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芳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重庆 400016)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P)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且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世界致盲眼病中居第二位。我国糖尿病患者DRP发生率约为25.8%。DRP作为糖尿病特异性血管并发症,其发生率与糖尿病的病程、血糖的控制等关系密切[1-4]。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各种心理或生理上的压力,因此,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的痛苦及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更快地康复。为此对我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行手术的140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40例DRP患者,其中男76例,女64例,年龄56~78岁,平均63.37岁,均为单眼患病,糖尿病病史7~18年。根据病史、临床检查并配合眼底荧光造影已确定诊断。所有患者均神智清醒,生命体征平稳,血糖控制在7.9mmol/L以下,正在口服降血糖药物或使用胰岛素。
采用日本NIDEK眼科多波长激光仪MC-300,根据屈光间质和眼底情况选择相应的光色,行局部麻醉,后对患者实施标准、次全及超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手术,其中全视网膜光凝分三次完成,每次治疗间隔7d。激光光凝后3个月-半年复查眼底血管造影。
1.3.1 术前心理护理
糖尿病患者对手术,尤其是对激光的治疗都或多或少存在恐惧心理,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使其积极配合有效的治疗,对患者术后视力的恢复至关重要。因此,检查及治疗前应首先知晓患者的心理,对其讲述激光治疗的适用性,即使术中出血也是正常现象,只要封闭病变的血管,减少渗出及水肿,阻止出血,根除新生血管的发生,以防病变向严重地步发展。同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卫生宣教,向患者耐心传授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介绍同类疾病以往手术成功的案例,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以一种乐观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积极配合。
1.3.2 术中观察护理
患者在激光机前坐稳,调正高度,取其舒适位;采用鼻式呼吸,且勿过度转动眼球。根据患者眼底情况选用不同波长和能量的激光来进行治疗,当患者出现不适或疼痛难忍时,让患者稍作休息,如持续疼痛并诉眼胀看不见光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激光治疗,测定患者血压、眼压、心率等,并给予相应处理。
1.3.3 治疗后的护理
激光治疗后患者一般会出现暂时性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立体视觉受影响,等情况,此时应向患者说明此现象是正常的不良反应,待光线变弱或散瞳后调节麻痹恢复,此类反应便消失,同时告知患者闭目休息,不要揉搓眼睛,一般2h内即可恢复,激光治疗中及治疗后常常由于眼压升高而致患者不同程度的眼及头部疼痛也是正常的激光术后反应。让患者遵医嘱口服止痛剂即可。可嘱患者佩带墨镜,避免强直光线照射。激光光凝后3个月-半年复查眼底血管造影,依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补充光凝。定期复诊。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显示,患者住院10~15d,平均12d。140例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眼底荧光造影情况,治疗有效者121例(86.4%),无效者19例(13.6%)。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后半年随访,其中视力提高88例(62.9%),视力下降12例(8.6%),视力无明显变化者40例(28.5%)。有2例出现高眼压,2例术前光感术后仍为光感,医护配合对症急救后视力恢复。1例等待光凝术时出现低血糖性短暂晕厥,给予低血糖抢救后好转。无眼内炎、继发性青光眼、视网膜再脱现象。
结果显示,护理后患者眼压下降,血糖恢复至正常范围内,肌酐有有所上升,与护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者护理前后眼压、血糖及肌酐变化[n(%)]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一种慢性疾病,其激光光凝手术是目前治疗该病较为安全的措施,它可阻止病变的进一步发展,降低患者失明比率。但该方法治疗往往会破坏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损伤脉络膜毛细血管,出现黄斑水肿,加重原有水肿,使得术后视力降低[8-10]。一旦患者术中配合不佳,极有可能误伤黄斑中心凹而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良好的护理干预,加强糖尿病性视网膜患者的健康教育,可增强其自我防护意识,积极控制血糖,减少激光治疗相应并发症的发生,是患者提高视力及保持原有视力非常重要的措施。本研究结果显示,140例患者治疗有效者121例(86.4%),无效者19例(13.6%)。无眼内炎、继发性青光眼、视网膜再脱现象。护理后患者眼压下降,血糖恢复至正常范围内,肌酐有有所上升,与护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因此,对于该类患者,除抓紧治疗糖尿病外,对于初始出现的轻微视力模糊、视力下降等不能忽视,调整饮食,控制血糖,坚持原发病的治疗、早期眼科的干预,防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一步发展。围手术期间做好患者心理疏导尤为重要,术前、术中及术后的精心护理和适当的健康教育,是保证患者配合激光手术顺利完成和提高激光手术疗效的关键。
[1]罗春燕,陈玩粧,吴素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肾病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2):194-195.
[2]方华,汤咏梅,冯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281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中旬刊),2011,17(6):91-92.
[3]黎琴,廖美英.激光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4):1710-1711.
[4]吴橙香,燕建军.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光凝治疗患者依从性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1,17(20):2-4.
[5]岳贤贤,陈云辉.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6):9-10.
[6]董力,罗雅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胰岛细胞移植的术后护理[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1,9(4):320.
[7]邵黎阳.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术后护理[J].西南军医,2011,12(3):546-547.
[8]江成琼 罗丽娜.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割术的护理[J].西南军医,2011,12(3):555-556.
[9]马培志,马利军,李建生.大黄蜜虫丸对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7):831-832.
[10]李志红,苏胜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21):2713-2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