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沿海滩涂围垦与生态可持续研究

2012-11-06 09:31徐向红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2年11期
关键词:海堤垦区滩涂

于 宁,徐向红

(1.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发展和改革局 南京 210009;2.江苏省沿海开发集团公司 南京 210003)

江苏沿海滩涂围垦与生态可持续研究

于 宁1,徐向红2

(1.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发展和改革局 南京 210009;2.江苏省沿海开发集团公司 南京 210003)

根据江苏省滩涂资源现状和围垦经济发展历史情况,分析了围垦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就消除或减轻围垦带来的环境问题,保持沿海滩涂围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江苏;滩涂;围垦;生态;可持续

江苏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只有0.06 hm2,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江苏省每年还需要占用耕地2万hm2左右。根据2008年《江苏省农村统计年鉴》资料,自1998年至2007年,全省耕地面积减少30.6万hm2,平均每年减少耕地3.06万hm2。人地矛盾空前严峻,因此,迫切需要增加耕地,保证“占补平衡”。沿海滩涂是得天独厚的土地资源,滩涂围垦除直接取得的经济效益外,可以为江苏省乃至长三角、全国提供大量的土地资源,为江苏省特别是沿江、苏南地区的耕地占补平衡作出重大贡献,对于江苏省,乃至全国的粮食安全保障也具有重要意义。

2009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标志着江苏沿海开发已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而沿海地区的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沿海滩涂围垦。2010年3月,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江苏沿海地区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下发了《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及开发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加强海域滩涂资源开发,依法科学围垦,到2020年匡围沿海滩涂18万hm2。

然而,滩涂围垦是永久改变海域的属性,必然改变海洋及区域周边原有的生态系统,并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围海技术手段和自然条件等因素,对围垦项目可能的影响采取措施,以确保江苏沿海地区及全省经济发展与海洋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1 江苏沿海滩涂围垦概况

1.1 滩涂资源现状

江苏大陆海岸线北起苏鲁交界的绣针河口,南抵苏沪交界的长江口,长约954 km[1],其中粉砂淤泥质海岸线长884 km,约占海岸线总长的93%,是江苏最主要的海岸类型。中部近岸浅海区发育有南黄海辐射沙脊群,南北长约200 km,东西宽约90 km。江苏沿海独特的动力地貌条件孕育了大量的沿海滩涂,根据2008年江苏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调查,全省沿海未围滩涂总面积为50万hm2,其中潮上带滩涂面积为3.07万hm2,潮间带滩涂面积47万hm2,含辐射沙脊群区域理论最低潮面以上面积20.2万hm2。

1.2 滩涂围垦历史

江苏沿海滩涂开发历史悠久。经历了兴海煮盐、垦荒植棉、围海养殖、临港工业等为主要利用方式的多个阶段,开展了较大规模的滩涂围垦开发活动。从11世纪范公堤修筑以来,共围垦开发了近200万hm2沿海滩涂。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进行了大规模的围海造地,1951—2008年累计匡围滩涂207个垦区,总面积27.5万hm2。同时,随着新围垦区的增加,部分滩涂开发成为耕地,据统计,2001—2010年江苏全省新增补充耕地19.13万hm2,其中围垦开发补充耕地1.37万hm2,占7%,有效地促进了江苏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缓解了江苏省土地供需矛盾,为全省社会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2 滩涂围垦对沿海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2.1 滩涂围垦对沿海生态环境的改善

2.1.1 增加滩涂湿地面积

江苏沿海滩涂位于经济欠发达的苏北,滩涂围垦后的利用方式还是以海水养殖、淡水养殖、林牧和种植等为主,实际上形成了新的人工湿地。据统计,1996—2010年,江苏省共新围沿海滩涂6.8万hm2。其中:开发利用形成海水养殖水面0.87万hm2,占12.6%;淡水养殖水面面积3.53万hm2,占52%;水稻种植面积1.53万hm2,占23%;林草地0.22万hm2,占3.3%。射阳县的东沙港垦区,1999年匡围面积2 700 hm2,全部开发为海水养殖,形成标准的人工湿地类型,养殖的品种主要有缢蛏、文蛤、沙蚕等,不仅实现了海水养殖的综合效益,而且延续和改善了该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维持了生物多样性。实际上该海水养殖仅仅是改变海岸湿地类型,并没改变湿地性质,没减少湿地面积,对生态环境影响也较小。位于大丰市的海北垦区匡围于1999年,总面积5 300 hm2,利用方式是粗放式淡水养殖,该滩涂的围垦利用,使原老海堤外2~3 km范围内的高滩荒碱地——非湿地或半湿地得到了淡水的补给而形成人工湿地,重新成为适宜鱼、虾、蟹等生物生长的环境。

1985年以来,江苏滩涂淤蚀、围垦利用及湿地面积一直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如图1所示,江苏近年来滩涂围垦面积在加大,但随着湿地面积的自然的增长和人工湿地的形成,湿地总面积仍在增加。因此,适度的、合理的围垦,不仅不会减少湿地,而且会加快新的湿地的形成,增加湿地总面积。

