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豪
(河南科技大学 经济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
关于外商直接投资(以下简称FDI)与东道国产业结构的关系,不同学者基于不同视角提出了不同观点。无论是最初钱纳里和斯特罗特提出的“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的双缺口理论,还是后来赫尔希曼基于“双缺口”模型发展的“技术缺口”模型,以及后来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刘易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论、小岛清基于国际分工比较优势理论提出的“小岛清模式”等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产业结构影响的理论,大体可以归纳为从需求、供给和国际贸易三大产业结构决定要素出发形成的“需求说”“供给说”和“国际贸易说”以及以国际转移为背景的“产业说”等4类。改革开放至今,FDI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金融危机后,经济结构调整迫在眉睫,持续涌入的FDI必将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重新测度FDI对经济结构的作用,能为我国调整经济结构提供重要的参考。
学界基于上述理论和学说对FDI与我国产业结构的关系从不同方面给予了实证,但是随着实证分析技术的提高及原有实证自身存在的缺陷,使得这些定量分析在说明FDI与产业结构关系时有些不足。最初的实证分析是借助FDI与我国相关经济指标的相关性进行的,如郑京平[1]、郭克莎[2]等,这种分析不能给出二者具体的影响关系和程度。之后,有学者借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实证分析。如赵晋平[3]利用最小二乘法分析得出外资对第三产业影响的回归系数最大,其次是第二产业,最小的是第一产业;王文峰[4]利用相同方法也得出利用合同外资每增加1个百分点,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分别增加0.332 549、0.497 026和0.568 403个百分点的结论。赵晋平和王文峰研究的都是远大于实际外资的合同外资,扩大了真实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有效信息,降低了估计结果的可信度。也有用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的,如刘宇[5]的利用投资在三个产业的合同外资额与三个产业增加值之间的关系,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三次产业增加值的贡献大小是一样的。外商直接投资每增加1个百分点,各个产业的增加值均提高0.316个百分点,得出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不同产业间的边际产出相同的结论。尽管刘宇也是通过假设检验选取模型的,但待选模型范围排除了变系数模型,仅包含了自变量系数相同的混合模型和变截距模型,这必然导致分析的结果是外商投资对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拉动作用相同。
除定量分析FDI对产业结构的作用外,也有学者力图考察二者之间是否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大都是从一维时间序列上分别对分行业FDI与行业增加值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的,如王燕飞、曾国平[6]对1985—2004年分行业 FDI和GDP增加值取对数后实证发现二者具有单向的因果关系,即ln(FDIn)是ln(GDPn)的 Granger原因,表明FDI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有促进作用。但王燕飞等的分析中仍取协议FDI为变量,扩大了真实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有效信息,降低了估计结果的可信度。姜睿[7]通过三个方程分别考察了实际FDI存量与以三次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衡量的产业结构变动的Granger因果关系,发现第一产业存在后者到前者的单向因果关系,第二、三产业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虽然姜睿的分析采用了实际的FDI和较大的样本空间,但采用的全部是年存量数据而不是分行业数据,会使FDI变量中过多地包含无效解释信息,从而放大了FDI对产业结构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目前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的较少,基于面板模型考察二者Granger因果关系的实证更少。因此,本文采用实际外商直接投资和GDP分行业增加值数据,试图以面板数据为基础,扩展待选面板模型范围,考察实际FDI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二者的Granger因果关系。
三次产业增加值的相对变化是反映结构转变的主要指标,利用外资对产业结构转变的影响最终体现在不同行业实际利用外资对其增加值的贡献上。因此,可以将不同行业实际利用外资额作为解释变量,将不同行业的增加值作为被解释变量,考察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变化的具体影响。
以第n产业增加值(GDPn)的对数ln(GDPn)作为被解释变量,将第n产业实际利用外资额(FDIn)的对数ln(FDIn)作为解释变量,构造回归方程
式(1)考虑K个经济指标在n个个体及t个时间点上的变动关系,其中n表示个体截面成员的个数,t表示每个截面成员的观测时期总数,参数αnt表示模型的常数项,βnt表示对应于解释变量向量ln(FDInt)的k×1维向量,k表示解释变量个数。随机误差项unt相互独立,且满足零均值、等方差为的假设。
