公里,有180条通道,最高流量可达5万人次,是亚洲最大的陆路口岸。最近每天约通过7000辆车次和2000人次。邓小平听了很高兴,不断点头,露出满意的笑容。

这天晚上的晚餐也是在十分热烈的气氛中进行的。大家谈笑风生,无拘无束。邓楠对爸爸说,给你准备了你喜欢的家常菜,知道你已不吃辣椒,这盘辣椒是给我们吃的。邓小平风趣地说,这好,各取所需,不强加于人。邓楠又说,对深圳人民来说,你是一朵大牡丹花,大家爱你!邓小平说,我可不能一花独放。红花要有绿叶扶,没有绿叶花不好看。再说,绿叶还要接受阳光照射,通过光和作用给鲜花提供营养。

不一会儿,邓小平若有所思地对大家说,做人不能处处突出个人。智慧来自集体。好的领导能把群众的智慧汇集起来,充分运用。他指指邓楠说,你现在也是领导,要注重调查研究,不要脱离实际。科技发展要多听专家意见,你才是个明白人。

晚饭后照例散步半小时左右,邓小平一边散步,一边同市负责人交谈,当散完步往回走时,市领导建议从原来的路上走回去,邓小平却坚持走另一条路,并风趣地说,我不走回头路!

1月20日上午9时35分,邓小平在省市负责人的陪同下,来到深圳国贸大厦。国贸大厦,楼高160米,高高耸立,直插云端,是当时国内第一高楼。这是深圳人民的骄傲。深圳的建设者们曾在这里创下了“三天一层楼”的记录,成了“深圳速度”的象征。到深圳的中外人士,总要登上楼顶的旋转餐厅,远眺深圳的景色。这天,邓小平登上53层楼,来到了旋转餐厅,临窗而坐,俯瞰深圳市区全貌。他先听市委书记李灏介绍眼前的市容。望远处,高楼林立,马路纵横,全是新建筑,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看近处,老宝安城已变得巴掌般大,矮房窄巷湮没在高楼大厦之中。上次来深圳曾经登临的国商大厦,如今成了“小弟弟”。邓小平看了后很是高兴。

接着,李灏打开一张深圳市总体规划图,简要汇报了深圳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情况。李灏说,深圳的经济建设发展很快,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1984年,人均收入为600元,现在是2000元。改革开放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他说,这些年来,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是同步发展的。深圳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坚定不移,并且充满信心。

听完汇报,邓小平充分肯定了深圳在改革开放和建设中所取得的成绩。接着说,对办特区,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这是正常的。不只是经济特区问题,搞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开始的时候只有三分之一的省干起来,第二年超过三分之二,第三年才差不多全部跟上。开始搞并不踊跃呀,好多人在看。我们的政策就是允许看。允许看,比强制好得多。我们推行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搞强迫,不搞运动,愿意干就干,干多少是多少,这样就慢慢跟上来了。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

邓小平望望窗外,谈兴更浓。他语气坚定地说:“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李灏汇报说,我们这些年接待了不少国家首脑级外宾,特别是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先生几次来过深圳,并发表过不少意见。概括起来是三句话:一句是中国不能没有深圳,因为它是改革开放的试验场;第二句话是深圳进行的改革如果成功,说明邓小平先生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子走得通;第三句话讲廉政建设,他说他当了多年新加坡总理,培养了不少百万富翁,但他自己不能做百万富翁。这实际上表明了一个领导者应具备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

邓小平当即接过话题说道,广东20年赶上亚洲“四小龙”,不仅经济要上去,廉政建设、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加坡的社会秩序算是好的。他们管得严,我们应当借鉴他们的经济,而且比他们管得更好。

在国贸大厦,邓小平还强调,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要多干实事,少说空话。他说,会议太多,文章太长,不行。谈到这里,他指着窗外的一片高楼大厦说,深圳发展得这么快,是靠实干干出来的,不是靠讲话讲出来的,不是靠写文章写出来的。

邓小平纵论天下事,从特区谈到全国,从国内谈到国际,足足讲了30多分钟。这时旋转餐厅转完一圈,邓小平起身乘观光电梯下一楼大厅。大厅的音乐喷泉,随着优美的乐曲,喷出图案多变的水柱和水花,蔚为壮观。邓小平放眼一望,发现正在国贸中心商场购物的人们,早已聚集在环绕大厅的三层回廊上,从一楼到三楼,站满了人,黑压压一片。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好不容易才挤在了人群的前面,当公安人员要他们后退时,他一边顺从地后退,一边央求说:“我当了几十年右派,是邓小平解放了我,让我看看他老人家吧!”这番话感动了大家,也感动了在场的公安局长梁达均,他作了一个手势,示意给老人一个方便。

不一会,邓小平从电梯下到大厅,群众以雷鸣般的掌声来表达他们对倡导改革开放政策的小平同志的爱戴和崇敬之情,表达他们对身受其惠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拥护和支持。邓小平也满面笑容地频频向群众招手致意,呈现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同人民群众融洽无间的动人情景。

离开国贸大厦,邓小平一行乘车去深圳先科激光公司参观。先科激光公司,是一家高科技企业,它引进荷兰飞利浦公司的先进生产技术,是当时我国惟一的生产激光唱片、视盘和光盘放送机的公司。

车子到达先科激光公司时,该公司董事长叶华明等人迎上前去,同邓小平热烈握手。叶华明是叶挺将军的儿子,1946年4月8日叶挺将军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叶华明和弟弟叶正光曾先后生活在聂荣臻元帅家里。邓小平常去聂帅家,见过叶华明和他弟弟。此时,邓小平握住叶华明的手亲切地问:“你是叶老二吧?”“不是,我是老四。”叶华明激动地握着这位慈祥的老人的手,并伸出四个手指回答说。“呵,我们快40年没见面了。”邓小平深情地说。接着,邓小平又关心地询问了叶华明弟弟的情况。此情此景,十分感人,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对革命后代的关心。

