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君
科研经费就像潘朵拉盒子
科研经费顾名思义就是专用于科研项目研究的支出费用,但实际上,科研经费已经成为高校及各类科研机构资金外流的最大财源。据中国科协最近一项调查显示,用于科研项目本身的科研经费只占项目费用的40%,多达60%的资金都流到了项目之外,其中一大部分又流向了个人腰包。我们不禁要问,科研经费形成如此巨大黑洞的关键症结到底在哪里?也许下面的这个案例能为我们揭开科研经费流失的冰山一角。
今年2月13日,北京市第一中级法庭公开审理了一起科研经费贪污案。检方指控,中科院某重点实验室主任段某,两年间使用虚假发票报销劳务费、差旅费、车辆使用费、资料复印费等,骗得科研经费140余万元。
虽然近几年来,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等部门对科研经费的使用管理越来越严格,但在具体高校、研究院所中科研经费的使用仍然非常混乱,管理漏洞一直存在,以虚假发票骗取科研经费的手段最为司空见惯。本案被告代理律师赵福伟在接受采访时说,在他接手此案之后,一位自称被告老领导的人给他打电话,希望他为被告做无罪辩护,一方面被告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尚属国内一流,另一方面,在学术界内像这种挪用科研经费的人大有人在,根本不是什么大事。海淀区检察院反贪局副局长罗猛也印证了这一现象,据他介绍,由于北京海淀区内聚集了大量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近年来已经发生多起涉及科研经费腐败的案件,其中不乏优秀人才因贪污科研经费而断送自己的学术前程。回顾这些案件,罗猛认为,造成这一现象普遍存在的主要原因是科研经费使用监管不力。
大学教授们的无奈
过去10年间,我国在科研经费上的投入持续增长:从2000年至2005年政府的研发投入年增长率达17%,2005年至2008年的投入年增长率达23%,2009年又增加了30%。但是,除了论文数量增加以外,其他的成果却很少——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同行手里的现象,没有发生根本改变。
“在中国,为了获得重大项目,一个公开的秘密就是:做好研究还不如与官员和他们赏识的专家拉关系重要。”2010年9月,饶毅和施一公两位教授联合在《科学》杂志上撰文,专门讨论目前中国的科研基金分配体制及科研文化问题。
“回国一年半,很想在科研上做出点成绩。起码80%以上的时间要花在科研上吧?但现在50%以上的时间花在了拉关系上!”
“回国后发现,许多项目都是在圈子内进行的。不交际,根本争取不到像样的基金。为什么说权威厉害,因为权威都是终身的、不退休的。”……
明明是搞科学研究的,却不得不为了科研忙于交际——最近举行的一次“千人计划”归国学者座谈会上,一些“海归”学者直陈对国内科研生态环境“水土不服”。
他们的感慨,与饶毅和施一公两位“海归”科学家在《科学》杂志上的发文“呐喊”,遥相呼应。作为国内学术界的“一哥”,饶、施两位尚能公开撰文,探讨国内科研界经费分配中的种种怪现象。而国内大多数科研工作者,却只能成为沉默的大多数——如果与体制“叫板”,面临的后果很可能是再也申请不到像样的课题经费,实验室被摘牌,在圈内处处受排挤,被边缘化……
复旦大学教授陈良尧在申请973课题时收到一封信,对方自称是立项“咨询组”成员,然后直接要求陈良尧为其提供一个子课题。“他的要求,触动了很多像我这样的科研人员的软肋。”陈良尧很清楚,这位学者的研究方向与他的项目没有任何相关性。如果把他的课题纳入项目,难以向共同申请课题的其他科学家解释原因;但是如果不把他的课题纳入,显然就其担任“咨询组”专家的身份和信中的那些暗示,届时申请973课题,希望就会渺茫。
最终,陈良尧的课题还是没有通过,据说是被更高级别、更需要照顾的项目给挤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