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超岚,梁亚非,钟忆周
(浙江省金华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浙江 金华 321000)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是一组急性冠脉综合征,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在临床上较常见[1]。其发病突然,进展迅速,若诊断和治疗不及时,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2]。我院于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应用丹红注射液联合三联抗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15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00例,其中男164例,女136例;年龄44~73岁,平均(57.3±6.2)岁。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3],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出血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压以及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50例。对照组中,男83例,女67例;平均年龄(56.9±6.7)岁;初发劳力型心绞痛86例,静息型心绞痛13例,单纯自发性心绞痛21例,恶化劳力型心绞痛24例,变异型心绞痛6例。治疗组中,男81例,女69例;平均年龄(57.1±6.5)岁;初发劳力型心绞痛89例,静息型心绞痛12例,单纯自发性心绞痛19例,恶化劳力型心绞痛25例,变异型心绞痛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心绞痛类型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给予硝酸酯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和长效钙拮抗剂等常规药物治疗[4]。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Bayer Healthcare Manufacuring S.r.l,规格为 0.1 g/片)每天 100 mg,氯吡格雷片(Sanofi Winthrop Industrie,France,规格为 75 mg/片)每天 75 mg,连续服用30 d;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赛诺菲安万特<北京>制药有限公司,规格为0.6 mL/支)4 000 U,每12 h注射1次,连续使用7 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荷泽步长制药有限公司,规格为10 mL/支)3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使用14 d。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程度、持续时间和硝酸甘油用量,监测心电图S-T段及T波变化,记录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心绞痛症状疗效:显效为24 h心绞痛发作减少80%以上和持续时间缩短80%以上,或硝酸甘油用量减少80%以上,且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为心绞痛发作减少50%~80%和持续时间缩短50% ~80%,或硝酸甘油用量减少50% ~80%,心电图ST段较治疗前明显恢复(0.5~1.0 mm),T波转为低平或直立;无效为心绞痛发作减少50%以下和持续时间缩短50%以下,或硝酸甘油用量减少50%以下,缺血性心电图无显著变化。总有效=显效+有效。
心电图疗效:显效为心电图S-T段回升大于0.1 mV或者心电图恢复至正常水平;有效为S-T段降低,经治疗回升大于0.05 mV但少于0.1 mV,未达正常水平,或T波改变变浅或变为直立;无效为静息心电图S-T段无明显改善,基本与治疗前相同。总有效=显效+有效。
所有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分析。两组比较以 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以 χ2检验表示,计量数据用X±s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比较见表1。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和硝酸甘油用量比较见表2。治疗后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均无明显变化。治疗组发生鼻出血1例,黑便便血1例,皮下瘀斑2例,均未影响继续治疗。
表1 两组患者心绞痛缓解情况比较[例(%)]
表2 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比较(X±s)
60% ~80%的不稳定型心绞痛与粥样斑块破裂、血栓形成有关,约有20%与内膜损伤、血小板聚集、血管收缩等有关[5]。其发病机制为,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合并粥样斑块破裂、内膜下出血、纤维蛋白质与斑块上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6]。血栓的主要成分是以血小板为主的非阻塞性白色血栓,而不是以纤维蛋白为主的红血栓[7]。血栓的形成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活动性炎症使斑块趋于不稳定,斑块破裂后促进血栓形成和血管闭塞[8]。
丹红注射液是由丹参、红花提取的复方制剂。丹参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红花具有活血通络、祛瘀止痛之功效,两药合用,其主要作用为改善心肌缺血,增加冠状动脉血量,防止血栓形成,保护血管内皮,提高心肌组织耐氧能力,促进血管内皮细胞修复[9]。抗栓药物主要有抗血小板药物和肝素两大类。抗血小板药物最常用的是阿司匹林,价格便宜且安全,但只能抑制通过环氧化酶的血小板激活。氯吡格雷为二磷酸腺苷受体阻滞剂,可迅速与血小板膜表面的二磷酸腺苷受体结合,抑制二磷酸腺苷受体,直接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强且持久。两药合用,可同时抑制血小板聚集,效果更好。低分子肝素是普通肝素经层析或酶促方法的降解产物,半衰期长、生物利用率高,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 000~6 000,抗凝作用较弱,抗栓作用很强,出血并发症少,因此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重要药物[10]。
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丹红注射液联合三联抗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1]王华平,卢志刚.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11):1 370-1 371.
[2]闰金海,郑秀霞.三联抗栓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5,28(3):207-208.
[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4):295-304.
[4]陈纪林,宁田海,朱文玲,等.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6):409-412.
[5]陈在嘉,高润霖.冠心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68-770.
[6]叶晓林.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60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1,19(6):42.
[7]徐晓东,徐 岩.不稳定性心绞痛抗血栓治疗对血小板聚集和凝血、纤溶性的影响[J].中国医师杂志,2003,5(5):688-689.
[8]韩 锐.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9例[J].当代医学,2008,14(24):158-159.
[9]谢 鸣.中医方剂现代研究(下卷)[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7:1 075-1 076.
[10]兰江平,林钧剑,刘 辉,等.用低分子肝素钠抗凝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J].中国药业,2001,10(10):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