在对时间序列/截面数据模型进行估计时,模型选择的不合适直接导致估计结果与所有模拟的经济现实偏离甚远。按照对系数的不同设定,可以将式(1)分为3种类型:
第一,无个体影响的不变系数模型的单方程回归形式
第二,变截距模型的单方程回归形式
第三,变系数模型的单方程回归形式
而对上述模型的选取基于用协方差分析检验的如下两个假设:
如果接受假设H2,则选用模型(2),无需进一步检验。在拒绝假设H2的情况下,拒绝假设H1则选用模型(4),否则选用模型(3)。
对H1和H2的检验是通过如下两个F检验来进行的
s1、s2和s3分别表示式(4)、式(3)和式(2)的残差平方和。
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限制,面板数据是使用2000—2010年我国利用FDI的实际利用外资额和我国第三产业的工业增加值数据分析的。2000—2009年数据来自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的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月报:201101》,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来自于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从年鉴上获得以人民币为单位的产业增加值需要换算成美元以保持与以美元为单位的实际FDI的计算口径统一)。
按照中国产业划分的标准,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包括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产业。相应地,我们把FDI在中国的产业结构也以这种方法划分。
(1)面板数据模型的选择。在使用面板数据模型计量分析时,首先要对模型进行F检验,依据式(4)、式(3)和式(2)利用 Eviews 5.0回归分别得到s1、s2和s3的值,进而计算得到F2和F1的值分别为4.93和3.45。另外,取显著性α=0.05时,由F 分布表查得F0.05(4,27)≈2.73,F0.05(2,27)≈3.35。由于F2>2.73,故拒绝假设H2,同时F1>3.35,故拒绝假设 H1,因此选取式(4)即变系数模型进行数据模拟。
表1所示的检验结果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解释变量ln(FDIn)对应于各截面成员的系数及其估计结果;第二部分给出了评价总体估计效果的统计量,由于估计方法选择的是GLS估计,所以结果给出了加权和未加权两种情况下的评价统计量。从表中可以看出,加权后的模型R2显著提高,表明采用GLS估计要比OLS估计更合理。第二第三产业的外商直接投资系数的t检验值在0.5%的水平上通过了检验,但第一产业外商直接投资系数的t值较小,从计量分析的角度来看,在建模时该变量可舍弃,这恰恰也说明了FDI对第一产业增加值的促进作用不大。R2值也比较大,解释了分行业FDI与分行业增加值关系的96%。
表1 回归的结果
(2)FDI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分析。从FDI的回归系数来看,三个产业相差较大,最大的第二产业系数为1.93,最小的第一产业系数为0.23,相差7.4倍,第三产业系数为1.03。这表明采用变系数模型是合适的;也表明FDI对三次产业工业增加值的贡献大小是不一样的,FDI每增加1个百分点,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分别提高0.23、1.93和1.03个百分点。总之,从2000—2010年区间考察,FDI对第二产业值的贡献高于第三产业值的贡献,对第一产业值的贡献最低。
工业是我国对外资开放较早、开放领域较宽的产业,相对其他产业与国际接轨较早。FDI进入该产业在规模、总量上呈上升趋势,但占总FDI的比重在2005年后开始下降。如图1所示,2005年以前这个比重保持在70%左右,但此后呈下降趋势,一路降到2010年的52%。进入第三产业FDI占总FDI的比例出现了相反变化,在2005年前,比重平均保持在30%左右,在2005年后比重迅速攀升,由2005年的25%上升到2010年的47%,总额由149亿美元增加到500亿美元。这种表现预示着FDI对第三产业增加值的促进作用还将增大,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农业是相对落后的产业,同时由于开放程度低和条块式的土地家庭承包导致土地难以集中进行规模化经营,使得外资进入较少,对第一产业增加值的作用促进不大。
观察图1发现,FDI进入三次产业的总额和比重在2005年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其中进入第二产业的总额和比重均在减少,进入第三产业的总额和比重在增加。进一步分析发现,这种变化源于第二产业中的占重要地位的制造业对外资的吸引力在减少。表现为2005—2010年,FDI进入制造业的实际金额分别为424.5亿美元、400.8亿美元和408.6亿美元(见表2),处于减少的趋势。同时合同项目数也在减少,三年分别为28 928个、24 790个和19 193个。第三产业项下几乎所有行业的外资合同项目和实际利用额处于增长的趋势,对外资显示出持续增强的吸引力,尤其是房地产业和批发零售业表现更为明显。出现这种情况有其必然因素。2005年后,通货膨胀推动的工资成本上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劳动力成本优势,以出口导向的制造业国际市场利润空间受到挤压。2007年世界经济开始低迷又导致国际市场需求减少,“内忧外困”的市场使得制造业发展出现低潮。同时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开始着力重点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这使得FDI进入第二产业流量减少。一直以内需为主且供给不足的第三产业在国内市场需求拉动下蓬勃兴起,加上政府政策引导,广阔的市场前景吸引了具有技术垄断优势的外商直接投资青睐,使得第三产业的FDI流入不断增加。因此,FDI对第二产业增加值促进作用可能减弱,对第三产业增加值的促进作用加强,未来FDI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作用明显。
