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经济与科技资源共享

2012-11-10 02:03谭瑞琮
华东科技 2012年9期
关键词:资源共享公共服务科技

文/谭瑞琮

平台经济与科技资源共享

文/谭瑞琮

平台经济是以网络为基本生产工具的新型经济,是市场机制创新、服务体制创新的一种创新型经济,平台经济学是一门现代服务经济学。平台经济不同与传统经济形态的新特点,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经济是平台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作为平台经济的一项重要成功实践,开创了资源共享的上海模式,打造了开放高效的科技创新创业的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对科技资源共享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加快了上海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

何为平台经济学?

“平台”是从计算机技术术语引进来的,是指基本软硬件的集合,如pc和windows操作平台。“平台”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具有基础性技术支撑体系;二是各种相关软硬件的集合;三是由互联网形成全球综合性网络体系。综合起来说,平台是以运用现代通信、电子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引导、媒介、撮合双方和多方客户之间竞争、合作、交易的空间。平台作为交易空间或场所,可以存在于现实世界,也可以存在于虚拟网络空间。平台经济,是建立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知识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为驱动,以网络为基本生产工具的新型经济。平台经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个人电脑(pc)发展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因特网(internet)发展阶段,第三个阶段是电子商务发展阶段。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平台产业的例子,如操作系统平台、互联网站、购物中心、媒体广告等,他们涵盖了经济中最重要的产业。平台在现代经济系统中具有非常大的重要性,已成为引领新经济时代的重要经济体。平台经济学就是研究平台与平台客户、客户与客户、平台与平台等之间交易、合作、竞争与共赢的关系,以实现收益的最大化的学问,是一门现代服务经济学,它包括电子商务经济学、科技公共服务经济学、政务服务经济学、公共服务经济学等分支学科。

平台经济的主要特点

平台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具有自己的特征,包括双边性、多属性、外部性、服务性以及竞争与垄断相结合等。

平台经济是一种双边市场型的虚拟经济

传统经济是一个单边市场,如一般的制造业,平台经济则不同,它的市场具有双边性,即涉及双边市场,在平台上既有买方,又有卖方,还有平台方和中介方等,其中卖方和买方是主角,所以称其为双边市场。双边市场可以进行区别定价,一边免费,甚至补贴,另一边则收费,甚至收取高价。平台经济作为虚拟经济,具有平台外部性特征,外部性是指在现实的经济或社会活动中,参与人的活动对其他参与者带来的与活动目的非直接相关的影响。对特定的对象而言,这种影响既可能是具有正效应,也可能具有负效应。某一消费者是否购买或使用这些产品或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他消费者是否已经购买或使用了这些产品或服务。这种消费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就是通常所说的“正消费外部性”。由于双边市场的需求具有相互依赖性,平台企业需要解决“鸡蛋相生”问题,区分定价的具体形式成员固定费和使用费。取决于间接网络外部性的大小,平台企业可能往往向一边或另一边倾斜价格,甚至采取向一边补贴方式运营。

平台经济是一种竞争垄断型市场经济

竞争与垄断相结合是这种经济的又一个特点,一方面具有很高的固定成本和极低的边际成本,而且是不断递减的,这就决定了知识产品的生产只有在获取市场垄断力量的条件下,才能盈利,才能弥补高昂的固定成本。其原因有三个:一是少数几个公司绝对垄断控制核心技术,二是产品体系复杂的系统配套性,三是消费者的高转换成本。平台经济作为竞争垄断市场经济,为取得竞争优势,平台竞争性主要体现在服务差异化、客户差异化、平台排他性、动态性以及内生性和非对称性等表现形式。平台要想开展业务必须设法召集双边客户。在召集双边客户的过程中,客户进入平台的方式和先后顺序对平台的价格结构有重要的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平台最终的价格均衡。平台召集双边客户的方法之一是“各个击破”,平台吸引双边客户进入平台的另一种方式是在市场一边投资来降低这边消费者参与市场的成本。