2.1.2 增加沿海森林覆盖率

图1 江苏滩涂湿地面积变化

江苏淤泥质海岸沿海滩涂匡围海堤建成后,一般当年在海堤两侧内外坡都铺上茅草、獐毛草等草皮,以防止水土流失,并在春天栽上刺槐等耐盐植物,以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同时也为鸟类提供栖息场所。大丰海北垦区2000年匡围,面积6 700 hm2,22 km外海堤及内青坎的林木面积达134 hm2。东台仓东垦区2006年匡围,面积2 400 hm2,12 km外海堤及内青坎林木面积达80 hm2。垦区内部经过3~5年的淡水改良后,道路两侧、圩堤两侧、部分地块栽上竹柳、意杨等树种,形成防风林带,大大增加了森林覆盖率,改善垦区及周边生态环境,而且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如东凌洋垦区匡围于1995年,面积1 130 hm2,海堤种植刺槐等林木、垦区内部栽插意杨等形成林带面积超过80 hm2,森林覆盖率达7%。

2.1.3 提高沿海地区泄洪排水能力

江苏苏北东台市以通榆河为界,分为堤西、堤东两大片。堤东即沿海区域,由于历史上滩涂不断向海延伸,且新围滩涂地面高程不断增高,形成东高西低,因此水利上实行西调东排独立灌排水系,在通榆河沿线建设了安丰翻水站、富安翻水站、东台翻水站等大型泵站,在各级河道上还建有2 600多台小型提水工程,为沿海8万hm2土地提供水源。东台沿海岸外滩涂淤长速度较快,也是江苏滩涂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适时匡围滩涂有利于改善行洪排水条件,防治内涝的形成。

2.1.4 促进滩涂的淤长

滩涂匡围后,堤外泥沙运动发生了改变,原拟沉积于匡围区的一部分泥沙留于新堤脚附近,一部分悬置于潮间带和潮下带,加快了未围部分的淤积。20世纪80年代以来,江苏在淤长型岸段共匡围滩涂约9.2万hm2,设置在这些岸段的断面观测资料表明,筑堤后基本都引起潮滩的淤积加快。比如位于北段的大丰市竹港垦区[2],1983年冬匡围面积4 800 hm2,潮上带滩地宽达6 km。筑堤后至1986年,潮间带平均淤积速率由围前的1 cm/a,上升到5 cm/a,近堤达到6.61 cm/a;平均高潮线向海推进速度由围前的21.1 m/a上升到260 m/a。1988年后中潮位附近的年淤积才恢复到正常冲淤状态(图2)。1988—1992年,平均高潮线附近(近堤2 200 m以内)淤积速度仍为3.73 cm/a,平均高潮线向海推进速度为60 m/a。而平均低潮线附近(离堤6 km附近)滩涂趋于平缓,向海推进,相应又增加了湿地面积。位于中段的东台三仓垦区1997年围垦,在此前几年淤进速度稳定在10 m/a,1999—2003年平均高潮线外移580~870 m,平均外移量达145~220 m/a。

图2 筑堤匡围后剖面冲淤变化(竹港垦区)

2.2 滩涂围垦对沿海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滩涂围垦不可避免地会引发一系列的海洋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涉保护区海域,对鸟类的觅食、栖息等带来较大影响。

2.2.1 海洋水文动力条件发生变化

匡围必然导致潮流通道的重新调整,潮流通道潮量、流场、流向、流速等变化可能导致泥沙新的回淤及冲刷、港道萎缩、航道阻塞,如果在匡围前不认真研究并优化方案,必然对已有航道造成影响。

2.2.2 匡围施工对海洋渔业及底栖生物造成损失

取土、吹填过程中,必然破坏海洋原有水环境,主要污染物质是悬浮泥沙,悬浮泥沙将在一定范围内形成高浓度扩散场,悬浮颗粒将直接对海洋生物鱼卵、子鱼造成伤害,主要表现为影响胚胎发育,悬浮物堵塞生物的鳃部造成窒息死亡,大量悬浮物造成水体严重缺氧而导致生物死亡等。施工现场废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机械设备冲洗水、施工船舶产生的生活污水和油污水等各类废水排放、固体废弃物污染等都会对滩涂及海洋生物产生短期影响。

围堤、隔堤等永久占地范围的底栖生物会形成永久损失,围垦施工取土需要临时占海,而开发形成的养殖塘、水库、河、渠等对鸟类觅食有一定补偿作用,其永久占地造成的底栖生物临时损失。如,江苏条子泥工程区域2010年4月现状监测资料显示,潮间带底栖生物平均生物量为72.5 g/m2,根据匡围2.3万hm2面积的规划,条子泥垦区海堤及隔堤建设共需占用滩涂面积780 hm2,养殖塘、水库、河、渠等占用海域面积为2.15万hm2,取土区临时占海面积706 hm2,造成的底栖生物损失量还是相当可观的。虽然临时占海造成的底栖生物影响是可逆的,但自然修复期较长。