在公司贵宾厅,邓小平听取了叶华明关于公司情况的介绍,并兴趣盎然地看了激光视盘的特性、音响效果、功能和检索能力的表演。在这里,当邓小平看到传记资料片《我们的邓大姐》时,对坐在身旁的广东省委书记谢非说:“我今年88岁,邓颖超同志和我同年,都是1904年生的。我是8月出生,她比我约大半岁。”随后,邓小平还和二女儿邓楠就邓颖超的籍贯究竟是河南还是广西进行了一番对话。先科的一位四川籍歌手还当场用先科生产的音响唱了一首歌《在希望的田野上》。邓小平听完后,高兴地带头鼓掌说:“声音很好,我听得很清楚,音响效果也不错。”

从贵宾厅出来到激光视盘生产车间,经过30米长的过道,许多职工在过道两侧热烈鼓掌欢迎邓小平。“这些职工多大年纪?”看着欢迎的人群,邓小平问叶华明。

“大多数是25岁到30岁,由全国各地招聘来的,大部分是科技人员。”邓小平听后高兴地说:“很好,高科技项目要让年轻人干,希望在青年的身上。”在激光视盘生产车间,当叶华明介绍他们每年要生产一部分外国电影激光视盘时,邓小平关切地问:“版权怎么解决?”叶华明回答说:“按国际规定向外国电影公司购买版权。”邓小平满意地说:“应该这样,要遵守国际有关知识产权的规定。”邓小平边看边仔细询问公司的情况,从职工待遇到产品原料来源到生产质量,无不涉及。走到一个正在检查视盘效果的女工面前,邓小平停下了脚步,亲切地问她叫什么名字,哪里人,每月拿多少工资,生活习不习惯,等等。这位女工正巧也是从四川来的,不知不觉中,邓小平已与这位小老乡聊了好几分钟。

离开车间前,邓小平问到公司今年的生产目标。叶华明介绍说:“今年要生产50万张激光视盘,250部激光视盘电影,国产片和外国片一样多,其中还有科教片和一部分卡拉OK。总产值可达3亿多元,利润8000万元。”邓小平听后高兴地说,很好,希望你们努力实现这个目标。

1月21日,虽然天气还比较寒冷,但风和日丽。邓小平来到华侨城,兴致勃勃地游览了中国民俗文化村和锦绣中华微缩景区。

中国民俗文化村,是深圳人按照中国众多兄弟民族各有特色的生活习惯建设的体现各民族民俗特色的村落,是集民间艺术、民族风情、民居于一园的大型游览区。

当邓小平出现在民俗村东大门广场时,广场上顿时一片欢腾。这边,唢呐管弦,悠悠扬扬;那边,威风锣鼓,铿铿锵锵;这里是秧歌队,扭得热火朝天;那里是高跷队,踩得多彩多姿。身穿鲜艳民族服装的各族青年,载歌载舞。邓小平在人群中走着、笑着,走得是那么轻盈,笑得是那么开心。他不时停下脚步向大家鼓掌,招手致意。

在广场西侧,邓小平登上电瓶车,游览徽州石牌坊群,富有民族特色的贵州鼓楼、风雨桥、云南藤桥、金碧辉煌的西藏喇嘛寺等民俗景观,轻轻松松地把邓小平一行带进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长河之中。

根据邓小平事前的嘱咐,当天景区照常开放,此时景区已经有一批游客,邓小平沿途不断地向各村寨的少数民族员工、景区工作人员和游客亲切招手。在电瓶车经过陕北窑洞时,正好碰上一个马来西亚的华人旅行团。当他们发现车上乘坐的是邓小平时,都喜出望外,许多人高喊:“邓小平,邓小平!”并争相拍照,邓小平也高兴地向他们招手致意。次日香港一家报纸发表的一张邓小平坐在电瓶车的“独家照片”,就是这个团的一位团员提供的。

参观过程中,当华侨城建设指挥部主任马志民介绍到现在民俗村每天平均有一万多游客时,邓小平风趣地说:“今天可能就要受干扰了。”

经过海边椰林时,邓小平对高大的铸铜千手观音很感兴趣,他说:“我从来还没有见到过这样大的千手观音。”

在民俗村景区过了陕北窑洞之后,邓小平下车步行至新疆村寨,抱着小孙子观看新疆维吾尔族的歌舞表演,兴致很高。

游览了民俗文化村,邓小平又步行一段路来到锦绣中华微缩景区。这是集中国内名胜古迹于一体的微缩景区,也是当时世界最大的缩微景区。听说邓小平来了,正在这里游览的港澳同胞、外国朋友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不约而同地从远处、近处,从四面八方向他涌来,向他鼓掌,表示敬意。有许多人还举起相机,拍下珍贵的镜头。

邓小平乘电瓶车游览了各个景点。当经过乐山大佛、云南大理三塔、桂林山水等景点时,邓小平说:“这些地方我都去过。”在“布达拉宫”前,大家都下了车,邓小平说:“中国其他地方我都去过了,就是没有到过西藏。”卓琳当即说:“恐怕你以后也去不了了。”于是,一向不爱照相的邓小平分别同家人、身边的工作人员及陪同的负责人在“布达拉宫”前合影留念。他还高兴地同全家人合影,拍摄了一张“合家欢”。

在驱车回宾馆途中,邓小平和陪同的负责同志亲切谈话。

据李灏回忆,当时,我们向小平同志汇报了深圳支援相对落后地区的有关情况时提到,深圳市1990年成立了合作发展基金,每年都按固定的比例从财政中划出一部分作为这种基金。基金主要为贫困地区开发“造血”型项目,已取得比较好的成效。小平同志听后表示赞同,他说,将来,发达地区上缴利润的方式可以改变一下,用发达地区上缴的钱来补内地。当然现在不变。将来国家要抓这个问题,否则,差距太大。你们好,人家都往你这里跑,你也受不了。对于这种事情,一方面当然要控制人口流入;另一方面特区要多上缴一些利润、税金给国家,投向内地。对于这一点,你们要有思想准备。当然,不是现在就要向你们开刀,现在还不是时候,现在主要还要增加你们的活力。但到一定程度,就要向你们开刀。到本世纪末,就要考虑这些问题了。听到这里,车里的同志都热烈鼓掌。

邓小平还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来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当然,太早这样办也不行,现在不能削弱发达地区的活力,也不能鼓励吃“大锅饭”。