平台经济是一种知识性经济

具有强烈的正外部效应,这是平台经济的又一种特征。传统经济无论是劳动要素驱动的还是资本要素驱动的,都是报酬递减的,当然规模经济除外。但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则不同,他的报酬是递增的。知识可以在不离开原来拥有者的情况下被转移、赠送、出售和交流;知识借助网络可在不增加费用的情况下百万倍地分发出去。这就是说,知识在生产过程中只有开发费用,其传播分发的边际成本接近零。当知识,主要是技术运用于生产过程时,可成倍,甚至几十倍提高社会生产率,而与信息有关的知识则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决策的正确性,从而提高经济活动效率。这样需求增加会创造更高的效率和报酬,从而导致供给方价格的进一步下降,创造出更多的需求。可见,在平台经济中,知识生产与传播的成本是递减的,而其报酬是递增的。平台上卖方越多,对买方吸引力越大,越有利;同样,平台上买方越多,对卖方吸引力越大,越有利,这称为“成员外部性”。

平台经济是一种现代服务经济

平台经济必然与传统经济相融合,改造并提升传统经济,这是这种经济的又一个特征。平台经济提供的是一种服务,确切地说是一种现代服务,即提供信息收集、存储与处理等服务,包括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性服务和为人们生活服务的生活性服务。可以说,传统产业,不管是飞机制造、机械加工、还是旅游业、金融业都需要这种服务。靠人工处理这些信息,费时、费力、费钱,而且容易出错。运用平台网络技术改造、整合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重现生机,使人类生活方式由原先的分工型向融合型转化,传统的大批量、大规模、流水线的生产方式向更加注重产品质量、个性和多层次需要的方向方展,从而大大提高效率,扩大市场规模,加快传统产业的发展,而且还会产生形成新的行业和业态。

平台经济对科技资源共享的推动作用

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是一个开放高效的科技创新创业的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主要通过大型公共科技设施建设、科技数据与科技文献资源共享等,构筑一个为全社会科技创新服务的共享平台,属于全社会通用和共享的公共产品范畴。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不仅可以促进各类创新资源的开放和共享,增加专业化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还可以推动政府管理模式的根本转变,最终转为主要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优质服务。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需要形成有效的资源共享的协商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平台的推广机制,之所以需要强调这三个机制,在于科技资源的专业性、独特性和信息不对称性,所以很难形成有效的评估体系,难以评估科技资源的价值,因而科技资源也就不可能自动地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共享与转化。平台机制解决了单边市场下的竞争性瓶颈问题,避免了资源性缺失造成的恶性竞争,弥补了市场机制失灵或者滞后性问题,为相异而相容的和谐发展建立了机制调节功能,使“单向竞争”转向“合作竞争”。

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是平台经济成功的范例

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是平台经济的一项重要成功实践。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开通八年来,对外服务量累计达5191万次;平台门户网站累计访问量达1.92亿人次,累计注册用户已经达到39万名,呼叫中心话务量已达到24万次。其中,为企业服务占75%,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创新研发成本不断下降,技术创新能级不断提高。

