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燕玲
(广州市番禺区化龙医院,广东 广州 511434)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局限在结肠黏膜或粘膜下层的疾病,引发疾病的主要原因有:感染、氧自由基损伤和遗传,最主要原因是经络的堵塞和瘀结。临床上常出现腹泻伴有血便、腹痛和消化不良等症状。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手术风险较大[1],手术后若护理不得当,很容易出现并发症,本文通过观察加强护理后患者的治愈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机率,研究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手术患者的重要性。
选取2009年至2010年医院进行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手术的患者70例,其中男45例,女25例,年龄30~4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重症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既患者均有持续性的粘液血便、腹痛且伴有不同程度的身体症状出现,经肠镜检查可见粘膜有浅溃疡还伴有充血、水肿,呈弥漫性分布。粘膜较粗糙呈细颗粒状,观察影像中可见假性息肉且结肠袋消失,粘膜活检有炎症反应。
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既在患者进入医院及手术后,首先要对其病情及身体情况进行系统的评估,提出护理诊断和问题,根据调查,患者治疗时主要的问题有:心理问题、营养失调、感染、术后疼痛及知识缺乏。其次了解患者存在的主要问题后,根据其制定护理目标:①让患者能够充分了解疾病和治疗的相关知识;②严密观察患者体征,以免出现感染;③纠正患儿贫血、营养不良等症状,使其安全度过治疗期;④给予患者适量的止痛针,缓解其疼痛症状;⑤让患者掌握手术后饮食、活动及并发症的预防等康复知识。最后按照制定好的目标进行有效护理。
1.3.1 心理问题
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特征、治疗方法和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并开导患者,向患者介绍治疗该病的新技术和进展情况,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并引导患者积极配合,向患者介绍情绪与疾病的联系,让患者了解保持乐观心态的重要性[2]。
1.3.2 营养失调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纠正患者营养不良的现状,耐心的向患者讲述各种营养在手术治疗中的重要意义。给予患者正确的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为其补充体内所缺乏的维生素、矿物质、白蛋白、血浆等,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如有腹泻严重的患者,应立即使用止泻药,减少患者排便的次数,有利于患者的休息和康复。
1.3.3 感染
护理人员在工作时,应注意防止交叉感染,室内要定时通风,让患者呼吸新鲜空气,尽量少的接触来访的人。护理人员接触患者前后都要洗手,防止医源性的感染,要注意患者口腔和皮肤的清洁,督促患者要早晚刷牙、用餐过后要漱口,指导患者清洗会阴部,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和干爽,以防止外阴部感染。护理人员要密切注意患者的体温、脉搏和水电解质平衡的改变。对体温过高的患者要警惕感染的出现,一旦患者出现高热现象要立即按医嘱应用物理或药物进行退热。
1.3.4 术后疼痛
剧烈的疼痛会严重影响患者病情的恢复和各器官功能的恢复,增加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限制患者的活动。由于溃疡性结肠炎手术的创伤较大,引流管多,手术后要仔细的固定引流管,避免引流管来回的移动引起疼痛。医护人员在进行换药、翻身等会引发患者疼痛的操作之前,要向患者做详细的解释,做到轻便快捷的完成,并指导患者在深呼吸、咳嗽或翻身时,要用手按压住伤口减轻疼痛。根据患者疼痛的程度,及时给予止痛剂。
1.3.5 知识缺乏
向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宣教,让患者了解自身治疗情况,告诉患者肠功能的恢复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结肠切除越多,恢复的时间就越长,在恢复治疗期间,如患者出现拉稀或大便次数增多等症状都属于正常临床反映。
数据经过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情况对比
由表1可见,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率为81.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5.4%。
表2 2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由表2可见,实验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机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
根据实验结果可见,实验组患者的治愈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机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这就说明有针对性,有目标的进行护理对患者的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针对患者的自身情况,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加快患者治疗进度,减少患者术后的痛苦,缩短治疗的时间。而常规护理只是对患者进行手术后必要的护理,不会因个人的不同而有所改变,也不会顾及到患者的心理情绪、营养状况及健康意识等方面。综上所述,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手术的风险较大,医疗护理人员的密切配合,制定好护理目标,并准确的予以护理,可以减轻患者手术后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患者康复的信心,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张艾莉,王金穗.溃疡性结肠炎外科治疗[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7,7(3):34 .
[2]董玲玲.手术前后患者的心理护理[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7(4):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