他说,不发达地区又大都是拥有丰富资源的地区,发展潜力是很大的。总之,就全国范围来说,我们一定能够逐步顺利解决沿海同内地贫富差距的问题。

当深圳市长郑良玉汇报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搞好时,邓小平说,只要我们的生产力发展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人民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可以搞上去。我们完全有能力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搞好。

邓小平还谈到要尽快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他说,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搞快点,只要是讲效益,讲质量,搞外向型经济,就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

1月22日上午,阳光明媚,空气清新。邓小平偕全家到深圳仙湖植物园种树和游览。

在植物专家陈谭清的陪同下,他饶有兴趣地参观了植于室内的各种珍奇植物。

在阴生植物区,当陈谭清介绍到桫椤,说这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是距今1亿8千万年的古生植物时,邓小平立即问他:“我国还有一种古生植物叫什么水?”陈谭清说叫水杉。邓小平说:“好像长在长江边不远的地方是吗?”陈说:“是的,长在鄂西,利川县水杉坝。”邓小平说:“水杉现在全国都有引种,这种植物能不能引到其他地方栽植呢?”没等陈谭清回答,毛毛在一旁说:“这是南方植物,只能在南方栽植。”邓小平说:“好。”

邓小平一行边走边看,当看到金花茶时,邓小平问这叫什么花,陈谭清说叫金花茶,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邓小平说这不是最好的茶花,云南有一种茶花,有碗口那么大,那才好看,叫什么茶花,毛毛笑着说:“那就叫碗茶。”

在转弯的地方,邓小平看到一种十分特殊的竹子,陈谭清介绍说这是悄悄地从四川的宜宾地区引种来的,竹节似人面,所以叫人面竹,号称每株价值一万元。邓小平听后风趣地说:“我是四川人,我有技术产权,你悄悄地从我们四川引种,我要罚你的啊!”听邓小平这么一说,大家都不由自主地笑起来。

再往前走,邓小平看到一片生机盎然的竹芋栽植区。他指着一棵竹芋问陈谭清:“这竹芋长不长芋头?”毛毛说:“我爸爸最喜欢吃芋头了。”

陈谭清说,这竹芋不长芋头,只是好看而已,摸起来毛绒绒的,有点像天鹅绒毛,所以她的名字叫天鹅绒竹芋。邓小平顺手摸了一下,说:“真是有一点像天鹅绒啊!”

来到一棵“发财树”前,女儿毛毛风趣地对父亲说:“以后咱们家也种一棵。”邓小平深情地说:“让全国人民都种,让全国人民都发财。”

随后邓小平和全家一起来到大草坪上,草坪中央已挖好一个树坑,邓小平走近坑边栽下了一棵常青树——高山榕,拿起铁锹一锹一锹给树根培土。夫人卓琳和长女邓林、三女毛毛在一旁帮忙。长子邓朴方也坐着轮椅过来,拿起铁锹培了土。小孙子拎过来小水桶,和爷爷一起浇了水。

人们不会忘记,邓小平是80年代以来一年一度的义务植树的倡导者。1982年3月12日,邓小平带着三岁的外孙女羊羊,扛着一把铁锹到北京西山,与解放军战士们一起参加植树活动。一老带一小,共用一把锹,栽种了油松。此后连续多年,邓小平每年都参加植树活动。如今,羊羊长大了,树也长高了,现在邓小平又带小孙子在深圳种了树。

栽完树后,邓小平领着小孙子在草坪南侧的小路上继续散步。在这山清水秀的环境里散步,邓小平显得格外高兴。快到上车的时间了,人们舍不得打扰他,都在远远地望着他健步地走呀,走呀。终于,临近中午了,工作人员不得不告诉他该开车了。邓小平扭头对身后的毛毛说:“不自由啊!”说完有些无奈地上了汽车,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仙湖植物园。

22日下午3点10分,邓小平在迎宾馆接见了深圳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市纪委的负责人,并同深圳市五套班子的负责人合影。合影后,邓小平对省市负责人说,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不冒风险,办什么事情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万无一失,谁敢说这样的话?一开始就自以为是,认为百分之百正确,没那回事,我就从来没有那么认为。

李灏说,深圳特区是在您的倡导、关心、支持下才能够建设和发展起来的。我们是按您的指示去闯、去探索的。

邓小平说,工作主要是你们做的。我是帮助你们、支持你们的,在确定方向上出了一点力。

邓小平说,现在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经验一天比一天丰富;在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中,不搞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我们的政策就是允许看,允许看,比强制好得多。

1月23日,邓小平在谢非的陪同下准备去珠海特区。车子在宽阔的马路上向蛇口驶去。在车上,邓小平和省市负责人继续亲切交谈。李灏向邓小平简要地汇报深圳改革开放的几个措施:调整产业结构;放开一线,管好二线,把深圳特区建成第二关税区;加强法制,依法治市,加强立法工作;把宝安县改为深圳市的三个郊区等等。邓小平听了后说,我都赞成,大胆地干。每年领导层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不断总结经验,至少不会犯大错误。李灏说:“您讲的非常重要。我们要争取少犯错误,不犯大错误。”听到这里,邓小平严肃地指出说:“我刚才说,第一条是不要怕犯错误,我们首先考虑的是要敢闯,而不是首先考虑犯不犯错误。第二条是发现问题赶快纠正。”

车到蛇口港码头,邓小平下车后,同前来迎接的珠海市委书记、市长梁广大亲切握手。然后同深圳市负责人李灏、郑良玉、厉有为一一握别。

邓小平向码头走了几步,突然又转回来,对李灏说:“你们要搞快一点!”把握时机,快一点将经济建设搞上去,这是邓小平对深圳的期望,也是时刻萦绕在他心头的一件大事。李灏说:“您的话很重要,我们一定搞快一点。”

第四站,珠海

23日上午9点40分,邓小平结束了在深圳的考察,登上了海关902快艇,启程到珠海特区考察。

快艇劈波斩浪向珠海疾驶而去。8年前邓小平由深圳到珠海时也是横渡百里珠江口,走的也是这条航线。舰舱内,谢非打开一张广东省地图,和梁广大一起向邓小平汇报广东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情况。邓小平戴上花镜,一边看地图,一边听汇报。

谢非说,广东经济发展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片是经济较发达的珠江三角洲,为“第一世界”;一片是粤东粤西平原地区,为“第二世界”。谢非讲到这里,邓小平说,那余下的是“第三世界”了?谢非说,是,我省广大山区经济还比较落后,为“第三世界”。邓小平说,要得。他肯定了广东发展的思路,说,广东在改革开放中起了龙头作用,今后还要继续发挥龙头作用。广东要上几个台阶,争取用20年赶上亚洲“四小龙”。

邓小平说,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来说,经济要发展得快一点,不可能总是那么平平静静,稳稳当当,要注意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但稳定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他强调,从国际经验来看,一些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曾有过高速发展时期,或者高速发展阶段。现在,我们条件具备,国际条件有利,再加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今后的现代化建设中,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够办得到的。我们就是要有这个雄心壮志!

