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改革营造更好的市场环境

2012-11-05 06:56金蔚红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年22期
关键词:市场环境

金蔚红

[提要] 近年来,我国在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入过程中遭遇到了体制性障碍。经济刺激政策客观上使政府权力空前高涨,现实的经济结构已演变成政府主导市场经济,各级政府通过行政力量配置资源的能力和手段大为强化。笔者认为,这个问题没有深刻认识并解决则谈不上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所以,应坚定地坚持改革,营造更好的市场环境,并强调政府理性。

关键词:坚持改革;限制政府权力;市场环境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9月14日

中国改革开放已30多年了,虽然取得了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众所周知,近年来,在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入过程中遭遇到了体制性障碍。近年来的经济刺激政策客观上使政府权力空前高涨,现实的经济结构已演变成政府主导市场经济,各级政府通过行政力量配置资源的能力和手段大为强化,强行地重点发展这个行业、轻视那个行业,客观上造成了各个行业之间的资源配置不平等,导致了各个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也不正常拉大的结果,等等。显然,改革的初衷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正在遭到削弱。笔者认为,这个问题没有深刻认识并解决则谈不上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所以,应坚定地坚持改革,营造更好的市场环境,并强调政府理性。

一、坚定市场化改革

市场配置资源之所以有效率,笔者从市场经济制度基础去探寻。

(一)经济自由是市场经济的首要基础。市场经济是平民百姓的自主经济,无论从生产者或是从消费者角度看,其参与市场交换完全是基于个人的利益需求,而在其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增进了公共福利。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人们都会倾向于按最大化原则行事,因为这样才能以较少的资源取得同样的利润和福利,或以同样的资源获得更大的利润和福利。因此,靠无数民众在市场上的自由互动,靠最大化原则的刺激,排除其他因素可以得出结论:经济自由是市场经济导致经济快速发展的奥秘所在。

(二)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契约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生产和交换是借助于生产者之间,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各种契约来进行的,而要使这一切能有效地进行,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必须要有明确的所有权关系。明确所有权,所有者能自由处置自己的物品,并且在所有者的个人经济活动中代价和收益之间建立起了明确的关系,即每个经济主体以尽可能少的成本投入得到收益的最大化。这样,竞争才能充分,才能形成有效的经济刺激机制,这是市场能够有效运转的最大动因。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自然创造出很多既普遍又符合经济原则的行为规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理性的经济人的共同设计,共同实验,会自然创造出许多既普遍又符合经济原则的行为规则,如合同、契约、等价交换等。这些规则一旦建立起来并且成为经济生活普遍的规则后,它本身就有一种奖惩的机制以维护经济生活的正常秩序。这就是市场经济制度的法律基础,而得到法律保护的私有财产会刺激人们从事各种经济活动。

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阶段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以经济自由为旗帜发挥了国人自由创业和自由择业的积极性。如放开价格、允许农民承包到户、鼓励私人企业、对外开放等,通过市场经济实现了效率及经济的大发展,让政府慢慢退出市场、让市场自然供求关系更多解决经济资源的配置、解决社会如何发展。这些就为过去30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比较好的制度架构。问题在于,社会经济活动是个整体,并且市场经济本身也处于不断变化的发展形态中。从亚当·斯密时代到当今的200年间就表现出了不同的市场发展形态,如垄断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也正因为如此,现实复杂的经济活动就出现了和亚当·斯密描绘的美好的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的偏差,这就是市场失灵。尤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主要是在有自然垄断、外部性、信息不对称这类特点的情况下,市场机制正常作用的条件发生了改变,出现了诸如公共物品失灵、外部性失灵、收入分配失灵、宏观经济的失衡,等等。而所有这些,恰恰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甚至发展到一定时候,即无法控制的时候也会对市场经济制度本身产生根本性的危害。历史上1929~1933年的全球经济危机就是个经典案例;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也正是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任由华尔街贪得无厌的结果。于是,就有了政府干预。

二、政府的权力力量

20世纪经济学基本上就是围绕着政府权力干预而展开的,有支持、有反对。可以肯定的是,必须加强政府对市场的监管,没有一个严格而有效的政府监管,不可能有一个好的市场经济。但是,政府失灵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当政府政策或集体行动所采取的手段不能改善经济效率或道德上可接受的收入分配时,政府失灵便产生了。”

