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抗痨药物引起的肝功能损害65例临床观察

2012-11-04 08:42:38陈金山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12期
关键词:抗痨药物性肝功能

陈金山

湖北省红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红安 438400

中药治疗抗痨药物引起的肝功能损害65例临床观察

陈金山

湖北省红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红安 438400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抗痨药物引起的肝功能损害在临床上取得的疗效,为针对抗痨药物引起的肝功能损害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和更多的选择。 方法 对于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抗痨药物引起的肝功能损害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5例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中药进行治疗。 结果 经过治疗后,两组都取得一定疗效,但中药的疗效更为显著,且未见不良反应的发生。 结论 中药治疗抗痨药物引起的肝功能损害,在临床取得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中医;抗痨药物;肝功能损害

药物性肝损害,简称药肝,是指因为使用药物而引起的肝脏毒性反应,临床上主要分急性、亚急性和慢性肝损害。在治疗结核病时,常应用抗痨药物,抗痨药物可造成患者肝功能不同程度的损害。抗痨药物引起的肝损害是由于抗痨药在体内的代谢产物对肝细胞产生的直接毒性作用,造成肝脏损害和病变[1]。近年来随着对结核病的防治工作中,抗痨药物的使用量不断增加,对患者造成的药物性肝损害也随之增加。药物性肝损害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腹胀、恶心、厌油、上腹痛有时可伴有黄疸[2]。如不及时进行保肝治疗或者停药处理,可对患者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笔者所在科室对收治的130例抗痨药物引起的肝损害患者,进行降酶退黄等治疗,观察并评价两种疗法对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科室2002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存在肝功能损害的130例,其中男68例,女62例;年龄19~68岁,平均(39.2±4.1)岁。所有患者在接受抗痨治疗之前,检测肝功能正常,并自愿接受保肝治疗。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65例,两组病程、年龄、性别以及肝损害的程度和临床症状等资料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使用护肝片(江西汇仁药业有限公司,Z20033220)每次4片,3次/d,肌苷片(重庆贝诺制药有限公司,H20045261)每次0.4 g,3次/d,连用半个月;实验组使用中药方剂,垂盆草40 g,焦山栀 8 g,凤尾草 45 g,郁金 8 g,柴胡 6 g,生黄芪 12 g,白术 10 g,茵陈 30 g,茯益 10 g,水煎服,3 次 /d,连用半个月。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患者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体征、临床症状消失;有效:患者肝功能指标接近正常或明显好转,临床症状和体征减轻;无效:患者肝功能指标和临床症状均无明显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抗痨药物引起的肝功能损害患者的一般情况分析

笔者所收治的抗痨药物引起的肝功能损害患者中,男女比例接近,无明显差异。在年龄分布方面,主要集中在30~50岁之年龄段,最小19岁,最大为68岁,平均(39.2±4.1)岁。

2.2 主要临床症状

因抗痨药物所引起的肝功能损害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腹胀、恶心、乏力、厌油或呕吐、大便不实、小便黄等,个别伴有面黄。

2.3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分别行肝功能检查。其指标主要包括总蛋白、白蛋白、总胆红素、胆红素以及谷-丙转氨酶等。经过西药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8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3 讨论

本资料研究统计发现,在中药治疗抗痨药物引起的肝功能损害患者中,性别无差异,年龄主要集中在30~50岁,也是结核病高发的年龄段。主要临床症状为腹胀、恶心、乏力、厌油或呕吐,严重者伴有黄疸等,均为药物性肝损害的常见症状。

本资料研究还通过肝功能指标以及临床症状和体征缓解的情况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价。根据疗效的统计结果发现,对照组总共有61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总有效率为93.85%。实验组有64名患者的疗效显著,有效率达到98.46%。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大量实验数据表明,进入机体的药物大部分需要在肝脏内进行生物转化,从而达到灭活、转化和降解的效果。几乎所有的药物都会在生物转化的过程中对肝脏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因此药物性肝损害在临床较为多见。而抗痨药物所致肝损害也是结核病治疗过程中非常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常出现一系列肝损害常见的症状[3-4]。以往通常采用西药进行保肝护肝对症治疗,但是疗效不理想,近几年中医在治疗药物性肝损害方面取得较满意进展,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1] 袁惠,谢丽娟.抗结核药物引起的副作用604例临床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00,22(3):154-156.

[2] 张道云,董征.温胆汤加味治疗药物性肝损害10例[J].河北中医,2004,26(4): 246-247.

[3] 吴艳萍.抗结核药物导致肝损害的防治与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8):108-109.

[4] 王晓艳,刘慧,朱俊,等.抗结核药物对肺结核患者肝功能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9):61.

R969.4

B

2095-0616(2012)12-82-02

2012-03-29)

猜你喜欢
抗痨药物性肝功能
重视肝功能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
肝博士(2024年1期)2024-03-12 08:38:08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肝博士(2022年3期)2022-06-30 02:48:58
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治与分析
苏智军:药物性肝损伤的预防
肝博士(2020年5期)2021-01-18 02:50:18
傅青春:药物性肝损伤的防治
肝博士(2020年4期)2020-09-24 09:21:20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患者抗痨联合抗病毒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骨疼丸致重度药物性肝损伤1例
中成药(2018年7期)2018-08-04 06:04:26
手术加抗痨治疗结核性肛瘘的临床分析
青年肺结核患者抗痨期间预防性保肝的应用研究
医学信息(2015年4期)2015-03-10 06:42:11
1例口服抗痨药物致红皮病的护理体会
西南军医(2014年5期)2014-04-25 07: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