当快艇接近珠海市九洲港时,邓小平站起来,望着窗外烟波浩淼的水面说,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就是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

邓小平还联系党的历史说到:“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快艇行驶了一个多小时,邓小平在与省市领导交谈中,踏上了阔别8年的珠海大地。整整8年,这里已经成为一座充满现代气息的花园式海滨城市。

稍事休息,邓小平在谢非和梁广大以及市有关负责人的陪同下驱车游览珠海市容。

“我记得以前这里有一座小桥,一条小路,现在没有了,变了。”路过吉大村时邓小平指着景山路说道,“昔日这里是一条石头铺的小路,还有一座小桥(白沙河桥)。”他在回忆8年前的珠海。

当汽车驶近珠海影剧院时,邓小平又指了一指窗外说:“我1984年来这里时,记得这里只有一座石头砌的大房子,现在都盖上新大楼,变化真大呀!”

梁广大在车上边陪邓小平浏览珠海城市景观边介绍珠海这些年来的建设发展情况。邓小平不断地点头表示赞许:“这样搞很漂亮,有自己的特点。”他还幽默地说:“这里很像新加坡呀,这么好的地方谁都会来,我要是外商的话,我也会来这里投资的。”

由此,邓小平两次谈到这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问题。他说:“经济发展比较快的是1984年至1988年。这5年,首先是农村改革带来了许多新的变化,农作物大幅度增产,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这是一个非常生动、非常有说服力的发展过程。可以说,这个期间我们的财富有了巨额增加,整个国民经济上了一个新的台阶。”“1989年开始整顿,我是赞成的,而且确实需要。经济‘过热’,确实带来一些问题。比如,票子发得多了一点,物价波动大了一点,重复建设比较严重,造成了一些浪费。但是,怎样全面地来看那5年的加速发展?那5年的加速发展,也可以称作一种飞跃,但与‘大跃进’不同,没有伤害整个发展的机体、机制。那5年的加速发展功劳不小,这是我的评价。治理整顿有成绩,但评价功劳,只算稳的功劳,还是那5年加速发展也算一功?或者至少是一个方面的功?如果不是那几年跳跃一下,整个经济上了一个台阶,后来3年治理整顿不可能顺利进行。看起来我们的发展,总是要在某一个阶段,抓住时机,加速搞几年,发现问题及时治理,尔后继续前进。”

汽车由凤凰路桥转入即将竣工的海湾大道。这条连接珠海香洲和唐家、金鼎等生活小区的纽带,全长10多公里,宽30多米,清一色的混凝土路面,中间由姹紫嫣红、绿郁葱茏的绿化带隔离,犹如青山绿水间的一条漂亮彩练。

邓小平看出了这一带农民生活的变化,他指着一座座漂亮的村民住宅问道:“广东的农民收入有多少?”“去年全省人均收1100元”。谢非回答说。“我看不止这个数。”邓小平肯定地说,“如果是这个收入,盖不了这么好的楼房,买不起这么好、这么多的家当。这个算法不准确,有很多没有算进去。”

高科技企业,是珠海经济特区的主要产业之一。在珠海特区的7天里,邓小平一连考察了几个高科技企业。

1月24日上午9点40分,邓小平来到珠海经济特区生化制药厂。迎候在厂门口的厂长迟斌元握住邓小平的手说:“我们全厂职工盼望您来啊!您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我们能有今天,是您指引的结果。”邓小平摆摆手说:“过奖了。”

在工厂会议室里,邓小平听取了关于“凝血酶”的研制生产和工厂发展等情况,高兴地对厂长说,“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创出我们国家自己的名牌,否则就会受人欺负。这要靠我们的科技工作者出把力,摆脱受人欺负的局面。

接着他兴致勃勃地参观了该厂的生产车间。在一个车间门口,他透过玻璃门,向里面起立鼓掌的科技人员亲切招手。走到一座楼梯的转弯处,邓小平看到墙上挂着一块写有“不求虚名,只求实干”的标语牌时,停下脚步,轻声地念了一遍,赞许地说:“对,就是要实干。”

1月25日上午9点35分,邓小平来到珠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亚洲仿真控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参观。公司总经理游景玉向他详细介绍了公司的科研、生产和科技队伍等情况。当游景玉讲到亚仿公司走的是一条科技、生产、效益相结合的道路时,邓小平问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你认为站得往脚吗?”游景玉回答说:“我认为站得住脚,因为我们是用实践来回答这个问题的。我们过去的实践、现在的实践和未来的实践都会说明这个问题。我相信它是正确的。”随后,邓小平又亲切地问游景玉:“你是留美学生吗?”游景玉说,我曾去美国接受培训,负责引进仿真技术。我们这里有一批人在美国学习过。他们每天工作10个小时,决心把祖国的高科技事业发展起来。邓小平沉思片刻,深情地说:“你们带头,希望所有出国学习的人回来。不管他们过去的政治态度怎样,都可以回来;回来我们妥善安排。起码国内相信他们。告诉他们,要做贡献,还是回国好。”

参观中,游景玉汇报说:“我们公司投产第一年,人均产值达20多万元。”邓小平马上接着道,更重要的是水平。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多快啊!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了一批产业的发展。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近十几年来我国科技进步不小,希望在90年代,进步得更快。

游景玉向邓小平介绍说,他们公司105人中80%以上是博士、硕士和高中级科技人员。邓小平听后看着机房内先进的技术设备和良好的工作条件,颇有感慨地对科技人员说,“你们现在的条件要比50年代好多了。大家要记住那个年代,钱学森、李四光、钱三强那一批老科学家,在那么困难的条件下,把‘两弹一星’和好多高科技项目搞起来。”他强调,“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近十几年我国科技进步不小,希望90年代进步更快。每一行都树立一个明确的战略目标,一定要打赢。高新科领域,中国要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在计算机房内,邓小平在游景玉的陪同下进入机房,参观了正在研制的两套火电站仿真机。邓小平连声称赞:“好东西,好东西啊!”游景玉介绍说,这两套电站仿真机设备是追踪世界最新技术搞起来的。邓小平高兴地说:“我是看新鲜。要发展高新技术,越新越好,越高越好,越新越高,我们就高兴。不只我们高兴,人民高兴,国家高兴!”

