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童国庆 金希
海水养殖
——蓝色牧场
撰文/童国庆 金希
提到海水养殖这个词,很多人都不会陌生。但如何在广阔的海洋上进行海产品的养殖,恐怕就没多少人熟悉了。
单从字面上来看,海水养殖很容易理解。没错,它就是利用海域对海产经济动植物进行饲养和繁殖的生产经济方式。海水养殖的历史非常悠久。我国汉代时期就有沿海渔民进行牡蛎养殖的记载;到了宋代,中国人又发明了养殖珍珠的方法。但这么早发明的技术,发展得却非常缓慢,直到最近几十年,海水养殖才真正开始蓬勃发展。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有很多。从前人类的生产力较低,海水养殖的难度较高,而人类就算不采取养殖方法,也可以从海洋中获取足够的海产品,这是造成海水养殖发展停滞的主要原因。而现在随着世界近海渔业资源出现衰退,海水养殖也从渔业发展的“幕后”走到“台前”,被人们重视起来。
现代意义上的海水养殖,无论从海产品的种类数量上来说,还是从养殖的方法上来说,都要比古时的海水养殖复杂先进得多。
开放性海域养殖是海水养殖方法中比较新的一种。人们使用被系泊、拖曳或自由漂浮的笼子或者网,把养殖的动物关进笼子,然后将它们送到营养物质较丰富的海域成长繁殖,在它们长大以后,这个看起来自由的笼子就会被人收回,动物们也就自然束手就擒。如果目标海域的营养物质不够丰富,也可以人工投放饲料。澳大利亚、智利、法国、爱尔兰、意大利、日本、墨西哥、挪威及我国都已经在使用和发展这种技术。这种方法多用来养殖鱼类。
海上放牧是一种非常有技术含量的海水养殖方式。它不仅仅是把海洋动物圈在海水中养着这么简单,还运用了动物行为学中“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效果以及个别物种具有迁徙本性的原理。日本是应用海上放牧较多的国家。渔民们先在海港中的封闭编织网中养殖小鱼苗,不过每次喂食前,都会在水下制造一种声音,听起来像号角。当这些鱼儿长得足够大后,它们就会被放到纯粹开放的海域生长到完全成熟。渔民们不用担心它们一去不复返,因为到了收获季节,这些鱼儿中有80%以上都会回到出生地。当需要捕获它们时,方法也很简单,只要继续在水下“奏起号角”,听过“号角声”的鱼们就会自动地聚集过来,钻进渔民设好的网中。
在美国一所大学里的海水养殖创新中心
在咸水池塘养殖中,鱼儿是在能接收海水的池塘中被养殖的。这一做法的有益之处在于,海水中的营养物质(例如微生物)可以被充分利用。这相比需要购买饲料(非常昂贵)的传统鱼类养殖(如淡水养殖)有巨大的优势。其他优势则在于,有海水净化作用的植物可以同时种植于水塘中,来限制水塘中由于粪便和其他污染物导致的氮的积累(富营养化)。除此之外,水塘可以保护养殖对象不受天敌的影响,提供了另一种防护。
什么?海洋中还能“种菜”?没错,现在,就连海洋中的植物也可以进行养殖了。拿海带来说,渔民们可以把海带“种”在一根固定在海底的绳子上,以防飘走。无数的海带被“种在”海底,就好像陆地上的菜田一样。收获时,渔民们可以将绳子和海带一起收起,也可以收割距离海面最近的一段。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海岸,就有专门收割海带用的割草渔船。
看了这么多海水养殖的方法,可能很多读者会觉得,我们现在所能获得的海鲜,要么是天然捕捞而来,要么就是人工养殖所成。其实,在现代渔业中,养殖与捕捞的概念已经不再那么清晰了。近些年来40%的阿拉斯加鲑鱼都来源于鱼类孵化场的养殖,而非海上捕捞。尽管我们在超市里会买到被贴上“纯野生,非养殖”标签的鲑鱼,但它们真正是如何生长的,消费者恐怕无法得知。
现代渔业的很多生产过程,都逐渐采取了捕捞与养殖结合的方法。在养殖过程中,也会出现不同种类的海洋经济生物养殖互惠互利的情况。比如在养殖鲑鱼的鱼类孵化场,同时还有可能间接地养殖了新西兰海域的扇贝以及切萨皮克湾东部的牡蛎。而另一种情况——在笼内喂养的美国龙虾,在一个生长季节内,为龙虾提供的饵料数量往往比同一个季节龙虾的捕捞量更大。更典型的例子是在金枪鱼养殖场。养殖场每生产1千克的金枪鱼,就需要喂养10~20千克的小鱼,而这些小鱼都要靠海洋捕捞得到。
听起来,海水养殖可谓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不过海水养殖远不像人们想象得这么完美,也会给海洋带来一些问题。
在开放性海域养殖中,如果鱼群染上了疾病或者寄生虫,相对封闭的空间也会使它们受到严重的影响。除此之外,人们会经常往笼子所处的海域喂食鱼饲料,这些鱼饲料进入海水中,并不都会被鱼儿吃掉,有一部分会穿过鱼群而沉入海底。如果笼子里的鱼群是完全自由的,它们当然会追随着饲料并把它们吃得干干净净,而问题就在于鱼儿们只有一个有限范围的活动空间,并不能到海底去清扫这些食物碎屑。随着食物碎屑越来越多,海底的一些无脊椎动物可能会因为碎屑的掩埋而窒息,那里的环境也有可能被食物碎屑所改变。
有时候在本不出产某些生物的海域养殖这种生物,还会招来一些入侵者,常年如此,这些入侵者可能会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性而认为这片海域就应该会有充足的食物。而当某些情况下人类不再在这里进行养殖时,这些入侵者可能会面临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却发现无食可捕的尴尬情况。作为并不聪明的海洋生物,这种不合“常理”的情况很可能会让它们无计可施,进而危及到它们的健康乃至生命。
不过总体来说,海水养殖还是一个具有很大潜力和发展空间的产业。目前海洋渔业发展非常迅速,而其中海水养殖的发展速度又是其中最快的,平均每年增长10%。全世界养殖的贝类有近100种,主要有牡蛎、贻贝、扇贝、蛤子、鲍鱼等。养殖的鱼类目前约100种,养殖对虾近30种。而目前世界海洋捕捞和养殖的范围只占海洋面积的10%,绝大多数海域尚未开发。世界渔获量的90%来自于大陆架浅海区,各国对大洋和深海鱼类捕捞甚少。
在一个海水养殖场,人们正在收获虱目鱼。