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靶斑病药剂防治持效期的离体研究

2012-11-12 09:46:02李金堂默书霞辛相龙赵会文
长江蔬菜 2012年8期
关键词:福美托布津斑病

李金堂,默书霞,辛相龙,赵会文

(潍坊科技学院,山东寿光,262700)

由山扁豆生棒孢菌 (Corynespora cassiicola)引起的黄瓜靶斑病是近年来在全国黄瓜产区大面积发生的一种主要病害。该病为害严重,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病速度快,造成的田间损失严重。因为发病流行的时间不长,广大菜农常不能准确诊断病害,导致发病后菜农盲目配药,同时用多种药剂防治病害,既加大用药成本,又不利于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健康发展。目前,生产上对黄瓜靶斑病的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但由于对一些化学药剂防治效果缺乏必要的了解,往往在防治黄瓜靶斑病的关键时期,不能准确用药,而导致病害流行。福美双、苯醚甲环唑等药剂是目前生产上防治该病的常用杀菌剂,本试验拟通过室内离体抑菌率的方法测定7种常用杀菌剂防治黄瓜靶斑病病菌的持效期,为病害的化学防治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种

于2010年在山东寿光市洛城镇北齐疃村温室大棚中,采集黄瓜靶斑病病叶,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黄瓜靶斑病病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t.)Wei.],4℃保存于 PDA 斜面上,待用。

1.2 供试药剂

50%福美双(thiram)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山东曹达化工有限公司),24%腈苯唑(fenbuconazole)悬浮剂1 500倍液 (美国陶氏益农公司),25%溴菌腈(bromothalonil)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江苏托球农化有限公司),70%甲基托布津 (thiophanatemethyl)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日本曹达株式会社),10%苯醚甲环唑(difenoconazole)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25%烯肟菌酯(enostroburin)乳油1 500倍液(沈阳化工研究院),25.5%异菌脲(iprodione)悬浮剂 600 倍液(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上述各药剂的设定浓度均为药剂在田间的常规使用浓度。

1.3 试验方法

采用菌落生长直径法,将药剂与PDA培养基混匀,配成所需浓度的药液培养基混合物。于平板中央接种直径0.3 cm的菌饼,随后将接种后的PDA培养基放置于28℃的光照培养箱中,分别在接种后2,5,7,10,15 d 测量菌落直径 (去掉接种菌饼后的直径)。每个处理重复3次,以不加药剂的PDA培养基为对照,计算各药剂在不同时间后对黄瓜靶斑病病菌菌丝生长的抑菌率,抑菌率(%)=[(对照组菌落直径-处理组菌落直径)/(对照组菌落直径)]×100%。

2 结果与分析

表1是黄瓜靶斑病病菌接种后不同时间测量的菌落直径及抑菌率。表中数据表明,福美双、溴菌腈、苯醚甲环唑、异菌脲对黄瓜靶斑病菌丝生长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持效期较长,均在15 d以上。接种7 d后4种药剂对菌丝的抑菌率都在83%以上。接种15 d后4种药剂的处理与对照间均有显著差异,以福美双的抑菌率最高,为85.40%。腈苯唑、甲基托布津和烯肟菌酯3种药剂的持效期较短,其中,甲基托布津的持效期最短,为2 d,5 d后其处理效果与对照间已差异不显著。腈苯唑、烯肟菌酯的持效期为7 d,接种10 d后二者抑菌率均降至10%以下,且菌丝长度与对照间已差异不显著,第15天已完全失去防治效果。

表1 黄瓜靶斑病病菌接种后不同时间测量的菌落直径及抑菌率

3 结论与讨论

黄瓜靶斑病病菌喜温好湿,我国属温带地区,温度较热带地区相对较低,因此露地黄瓜靶斑病虽有发生,但未造成严重为害。近几年,随着我国蔬菜栽培设施化、产业化的发展,保护地面积不断增加。保护地内高温、高湿的小环境为该病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造成该病不断蔓延、传播。该病为害日益加重,已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但对该病的药剂防治目前研究较少且结果不尽相同。

腈苯唑是美国陶氏益农公司开发的优良杀菌剂,可广泛用于黑星病、蔓枯病、白粉病等病害的防治,效果良好,但试验结果表明其对黄瓜靶斑病病菌的抑制作用较差,持效期较短,不推荐用来防治该病。

甲基托布津与烯肟菌酯对病菌的抑制作用也较差,特别是甲基托布津对病菌的菌丝生长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可能是因为药剂对病菌的活性较差或病菌对这类药剂产生了抗药性。

福美双、溴菌腈、苯醚甲环唑、异菌脲对病菌菌丝生长抑制效果较好,持效期可达15 d,尤其是福美双,15 d后抑菌率仍达85%以上,推荐其用于黄瓜靶斑病的防治。

试验中所用培养皿直径为9 cm,在10 d后对照培养皿中菌丝已长满,15 d后菌丝应更长,但受培养皿直径限制,仍记为10 d后的菌丝长度,此对试验结果有一定影响。本试验为室内离体试验,但受病菌抗药性、田间环境、植物自身的生理活动等因素影响,田间实际应用效果与试验结果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但试验结果能初步反映各药剂在田间的应用效果。

猜你喜欢
福美托布津斑病
茶轮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拮抗菌筛选
黄瓜靶斑病咋防治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 06:31:34
80%噁霉·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天津化工(2019年3期)2019-06-22 06:44:16
苹果干腐病咋防治
甲基托布津SC马铃薯使用技术实验总结
低浓度克·酮·福美双利于玉米出苗和幼苗生长
农家顾问(2016年7期)2016-05-14 15:23:15
Apolipoprotein E polymorphisms increase the risk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
不同药剂及其组合防治桑椹菌核病效果试验
60Coγ射线辐照降解多菌灵、噻菌灵和甲基托布津的研究
黄瓜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
上海蔬菜(2013年2期)2013-10-23 06: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