他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对国家要爱哟!中国要发达起来,中国穷了几千年了,现在是改变这种状况的时候了。全国各行业要共同努力,来证明我们可以干很多事情。接着又说:“我们社会主义的好处是可以调动人力,统一规划,集中人才,打歼灭战。”

机房里坐在计算机旁的都是年轻人。邓小平走着看着,脸上露出喜悦的神情。当他走到一台计算机旁时,停了下来,与一位正在操作的复旦大学毕业的年轻人交谈起来。他握着这位年轻人的手,高兴地说:“我要握握年轻人的手,科学的希望在年轻人。”

在同公司科技人员一起合影留念后,邓小平转过身去,望着一大群年轻人说:“我要和大家拉拉手。”霎时间,一双双年轻的手伸过来,邓小平一一同大家握手。

在返回的路上,邓小平反复对省市负责人说:“要不断造就人才,只要有了人才,事业就兴旺。真高兴看到这样年轻的科技队伍,中国有希望啊!”

参观完亚洲仿真公司,邓小平一行来到拱北地区的芳园大厦,乘电梯上到29层的旋转餐厅,他一边观赏窗外的拱北新貌和澳门风光,一边听取谢非、梁广大的汇报,一边同他们交谈。

他说,这10年真干了不少事。我国发展这么快,使人民高兴,世界瞩目。这就足以证明三中全会以来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谁想变也变不了。谁反对改革开放谁就垮台。说来说去,就是一句话:坚持这个路线方针不变。反对的人让他去睡觉好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立的章程并不少,而且是全方位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方针和政策,而且有准确的表述语言。这次十三届八中全会开得很好,肯定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一变就人心不安,人们就会说中央政策变了。城乡改革的基本政策,一定要长期保持稳定。当然,随着实践发展,该完善的完善,该修补的修补,但总的要坚定不移。即使没有新的主意也可以,就是不要变,不要使人们感到政策变了。有了这一条,中国就大有希望。

当邓小平下来走出芳园大厦时,谁也没有料到,周围大街上站满了那么多等候的群众,足有数千人之多。

邓小平在芳园大厦门口一出现,人群中立刻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汽车就停在门口,原计划出来就上车离去。邓小平一见那么多群众等在那里,便缓步走近马路,挥手向群众致意。

人们见邓小平走过来了,更加兴奋。“小平同志,你好!”“邓伯伯,您好!”“邓爷爷,您好!”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广州话,客家话,普通话,一声高过一声。

邓小平鼓着掌,连声说:“谢谢,谢谢,大家好!谢谢大家!”

邓小平上车离去了,但掌声还久久不息。

离开芳园大厦后,邓小平乘车前往珠海度假村。当汽车经过景山路时,一座座厂房从车窗外闪过,邓小平高兴地说,现在总的基础不同了,我们10年前哪有这么多工厂?几个工厂都是中等的水平。现在大中型厂子里头的设备多好呀!过去我们搞“两弹”的设备和这些相比,差得远呢!

1月27日,邓小平来到江海电子公司,参观了车间,高兴而感慨地说,不是有人议论姓“社”姓“资”吗?你们这里就是姓“社”嘛,你们这里就是很好的社会主义!

在珠海经济特区的日子里,邓小平的足迹几乎踏遍了特区的土地。他先后三次专门考察了珠海特区的城市建设,观看了拱北、吉大、香洲及唐家一带的市容。他不停地看,不停地问,不停地思考,看特区的变化,倾听人民群众的心声,思考社会主义中国的未来。

1月29日下午3时,邓小平告别珠海,在省委书记谢非、省长朱森林的陪同下,乘汽车向广州方向驶去,沿途察看了中山、顺德、番禺等市县的城乡建设,对珠海三角洲的发展变化给予了高度评价。中途在顺德县容奇开发区停留,视察了以“容声冰箱”名闻遐迩的广东珠江冰箱厂。

4时许,顺德,广东珠江冰箱厂内。阳光照耀着珠江冰箱厂技术办公大楼门前的红地毯,烘托出一派暖暖的氛围。这时,一辆中巴悄然驶来,随即车上走下了身着杏色T恤便服、精神矍铄的老人——邓小平。

早已等候在那里的佛山市委书记叶谷、佛山市委副书记欧广源、顺德县委书记何敏和、顺德县长陈用志、副县长冯润胜等以及珠江冰箱厂的有关负责人迎上前去,热烈欢迎邓小平的到来。邓小平亲切地与他们一一握手,然后向欢迎的群众挥手致意。

在高大豪华的办公大楼前,邓小平问:“这是什么类型的企业?”陪同的广东省负责人诙谐地说,如果按行政级别算,是个副班长级;如果按经济效益和规模算,恐怕也是个兵团级了。当听说这个花园式的工厂是一家乡镇企业时,邓小平感慨万千,连问三次,这是乡镇企业吗?