研发平台的上海模式

上海研发平台就是通过有效集聚、整合优化各类科技资源,构建向全社会开放的共享服务体系,为整个社会研发、企业创新提供基础性、共享性、公益性、多样性的支撑体系以及各类技术服务。目前,形成了研发平台的上海模式,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加盟集聚式。研发平台通过加盟方式来有效地把分散在各个地方的资源,包括企业、高校、研究所等各类研究资源进行集聚,使得资源不断地向平台集聚,逐渐形成一种双向“超市效应”,也就是资源越多对用户吸引力越强,用户越多对资源的集聚作用也越强。(2)分布集中式。物理上是分布式,逻辑上是统一的。上海在物理上分布式的,服务机构、仪器、检测单位以及其他技术服务平台都是分布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各个区县;但从逻辑上把资源或平台相对有效地集中起来,通过统一的服务模式,规范对外提供服务。(3)组织协作式。上海由17个委办组成的指导协调小组统一为研发平台发展提出决策性方向,下面又设立了常规机构;这有利于打破各办之间的界限,比如大型仪器,完全通过各个委办合作来推动的。此外,还通过与各个区县的互动,把整个平台服务体系有效建立起来,扩散到区县以及园区中去。(4)保障推动式。上海通过立法形式使得工作更加具有权威性和长效性。比如大型仪器立法,以及正在调研的整个科技资源立法,先是通过仪器立法,大大促进了仪器共享效率和服务效率。 (5)链状联盟式。平台有些是点,有些是链,比如生物医药产业,早在90年代建设了十几个平台,就是解决一个技术服务点或能力点的专业平台,比如新药的筛选、安全评价、研发,整个创新研发链条过程中的各个点,建设了一些机构,这些机构被定义为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平台间可以通过联盟集中力量,提供更专业更深层服务。

研发平台的四大工作体系

研发平台最大的优势就是“资源共享”,创造“共享价值”。上海研发平台将科技资源信息化,实现充分流动,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研发平台建立了四大工作体系:一是资源共享转化体系。这是指建立共享机制、法律和制度保障体系,将各种有形资源性资本转化为信息资本,解决信息流通问题,从而解决资源流动性问题。二是网络联动集聚体系。研发平台将各种服务平台进行逻辑上集聚而非物理上集聚,进而形成网络,实现互动、联动。至2012年6月,平台已整合汇集全市30万元以上大型科学仪器6916台、700多名资深专家,以及264家在沪国家级、部委级研发基地和34家国家级检测中心,建设了12家技术创新服务平台、61家专业技术服务平台、17个区县服务中心以及52个园区与行业协会服务站点等。三是信息技术终端体系。技术终端体系是指研发平台服务手段的技术保障体系。研发平台建立了门户网站和呼叫中心两大技术平台作为对外服务的手段,完善技术终端体系,成为提升平台自身服务手段的技术保障。四是服务驱动价值体系。这是指建立服务考核体系、评价体系等绩效考评体系,从而提升服务价值与服务能力,并与市场对接,运用市场机制办好平台。

研发平台的三个运行机制

上海研发平台经过七年的探索,目前打造了三个运行机制,并制定了运行路线图。一是点到链的集聚。“点”即是传统意义上的工作平台,比如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等,“链”的集聚就是按照产业链或者价值链原则将“点”进行集聚,搭建平台上的平台,形成服务体系、流通体系,这是平台建设实现资源整合的驱动机制。二是物理到逻辑的集聚。物理空间的集聚,只是一个“点”的价值,无法满足更多更广的需求。而逻辑上的集聚,实际上就是将服务实现无限拓展,将服务的触角伸向任何需求主体,以逻辑上集聚的平台打破了传统物理集聚平台的局限性。除了大大降低成本之外,更重要的是一种服务机制创新,通过建立服务体系来形成一只可以调控资源的“无形的手”。三是共享到共享驱动的集聚。“共享”成为一种考评标准,如同银行的信用评级,“共享机制”成为驱动资源配置的经济杠杆。如果为社会提供的“共享价值”达不到规定指标,于是调低该机构的“信用等级”,这样资源才能实现真正流动,并最大化提升资源使用效率,这是平台建设优化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

上海在建设研发平台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但面对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面对社会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创新需求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今后必须在继续坚持完善建设模式上“逻辑统一和物理分布”相结合、运行模式上“政府与市场”相结合、服务模式上“集中受理与多样化、便捷化”相结合的成功经验上,进一步进行机制创新,实现跨越发展,将研发平台打造成“中国科技公共服务领先品牌”。

(作者系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主任)

猜你喜欢
资源共享公共服务科技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福建省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科技助我来看云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