导致政府失灵的根源之一来自政府机制本身固有的缺陷,这就是著名的“帕金森定律”。即政府官员为了做出成绩,会尽量增加自己的权力,增加政府机构的人员,从而使政府机构不断膨胀,使政府干预的成本日益增高。再加上在政府机制活动中,成本和收益是分离的,这种分离使政府机制缺乏降低成本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因而是低效率的。再加上诸如政府经济很难避免在技术上不犯错,如信息上的不完善和不对称状况,使政府极难准确地把握政策受众的现状和动向;任何政府的经济活动都要受到社会利益部门的影响,很明显会带有利益集团的偏好;公共部门的垄断权力、缺乏竞争,常使这个领域成为资源配置效率最低的领域;政府的行政垄断导致寻租、腐败、权钱交易现象,等等。在西方国家上世纪七十年代与八十年代,政府失灵表现突出。

政府失灵现象的实质还是市场机制同政府机制的关系。从我国近些年经济发展形势看,不可否认,市场化改革在其半途遭遇到了重重障碍,行政垄断以及行政权力支配资源配置等旧体制因素仍大量存在,甚至有增无减,愈演愈烈,因而远未完善且多遭扭曲的市场体制长期阻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早已不能支撑良好的经济发展,加之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宏观调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其中的一些措施以及某些法律和政策方面的因素对大量民营企业、中小企业造成的严重伤害,使得中国经济遭遇到严重困难。这些问题说到底还是政府和市场关系上的偏差。

无论是市场机制还是政府机制,其本来的功能意义都在于对资源进行有效率的配置,从而最大化的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要。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就是失灵。当前,也许比较明智的思考,不是在政府和市场之间做出非此非彼的选择,而是思考另一个问题,即在政府与市场之间,能否形成分立和制衡关系,就像政府结构设计中的权力分立和制衡一样。当一方有问题时,另一方充当医生。政府有过错,市场或者社会去纠正;反过来,当市场失灵时,由政府去进行矫正。这也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理念。因此,在政府和市场关系上,对政府干预的自负和盲目是不切实际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在一切能够破坏市场的力量中,政府又是最强大的力量。因此,政府在干预经济的问题上一定要非常审慎和有所节制。重要的问题是政府怎样有效地弥补市场缺陷,营造更好的市场环境。

三、营造更好的市场环境,强调政府理性

由于导致政府失灵的诸多原因,政府并非先天就具有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理性。政府要真正起到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作用是有条件的。笔者认为,当前应特别关注两方面问题:

一是政府与民企的关系。应该说,更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民营经济仍将是中国经济的主要活力。中国未来要在全世界有机会,中国经济要向前走,只有靠民营企业,靠实业家。现在的问题恰恰是整个制度的安排不是那么利于民营经济的发展。可以说,当前一段时期是我国民营经济处于相对低落的时期,民间投资准入难,民企在制造业的空间日益萎缩。这显然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虽然中央政府已经看到了问题所在,新36条实际上是要让民间资本从虚拟经济回到实体经济,但根本的治本的办法就是让市场的力量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实践中,政府有关部门应切实考虑怎样才是真正关心民营企业,善待民营企业家,否则中国就会投机盛行,而这是有连带效应的。

二是要注重社会公平。目前,中国社会中贫富差距不正常拉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机会不平等。不排除由于各级政府有相当大的支配资源的权力。通过它们的手去强行地重点发展这个行业、轻视那个行业,造成了各个行业之间的资源配置不平等,导致了各个行业之间的收入机会也很不一样的结局。再加上能够接近这种权利的人就可凭借此通过寻租活动暴富;有数据显示虽然我国近年城乡差距在部分省市缩小,但行业差距、群体差距还在扩大之中,分配秩序仍然比较混乱。另外,制约分配制度的经济、社会深层次弊端改革难度越来越大。据此分析,当前缩小贫富差距、保证社会公平的着力点应当是坚持进一步的市场化改革,打破对竞争性领域的行业垄断,在法律的框架下限制政府权力。要给各地区、各社会群体平等的收入增长的机会,并且由政府担当起建立能够保障低收入阶层基本福利的社会保障制度的职责。在强有力的政府干预下建立的社会保险及社会福利体系能有效地克服这类社会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晓林.市场经济整体理性与科学发展.经济学家,2009.121.

[2]尚芳.农民工养老保障再成“焦点”[J].中国社会保障,2010.8.

[3]柯健.建设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9.6.

猜你喜欢
市场环境
互联网经济发展对相关产业影响分析
浅析新时期企业财务预算的创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