在人们的鼓掌声中,邓小平走进了珠江冰箱厂的一号会议室。这个会议室本来只安排了九张沙发,但大家都想看一看小平同志,和他老人家多呆一会,结果来的人站满了一圈。

邓小平原定视察15分钟。一落座,坐在他右侧的珠江冰箱厂厂长潘宁,就用简洁的语言,向邓小平介绍珠江冰箱厂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这家集体性质的乡镇企业,1983年筹办,次年投产,7年间产量增加了16倍,一跃成为全国冰箱行业的“大哥大”。

邓小平一边注意地听,一边点头。坐在他对面的佛山市委书记欧广源补充道:“这家厂还是国家一级企业,荣获国家金质奖。邓伯伯,1984年您来顺德我接待过您。”邓小平打量着欧广源说:“我们是老朋友了。你今年多大?”“48岁。”“我大你40岁,我老了,以后中国要靠你们了。”接着,邓小平又转过头来问潘宁:“去年你们厂的出口产值多少?”“接近七百万美元。”“嗯,出口到什么地方呀?”“巴基斯坦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出口有什么困难吗?”“没有。”

邓小平不住地点头,高兴地说,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民族工业,没有自己的拳头产品,这个国家就没有希望。我们国家一定要发展,不发展就会受人欺负,发展才是硬道理。

在座的广东省负责人谢非、朱森林让潘宁说说他们厂的特点。潘宁说,这几年企业年年跨大步,秘诀就是以质取胜。邓小平听了,满意地点点头。

随后,何敏和汇报了顺德近年来发展乡镇企业,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邓小平说,顺德经济发展体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所以,改革开放一定要坚持,而且还要胆大一点……

邓小平心情很好,谈兴愈来愈浓。他越讲越兴奋,滔滔不绝地讲,忘记了时间。随行人员暗示他时间到了,但是他仍然继续讲下去,时间延长了20分钟。在场的一位同志事后估计,潘宁讲了三分钟,何敏和讲了二分钟,其余时间都是邓小平在讲。

当邓小平走出一号会议室步入大堂的时候,闻讯而来的员工们夹道欢送,掌声四起,表达了“容声人”对这位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尊敬和爱戴。

第五站,广州

1月29日下午5时40分,汽车到达广州东站。邓小平在站台上会见了广东省和广州市的负责人。省委负责人向邓小平表示,一定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争取二十年赶上亚洲“四小龙”。

再过几天就到春节了,大家都希望小平同志能留在广东过节。但是,邓小平还惦念着浦东的发展,又要踏上视察上海的旅程。

6时整,火车开动了,广东省的负责人代表全省人民说出他们的心里话,小平同志,欢迎您再来广东!

第六站,江西

1月30日,邓小平乘坐的专列沿浙赣线从湖南进入江西境内。下午3时40分,火车徐徐驶进鹰潭车站。江西省委书记毛致用、省长吴官正在这里迎候。

邓小平走下火车,满面笑容地同毛致用、吴官正等一一握手。他一边沿着月台缓步而行,一边和毛致用、吴官正谈话。

毛致用在湖南工作期间,曾先后两次接待过赴湘视察的邓小平,并陪同至韶山等地参观,所以,邓小平同他很熟悉。

邓小平一见到毛致用就关心地问:“你来江西几年了?”

毛致用说:“快4年了。”

对吴官正,邓小平也熟悉,他问吴官正:“你是从武汉来的,来几年了?”

吴官正答:“5年多了。”

江西是农业大省,邓小平十分关注江西的农业发展。他问:“江西去年的年景怎么样?”

毛致用说:“年景还好。1991年农业全面丰收,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55%,工业总产值增长14%,财政收入增长103%,实现收支平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02元。改革的步子是这些年来迈得最大的一年。”

邓小平听了很满意,连声赞许说:“那好。”他对农民增收感到欣慰,说:“农民收入702,那不简单。”

接着,邓小平又关切地问:“去年遭灾了没有?”

毛致用回答说:“遭受到比较严重的旱灾,但农民积极性高,所以仍是一个丰收年。”

吴官正说:“现在的问题是粮食压库严重,库存有180亿斤。”

邓小平说,在粮食问题上,江西是作了贡献的。你们有困难可以向中央反映,你们有这个权利。对江西,中央要照顾一点。

邓小平在这里提出这个问题是有原因的。早在三年困难时期,江西人民节衣缩食,艰苦奋斗,调出大批粮食支持全国。1958年到1959年度外调了95亿斤大米,1959年至1960年度又调出14亿斤大米,同时还补上库存118亿斤,是当时全国仅有的两个增加库存的省份之一,多次受到毛主席、周总理和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表扬。这次邓小平又旧事重提,说明党对作出了贡献的地区和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邓小平对江西解决粮食压库问题的关心和支持,使在场的省委、省政府负责人深受鼓舞。

邓小平对江西的情况很了解,他说,水旱灾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水土保持不好。要坚持把植树造林搞好,否则没希望。他问:“你们植树造林怎么样?”

吴官正说:“这几年我们每年造林600万亩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40.3%。”

邓小平听了连连点头,说:“那好。”

虽经长途乘车劳顿,邓小平却毫无倦意。他兴致勃勃地听取了毛致用关于江西在治理整顿期间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情况汇报,高兴地说,治理整顿这几年,改革开放做了不少事。他说,没有改革开放,治理整顿就不会有这么顺利。

邓小平思路清晰,谈兴甚浓。他说,改革从农村起步,刚开始时有些同志想不通,存有疑虑,有的人还害怕是资本主义。但我们,既不给他们戴帽子,也不搞批判,做出成绩让他们看。后来认识逐步统一了,几年就都执行了。那时安徽有一个搞“傻子瓜子”的,收入上百万元,许多人反应强烈,主张动他。我说动不得。这不是一个人的问题,涉及到一个面,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改革开放政策要稳定,不能变。1984年以来的几年,经济上得快,是一个跳跃。农民收入多了,电器也进了农户,农村盖了许多新房。要看到这个作用,没有这个跳跃,治理整顿不会这么顺利。

邓小平语重心长地强调,稳定发展我赞成。但是,只要能快一点还是要争取快一点。胆子要更大一点,放得更开一点。不能胆子没有了,雄心壮志也没有了,有机遇能跳还是要跳。

这时,站在一旁的邓楠插话说:“这个观点,老人家鼓吹了一路。”

邓小平接过邓楠的话,问毛致用、吴官正,我讲得对不对?

