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国华,宋 娇,杨 烨,杨玉莹 (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
不同胎次监利母猪繁殖性能研究
潘国华,宋 娇,杨 烨,杨玉莹 (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
从2009年9月至2011年5月间的1~5胎监利母猪中每胎随机选取40窝,分析了不同胎次母猪的繁殖性能及仔猪生产性能。结果表明,第1胎母猪的初生仔猪总数、初生活仔猪数、30日龄断奶仔猪数以及第1胎仔猪的初生重、20日龄平均个体重及30日龄断奶平均个体重最低,2胎以后产仔数和仔猪个体重稳步增加,第4胎时产仔数和仔猪断奶重最高,达到12头以上,但到第5胎时母猪的初生仔猪总数、初生活仔猪数、30日龄断奶仔猪数以及第1胎仔猪的初生重、20日龄平均个体重及30日龄断奶平均个体重均有所下降。各胎次仔猪的成活率差异不显著。
监利母猪;胎次;繁殖性能
监利猪是我国著名的华中型地方良种之一,该猪具有性成熟早、母性好、泌乳力高等优良繁殖特性[1],同时具有中国地方猪明显的肉质优良、肉嫩味美等优良肉质特性[2],在历史上曾作为贡品进贡皇帝,有“监猪介贡”之说。充分研究监利母猪的繁殖性能对保护地方优良种猪资源具有重要意义。繁殖性能作为衡量母猪生产性能高低的一项指标,通常包括产仔性能和哺育性能,而产仔性能包括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成活率、初生重、初生窝重,哺育性能包括20日龄窝重(泌乳力)、断奶重、断奶窝重、断奶仔数、断奶成活率等指标[3]。了解各胎次监利母猪繁殖性能的变化,对于提高监利母猪种群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1.1 试验动物与试验方法
试验于2009年9月至2011年5月在监利种猪场进行,从其间1~5胎的监利母猪种中每胎次随机选择40窝,测定并分析其繁殖性能。试验猪饲养在封闭式分娩舍内,水泥地面、漏缝地板各半,通风良好。按猪场常规程序进行消毒、驱虫和免疫。试验猪自由采食,每天饲喂3次,自动饮水器供水。试验日粮根据湖北省地方标准监利猪饲养标准配制。
母猪配种方式人工授精,一个发情期内配种2~3次,每次配种间隔12h,妊娠母猪产前1个星期转入产房定位栏饲养。仔猪初生后立刻断脐并用碘酒消毒处理,24h内剪牙断尾,3日龄补铁7日龄接种猪支原体肺炎疫苗,14日龄接种猪链球菌疫苗(关节炎型),21日龄接种蓝耳疫苗,30日龄断奶,饲养稳定后于31~32日龄转至保育舍。
1.2 指标测定
母猪繁殖性能指标包括总产仔数、初生活仔猪数、30日龄断奶仔猪数。其中总产仔数为仔猪出生时记录的同窝仔猪数,包括活仔、死胎、木乃伊、畸形,此项指标要求记录及时、准确,专人负责。
仔猪生产性能指标包括记录初生仔猪总数、初生活仔猪数、死胎和木乃伊数、断奶仔猪数,并称量初生窝重、20日龄窝重、30日龄断奶窝重,计算个体初生重、20日龄平均个体重、30日龄平均个体重及相应的成活率。初生重是指仔猪在出生12h内用电子秤称重、记录;20日龄窝重是指同窝存活仔猪到20日龄时全窝重量,包括寄入不包括寄出;30日龄断奶窝重是指同窝存活仔猪到30日龄时全窝重量,包括寄入不包括寄出。
成活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初生成活率=(初生窝活仔数/初生窝产仔数)×100%
20d成活率=(20d窝活仔数/初生窝活仔数)×100%
30d成活率=(30d窝活仔数/初生窝活仔数)×100%
1.3 数据处理
利用SAS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多重比较采用SAS软件中GLM程序进行分析,显著性检验用Duncan’s法进行比较。
2.1 生产胎次对监利母猪产仔数的影响
表1 不同胎次监利母猪产仔数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监利母猪在第一胎时初生仔猪总数、初生活仔猪数、30日龄断奶仔猪数最低,二胎以后产仔数稳步增加,到第四胎时产仔数最高,达到12头以上,到第五胎时初生仔猪总数和初生活仔猪数有所下降。母猪第四、五胎的初生仔猪总数、初生活仔猪数、30日龄断奶仔猪数均显著高于母猪第一、二胎次的产仔数(Plt;0.05)。
2.2 生产胎次对仔猪体重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生产胎次对仔猪个体重有重要影响,其中以第一胎的初生重、20日龄平均个体重及30日龄断奶平均个体重最低,而第四胎次的仔猪断奶重最大,到第五胎时初生重、20日龄平均个体重及30日龄断奶平均个体重有所下降,2~5胎次的个体重差异不显著。
表2 不同胎次监利母猪仔猪体重比较 kg
2.3 生产胎次对仔猪成活率的影响
表3 不同胎次监利母猪仔猪成活率比较 %
从表3可以看出,生产胎次对出产成活率及20日龄仔猪成活率的影响不显著,而对30日龄断奶仔猪成活率有显著影响,其中第五胎的断奶成活率最高,达到100%。
胎次对于监利母猪产仔性能和仔猪个体重均具有有显著影响。第1胎的产仔性能和仔猪个体重最低,第2胎以后逐渐增加,到第4胎时达到最高,而到第5胎时产仔数和仔猪个体重均有所下降。这对于保持监利母猪合理的猪群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情况下,为维持种猪场母猪较高的生产性能,应有较高比例的3~5胎的母猪,对于5胎以后的母猪,应根据生产性能的表现逐步淘汰。
胎次对仔猪的成活率影响较小,而仔猪成活率可能更受饲养环境的影响,当饲养环境一致时,各胎次仔猪成活率的差异就相对较小。这说明仔猪成活率与环境条件的关系较大,而受生产胎次的影响较小。
母猪产仔数和仔猪的初生重与子宫的内环境和激素分泌有关[4]。初产母猪的生理还未完全成熟,激素水平不够,则第1胎母猪产仔的初生窝重往往会比较低;生产母猪每生产一胎,其子宫的物理结构和生理结构都会受到伤害,不可能回复到上一胎的水平,在第4胎达到最高后又因为子宫在几次生产后受损,第5胎开始产仔性能就会有所下降。
综上所述,胎次对于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以及初生重均有显著影响,而成活率与饲养环境关系较大,所以胎次对成活率的影响较小。本研究结果表明,监利母猪的最佳产仔性能表现在第3~4胎,第5胎时生产性能开始下降,在生产中应及时淘汰。
[1]孙 华,梅书棋,宋忠旭,等.湖北省优质地方猪种资源保护及利用[J].养猪,2007,(5):11-14.
[2]陈清森,刘小红,杨红杰,等.中国地方猪资源保护现状与建议[J].中国养猪工业,2012,(1):18-20.
[3]杨公社.猪生产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4]田万德,杨葆春.不同胎次长白母猪的繁殖性能研究[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6,36(3):19-20.
10.3969/j.issn.1673-1409(S).2012.04.006
S814
A
1673-1409(2012)04-S020-03
2012-03-10
潘国华(1972-),男,湖北监利人,硕士生,主要从事畜禽品种改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