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玲
[提要]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力度的加大,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医院的生存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医院财务管理是政策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加强财务管理,对提高医院经营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走优质高效、低耗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充分调动医院资金的使用效益,使资金发挥更大的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医院;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9月5日
一、领导重视是搞好财务管理的关键
医院的财务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原则,医院财务活动在院长的领导下,一切财务收支活动集中医院财务科统一管理,实行“分级审批”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出现审批人员、报账人员不了解会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产生审批上的差错,财务审核人员予以更正而造成误解,这时就需要院长对财务人员的支持,使财务人员能正确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发挥会计的审核监督作用,尤其是在缴纳个人所得税、差旅费报销及执行相关合同工作中容易造成误会,有些会计人员也不敢对领导审签有异议,这势必造成会计人员审核形同虚设,不利于发挥财务管理的监督作用,不利于体现财务管理作为领导参谋的职责要求,所以领导重视支持是财务管理好坏的关键。
二、合理分工,通力合作是搞好财务管理的基础
我院实际开放病床达659张,业务收入1.6亿元,职工1,100多人,财务人员(含收费、价格管理)52人,这么多的业务和人员,如果分工不合理,将会造成人浮于事,财务管理工作混乱无序的状态。为了保证财务管理工作井然有序,保证会计核算、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必须建立会计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各自职责,具体工作内容和需要达到的工作要求。做到人员轮岗,制度不变,岗位职责不变。安排人员工作时,可以一人多岗,但要注意不相容岗位的分离,各环节层层把关,互相牵制,及时发现并纠正差错,杜绝和避免违纪行为发生。人员岗位明确后,要注意岗位的审核及岗位制度的落实情况,并对岗位制度落实不足之处及时督促纠正。财务工作除正常业务工作之外,往往还有很多临时性任务,为了保证各项财务工作贯彻落实,除了岗位分工之外,在保证不相容岗位分离的情况下,要改变各自独立,相互脱节的状况,相互配合,不能推诿、扯皮。
三、完善内控制度,坚持规范管理
在医院的各项经济活动中,要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一是日常的成本控制。它是通过经常性的监督和及时改正发生的偏差使医院发生的各项费用和物资损耗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或预定的计划内。如,对办公费、招待费、差旅费、水电费进行控制;对医院经济活动中发生的费用和消耗进行控制。这就需要制定预算管理制度、差旅费管理规定,成本控制制度等。二是资金控制,就是对资金的流量进行限制和调整,使医院的医疗活动能够正常运行,达到保证供应、合理使用、加速周转、提高效益的目的。如,进行现金控制、银行存款控制、往来款项控制、药品、耗材等库存物资的管理和控制等。三是资产的控制。也就是对固定资产的控制。在资产的购买时,要考虑资产的使用效率,是否重复配置,医疗活动中资源情况等因素,在资产管理中要建立账、卡,及时正确反映资产的购进、转让、修理,及报废等情况,定期对资产的实物状况和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使资产达到较佳的使用效率;制定固定资产管理规定。四是收入的控制。就是对医院收入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并保证它的安全、完整。它包括各个收费环节的管理规定,票据的管理规定、价格的管理规定。从而规范执行价格政策、规范收费行为、规范收费业务流程等。完善了内控制度,必须坚持按制度进行管理,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并针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地补充、完善制度,使财务管理工作可持续地发展。
四、合理利用财务资料,加强医院经济管理
财务资料包括财务报表、财务分析等。财务报表主要是定期报送至卫生主管部门、财政主管部门,它反映一定时期的收支情况及一定时点上的资产负债情况,在医院内部,报表定期报送院领导,而院领导不是学经济管理的,难以看懂会计报表,所以财务人员就应该针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从中对医院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等做出评价并提出存在的问题,为改进医院的管理、优化经济决策提供参谋作用,在每年的职工代表大会上,财务向大会作财务报告和预算报告,财务人员应利用会计资料,准确、真实、完整地反映医院经营管理状况,分析经营状况的增减变动因素,为职工参与重大决策提供财务信息。由于财务报表不够直观,在分析提供资料时,应从中剖析,进行深层分析。
五、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困惑
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虽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管理中经常遇到一些困惑,现提出来与大家共同商讨。
1、预算管理。医院的预算编制是按照财政项目定额编制的。编制过程中时间紧,往往是财务部门闭门造车,缺乏广泛、深入的可行性调研。这个预算的大部分内容不能真实地反映医院资金安排计划,形同虚设。执行难度较大,尤其是项目预算。年终财务部门还要编制一个预算,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预算编制基本上是由财务部门依据上年决算数据推算而成,再报院领导确定。缺乏业务部门的广泛参与,预算的主观性比较大,而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缺乏监督和考核,随意性较大,造成预算项目,收支额度经常变动,使得预算可有可无,无法发挥约束作用。
2、成本核算管理。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没有对成本核算做出具体规定,没有完整的成本核算科目及报表体系。各医院实行的成本核算,主要是为了内部分配制度的奖金核算进行医疗成本间接费用的公摊,各医院的成本核算方法不一,有的全成本核算,有的部分成本核算,由于药品收入支出不能列入奖金分配,纯粹的医疗收入若完全按实际耗费摊入,则易出现收不抵支的问题,对于哪些费用应列入成本,哪些费用不应列入成本,各医院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成本核算的范围,口径不一,无法作为价格补偿和收费标准制定的依据,同时也不利于各医院间的横向比较。
3、材料的核算与管理。目前医院卫生材料核算按医院会计制度的规定,材料由科室领用出库,财务科根据卫生材料管理科室提供的领用汇总表,以领核支,即为材料消耗。同时,卫生材料领用科室卫生材料实际用于病人并收取费用的时间段与领用的时间段不可能完全一致,具体该材料是否真正用在病人身上,是否收费,不能实行事中过程管理与监督,容易造成流失,也容易产生错收、漏收、多收、少收的现象,尤其是随着微创等植入性材料的广泛应用,材料的采购量剧增,不能实现数量、金额的双重管理,如何进行材料的核算与管理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4、信息管理与内控制度。随着医院信息化利用程度越来越高,它给医院的财务管理也带来了挑战。它在收费、药品、卫生材料、固定资产、医疗价格的各项管理工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如何确保数据处理过程的准确可靠,保证会计资料准确无误,防止或及时发现处理过程中数据丢失、重复或出错,应有相应控制并建立相应措施。
5、人员培训。目前,医院会计队伍庞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挂号、收费人员都是会计人员之列。每年财政部门强调会计人员必须参加学习,而参加学习者多为被动接受培训,流于形式。笔者认为挂号收费人员应注重礼仪、形象、文明用语、服务技术操作、价格业务方面的培训。卫生系统财务人员应注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实际操作的培训或交流,如对初、中级侧重于基础性、实用性知识为主,高级层次应侧重于分析、决策、预测方面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