毛致用说:“您讲的非常重要,我们一定要搞快一点。”

邓楠又说:“老人家对江西很有感情,在车上不停地讲到江西。”

邓楠的话引起了邓小平对昔日苏区生活的回忆。他深情地说,我对江西是有感情的。他指着毛致用、吴官正说,我在江西呆的时间比你们长。当初,我在瑞金当过县委书记,那是几个人推举的,后来中央认可了。那时苏区的工作,兴国是第一,瑞金是第二。

沧桑几十载,弹指一挥间。1992年,距邓小平离开中央苏区已经有了半个多世纪,然而,在邓小平的记忆中,当年苏区的斗争风云依然震荡在胸,苏区的干部、群众和一草一木都牵动着他的心。

鹰潭是江西东部一个新兴的城市,这是解放后邓小平第三次来到这个这里了:1973年2月19日,邓小平赴京复出工作,就是从南昌乘车来到鹰潭,次日转乘福州至北京的特快列车,离开江西到北京的。

如今的鹰潭市,已建成为全国重要的铜业生产基地和铁路交通枢纽,赣东大市场开始形成。新建的火车站宽敞明亮,面貌大为改观。站外的街道拓宽了,两旁盖起了一座座高楼大厦。

就这样,在鹰潭火车站边踱步边交谈,一晃半个多小时就过去了。邓小平没喝一口水,也没有坐下休息,在月台上时而信步,时而驻足,与毛致用、吴官正侃侃而谈。

就要上火车了,毛致用、吴官正依依不舍地对邓小平说:“我们大家都希望您老人家在江西住段时间。”

邓小平挥手向他们打着招呼,满面笑容地说,等你们更发展了,再来麻烦你们。列车一声长笛,驶出了鹰潭站,向上海方向疾驰而去。

第七站,上海

1月31日,邓小平到达上海。

上海之行,是邓小平南巡的最后一站。

这时已是农历的腊月,到处是一派节日的景象。邓小平要在这里同上海人民一同欢度新春佳节。

2月3日晚,农历除夕之夜,邓小平满面春风地出现在上海各界人士齐聚的迎猴年新春晚会上,向大家致意,向上海人民问好。

这年的春节连续三天晴好,2月7日这天突然转阴,天气特别阴冷。邓小平不顾天气寒冷出发到他特别关注的浦东考察。这天,邓小平一行来到南浦大桥,高兴地让在场的记者拍了一张全家福,接着就来到南浦大桥工地。在模型前,邓小平听取了大桥建设总指挥朱志豪的介绍后,转身想看一下建设中的南浦大桥雄姿时,发现百米高处有正在施工的工人,于是扬起手向桥塔上的工人致意。这时,在场的工人和百米桥塔上的工人一齐报以热烈的掌声。

2月8日,邓小平在上海市委负责人黄菊、吴邦国的陪同下,夜游浦江,在饱览黄浦江两岸璀璨景色的同时,他专门就选拔、培养、使用年轻干部的问题发表了重要意见。他说,干部培养体制上要后继有人,各个梯次上都要有。要解放思想,这是解放思想最重要的一个方面,胆子要大一点,人无完人。他语重心长地对在座的几位市委老同志说:“年轻一点的同志有这样那样的缺点,老的就没有吗?老的也是那样走过来的。要从基层搞起,就后继有人。”

2月10日,晴空万里,阳光和煦。邓小平、杨尚昆一行来到位于漕河泾开发区的中外合资上海贝岭微电子制造有限公司视察。

上午9时许,两辆大客车徐徐进入贝岭公司大门,驶向公司的主厂房——硅片制造部。车门打开,邓小平神采奕奕地出现在早已等候在厂门口的干部职工面前。

在听取了公司情况的介绍之后,邓小平饶有兴趣地开始视察生产线情况。当他看到一台首次引进到国内的IC生产关键设备大束流离子注入机时,对这台高科技的设备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边听边问:“它们姓资还是姓社?”片刻,意味深长地说:“它们姓社,资本主义国家的设备、技术、管理引进为我们所有就是姓社!”

紧接着,邓小平分析了苏联这个原来经济技术较发达的国家,由于闭关自守而导致落后最终解体的例子。他还对为提高上海贝尔的程控交换机国产化率而配上大规模集成电路和相关部件生产技术给予了充分肯定。

按原计划,视察后与公司、仪表局负责人合个影就该上车走了。但临上车时,邓小平看到大楼前聚集了很多年轻技术人员,就主动走过去向他们鼓掌示意,并和前排的人一一握手。

测试部女大学生周剑锋见到邓小平就热情问候:“邓爷爷好!”

质量部女研究生华剑萍怀着崇敬的心情说:“您在我们年轻人心目中是最德高望重的。”

邓小平微笑道:“这不好说吧!有一点贡献,做了一点事,很多事情没有做,来不及做,也做不完。”

这时,有人插话介绍,他们都是大学生!

邓小平高兴地点点头,语重心长地说:“21世纪靠你们年轻人!”

站在他旁边的杨尚昆大声重复道:“21世纪靠你们了!”

年轻人同声回答:“请放心,我们年轻人会把中国建设好的。”

12日上午,又是一个风和日丽的艳阳天。邓小平一行驱车来到闵行开发区,听取了闵联公司总经理鲁又鸣介绍开发区的发展情况,视察了闵行开发区的建设情况。

随后,邓小平来到马桥镇旗忠村。旗忠村从1989年起开始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到1992年时,其经济实力、农民新村的建设等方面已居全市郊县的前列。

车队驶进旗忠村时,首先映入邓小平眼帘的是绿树掩映下的一排排别墅式农民新居。他问马桥镇党委书记王顺龙:“你们发展这么快,靠什么?”王顺龙回答:“靠你老人家改革开放的好政策。”邓小平又问了一句:“是这样吗?”听到肯定的回答,邓小平舒心地笑了。

当车队在旗忠村小学门口停下时,鼓乐声起,小学生们跳起了迎宾舞。看着这些正值花季年龄的孩子们,邓小平格外高兴。

这时,一个小孩摇摇摆摆走了过来,不知是谁说了声“过来让爷爷亲一亲”,陪同的吴邦国抱过孩子,邓小平亲切地上前吻了吻。离开操场返回时,邓小平两次停下来回头向在场的旗忠村民和小朋友招手,依依不舍。