(3)分行业FDI与产业增加值的因果检验。经济时间序列常出现伪相关问题,即经济意义表明几乎没有联系的序列却出现较大的相关系数,为表明分行业FDI是否对产业结构有促进作用,还需Granger因果检验的进一步证实。基于样本空间和自由度的考虑,在Panel模型设定方面,不考虑变系数模型。因为样本数据时间较短,对变量ln(FDIn)是ln(GDPn)进行需要大样本支持的单整检验意义不大,为此依据经验判断两变量为一阶单整,差分变量dln(FDIn)和dln(GDPn)为平稳变量。采用 Akaike和最小FPE(Final Prediction Error)准则确定方程滞后阶数为1。
模型选定需要协方差分析检验,首先做ln(FDIn)对ln(GDPn)的因果模型[8]。对模型的考虑基于如下两个假设:
图1 外商实际直接投资在我国产业中的分布和构成
表2 2005—2010年FDI分行业投资情况
假设1 斜率在不同的横截面样本点和时间上都相同,但截距不同。
假设2 斜率和截距在不同的横截面样本点和时间点上都相同。
基于假设1和假设2分别构造F统计量,在不改变模型本质的情况下,检验假设1、假设2的单变量模型简化形式为式(5)、式(6)。在给定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假设2,接受假设1。同理可做ln(GDPn)对ln(FDIn)的因果模型,最后得到模型结果为
根据F统计量或者Chi平方统计量检验联合假设β2=β3=0,从而判断是否存在ln(FDIn)到ln(GDPn)方向上的因果关系。同理检验假设λ2=λ3=0,判断是否存在ln(GDPn)到ln(FDIn)方向上的因果关系。利用Eviews 5.0软件提供的Wald系数检验,得到检验结果如表3。
由表3可知,ln(FDIn)和ln(GDPn)存在单向的 Granger因 果 关 系,即ln(FDIn)是ln(GDPn)的Granger原因,这表明分行业FDI增长率起到促进中国产业增加值增长率的作用。
表3 ln(FDIn)和ln(GDPn)的Granger因果检验
(1)FDI对我国三次产业的增加值是有影响的,但影响力的大小不一样,对第二产业影响最大,对第三产业的影响次之,对第一产业的影响最小。
(2)2005年后,FDI进入三次产业总额和比重发生了突变,其中进入第二产业的总额和比重在减少,进入第三产业的总额和比重在增加,含有必然因素导致的这种情况使得FDI对第二产业增加值促进作用可能减弱,对第三产业增加值的促进作用加强,未来FDI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作用明显。
(3)分行业FDI与产业增加值之间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即FDI是我国产业增加值提高的原因。
(1)加大FDI进入第一产业的倾斜性政策导向力度。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新一轮的农村改革指明方向,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和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为FDI进入第一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中央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问题上明确的态度及新一轮农村土地改革为FDI进入农业进行规模生产打开了瓶颈。但第一产业事关国计民生,涉及粮食安全,是否所有领域均可准许外资进入值得研究。
(2)引导FDI对第二产业的技术型和高附加值性输入。通货膨胀引致的工资成本上涨虽然部分抵消了第二产业劳动力成本优势,虽然短期看延迟了产业结构升级,但会提高FDI技术型高附加值性进入第二产业的自主性,如果加上有利的引导,长远看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
(3)加大第三产业对FDI的开放力度。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最终还是体现在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上。虽然FDI进入第三产业呈现增长态势,但主要偏重于几个行业,吸引FDI的产业和空间还很大。加强垄断行业对外资开放力度和引导外资对资金匮乏发展潜力大的行业入住,从而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将更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
[1]郑京平,杜宇,巴威.我国利用外资现状的定量分析和初步研究[J].管理世界,1998(1):81-99.
[2]郭克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J].管理世界,2000(2):34-35.
[3]赵晋平.利用外资与中国经济增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8-43.
[4]王文峰.外商直接投资、分工演进与中国产业成长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6:95-96.
[5]刘宇.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07(1):125-134.
[6]王燕飞,曾国平.FDI、就业结构及产业结构变迁[J].世界经济研究,2006(7):51-57.
[7]姜睿.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市场结构效应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68-71.
[8]周宇.基于面板数据的我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7: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