2.2.3 匡围后生态系统发生演替,生物多样性下降

沿海滩涂湿地是各种鱼类繁衍、大量海洋生物栖息、海鸟等野生动物觅食、珍稀动植物生长的场所,匡围后,匡围区范围内及内陆区域的自然演替进程将受到人为干扰,匡围区范围内的海域、光滩、碱蓬地等原生生境将全部转为海淡水养殖用地,匡围区与海堤之间的陆域部分碱蓬、米草、芦苇等转为农田、养殖等用地,受人为活动干扰强烈。因此,原有两栖类、爬行动物以及鱼类的栖息、捕食地和繁殖场所发生改变或丧失,导致生物的种群数量减少。

2.2.4 匡围后开发利用形成新的污染

近10多年来,随着滩涂资源的加速开发,有些地方把有污染的工业引入垦区,甚至把滩涂及堤外大海作为天然的纳污场。种植业和养殖业中化肥农药的使用以及生活污水的排放都给滩涂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污染。

3 围垦开发的生态可持续措施

3.1 科学论证、合理规划

围垦开发是一项投资大、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获得最大的综合开发效益,必须对围垦工程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论证,制定科学的决策方案。江苏围垦开发应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围垦开发应服从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保留必要的20%生态用地,确保鸟类及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应符合环境保护、海洋功能区划要求,不影响原有港口航运、河口排洪、海岸冲淤等;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补偿,维护社会稳定。

3.2 创新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

随着江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围垦的组织方式、投资主体、资金来源、功能定位、产业选择和收益分配等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因此,必须创新围垦开发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政府、投资企业、渔民等多方面利益,实行政府监督、市场化配置资源,按照规范化、法制化进行。江苏就东台条子泥围垦开发专门成立了江苏省沿海开发(东台)有限公司,注册资金20亿元,由省、市、县三级政府国有公司分别按70%、20%、10%股份比例投资建立,而在收益方面,江苏省、盐城市都让利于东台市(县级)地方政府,分别按54%、16%、30%比例享有分红等权利。

3.3 强化环境管理,在保护中匡围

3.3.1 合理制订工程建设方案

为减少施工活动对生态的影响程度,海堤堤身填料尽量就地取材,堤身表面防护尽量栽种植物或使用天然石材,减少对海水水质的污染。在施工工艺上充分注意到渔业资源和珍稀鸟类的保护,采用机械化施工方法,提高施工强度,缩短工期。

3.3.2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

在整个施工期内,由建设单位委托环保专职单位承担生态监理,建设单位通过编制环境保护手册对施工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培训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知识的培训,教育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

3.3.3 严格施工过程监管

严格控制批准的施工区域,加强对施工营地、拌和场、物料堆场等作业方式等的管理。施工船舶废水、固体废弃物应严格管理,不得随意排放。建设单位优先选择符合环保要求的施工船只,施工船舶配备含油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确保机舱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等的排放满足《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有关要求;未配备废水处理装置的船舶,其船舶含油污水和生活污水由环保接收船接收上岸处理;船舶废水采取以上处理方式后,对海域水质影响较小。

施工单位要加强施工管理,对施工生活垃圾和生产垃圾不能随意抛弃,应配置一定数量的垃圾箱,定点堆放并及时转运至市政垃圾处理场进行处理。

3.4 加强基础研究,在利用中保护

滩涂资源非一般意义上的土地资源,本身具有独特属性,其开发理念也与土地资源有所不同,在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效益的发挥。在利用中必须结合滩涂资源的特点,利用现有资料分析滩涂资源现状利用方式的合理性,从滩涂资源的客观属性评价其开发利用的适宜性,从自然演变—人工匡围二元模式出发研究滩涂的动态演变规律,从可持续发展理论、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理论出发,研究滩涂资源对生物栖息地、环境、人口、滩涂养殖、种植、工业区建设、住宅开发、交通用地、保滩护岸等的承受能力,从而指导制定适度围垦开发利用模式,保护生态环境。应重视海堤林、农田林网建设。大力提倡发展绿色盐土农业、生态循环养殖,减少生产环节污染,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在开发利用中还需加强鸟类及海洋动植物的动态监测和跟踪管理,建立观测站,采取必要的补饲等措施,并加强新建海堤外盐沼的恢复和再生。同时进一步开展规划海域附近潮位、潮流、波浪、泥沙和地形测量,为项目环境后评价及后续工程方案提供依据。

[1] 任美锷.江苏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M].北京:海洋出版社,1986.

[2] 江苏省滩涂研究所.江苏滩涂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

猜你喜欢
海堤垦区滩涂
霞浦滩涂
上岸的鱼
『绿色海堤』扮美『飞地渔村』
滩涂评估方法适用性研究
水位骤降条件下海堤渗流及稳定性分析——以宝安区西海堤为例
基于风潮联合概率分布的海堤设防标准分析
哈密垦区棉花超宽膜1膜3行稀植高产栽培技术
海边滩涂软淤地基挡潮闸基础设计
海堤地基加固处理方案比选及设计
博乐垦区引进黑绿豆种植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