2月18日是元宵节,谁也没想到,晚上8时不到邓小平出现在万家灯火的南京路上,进入人流如织的中百一店。邓小平来这里逛商场,并在文具柜台接受马桂宁的服务,为他的小孙子购买了铅笔和橡皮。

逛商场是邓小平一到上海就提出的要求,据他身边的人介绍,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一直有逛一次商店、当一回顾客的愿望。这天他终于遂了十三年的宿愿,所以很激动,步履也显行特别轻盈,对商场里的顾客、营业员频频招手,笑容始终挂在脸上。

顾客们知道邓小平来了,都想一睹伟人风采,所以显得比较拥挤。有一位30岁左右的妇女抱着她约2岁的孩子拼命往邓小平身边挤,警卫人员把她挡出去,她刚退出去又往前挤,如此三进三出。中央警卫局孙勇局长被这位妇女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动了,破例网开一面把这位妇女让进了2米圈内。这位妇女激动得不知该说什么好,只是抓起孩子的小手拼命向邓小平招手,用这质朴的动作来表达一位普通市民对自己所热爱的领袖的真诚感情。倒是邓小平见状,走上前两步,凑上去吻了吻孩子的脸。

邓小平准备离开中百一店时,南京路六合路口已站满了市民,市民们热烈地鼓掌欢迎。这时,邓小平的心情也很激动,他一边招手一边快步迈下台阶,并对扶着他的警卫说,让我朝前走几步。但警卫出于对邓小平身体和安全的考虑,把他劝上了车,上车后,邓小平从开着的车窗向人群挥手告别。

第八站,南京

2月20日下午3时,邓小平从上海返回北京途中,在南京火车站停留。

听说邓小平要来,江苏省委、省政府的负责人沈达人、陈焕友等来到火车站迎候。

当邓小平走下火车时,沈达人、陈焕友立即迎上前去,向小平同志问候,并向小平同志拜个晚年。邓小平笑着点头,高兴地和大家握手说:“年已经过喽!”

沈达人、陈焕友请邓小平到休息室坐坐,邓说,不坐了,我们一边散步,一边交谈吧。

沈达人、陈焕友说,看到您在上海、深圳的重要指示,提出要加快改革开放,我们很高兴。

邓小平问,你们听到哪些感到高兴?

沈达人、陈焕友回答说,加大改革力度,扩大对外开放,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重视科技……。

邓小平说,要抓住时机,搞得快一点,把经济搞上去,步子可以快一点。

接着沈达人、陈焕友简要汇报了1991年江苏经济方面的情况,当汇报到江苏经济1991年在遭受特大洪涝灾害的情况下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63%,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数时,邓小平说,江苏条件比较好,应该发展得比全国平均速度快一些。如果江苏和其他发展比较好的地方不比全国平均数高一点,那全国和其他地方就更不行了。当沈达人汇报科技兴省的情况和灾后生产恢复较快、社会稳定、经济稳定时,邓小平说,好嘛!当沈达人、陈焕友汇报说,1991年全省三资企业办了一千多家时,邓小平说,是嘛,外向型经济没有坏处。说到这里,他加重语气说:“我就怕丧失时机。要抓住现在的时机,搞得快一点。”

在交谈中,邓小平问,现在还有没有人怕政策变?

沈达人、陈焕友回答说,有一段时间,部分同志,主要是农民怕政策变,经过宣传解释,现在都消除了顾虑,感到不会变。

邓小平听后强调说,不能变,政策变不得。

在接见结束时,沈达人、陈焕友对邓小平说,看到您身体很好,我们大家都非常高兴。

邓小平说,在深圳、上海,一路上住得好,吃得好,休息得好,心情舒畅,看来还可以多活几年。

沈达人、陈焕友再一次诚恳地说,欢迎小平同志来!

3点25分,列车开动了。

邓小平站在窗口,亲切地向大家挥手再见。

第九站,安徽

2个多小时后,5时55分,专列驶入安徽蚌埠市火车站。

邓小平途经安徽时,接见有关领导。

身穿雪花呢大衣、系咖啡色围巾的邓小平,缓步走下车厢。

对于安徽,邓小平有着较深的了解,战争年代,他曾指挥千军万马在这片淮海大地上英勇奋战过。改革年代,他领导的农村改革的突破口就是从这里打开的。在这次视察南方的谈话中,他还提到了安徽的农村改革,他说:“农村改革初期,安徽出了个‘傻子瓜子’问题。当时许多人不舒服,说他赚了一百万,主张动他。我说不能动,一动人们就会说政策变了,得不偿失。像这一类的问题还有不少,如果处理不当,就很容易动摇我们的方针,影响改革的全局。”

和前来迎候的蚌埠市负责人一一握手后,邓小平一边同他们沿月台散步,一边询问道,去年你们这里受了大灾(即1991年华东大水灾),至今还能看到一些受过水灾的痕迹,现在恢复得怎么样了?一旁的蚌埠市委书记徐景仁、市长诸宗智、市委副书记胡德新等回答说,在党中央、国务院关怀下,灾区正在迅速恢复生机,特别是通过抗洪救灾,党群、干群、军民关系有了改善,人民群众由衷地说,还是社会主义好。

邓小平说,这就是坏事变好事嘛。

当听到蚌埠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生产力水平得到很大发展、提前实现翻一番目标、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时,邓小平很高兴,频频点头。

徐景仁说:“这些成就是在您设计的改革方针指引下取得的,人民群众衷心地祝愿您健康长寿。”

邓小平笑笑说,都是靠大家干出来的,是老一辈革命家集体的功劳。

邓小平问,蚌埠是什么时候解放的。

蚌埠的负责人回答,1949年1月20日,淮海战役的胜利,带来了蚌埠的解放。蚌埠人民时刻铭记先辈们的光辉业绩。

谈到淮海战役,邓小平感慨地说,当时仗打得很艰苦,我们的武器装备很差,淮海战役的胜利,一靠毛主席指挥正确,二靠勇敢。

这时,一旁的邓林说,讲淮海战役,他(指邓小平)比谁都清楚。

6时13分,列车启动了,邓小平拉开车窗窗帘,再一次眺望他曾战斗过的大地,向送行的人们挥手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